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多问自己一个问题开始,把思考变成习惯
(图片来源:摄图网)
作者|贾万兴 来源|阿猪呆(ID:gh_65ca3d1218db)
其实这篇文章最开始的题目是——问自己5个为什么,找到问题的答案。
我想表达的有2个点:
1.从不断的追问自己这个方法,开始进入思考的状态
2.思考本身是可以变成一种习惯
我们每天有大量的脑部活动,咱们不说潜意识,在意识层面咱们把这些活动粗略分为两种:
第一种叫执行,第二种叫思考
1
执行是大脑在想我如何完成一件具体的事的步骤,比如我要推送一篇文章,我需要有一部电脑或者手机,然后按照1 2 3 4就可以完成推送,还可能包括我能否更高效的完成,比如用定时任务等。
思考是我在问自己为什么要推送这篇文章,这篇文章是用来传播吸粉的,还是给用户洗脑的,还是合作广告文,亦或是打压对手,亦或是树立自己的IP,根据不同的需求,我该如何去完成这篇文章才能更加精准的实现意图。
2
思考是发现部门总是出现低级错误,小伙伴们也努力,但是结果不好,自己问为什么会这样?
是人不行,制度不行,领导力不行?或者这些都不行?
如果是人不行,我到底需要怎么样的人,我已有的小伙伴有没有可能变成这样的人,如果有可能,需要我如何引导,激励?
在引导激励的过程中,我和公司付出的总成本,和我直接招聘一个熟手来,哪个更划算?
假设我招聘一个熟手来,除了她能力不确定这个风险之外,还有没有其他风险,比如打乱已有的工资体系,带来与团队冲突的价值观?
如果有可能打乱工资体系,那我目前的工资体系是否有问题?是否存在过高或者过低的问题(阿米巴之类的薪资体系是否更加适合我部门),是否因为与市场脱节的薪资体系,导致我无法找到合适的人才,从而进入人不行,执行力不行,部门不行的负向循环中。
3
上面我问了6个问题,然后根据问题又引发了一些新的问题。
其实后面还可以继续问下去,大家通过这个例子,就会明白我说的问自己五个为什么是什么意思了。
下面我举个和客服相关的例子,在加深一下大家的印象。
事情的表象是这样的,在产品的评价中,出现了较多的负面评价,如不好吃,性价比低,不值得购买等,而这些评论是人工筛选出来的,这显然和初衷不符。
经过了解,我掌握了一些基础信息,下面我剖析一下这个案例,给大家复盘一下我思考的过程
注:该员工整体表现不错,高于平均水平
主要问题有3个:
1. 原来处理评论的小伙伴,其中1人调岗后,并没有补充人员,导致工作负载大幅增加;
2. 设置了检查环节,但是检查者,和执行者是同一个人,甚至因为忙而完全不检查,导致看似合理的制度形同虚设;
3. 员工本人对处理评价这项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可能直接降低销售额的严重后果,认知程度偏低。
问题列出来了,咱们开始思考如何解决:
1. 因为调岗所以工作量激增,这里面其实又暗含了几个问题
(1)为什么在探索一个新项目时,需要把相对关键岗位的人调岗才能实现,这里面其实有一些潜台词,其他人能力不行,或者你认为其他人能力可能不行,只敢用这些熟手,深挖一下你就会意识到这可能体现的是人才储备和培养的问题。
(2)新项目非常关键,我必须用最强的人才能搞定,这种情况是很可能出现的,尤其是像咱们这种大量探索新业务的公司,如果按照这个逻辑,那要做的就是调岗后,一定要做好交接,让老岗位可以至少保证60分合格的状态运行下去,而不是狗熊掰棒子,捡一个丢一个。
2. 形同虚设的检查环节
这其实是个执行力问题,执行力低在一个组织里是常态,是我们要不懈努力与之抗衡的敌人,很多小伙伴设计了大量合理,详尽,甚至看上去完美的规则制度,但是仅仅停留在设计上,往不好听说就是自嗨,对制度是否贯彻执行了,执行之后是否解决问题了,反而放到了第二位。
正确的思维方式是,如果你和伙伴们做了约法三章,而且得到了共识,那你就用尊严去维护制度的运行,这是底线不容触碰,如果在运行的过程中,发现有优化空间甚至错误,就马上优化,决不因为所谓的面子做半点拖沓。
言必行,行必果,这是保证一个组织有执行力的前提。
3. 员工对工作的重要性了解不深入
产生这个结果的原因较多,其中最关键的可能沟通。
把事情说明白,是一件远比想象中难得多的事,因为对话双方的成长环境,语言体系,掌握的信息可能都存在很大的差异,这就导致大部分的沟通其实是低效率的,甚至南辕北辙的,我分享下自己是如何克服这个问题的:
/ /
1. 首先尽量充分细致的描述任务;
2. 当对方表示明白后,让他描述他理解的任务是什么;
3. 你确认无误后开始执行;
4. 执行到30% 、50%这类节点时,根据实际执行结果,再次沟通确认,避免跑偏;
5. 任务达成。
总结一下,从评论的错误操作我们可以初步得出几个结论:
/ /
1. 在人员岗位调配上存在问题,底层原因是人才储备,和对原始岗位重要程度认识不足;
2. 执行力上存在明显欠缺,有章不循;
3. 沟通上可能存在不到位,认知存在偏差。
如果开始思考,你就可以从很多看似非常小的事情中发现底层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是带有极大共性的,一旦解决就会给自己和部门的工作效率带来巨大的提升,反之如果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那就是反反复复做那些低纬度的事情。
“细节决定成败”这句话大家都知道,有些人想到的可能是去如何抓细节,优化细节,这是片面的,加上“以小见大”的思维方式,这才圆满。
最后再唠叨一句,可能会有人说,上面的那些问题我问不出来呀,看上去就好累,要绞尽脑汁……
你可能忘了,吃饭也是在你6个月左右开始学习的 图片
从问自己1个问题开始,只要开始了你就走在正确的路上了,思考最终会变成一种习惯,而习惯是不费力的。
做一件事最好的时间是2年前和现在。
所以试试从今天开始,爱你们!
2018.11.20
写于北京
编者按: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阿猪呆(ID:gh_65ca3d1218db),作者:贾万兴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