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即时通信行业市场前瞻

蒋平

不管是行业发展的统计数据,还是政策环境变化所带来的影响,通信业所承受的压力与日俱增,行业发展步入艰难期是不争的事实。面对这样的形势,通信业应如何应对,才能顺利度过“阵痛”期,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创新转型,虽是老生常谈,但对运营商而言现在却显得更加急迫。如果说过去谈转型,只是行业自身的一种忧患意识,那么今天谈转型,则已经到了“不进则退”的地步,如不加快转型步伐,就面临被互联网大潮淹没的危险。

目前,运营商最大的挑战来自于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虽然近来运营商通过创新流量经营、加快融合业务推广等转型策略的实施,互联网及数据业务等非话业务在电信业务收入中的比例不断增大,目前已达56.9%。但是,转型效果还远未跟上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步伐。今年1~4月,全行业移动增值、移动数据业务收入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4.1个与10.7个百分点。由此可见,行业转型任重而道远。

运营商要想从OTT的包围中成功突围,就必须改变传统电信思维,树立互联网思维,遵循互联网运作规律,借鉴互联网商业模式。例如,过去,运营商习惯于向用户直接收费,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要积极探索后向收费的商业模式,把流量卖给阿里或腾讯这样的互联网公司,由他们免费提供给用户。创新型业务也要改变“烟囱式”的发展模式,避免“村村点火,处处冒烟”,通过打造综合性的平台“一网打尽”。

面对OTT的冲击,中国移动日前提出将融合通信作为未来重要的发展方向。融合通信包含“三个新”:新通话、新消息、新联系。此举不失为运营商创新转型的一剂良方。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三大运营商应以此为契机,突破原有的体制机制障碍,通过参股、控股及兼并等资本运作方式,用更加灵活的机制发展互联网业务。

近年来,运营商一直在向互联网业务拓展,但效果不太明显。问题的关键在于运营商缺乏互联网“基因”。受国有企业管理体制机制的制约,运营商在进行重大决策时,往往为了顾及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而害怕投资失败,不能容忍失败,错过很多发展机会。如今,通过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运营商可以通过控股、参股甚至兼并一些互联网企业,进行企业“基因”再造,突破过去发展互联网业务的僵化体制机制制约。

易信是由中国电信和网易联合开发的一款能够真正免费聊天的即时通信软件,它是运营商与互联网企业用资本运作的方式进行合作的产物。6月9日,中国电信和顺网科技、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炫彩公司在北京举行炫彩公司增资框架协议签约仪式。顺网科技和文化基金将分别投资2.2亿元与0.8亿元,分别占炫彩公司增资后22%和8%的股权。引入这些战略投资者,中国电信并非真的缺少这部分投资资金,正如中国电信总经理杨杰所说,重要的是通过发展混合经济推进体制机制创新,通过跨界合作驱动业务快速规模突破。

可行性研究报告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