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邀》凭什么成为爆款?

张帆

单向空间联合创始人张帆

本文来源于微信公众号:笔记侠

微信ID:Notesman

封图设计 | 泉十七 责编 | 嘉琪

内容来源:2018年8月8日,在由品途商业评论举办的以“与创新节律同步”为主题的NBI2018夏季峰会上,单向空间联合创始人张帆进行了以“慢产品为何能打造《十三邀》这样的爆款”主题分享。

完整笔记·产品运营

笔记侠说:

在一个任何事情都追求快速的时代,那些持续性慢慢发展的人是抱有什么样的心境走在这样一个“快为先”的时代?

那些明明走的是慢路径的人,究竟是如何引爆产品走进大家的视野?他们是如何在这样一个时代,越来越好地生存着、精进着?

接下来,跟随笔记君一起去寻找答案吧~

一、书籍本身就是介质

单向空间是一个书店,前身是单向街图书馆。2006年,在圆明园东门开了第一家单向街书店,是一家特别特别小的一个独立书店,环境特美,但就是没有人去,尤其是冬天,可能一天都见不到一个客人。

我们几个创始人,当时正经的职业都是媒体,所以邀请了 作家、艺术家、导演等朋友来我们书店做讲座,去交流、对谈。

1

我们觉得书本身就是一种交流的介质,是作者和读者之间进行精神交流的一种方式。

没想到,居然有那么多读者和朋友,兴奋地参与到我们的活动当中,并且他们的投入、专注、兴奋溢于言表,让人耳目一新。

我们觉得那种严肃的、可能更超越的、更形而上的探讨氛围似乎又回来了。

大概2005、2006年以后,随着门户网站和互联网的兴起,大家关注更多的是娱乐等更偏消费性的话题。

2

这是一个大概从做媒体人的观察来呈现的一种状态。

二、坚持做自己的事

对于做书店和做媒体的人而言,我们一直在坚持做我们自己的事情,除了线下做沙龙活动以外,中间做了很多尝试,把这种深度对谈形式通过视频节目,或其他各种符合互联网时代传播的形态,线上线下双呈现。

在做《十三邀》之前,我们用最喜欢的书做了一个短视频栏目,到目前已经做了100多期,播放量超过了1亿;还有一个系列的访谈节目,有点像《十三邀》的前身。

1.去中心化,非剪辑

《十三邀》是我们在2016年跟腾讯新闻联合策划制作的一档精品的高端访谈节目。第一季的前两集刚出来,就获得了一个金熊猫国际纪录片最佳谈话类节目的荣誉称号。

现在基本上做到了双周播,每季13期,播放形式有精简版40分钟,完整版2-3个小时两种。现在总的播放量,已经超过了7亿。它在豆瓣上的评分也非常高。

3

当时的获奖评语,说这个节目是去中心化的,它是一个非剪辑形态。如何理解呢?

去中心化是指这个项目采用了纪录片的形式,去呈现一个高端访谈,所呈现的不仅仅是两个嘉宾人物。

从访谈最开始,如何准备采访话题,如何通过周边人了解嘉宾的信息开始,观众就可以跟着节目介入到这个访谈。

从创意的产生到拍摄,到最后整个环节的完成,都是比较符合互联网时代的,让受众能够深度参与到一个节目中。

非剪辑,即最后呈现出来的片源状态,一个是大概一个小时的精简版,一个是大概两三个小时的完整版,基本上会把所有素材放到那个版本上去,让用户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这样一场谈话。

除此之外,还会把里面精简的片断剪辑成短视频在各个平台上推广,这样的剪辑方式是非常符合互联网形态的。

2.找到自己的发展规律

《十三邀》是我们做单向街书店多年,深入探讨、深入对谈交流的一个形态。可以说,《十三邀》最后的爆发,完全是因为在互联网时代找到了最佳播放规律。

3

《十三邀》第一季第一集采访的是罗振宇,获得了很高的反响。罗振宇推崇商业逻辑和老许对于商业逻辑文人式的质疑,当时在网上引起了一番争论。马东一期关于5%和95%的争论在网上引起了争论高潮。

