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张磊的《价值》,看价值投资成功的秘密

全球风口

作者|王煜全 来源|全球风口(ID:haiyinwangyuquan)

你好,我是王煜全,这里是王煜全要闻评论。

我们【科技特训营】每周四有一场线上直播,深入分析科技产业前沿趋势,帮企业家提升科技素养,帮企业提升科技竞争力。

10月9号周四晚八点,我分享了一次课程直播:《什么样的价值投资才能成功》。课程里分享了我对价值投资的理解。

在课程开始之前两周,我给科技特训营的学员们布置了一个作业:读完两本书,一本是张磊的《价值》;一本是李录的《文明、现代化、价值投资与中国》。两位作者都是投资界的大佬,张磊领导的高瓴资本,重仓中国的消费、科技和生物医药;李录领导的喜马拉雅资本,坚持价值投资,重仓了谷歌、Facebook、美光科技和美国银行。

1

读书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搞清楚书的逻辑主线,还要学会找到书里的逻辑矛盾。很多书逻辑自洽、自成一体,怎么找书里的逻辑矛盾呢?就要在更大的范围里去观察、去思考:看作者生平、作者所处的时代、看时代的背景。因为作者自己观点的形成,与他本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密切相关。

丨为什么他们会成功?

成功者回顾自己成功史的时候,会归结于自己出类拔萃、勤奋且聪明。但事实是:如果成功是一枚硬币的话,这只是其中一面。硬币的另一面是,大量的成功者是因为生对了时代、生对了地方。自身能力固然重要,但考察和理解当年历史赋予成功者的机遇,对后来者价值更大。

比如查理芒格在给李录的书写的序言里就说:“捕鱼的第一条规则是去有鱼的地方捕鱼;捕鱼的第二条规则是千万别忘了第一条规则。美国市场竞争激烈,这里已经被过渡捕捞,渔民太多了。”这里你就听出一点意思来了,查理芒格表达的最核心的重点是:去有鱼的地方捕鱼,他可没说捕鱼人要聪明、要勤奋。

中国大量的成功者,回过头来看其实是时代的产物。当年那一批成功的投资人,恰好处于中国改革开放的高速发展期,又恰好去海外镀了金,学了金融专业混进了金融圈,然后带着金融背景回到了中国。借着中国三十年高速发展的东风,换取了今天的成功。

未来要想复制今天这些成功者的经验,基本不可能了。因为那个时代刚好处于西方对中国有兴趣,中国又恰好对西方打开市场的时候,进而他们成为了第一批创业者,抓住了时代机遇。但是,成功者总结成功经验的时候,不会把这一点充分点透,否则就会让人觉得他今天的成功不仅仅是凭借自己的本事,而是沾了时代的光。当然,在那样的时代里都能脱颖而出的人,肯定不简单,但如果放错了环境,很可能会碌碌无为。

了解了时代背景,我们还要从世界格局的角度来判断成功的真正要素。我们一定要清楚地把握住世界运行的规律,才能理解今天成功者成功的充分的原因。

3

张磊在《价值》里提到他在刚开始创业的时候,获得了耶鲁捐赠基金2000万美元的投资,这是创业后募得的第一笔资金。截至2020年4月,耶鲁捐赠基金从高瓴累计获得了24亿美元的投资收益。

耶鲁捐赠基金是一支非常有名的基金。传统的高校基金在投资风格上都偏向保守,因为基金收入主要靠捐赠,所以追求安全,不能有任何风险。而耶鲁捐赠基金是改变高校基金投资风格的先驱。

投资风险有两种:一种是不可控的风险,比如掷骰子。另一种是可控的,但是是未知的风险。风险虽然未知,但是如果你足够理解背后的规律,那是可以去尝试并赢得回报的。后者就是耶鲁基金去勇敢探索的,更多这样的机会来自另类投资,即除了股票证券的主流投资方式以外的,其它类型的投资,比如风险投资、第三世界国家的投资、地产投资等等。这样的另类投资与主流投资相比,流动性较差,被认为风险较高,但学会控制风险,这样的投资往往会带来更高的回报。

新兴市场的经济增长快,创业机会多、创业成功的几率也大,因此在耶鲁的另类投资中,中国这样的新兴市场就是他布局的投资标的之一。但是对耶鲁来说,中国存在不可知的风险;而对张磊来说,中国是可知的风险。一般人在自己熟悉的环境里长大,会低估它的风险。而别人对这个环境不熟悉,就会高估这个风险。最好的合作方式就是找个信得过的熟悉这个环境的人来管理投资资金。

