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极致的利他,才是最好的利己(深度好文)

盛和利他

作者|稻盛和夫 来源|盛和利他(ID:gh_c6bb6f14acf0)

‍‍‍‍‍‍‍‍‍‍‍‍‍‍

本文金句:

稻盛先生说:

“以利他心度人生,能增强人的成就感和幸福感,最终回报会回到自己身上,对自己同样有利。”

利己则生,利他则久。天生万物,莫不如此。

人活于世,若是处处都要计较,步步都要算计,半点好处也不愿分给旁人,那么自己也不会走得长远。

唯有极致的利他,才是最好的利己。

一、行动利他

利他,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布施行动。

一个人在做事的时候,如果事事都以他人为先,不过分计较自己的利益得失,必定也能够得到他人的尊重与回馈。

对此,稻盛先生是这么做的(以下为原文):

1、抱利他之心,行利他之事,命运自然就会好转

抱利他之心,行利他之事,命运自然就会好转。宇宙中俨然存在这样的因果法则。

这个法则还可以用下面的语言来描述。

宇宙中吹拂着利他之风。只要扬起巨大的风帆,借助这阵利他之风,人生之舟就能驶入美好命运的潮流,就能被导向幸福的方向。

这时,接受这阵风的风帆就是利他之心。用亲切的关爱之心做事,人就能充分借到利他之风,人生之舟就能动力十足,朝着幸福和成功前进。

在企业经营的世界里,当我们强调“利他之心很重要”时,我们一定会听到批评和反驳的声音:在严酷的商业社会里,靠“利他”、靠“关爱之心”之类的东西,能经营好企业吗?

然而,正因为是在炽烈竞争的商业世界,所以“体谅他人之心”,也就是利他之心,才特别重要。

这是因为,以利他之心发起的行动,早晚会结出善果,并返回自己身上。

在三十多年前有这么一件事,当时,京瓷出手救助了一家陷入经营困境的风险企业。

那是一家生产、销售车载对讲机的企业。车载对讲机在当时很流行。正好那时美国掀起了无线通信的热潮,趁着这股势头,这家企业在短短几年内实现了迅速成长。

但是,当这股热潮退去之后,这家雇用了几千名员工的企业立刻就陷入了困境。于是,经人介绍,他们请求我的帮助。

京瓷与这家公司合并以后我才知道,这家公司中有一个思想偏激的工会组织。

工会成员们不好好工作,把热情都倾注在“工人运动”上。他们多次态度强硬地提出不合理的要求。因为他们要求的内容都极不符合常理,所以我一概拒绝。

自己的主张通不过,他们很愤怒。于是他们开车结队,来到京都,在街头展开宣传活动。

他们在京瓷公司和我家周边张贴传单,污蔑京瓷公司和我个人;他们开着宣传车通过京都的主要街道,用高音喇叭对我诽谤中伤。这种情况持续了好几年。

但是,对他们的这些行为,我并没有采取对抗措施,我把心血倾注在这家合并公司的重建事业上。

一直到这些人离开公司为止,经过了长达七八年的时间。在这期间,我们蒙受的损失和困扰难以估量。

然而,我不吐一句怨言,不发一声牢骚,只是一心一意为员工,拼命提升企业效益。

这样做的结果是,这项亏损的事业终于开始盈利,员工们在工作中充满了自豪感。这家公司后来成了京瓷机器制造事业的一部分,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十几年后,京瓷又吸收合并了一家濒临倒闭的复印机公司,它成了京瓷的子公司,于是京瓷帮助它重建。

承担重建工作的核心人物,就是我们当年煞费苦心、努力重建的那家风险企业的原厂长。

他成为这家子公司的首任社长,在就职致辞中,他说:

“我曾经是被救助的一方,现在站到了救助别人的位置上。我禁不住产生这种感觉,命运是多么不可思议啊!”

