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体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佛山市体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十二五”时期(2011~2015年)是我市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广佛同城规划(2010-2020年)》、《“四化融合智慧佛山”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5)》精神的重要时期。为统筹规划“十二五” 期间全市体育改革与发展的各项工作,促进体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发挥体育事业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社会和谐、文化繁荣等方面的独特作用,结合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体育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规划的基础

(一)群众体育发展成绩斐然

1.推动体育设施建设,改善全民健身环境。“十一五”期间建设的综合性体育设施包括世纪莲体育中心、世纪莲游泳跳水馆、岭南明珠体育馆、高明区体育训练馆,总投资额约16亿人民币,占地面积约960亩。我市积极推进全民健身广场、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全民健身路径的建设,努力构建全民健身设施网络。从2006年到2010年,市本级投入建设资金280万元,带动了全市全民健身工程投入资金约1.7亿元。全市行政村已经达到一个灯光篮球场、两张乒乓球台的规划标准。此外,我市积极推进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对社会开放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2.群众体育组织稳步发展、全民健身服务网络日渐完善。截至目前,全市已成立武术、龙狮等各类市级体育社团30个;结合我市实际,根据居民的人口状况,建立了以街道、乡镇为主导,以基层体育协会为主体,以街区体育指导站和企事业单位为基础,以社会体育指导员和体育工作志愿者为骨干,以社区居民为对象,以形式丰富的各类体育健身场所为依托的体育组织网络,基本满足了各级群众的健身需求。

3.群众体育意识增强,全民健身活动日趋丰富。坚持举办市运会、残运会、老年人运动会、机关运动会和“体育节”、“武术文化节”、“五一”万人长跑、村际篮球赛、汾江河龙舟赛、市、区直属机关领导干部羽毛球、乒乓球、篮球、网球等比赛或活动。“十一五”期间平均每年全市市、区、镇(街道)有组织的举办体育活动460次,并呈逐年增多的趋势。据各区上报的数据统计,全市体育人口达47%。

4.全民健身服务水平得到提升。据统计,截至2010年,全市社会体育指导员已经达到9860人。开展了争创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工作、省和国家级先进社区工作、创省级体育特色学校工作等。22所省级体育特色学校通过评审;南海罗村街道、桂城街道等相继被评为全国城市体育先进社区。已经对全市五区、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和幼儿园共100多个单位进行体质测试工作,受试者超两万人。

5.以群体精品赛事为典型塑造“岭南文化名城”形象。坚持每年举办武术文化节;通过成功举办的汾江河龙舟邀请赛、中国功夫对职业泰拳争霸赛、第九届亚洲空手道锦标赛、粤桂港澳台狮王争霸赛,世界华人狮王争霸赛等武术、龙舟、龙狮比赛,传承、发扬佛山传统体育文化,展示佛山传统体育文化的魅力,打造佛山“武术之城”品牌。

(二)竞技体育跨越发展

1.在2008年第29届北京奥运会上,我市共有10名运动员(占全省参加奥运会人数的1/7)参加了6个项目的竞赛,其中2人获得1个第二名、1人获得2个第五名,2人获得2个第八名,2人获得2个第十一名,1人获1个第十二名,是我市运动员参加奥运会取得成绩最好、获得奖项最多的一届;第13届北京残奥运会上,我市运动员获2块银牌;市体育运动学校作为省残疾人训练基地获得1金3银的佳绩,被省政府记一等功。

2.在第十一届全运会上,我市共有99名运动员参加25个项目的决赛,取得7项第一名、6项第二名、8项第三名的优异成绩,为我市带入第十三届省运会15枚金牌、13枚银牌、14枚铜牌和918分,是我市运动员参加历届全运会中人数最多、项目最广、成绩最好的一届。

3.2006年广东省第十二届运动会在我市成功举办,市体育代表团参加了31个大项中的27个项目的比赛,获得大会团体总分第二、金牌第三,并获得省体育事业“突出贡献奖”、代表团体育道德风尚奖,取得了我市在省运会上的历史最好成绩。

4.2010年市体育代表团参加了第十三届省运会所设33个大项中的22个项目的比赛,获得大会总分第三名、奖牌第三名等好成绩,并获得省体育事业“突出贡献奖”、代表团体育道德风尚奖;南海区、顺德区、三水区分别以第四名、第七名、第十二名获得县(区)级突出贡献奖。