你会发现,《十三邀》在采访每一个嘉宾时,我们试图通过这个节目,把我们的对谈话题、对谈话题的深度和广度,引向一个更多元的状态。

但你会发现在网络上形成的那些热点、那些大家共同探讨的点,往往都停留在非常表面的地步。似乎大家没有心思,也没有时间和想法去要探讨更多的问题。

3

关于许知远的主持风格,大家有很大争议。但在日常生活当中,一个真正有质量的对谈就应该是完全真实的状态:

每个人的想法都是不一样的,为什么我的想法要符合你的想法呢?为什么你提出来的问题我一定要利落地接住呢?我客气地回避并没有错。

我觉得,我们试图在推进一些更深入、更广泛东西时,会有很多阻力,都需要我们一个个去解决。

3.有能力进行思考

互联网时代,个性自由被催生出来,但大家有没有能力进行真正的思考?

第三季第一个采访的人是张艺谋,他是一个被大家、被社会贴上了标签的人。

前两年因为《长城》,网上有很多对他的负面评论,但他从没出来辩解过。包括许知远采访他之前,都是带着偏见去的,但回来告诉我张艺谋超出他的想象,他觉得张艺谋一个非常不错的人。

尽管他被贴了无数标签,也从不为自己辩解任何事情,他一直保持一个比较自由的状态,包括他团队的工作状态也是如此。

他说自己不是那么有天赋的人,但就是要去尝试不同的东西。

他直白地说,他知道《长城》的剧本特别烂,但因为这是一个真正的、他参与到好莱坞大片的工业制作流程的机会,并且片子出来后,能够在全世界5000多家院线同时上映,所以必须去尝试。

有三位嘉宾,一个是著名的哲学家陈嘉映,一个是著名的诗人西川,另一个考古学家许宏。

虽然他们不是大众意义上的名人,甚至在大众眼里这些人都是不存在的,但这三期节目效果都非常不错。

2

西川谈到80年代诗人如何创作、如何写诗、诗人如何竞争时说:

一个作家,一个创作者,一个做内容的人,应该是像逃避瘟疫一样的逃避雷同。

博尔赫斯很好,里尔克也很好,我能成为他们是我的幸运,但我不想成为他们。

3

这给我们做内容的人一个很深的启发,从做内容的逻辑上来说我们不能复制自己,因为那是另外一个产业管理的问题。

陈嘉映第一次读康德是1972年,读的是康德的《纯粹理性与批判》,讲到的是决定论和人的自由意志。

这个世界是被决定的,但人是有自由意志的。

他当时读到这一点时非常兴奋,因为1971年之前那些商店、卖鞋的、卖食品的,都是红色底黄色字,从审美到的思想,都是被控制的。

但由此他明白了:

理性的光芒是照耀的,即使处于最黑暗的中世纪,自由意志是可以改变、甚至创造一些东西的。

3

这也给我们一个启发:一个做内容的人,你做什么样的内容,是能影响到人的自身地位的。

这是一个技术驱动人往前赶的时代,技术带来了大量平民百姓语言权力的释放,也带来了很多其他高速的增长。但这个增长的状态在某种程度上是否带来了控制和决定?

现在信息爆炸,大家每天要看大量的信息,概念化的东西最容易被大家记住,但却没有能力误深入讨论。

面对这样一种桎梏,如何冲破呢?只有冲破这样的桎梏,做出来的内容才有可能真正、长久地影响到其他人。

3

这是《十三邀》试图要去拓展的边界,包括对嘉宾的选择,可能从传播学上来说,有些嘉宾不是大众关心的人,很难产生爆点,但通过对他们的挖掘,通过拓展对话的边界,你会发现,现在社会还有很多已然存在,但还未被发掘的东西。这是我们做内容的人下一步应该去想事情。

从我们做书店的人来说,我们坚信文学与思想本身的巨大价值,一定会在今后产生巨大的商业价值。

谢谢大家!

本文来源:公众号 @笔记侠。中国最大的新商业知识笔记共享平台,微信价值排行榜总榜前十,独家笔记支持湖畔大学、混沌大学、青腾大学、高山大学、中欧创业营、京东商学院、北大国发院等顶尖商学院课程,BAT、TMD、小米、华为、网易等知名企业,丁磊、傅盛、李善友等知名人士,60万企业决策及管理层都在看。

可行性研究报告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