这家复印机公司从那以后业绩大幅提升,作为京瓷集团的一员,为集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曾经,尽管我拯救了一家企业,却因为一部分过激的员工而大吃苦头。

但我没有因此而气馁,而是为了员工,一心行善,拼命努力,最后因缘际会,好的结果又回到了我身上。

2、“自利利他”的经营判断将带领企业走向成功

我们经营者对企业经营负有重大责任。我们所有的判断、决策都左右着企业的命运。

因此,在决策时我们不得不谨慎行事。 

在进行重大经营决策时,最初的步骤是分析现状,弄清楚自己现在所处的状况,理性分析事实,搞清楚自己与周围千丝万缕的关系;紧接着,一般经营者往往基于自身荣誉、名誉或尊严进行判断;最后,再基于公司的利害得失得出结论。这是一般经营者所用的决策方法。

但我判断事物的方法却有所不同。在思考决策时,我不仅考虑荣誉、尊严和名誉,还会再加上一条原则,那就是“不能卑怯”。

同时,一般企业会基于自身的利害得失做出最终判断,而我的观点却与此截然相反。也就是说,我不会基于一己得失得出结论,相反先考虑对方利益,以此为判断基准进行决策。 

或许有人认为“这么做岂不是太傻”,但正如刚才《论语》所说的“放于利而行,多怨”一样,如果事事以自己是否得利为标准思考问题,必将惹来众多怨恨。

事实上,我想给大家讲一讲我在经营的紧要关头,没有从自身利益出发,而是为对方利益着想做出决策,结果大获成功的事例。

在第二电电(DDI)开始从事拓展手机业务的时候,IDO和我们DDI在销售地区上始终无法达成共识。这时,我抛开DDI的利益,为对方的利益着想。

而且,当DDI、KDD和IDO三家公司为了组建KDDI进行合并谈判时,我也没有优先考虑DDI的利益,而是以对方的利益为先,结果成功完成了这场看似困难的合并。

在其他为数众多的重大经营决策当中,我的思维方式与一般常识截然相反,在判断中优先考虑对方的利益,结果往往大获成功。 

这正是我常在盛和塾讲述的“自利利他”。要想自己获利,首先必须先“利他”。换言之,只有优先实现别人的利益,自己的利益才能被实现。 

这就要求从事判断的人心底拥有“关爱之心”“慈悲之心”。正因为以佛教中所说的“慈悲心”“爱心”等关爱之心做出最终判断,才会带来好的结果。 

与顾客谈判,或者说服员工,关键在于诚实、谦虚和坦诚,同时也不可缺少“关爱体贴之心”“慈悲之心”。

在从事重大经营决策时,也需要这种关爱体贴之心,这一点至关重要。

由此可见,一时的损失,不代表最终的结果,多做利他的事情,便能广结善缘。

二、感情利他

无论是什么样的感情,想要走得长久,就必须要有利他精神。

一味地索取,只会加速感情的消耗。

感情里的利他,就是要与对方有同理心,并与之有共情的能力。

对于这一点,稻盛先生说(以下为原文):

我们很少有机会体验这种“利他之心”,但偶尔还是有的。

比如,在挤满人的地铁里,自己疲惫地坐在座位上。但眼前站着一位老太太。

这时,虽然自己很累,想装作看不见,但还是觉得不妥,于是站起来给她让座,说:“您请坐。” “您太谦让了!”

老太太很是感谢,并客气地说:“没事的,您坐吧。”你还是会说:“还是您坐吧!请,请。”于是老太太坐了下来。

虽然自己脚腿酸痛,拉着吊环站着,但听到老太太的感谢,心情也随之舒畅起来。应该有人有过这样的体验吧。这种心情和享用美食、身着华服时欲望得到满足的高兴有所不同,这是一种更为淡泊、恬静的喜悦。

利他能让人感受到这种喜悦。也就是说,利他的喜悦和利己得到满足的喜悦是很不一样的,这是一种让人心情非常舒畅的东西。

但是,人并不是天生就这么好心肠的,往往难以把“利他之心”发扬出来。

但从本质上而言,大家都是利他的,只是这种利他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被利己所覆盖,利己会逐渐占上风,但人的本性却是利他的。

那么,利他的极致表现是什么呢?

