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登峰:中国人的人格

王登峰

2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春暖花开(ID:CCH_chunnuanhuakai),演讲者:教育部体卫艺司司长、北京大学心理学教授王登峰

导读:你怎么看待你自己,如何对待你自己?你怎么看待其他的人,如何对待其他的人?你怎么看待这个世界,如何去对待这个世界?在2018年9月8日第一期「知室•共生课堂」中,教育部体卫艺司司长、北京大学心理学教授王登峰和我们分享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密码,了解我们中国人自己的人格,才能和世界更好地交流融合。

现代社会急剧变化的过程中,每一个人是什么样子的,就决定了他跟他人、他和世界,以及他跟他自己的关系。

•你怎么看待你自己?如何对待你自己?

•你怎么看待其他的人?如何对待其他的人?

•你怎么看待这个世界?你如何去对待这个世界?

由此反映出来的我们这一个人的所有的特点,就是我们所说的人格。而这三个方面的关系,其实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人格的核心。

1

描述别人是每个人的内在需求

为什么全世界都对人格感兴趣?首先这是每一个人的一种内在的需要。这种需要就是我们要用一种全面、准确但是又非常简洁的语言去描述别人。

描述他人是为了什么?是为了我们能够去理解他,而理解背后最终的原因,是我们需要对我们周围的人能够有预测能力,同时我们也需要对我们自己明天或者几年以后变成什么样的人,有一定的预测能力。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能够充满自信,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因为我们对我们自己以及对我们身边的人将要做什么、将要对我们做什么、将要对外界做什么,是有一定的预测能力的。

如果我们失去了这样的一种预测能力,那么我们就会陷入一种无边的焦虑之中。这就是我们要对人格感兴趣,研究人格的最根本的原因。

2

中国人描述一个人比西方人复杂得多

既然人格首先是为了描述一个人,不论是我们自己还是别人,那么我们就面临着一个非常大的难题。当我们要说一个人有什么样的特点的时候,我们可以罗列出他无数的特点,几天几夜都说不完,这就无法满足我们要简单、快速、全面和准确地描述一个人。

在上个世纪80年代,西方出现一场所谓的人格领域的静悄悄的革命,那就是词汇学的研究。1925年出版的《韦伯斯特新国际词典》,它里面用来描述人的特点的形容词是17000个,也就是用17000个英文形容词,就可以穷尽人的所有的特点。

于是1935年,两个美国人把这17000个英文形容词经过反复化简,反复研究分析,最后得出了西方人的人格的维度。西方人发现只要用五个维度就可以了,这就是西方人的大五人格结构。就像用经度和纬度定义浩瀚的海洋一样,用五个维度就可以定义整个人的所有的特点。

2

在西方人的大五人格模型里,我们可以看到有两个非常重要的特点。

第一个特点,所有的人格维度都很少带有评价性,都是客观的描述。这是非常重要的西方人格维度的一个特点。

第二个特点,西方的人格维度,每一个维度都是清清楚楚的,有着高度内部一致性,彼此之间没有太多的交集。

那么西方人的大五人格适不适合中国人?我把《现代汉语词典》里边所有描写人的形容词全部挑选出来,只得到了七千多个形容词,比英语少了1万个。然后我们就对这七千多个中文形容词,按照西方人得到大五人格的相同路径,但我做得更加完善、更加扎实,最后得出来的是中国人的七个维度。

这七个维度的特点和西方人的维度有明显区别。

第一特点,每一个维度基本上都是评价性的。中国人在描述一个人的时候,基本上都是在做评价。评价和描述最大的区别在于,评价需要的词汇量是非常少的,而描述需要的词汇量可能要大得多。

第二个特点,西方人是五个维度,每个维度都是相互独立的,而中国人需要用七个维度,而且这七个维度之间又有很多的交集,说明中国人的人格更复杂一些。换句话来讲,西方人描述清楚一个人最少可以用五个形容词,而且这五个形容词都是相对独立的。而中国人要描述清楚一个人,至少需要七个形容词,而且这七个形容词之间还有很多的交集。就从这样一个简单的对比就可以看到,要描述清楚一个中国人比描述清楚一个西方人要复杂得多。

3

我们这样的一个研究,首先就表明,其实中西方的人格是有差别的,这个差别的根源在哪里呢?

