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具市场新风向 中国动漫产业亟待爆发

冯颖

前瞻经济学人

六一儿童节临近,我国玩具市场趋热。形形色色的玩具产品中,今年动漫衍生玩具产品开始挑大梁,沃尔玛就在临近儿童节之际推出了多款动漫衍生玩具产品,包括《疯狂动物城》、《魔幻车神》、《巴啦啦》等角色的玩偶动漫衍生品成为玩具市场发展新风向标,而这,仅仅是动漫产业巨大发展前景下的一个缩影。

政策力挺动漫产业发展

动漫产业是综合性产业,包含动漫生产、动漫作品展示、衍生品开发与衍生品销售等环节,涵盖动漫图书、漫画刊、动漫影视、动漫音像制品、动漫舞台剧等直接产品和动漫服装、动漫玩具与动漫游戏等众多方面。发展动漫产业,有利于推动文化产业继续繁荣发展,并带动经济和就业。

因此,近年我国政策频频利好这一领域。

2008年,文化部出台了《关于扶持动漫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在原创能力、人才培养、技术开发、产业链整合、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推动动漫产业继续发展;

2012年7月,《“十二五”时期国家动漫产业发展规划》提出,要促进与动漫形象有关的服装、玩具、食品、文具、电子游戏等衍生产品的生产和经营,延伸动漫产业链,扩大动漫产业的盈利空间和市场规模,大力发展动漫品牌授权业务,推动各环节企业的互动合作。

“十三五”规划纲要则提出“加快发展网络视听、移动多媒体、数字出版、动漫游戏等新兴产业”等内容。数字出版为国家规划所认可、采纳,并在规划中得到体现,这对数字出版和动漫游戏产业进一步发展将起到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

千亿元规模 动漫产业大而不强

目前我国共有动漫企业4000余家,专业人才接近22万人,从业人员达50万人。其中,年产值在3000万元以上的公司超过20家,年产值在1亿元以上的有10余家。动漫产业主要分布在以广东、上海、北京为首,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区协同发展的核心区域.

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的《中国动漫产业发展前景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指出,2014年我国动漫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同比增长14.8%,在政策力挺动漫产业转型升级的大环境下,未来动漫产业将保持在每年20%以上的增速发展,预计2015年动漫产业总规模可突破1200亿元。

中国二次元发起冲刺 国产动漫产业酝酿爆发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在政策利好下,我国已经成为动漫大国。不过从动漫作品质量、盈利和影响力来看,我国还与美国、日本等国家又较大差距,动漫产业大而不强。

上游环节我国偏重于对成功作品的模仿,缺乏创意创新、缺乏专业人才;中游制播环节,我国盈利模式尚未成型,早期缺乏对动漫品牌授权的认知,导致动漫公司丧失了衍生品市场巨大的盈利空间;下游消费环节,受分级制度缺失影响,国内动漫多是针对低幼儿童,动漫题材单一,因此消费群体单一。

四方向突破 动漫产业崛起可期

前瞻产业研究院认为,本土动漫产业崛起,首先需要政策进一步利好动漫产业发展。具体包括:建立分级制度,扩大消费人群,提高动漫市场活力;加大在动漫创作领域的补贴,以刺激动漫上游内容创作热情,利好中下游发展。

其次,重视动漫产业品牌授权,提高中游盈利能力。动漫品牌授权是动漫产业重要的收入来源,在日本与美国,经典的动漫形象授权不菲的收入,如“米老鼠”每年授权收入可达18亿——22.5亿美元;日本动漫形象“皮卡丘”仅日本国内每年的版权收入就有1000亿日元。而我国喜洋洋2015的版权费仅有10亿元,这也意味着国内动漫授权市场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中国二次元发起冲刺 国产动漫产业酝酿爆发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我国动漫衍生品以动漫玩具、动漫服装和动漫出版物为主,其中动漫玩具占比最高,超过一半;其次是动漫出版物,占比为16%;动漫服装则仅占比4%,需要在未来得到快速发展,同时新兴衍生品类型也亟待扩展。

最后,积极拥抱互联网。传统纸媒与电视媒体式微,动漫“触网”成为发展大势,也是未来动漫产业转型的重点方向。互联网平台播放动漫作品,是互联网+动漫的表现形式之一,目前已经诞生了诞生了A站、B站、酷米网、淘米视频、百田卡通等一批垂直动画视频网站,一些视频网站甚至引领了国内的“弹幕”潮流。

查看 ×
可行性研究报告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