我有一位朋友,家里是在刚果金做矿山的,他继承了家族产业,去了非洲中部的刚果金。后来他来纽约找我聊天,说在中国国内了解刚果金的话,看到的都是政治独裁、暴力动乱这类的大量报道,但他们小两口在刚果金住了三年,感觉其实也没那么大风险。加上中国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刚刚实行私有化时的那些经验,在当地正好适用。他们发现在刚果金反而比中国更好赚钱。但是没去过刚果金的外地人只会把这个风险放大,觉得这个国家很不安全,从而不敢轻易进去做事情。

所以,当你住在一个国家的时候,你往往看不见这威胁。但是你从外国人的视角来看,会觉得风险巨大。当时的耶鲁就看懂了这一点,在那样的时代背景下,当耶鲁捐赠基金因为另类投资而受益的时候,决定扩大投资范围、配置全球优质资产,因而选择了中国。这个过程中耶鲁发现:原来有一位优秀的、曾经在自己基金里实习过的、学金融的校友想要做中国基金,而这位校友恰好是中国人,这样能够帮助耶鲁规避掉一定的风险,这简直是太好的安排了,于是张磊获得了自己基金的第一笔投资。

一个是中国增长的时代背景,一个是高校基金的战略转变,在这双重转变之下,才让我们见证了今天中国优秀投资人的诞生。

丨世界对中国的转变

里面的一个重要转变,那就是世界对中国态度的转变。我曾经就经历并见证了这个时代的转变。大学毕业后我就去创业,我从1993年底开始做国际咨询。那几年我感受到,国外对中国市场的态度,明显从一无所知转变到兴趣浓厚。因为我是生物技术背景,主要研究当时的生物医药产业格局,发现当时中国生产的原料药和中间体(就是从原料药到最终成药中间的过渡产物)又便宜又好,全世界的国家都纷纷来采购中国的原料药和中间体。现在中国已经是全球原料药和中间体最重要的生产基地了。

我亲身经历了那段特别明确的转变时期,本来中外之间毫无关系,但中国的原料药又便宜又好,海外人士不了解你是谁,于是都纷纷跑到中国来咨询:中国的原料药质量如何啊,产量怎么样啊,是不是还能扩产啊。为了加深生物医药领域中国与海外之间的相互了解,我创建了全中国第一个全英文的介绍中国医药市场的网站。

跟张磊那个时代一样,老外要到中国做事业,得找两边都懂的人,这个人类似于一位连接者的角色。当时的医药企业就是这样,想进中国,发现有一帮小伙子,做介绍中国医药产业的英文网站,还挺勤奋的,就给了这帮小伙子参与医药产业发展的机遇。

1996年的时候,英国举办了第一个聚焦“中国医药市场”的专业会议。当时主办方在网上找到我们的介绍,就打电话过来联系,一聊,觉得我们对医药市场蛮懂的,又懂英语,就邀请我说“要不你来当大会主席吧”。我当时欣然接受,于是在20来岁,第一次出国就去当国际会议的大会主席去了。现在回想起来,并不是因为我多么牛,而是抓住了机遇。毕竟,比我更懂医药产业的牛人不懂英文,比我更懂英文的不懂医药产业。这样的机遇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理解了成功者真正成功的原因,我们来谈谈对于个人,要怎么把握未来的时代机遇。毕竟,别人的成功跟自己所处的时代有关,我们能参考别人的经验,无法复制别人成功。

真正的成功者,不是刻舟求剑,也不是等风口来了你再去跟风,而是能在风没来的时候,提前预知未来的风口,提前站到未来风口的位置上。

这两年我花了大量的精力去分析世界格局,研究未来科技产业的发展方向。我创立科技特训营的目的,就是希望告诉大家,未来的机会在哪儿,未来的路可以怎么走。可控的风险是我们可以预见到的,同时能够换取巨大的回报。这样大家就能更加有目的地去做准备,去布局,等风口来的时候,你就是最大的受益者。

就像耶鲁捐赠基金,在中国市场还没有发展到那么大规模的时候提前布局,今天就获得了巨大的回报。而在今天的世界格局上,我认为未来中美之间的全球化协作一定会来的,这两大经济体总有一天一定会水乳交融、深度协作。如果未来在中国诞生出一大批新的跨国企业,我一点都不会惊讶。所以,在今天紧张的世界格局关系下提前进行布局,等到风口来的时候,你就是未来的成功者。

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

王煜全要闻评论,我们明天见!

编者按: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全球风口(ID:haiyinwangyuquan),作者:王煜全

可行性研究报告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