那就是母爱。母亲守护自己的孩子时所流露出的爱,是利他的极致表现。

说得极端一点,母亲会用生命去保护自己的孩子,这是母爱的天生属性,这一点无法从道理上讲明白。

所以,当我们因母爱赞扬一个母亲“您真的很善良,是一个有利他之心的人”时,对方反而会觉得莫名其妙。这是因为对方已经把这种母爱、这种利他心融入到了自己的本能之中。

所以,母亲发扬母爱时,不需要讲什么道理,不会有意考虑“这是为了他人”之类的事情。当自己的孩子生病有生命危险时,母亲会想尽办法,哪怕缩短自己的寿命也要救孩子。这就是极致的利他。

因为母亲的本能中就蕴含着对孩子的利他之心,这当然很好。但是,我们一般人身上有没有具备利他这种本能呢?

答案是没有。

我认为,父母对孩子的爱是利他的极致,反过来,孩子爱父母也是利他。把自己的父母放在比自己更重要的位置上,孝顺父母,这同样也是利他,但这部分利他并没有被刻印在人的本能中。

这一点在动物界中可以找到证据。不管是猫还是狗,母亲都会非常珍视地养育孩子。这种母爱非常强烈,达到愿意用自己生命去换孩子生命的程度。

但是,孩子长大后,一定会离开父母,孩子帮助父母这种事情,在动物界闻所未闻。有孝顺父母这种行为的只有人类。

但是,如果不在孩子的教育和教养中加入这些内容,即便是人类,也将不再会孝顺父母。在战后的教育里,没有谁再来教授孝顺父母之类的事情。

以前的学校里会教导学生,“要孝顺父母”,现在根本不教了,所以孝顺父母的人也越来越少了。

对于血缘最近的父母,都无法关爱,更不可能关爱别人。对血缘关系最近的父母施孝行,就是利他的开始。

对此我们现在却已经没什么意识了。前面曾经讲过,人本来就有利他之心,但往往会被利己所遮蔽。

只要把这个利己剥除,美好、闪闪发光的关爱之心,也就是利他之心就能呈现出来。为了让这样的“利他之心”呈现出来,以前的人们倡导“尽孝”。

连尽孝都做不到的人是不可能为社会尽力的,所以以前会倡导大家尽孝。利他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三、精神利他

要做一个在精神上利他的人。

当你对一朵花儿微笑时,花儿就会还你整个春天。

当你安静地聆听一阵清风时,清风也会还你万般自在。

当你对众生生出慈悲时,众生亦会还你无上清明。

学会独自消耗负能量,不将自己的痛苦与愤恨加诸于他人。

对此稻盛先生认为(以下为原文):

1、一旦利他,人生的风帆也会转变

用以自我为中心的利己基准来判断事物与用利他基准来判断事物相比,有什么不同呢?