我们先看一下「人格」这个词,甲骨文没有「格」这个字,但是有「个」这个字。「个」是什么意思呢?从它的字形来看,上面的部分是一只脚,脚趾头冲前,下面那部分是一个洞穴的口,也就是到达的意思。把边上放一个木字旁,就是一棵树所能够到达的地方,树所能够到达的地方是什么?就是那个树的轮廓,就是树的外貌。所以「格」这个词本意是指的这个树的外在形状,后来又进一步引申为这个树的内在品格。

因此讲到人格的时候,实际上就是指一个人的外在表现和他的内在品质。但是,人的内在品质不能简单地通过外在表现来推断,所以中国人才说「日久见人心」,需要很长的时间,你才能了解他的内在品格。

那么西方的人格又是什么概念呢?拉丁文的原文是面具,面具是古希腊戏剧舞台上演员戴的面具,演员戴的面具就界定了这个演员的角色以及这个角色的内在品质。戴上面具走上舞台,所有外在行为表现要跟这个角色的内在品质高度一致,让人看到面具就如同看到了这个角色。所以,西方人讲的人格虽然也有外在表现和内在品质之分,但是外在表现就是内在品质,它是可以直接对应的。

4

含蓄的中国人

人格的外在表现和内在品格之间的关系,中西方是有明显差别的。我们要搞清楚这个差别的根源,首先要了解为什么中国人内在品质和外在表现有如此大的差别。

当然,随着文化的交流融合,西方人也开始慢慢学会了中国人的含蓄。那么中国人为什么会含蓄?

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性善论,我们的外在行为一定不能表现出不好。尽管我们很多人内心里有不好的想法,但不要让别人知道,因为一旦让别人知道我们就不是好人,不是好人在中国文化里面就等于不是人。

第二个原因是中国文化号称是礼乐文化。礼教是什么?是每一个人按照自己的身份、地位、年龄、学识要有不同的行为规范,所以说礼教就是约束一个人的外在行为。而乐教是通过音乐、美术、戏剧、舞蹈这种艺术的形式,让你自己内心在按照社会的规范去做出外在行为的同时,还能够达到内心的和谐。

所以北大的老校长蔡元培说要用美育代替宗教,因为在中国文化里面,美育或者乐教是整个教化体系里面跟礼教相对应,又是绝对不能缺失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当我们失去了乐教,只有礼教的时候,我们在外部的约束和压力比较大的情况下,我们能克制自己内心的焦虑,这个社会还能够正常运转。

但是当我们内心的焦虑急剧膨胀,外界的约束开始降低的时候,我们各种自私不堪就会堂而皇之地表现出来了。这应该说是在中国文化发展到今天的时候,我们应该特别关注的一个问题。

中国人格的七个维度,可以分成三个大的方面,面对自己、面对外人、面对世界,也就是自我指向、人际指向和事物指向。

自我指向一方面是追求卓越,另一方面是追求和谐,这正是中西方文化最根本特点的两极。

人际指向一方面是暖,暖实际上就是追求和谐,另一方面是热,热实际上只是追求表面的热情,其实是相对比较冷漠。

事物指向一方面是谨慎,另一方面是敏捷。

最能够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特点的人格维度是哪个?在个人指向方面是追求和谐,在人际关系方面是追求温暖,要讲义气,要相互帮助,而在做事的方面是谨慎,而不是敏捷。

5

结语

在中西方文化交融的过程中,中国人受到西方文化越来越多的影响,而且年龄越低,影响越大。但同时在中国社会里面,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子还是非常清晰的。

中西方文化交流越来越多,越来越融合,我们如何在保有自己传统文化特点的基础上去拥抱这个世界上所有伟大、所有先进的文明?如何让我们的中华文明,让我们中国人能够在这个急剧变化的世界中保留我们的本色,同时又能够自如应对?我想这应该是我们当今社会各个方面的学者都应该关注的问题。(本文完)

可行性研究报告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