“首例免疫艾滋病基因编辑婴儿”陷伦理疑云 涉事各方说法不一

Winnie Lee

前瞻经济学人

今天上午,一则“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儿在深圳诞生”的报道刷爆网络,报道中称,来自中国深圳的科学家贺建奎在第二届国际人类基因组编辑峰会召开前一天宣布,一对名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编辑婴儿于11月在中国健康诞生。

这对双胞胎的一个基因经过修改,使她们出生后即能天然抵抗艾滋病。这是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儿,也意味着中国在基因编辑技术用于疾病预防领域实现历史性突破。

该消息一经传出即引发广泛关注和质疑,许多网友都有着疑问,该项目进行前是否通过伦理审查?

新京报记者致电深圳市卫生计生委医学伦理专家委员会,委员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正在开会讨论此事,此前并未收到项目的伦理审查报备。

而结合第一财经报道以及网络上流传出的一份《深圳和美妇儿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申请书》申请书显示,该实验始于2017年3月,截止到2019年3月,研究拟采用CRISPR-Cas9技术对胚胎进行编辑,通过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和孕期全方位检测可以获得具有CCR5基因编辑的个体,使婴儿从植入母亲子宫之前就获得了抗击霍乱、天花或艾滋病的能力。

该项目主导研究者贺建奎是南方科技大学生物系副教授,主要研究实验室用物理,统计和信息学的交叉技术来研究复杂的生物系统。研究集中于免疫组库测序,个体化医疗,生物信息学和系统生物学。

而深圳和美妇儿科医院是一家“莆田系”民营医院,因而此事一经公布便引发公众对该研究的安全性与伦理性的热议。

不过深圳和美妇儿科医院与11月26日下午对界面新闻记者回应,否认该院和此事有关。

“这件事不属实,我们没有接受过相关信息,不知道这件事为什么会上热搜,正在调查。”而至于贺建奎是否有挂靠深圳和美进行相关研究,深圳和美方面表示“不了解情况”。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试验对象是一对双胞胎,而其中一个婴儿并没有编辑成功,这也让人担心是否会出现因“脱靶”而造成的一些不良影响。

引起轩然大波后,贺建奎目前尚未公开回应。界面新闻当天多次拨打贺建奎本人电话,但对方均未接听。

可行性研究报告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