不同之处就在于视野会变得开阔。

比起觉得只要自己好就行的个人自我中心主义,超越个人,珍视家庭且努力让家人更好的思维方式,能让人摆脱狭隘的个人视野,站在家庭这个更宽广的视野上看待事物。

进一步说,如果不仅考虑家庭,还珍视公司的员工,希望他们更好,那么视野也会随之扩大。

就是说,随着利他范围的不断扩大,我们看待事物的眼光和视野也会扩展。如果抱着只要自己赚钱就好的想法,人的视野真的会变得非常狭窄。

结果就会看不见前方的路,就会跌倒。看到那些只顾自己公司赚钱的利欲熏心之人,我会觉得过于危险而看不下去。

因为我能预见,“那个人恐怕会在那里跌倒”的景象。但是,他本人却是看不见的,因为他觉得对才会这么去做。

反之,如果能睁开利他之眼,视野就能不断扩展。当我看到有的经营者心怀大爱,为了救助更多的人而经营企业时,我就会很安心。

心态改变,人生观就会改变,命运也同时会发生改变,而且看待事物的眼光也会改变。

这样的话,就会具备预见性,就能看到未来,拥有感知到“那里恐怕会出问题”的预知能力。

我想再说一遍,所谓利他之心,就是能将别人的欢乐视为自己的欢乐的心灵。看到别人成功,能从内心觉得“真好啊”。

一般来说,没有什么人可以把别人的欢乐视作自己的欢乐。看到别人非常幸福愉快,往往会嫉妒,这就是普通人。

甚至有人会想要去破坏,因为看到对方很幸福,自己就不高兴,普通人就是这么猥琐。

与之相对应的是,将别人的欢乐视为自己的欢乐,将别人的痛苦视为自己的痛苦的关爱之心,也就是美丽的心灵,这就是利他。

但是,要想拥有利他之心是非常困难的,因为人天生就是利己的。我也是一样,也有利欲熏心的利己部分。

所以,我想再次重复,只要多多少少抑制这样的利己心,就会产生利他心。

要抑制利己心,就需要在人生中不断反省,保持谦虚,还要“知足”,不能让自己的欲望无限膨胀。

“知足”可以帮助我们抑制利己心。比如,在政界,很多国会议员原来立志成为拥有“利他之心”的政治家,他们参加众议院选举,获得国民的信任,选举当选后进入国会,立志为国民尽力。

但有的人一旦当选,就立刻把谦虚、反省、知足等思维方式抛到脑后,变得狂妄傲慢,完全忘记了利他。

视野中也不再有日本这个国家和国民,而只关注自己及其所在党派的利益,变得非常狭隘。

当今这个世界,由那些利己的人纠合在一起,仅靠相互之间算计利害关系而驱动,所以世风日下,人心混乱。这种状况必须改变,已经迫在眉睫。

我们必须持续敲响警钟,让能反复反省自己、能站在社会的角度思考问题、能努力抑制哪怕一丁点儿利己心的真正领导者成长起来,让他们发扬利他之心。

同时,国民也要全员一致地改变方向,用自己的力量,帮助孕育那些能真正为国民尽力的领导者,只有这样,我们这个社会才可能发生改变。

在这里,我恳请大家,哪怕仅仅是为了这个国家,也要努力秉持利他之心去待人处事。

2、必须扩大“利他”在心灵中占据的空间

正如《了凡四训》告诉我们的一般,思善行善,命运就会转向好的方向;邪思恶行会令命运走上恶的一端。

在心灵中央的真我,其外层又分为“向善之心”,和“从恶之心”两个部分。

井筒俊彦先生曾告诉过我,通过坐禅和冥想,使内心定静,一切感觉、感情逐渐消融,能达到触见真我、真智慧的境界。

如果心存杂思妄想,是无法抵达那个境界的。

像我们这样缺乏修行的人,即使模仿坐禅的样子闭目打坐,可脑中胡思乱想,杂念接连不断,其纷乱程度连自己也会吓一跳。

修行功底深的人坐禅,能使感觉感情消融,触见到心灵中央的真我。可在到达真我之前,存在着“向善之心”和“从恶之心”。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印度诗人泰戈尔先生所写的诗,告诉了我们什么是心灵的结构。这首诗中,写着人的两种心。以前我也向大家介绍过,现在我再为大家读一读。

我只身来到神的面前,

可是,那里已经站着另一个我。

那个黑暗中的我,究竟是谁呢?

