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下跌利好中国 吁加快与产油国合作

何丹

国际油价近半年来大幅“跳水”。中国国际经验交流中心执行局副主任吴越涛测算,“如果今年(油价)再下降25美元(下同),我们(中国)节约成本应该超过500亿,这是一个很大的红利”,他同时呼吁中国加快与重大产油国合作步伐。

2014年6月下旬开始,国际油价开始大幅度下跌,至2015年1月15日,布兰特原油报每桶48.55美元,正好下跌60%。

“从基本面来说,供求双方的不平衡,特别是供给的大幅度增长,使得油价下跌成为一个趋势;短期主要是传统产油国和页岩油国家的博弈造成的”,吴越涛在当日由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举办的“经济每月谈”上分析,目前全球原油需求总量稳定,但北美大陆原油供给增加,导致供求关系变化。

吴越涛分析,油价下跌对世界经济总体“好消息比坏消息大一些”,降低了工业、民生成本;但具体看,美国、欧盟、日本、印度、中国等工业国或者制造业大国是利好;对巴西、委内瑞拉、伊朗、俄罗斯等传统产油国,油价下跌是巨大打击。

中国是一个原油净进口国。2014年中国进口原油3.1亿吨,据此推算,原油对外依存度为59.6%,较2013年上升2.6个百分点。

“2014年保守估计至少降10美元,可以解决我们的成本200亿。”吴越涛分析,油价下跌的不利影响主要是今后一段时间通货紧缩风险,以及对国内油田、新能源发展的积极性,以及煤制油、煤制气、煤化工产业的影响。

对此,吴越涛建议,中国应加快一些价格改革,特别是能源资源类的价格改革;加快国家石油战略储备的步伐;与石油生产的重要国家加强合作,“现在应该是一个比较大的时间窗口,特别是一些重大产油国,也希望在美国之外寻找另外稳定的、长期的市场”。

就油价走势,吴越涛预计,2015年早期油价会出现一个探底过程,在40-50美元形成一定支撑;全年到2016年左右会触底反弹,可能回升至60-80美元;如果不出现大的军事冲突和政治事件,超过100美元可能性较小。

可行性研究报告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