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国内航企业绩不佳 航空市场需求依然旺盛

刘源

 我国航空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具备一定的规模。目前,我国C919大飞机已成功完成首飞,意味着我国航空产业将迈入升级期。随着C919的生产和交付,万亿规模市场指日可期。不过,从国内六家上市航空公司2017年一季度报告来看,情况并不是十分乐观。6家航空公司中,仅东方航空实现净利同比增长。整体来看,一季度油价上涨带来的成本提升,导致行业整体盈利表现不佳。

前瞻经济学人

不仅是一季度业绩不佳,自从2014年以来,四大航空公司的负债总额一直都维持在5000亿元以上,其中东方航空居首,达到1600亿元,中国国航、南方航空和海南航空分别为1477亿元、1458亿元和80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0.37%、6.62%和-7.54%,资产负债率方面,东方航空最高,达到76.15%,南方航空、中国国航和春秋航空分别为73%、66%和63%。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未来各大公司的飞机储备会逐渐趋于饱和,随着飞机和基础设施的年限上升,以及公司发展扩张能量的下降,未来各大航空公司的负债率将会逐年下降。

尽管各家航空公司业绩表现不佳,但从目前各家公司公布运营数据来看,航空市场需求仍然旺盛。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航空客运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分析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年底,我国年人均乘机次数达到0.32次,10年增长了167%。未来20年中国的运输航空市场还需要7000多架飞机,将成为全球第一个超过万亿美元的市场。

报告数据显示,2017年一季度国内航线三项指标分别完成52.2亿吨公里、3712.3万人次和62.0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5.4%、15.1%和9.4%;国际航线三项指标分别完成27亿吨公里、376.3万人次、23.8万吨,同比分别增长28.4%、23.9%和25.1%,增幅都在20%以上。

平均客座率也仍然维持在80%以上的高位。民航局数据显示,春秋航空一季度的客座率和载运率分别达到94.5%和88.8%,居各航空公司之首。

当前,我国的航空公司在规模、全球化和盈利方面还尚不及美国。但中国商业航空已从微不足道发展成为一支开始改变全球市场的力量,未来前景十分看好。

查看 ×
可行性研究报告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