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出游被宰了吗 盘点四大暴利行业
据中国旅游研究院预计,七天长假期间国内旅游市场接待人次达5.89亿,商机巨大。而国庆7天小长假刚刚结束,就有多则游客消费被宰的消息曝出。虽然随着国内市场的不断规范,许多行业已逐步走上健康的发展道路,但隐形的暴利行业依旧存在不少。
美容护理产业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美容护理方面日益重视,在这一块的消费也逐渐扩大。据中国整形美容协会统计,2015年医疗美容产业高达4000亿元人民币,且以每年约30%的增速发展。到2019年,中国的整容手术业规模或将扩大一倍,达8000亿元,跃居世界第三大整容市场。
(资料整理:前瞻产业研究院)
一方面,许多美容护理产品生产成本较低,而利润虚高。有资料显示,进口高端产品SK-II神仙水在中国零售价格为560元,而其制造成本仅为人民币6.5元,加入研发成本也不超10元;资生堂650元/50克的眼霜连包装成本10元不到;欧珀莱150元左右的低端眼霜成本仅3元左右;而玫瑰花蕾一般3元一包、牛奶浴盐2元一袋等,毛利也高达90%,更别提整容领域的巨大利润空间。
另一方面,虽然美容护理价格昂贵,但由于人们的爱美、追逐时尚及寻找自信、保持吸引力等天性使然,消费者并不会吝啬在这一块的消费。尤其是近年来颜值的重要性屡被提及,在社交频繁的生活圈里,更加促使美容、整容、护肤等产业迅猛发展,仅2014年全球美容整形市场规模就达到346亿美元。
保健品行业
根据民政局发布的《2014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我国60岁及以上老龄人口2.12 亿,成为了世界上首个老年人口突破2亿的国家,且呈逐年递增趋势,预计2050年我国老龄人口将达到接近 3.6 亿峰值,高于美国等大部分发达国家。
而随着老龄化,以及人们对健康、减肥和社交的日益重视,保健品的需求市场也引人注目,推动了中国保健品行业的快速发展数据显示,2015年国内保健品消费市场规模大概有2198.53亿元,预计到2020年,我国市场总量将突破4500亿元。
(资料整理:前瞻产业研究院)
然而,火热的保健品市场背后,是市价虚高、宣传炒作、过度包装、违规经营等问题的频频被曝。按照国家规定,保健食品的科研经费应占其利润的3%至5%,但很多保健食品企业在科研上的投入比例不及利润的1%,行业利润高达100%至200%。此外,还有大量老人被骗购买吃不完的保健品也令人气愤。
眼镜行业
20元的眼镜,200元卖给你是讲人情,300元卖给你是讲交情,400元卖给你是讲行情。眼镜行业的暴利问题一直是公开的秘密。
眼镜行业有镜架、镜片、隐形眼镜和眼药水四大商品类别,年消费量都较为客观。这些商品实际上的成本并不高,但市场售价从来不低。
以眼架为例。一般来说,镜架最初生产的时候,成本多在每副十几元左右,贵的也在百元以内。但在一系列流程之后,消费者在门店购买时,这些眼架往往报价翻数十倍。即使扣除分摊的店租、运费、加工费等,毛利空间也有数倍。粗略计算,从各类产品的毛利空间和其在眼镜店总销售额中所占的比例推算,眼镜店的平均毛利空间约在5倍左右。
同时,随着商家互联网渠道的建设和运营效率的提高,眼镜产品的销售环节能获取更多的利润空间,非常利于互联网化的眼镜店。其零售价格可比传统眼镜低50%-70%。
此外,二孩政策后,我国的新生儿将会增多两千万,又将拉动眼镜市场进一步扩大。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的眼镜业市场达635亿元,并且还在不断攀升。
(资料整理:前瞻产业研究院)
婴幼儿用品行业
中国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孕婴童产品消费国,2015年整体行业规模已达2.3万亿,占到GDP的3.4%,总体市场规模相当庞大。
一方面,随着80后、90后结婚生育高峰的到来和“二孩政策”的实行,预计到2018年,整个母婴行业的规模可达3.2万亿,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
另一方面,婴幼儿用品品类繁多,包括纸尿裤、湿巾、食品等基本产品和玩具、特色安全用品、日用品、洗护用品等利润商品,需求类型较多且量大,可盈利的空间较多。以尿不湿产品为例,不满周岁的宝宝平均每天使用5片尿不湿,每片售价2-5元,一个月就需要300-600元。中国目前0至6岁的婴幼儿数量为1.08亿,市场的远景容量5000亿元。
(资料整理:前瞻产业研究院)
同时,随着互联网和物流的发展,线上母婴行业规模也正在快速扩张。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移动母婴用户规模达0.64亿人,同比增长25.5%,预计2020年用户规模将突破2亿人。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