为了避开他,我躲进岔道。

但是,我无法摆脱他。

他公然在大道上迈步,

卷起地面的沙尘,

我谦恭地私语,他大声地复述。

他是我身上的卑微的小我,

就是自我。

主啊,他不知耻辱。

我却深感羞愧。

伴随着卑贱的小我,

我来到您的门前。

泰戈尔的“我来到神的面前”中的“我”,似乎指的是“善的我”。就是说,这句话可以解释为“善的我来到了神的面前”。另一方面,泰戈尔说的“他公然在大道上迈步”,“我谦恭地私语,他大声地复述”,这里的“他”,指的是“我身上的卑微的小我,就是自我”。“伴随着卑贱的小我,我来到您的门前,我深感羞愧”。

因此,所谓的“他”可以说是“恶的我”。换言之,泰戈尔在这首诗表达了“在人的心中,存在着‘善我’和‘恶我’”。

我认为,在真我的外层,如泰戈尔所言分为“善我”和“恶我”,即是为他人着想的利他之心,和只顾自己的利己之心,它们同时存在。

即便我们认为自己拥有利他之心,是有良心的人,但在内心的阴暗角落,也潜藏着卑鄙、贪婪、利己的自己。

接着,泰戈尔还有以下的说法。利他、良知、理性的心企图逃离卑鄙的自己,叫卑鄙的我走开,可卑鄙的我却不肯听从。

于是,我走上岔道,企图避开他,可他却如影随形。这是因为“善我”、“恶我”都同样是我们自己,所以不管怎样都无法摆脱。我想,这就是泰戈尔所表达的意思。

《了凡四训》告诉了我们世间的因果法则:思善行善,命运就会变好;思恶行恶,命运就会变得乖蹇。在这里也提到“向善”和“从恶”两种心。

从而我们可以如此理解:从哲学、佛教来说,基于良心、理性的利他之心,与混杂着本能、烦恼的利己之心并存于我们的心灵之中。

泰戈尔生动地描绘了自己的心中并存善我和恶我。善我是谦虚谨慎的,而另一边的恶我却是厚颜无耻、大胆的。比如,我谦恭地低语“我想要那个”,但恶我却大声地反复高喊“我要那个、给我那个!”我感到很羞愧。

利他的我拥有高尚的人格,因此只小声地要求“我要那个”,可利己的我欲望强烈、厚颜无耻,大声地喊道“给我那个,我要那个!”

如泰戈尔所言,利己和利他并存于我们心中。换言之,善与恶并存,利他和利己并存,这就是人心。

我想,也可以说我们的内心住着好人和坏人。所谓“好人”,用平实的语言形容,就是乐观开朗、善良亲切、不忘感谢、充满同情、满怀关爱、谦虚、工作勤奋努力、具备勇气、不惜自我牺牲、正直而诚实的人。

所谓“坏人”,就是常为自身打算、为达自己的欲望不择手段、工于算计,同时内心扭曲、怨恨、愤怒、欺骗隐瞒、好逸恶劳、阴暗、待人不亲切,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坏人。

所有人的心中,都同时存在这种善和恶。我们虽然希望远离恶念,却无法做到。泰戈尔说,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因为,我们人类如果没有利己之心,就无法生存。不吃饭就会挨饿,不穿衣物就会感冒。

为了生存,需要一定程度的利己之心,这是自然、或者说神在造物时赋予我们的。所以,善我和恶我并存是无可奈何的。

正因为人类为了生存,需要最低限度的恶,因此不必企图将它完全铲除。我们需要做的,是不要让邪恶之我占据整个心灵,成为心的主宰。心灵结构图中,善和恶的比例各占一半。恶、利己不可以占据心的全部。

利己之心应该只保持人生存所需的程度,而不能成为心灵的主角。必须减少利己在心中所占据的空间。

为了让恶在心灵中占据的比例变小,善占据的比例变多,佛祖教导我们要“知足”。

“为何要充满欲望?适可而止吧。人的确需要一定程度的欲望,可是你们的内心大半被充满欲望的利己占据,因而带来毁灭。你们知足吧”。

我们应该听从佛袓的教导懂得知足,让善心、利他心成为主角,必须时常让善的自己、善心主宰自己的心。

真正的利己,就是要先学会利他。

编者按: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盛和利他(ID:gh_c6bb6f14acf0),作者:稻盛和夫

可行性研究报告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