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大学科技园发展模式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

报告目录请查看《2013-2017年国家大学科技园发展模式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国家大学科技园依托大学的知识、人才密集和创新环境的优势,结合社会的资金、管理与市场需求,作为国家重要的科学技术创新基地、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基地、创新创业人才聚集和培养基地、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已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成立与开始建设的时间不同、所处的地理环境和经济环境不同、所依托的学校性质与实力不同等原因,我国大学科技园虽然功能定位基本一致,但发展模式却呈现出多种多样的局面。归纳起来看,主要有“一校一园”、“多校一园”和“区校共建”等三种,此外,以深圳大学科技园为代表的虚拟大学科技园模式也逐渐兴起。该模式整合了大学的教育科技资源和当地的经济资源,在人才培养成果转让和高新技术产业孵化等领域发挥作用,并提升了更大的技术空间。

“十一五”以来,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建设和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已经成为转化高新技术成果、孵化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校师生创业的重要基地。总体实力不断增强,体系初步形成,我国已累计认定国家大学科技园86家,涵盖了24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134所高校。截至2010年底,国家大学科技园现有可自主支配面积814.5万平方米,入驻在孵企业6617家,累计毕业企业4364家。2010年,国家大学科技园累计转化科技成果4606项,在孵企业申请专利5603项,其中发明专利2333项。

尽管国家大学科技园发展迅速,与发达国家相比,国家大学科技园在经营管理、机制创新等方面还存在不小差距,表现出尚不能完全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高校中的知识优势未得到充分发挥、科技成果转化渠道不够通畅等诸多问题,因此严重制约了科研院所的创新成果走向市场并转化为实际生产力。而“问题”的改善与克服仅依赖大学科技园自身力量显然力不从心,必须有效利用社会资源,促进科技园区孵化功能的完善和升级,政府、共建高校院所和企业要从国家创新战略高度出发,结合总体发展规划,明确各自职能,精诚合作,才能将各方的优势充分发挥,形成优势互补、共同促进的良好发展态势。因此,分析认为,尽快创建与完善利益共享、互促多赢的新型产学研自平衡机制是最为迫切的应对之策。

根据《国家大学科技园“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预计到2015年,全国大学科技园总数达到200家,三级体系进一步完善。国家大学科技园总数达到100家,园区可自主支配

面积达到1000万平方米,依托专业服务机构总数达到1000家,在孵企业8000家。“十二五”期间,园区累计毕业企业5000家,服务企业10万家,转化科技成果10000项,培育创新创业人才10万人,依托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80家,培育学生科技创业企业3000家。

本报告利用前瞻长期对国家大学科技园市场跟踪搜集的市场数据,全面而准确地为您从市场的整体高度来架构分析体系。报告从当前国家大学科技园市场环境出发,以市场需求为依托,详尽地分析了国家大学科技园当前的运营情况、创新成果和运作模式。同时,佐之以全产业近年来全面详实的一手市场数据,让您全面、准确地把握整个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市场走向和发展趋势,从而在竞争中赢得先机!

本报告将帮助国家大学科技园规划设计单位、科研单位、销售企业、投资企业准确了解行业当前最新发展动向,及早发现行业市场的空白点、机会点、增长点和盈利点……,前瞻性的把握行业未被满足的市场需求和趋势,形成企业良好的可持续发展优势,有效规避行业投资风险,更有效率地巩固或者拓展相应的战略性目标市场,牢牢把握行业竞争的主动权。

报告目录请查看《2013-2017年国家大学科技园发展模式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查看 ×
可行性研究报告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