5.“十一五”期间,我市向省体工队(部队)输送110人。市体校和南海区体校被评为“国家奥林匹克高水平后备人才训练基地”;女子曲棍球、短跑、举重、空手道等5个项目的训练基地获“全国高水平后备人才训练基地”,10个重点班被评为“广东省后备人才基地重点班”。另有田径、游泳、乒乓球、射击、击剑、拳击、摔跤、篮球、武术、曲棍球等13个项目被广东省体育局认定为“广东省后备人才训练基地”,占全省高水平后备训练基地总数的57%,数量位居全省第一。

(三)体育产业发展步入新轨道

1.体育竞赛表演业对佛山体育产业发展带动作用明显。近年来,我市相继举办了第十届世界青年花样游泳锦标赛、第八届亚洲游泳锦标赛、2010年世界杯男子足球赛亚洲区资格赛(中国VS缅甸)、第九届亚洲空手道锦标赛、中国功夫对职业泰拳争霸赛、四国羽毛球争霸赛、环南中国海国际公路自行车大赛、奥运会跳水选拔赛、全国体操冠军赛、全国足球乙级联赛、NBL联赛等竞赛活动,有力地带动了我市体育产业的发展,同时通过体育大赛展示了我市良好的人文环境,提升了我市的城市形象。

2.体育休闲业方兴未艾。近年来,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的指导思想,积极引进民间资本进入体育休闲市场,建设了世纪莲体育中心高尔夫球练习场、我国第一个绿色社体家园——禅城区南庄体育休闲基地、南海“千灯湖运动休闲中心”、顺德北滘摩托车运动公园活力体育中心等,拉动了内需,促进了消费。

3.体育彩票销量快速增长。全市体育彩票销量实现连续多年快速增长,从2006年至2010年,我市共销售体育彩票约14.89亿元。

二、发展机遇和面临的挑战

(一)发展机遇

1.《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的出台和落实为我市体育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政治经济环境。

2.国家、我省、我市对体育工作高度重视。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胡锦涛总书记发出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号召。2009年10月,国务院颁布的《全民健身条例》正式施行。广东省出台了《进一步加快体育强省建设的意见》、《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2011-2020年)》等文件。我市市委、市政府与国家、省保持一致,多年来高度重视体育事业在增强城市软实力、创建文明城市和推进社会民生事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积极推进我市体育的现代化。

3.我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为体育工作提供了优越的发展条件。我市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快速发展,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5651亿元,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为体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质条件。

(二)面临的挑战

1.“科学发展,先行先试”对我市体育工作的开展提出了新考验。我市在现代化过程中,对体育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2.珠三角体育发展一体化使我市体育工作面临着更大的压力与竞争。长三角地市、环渤海湾地区的体育工作对我市体育工作形成了强有力的挑战。

3.体育工作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要求我市创新性地开展体育工作。日益增长的群众体育需求与市财政全民健身经费投入不足之间的矛盾;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均公共体育面积较小;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转变;体育产业发展;学校体育场地设施有效对外开放;各区体育发展不平衡等问题,都需要积极探索,创新性地开展工作。

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将体育工作纳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统筹谋划。积极建设较为完善的全民健身体系,着力提升竞技体育实力,大力发展适应社会需求的体育产业,为建设“民富市强,幸福佛山”,基本实现体育现代化,不断提高市民生活质量做贡献。

(二)基本原则

一是发展体育要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实珠江三角洲发展纲要服务,要以提高市民生活质量,满足市民体育需求为根本,制定与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体育发展目标,以促进我市体育事业的发展,服务于“民富市强,幸福佛山”的建设。

二是发展体育要坚持依法治体,理顺体育管理机制,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等的各项政策,保证市民的体育权益。

三是发展体育要实现共性与个性,传统与现代的有机结合。既要错位发展体育健身服务业、体育竞赛表演业、体育旅游体育用品制造业等现代体育产业,也要以武术打造我市的城市名片,实现传统武术的现代转型,增强我市的文化软实力。

(三)发展目标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顺应时代要求,抓住历史机遇,以提高全市人民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为目标,持续深化充满活力的全民健身工作机制,不断增强基础扎实的竞技体育竞争实力,加快形成有序发展的体育产业发展格局,逐步形成具有我市特色的体育工作体系,打造体育“健康”、“精彩”、“生机”之城。

1.建设群众体育“健康”之城。全民健身体系不断完善,群众体育普及程度持续提高,全民健身组织体系逐步完善,社会体育组织作用逐渐发挥,公共体育基础设施不断增加,形成布局合理、服务完备的体育设施保障体系。

2.建设竞技体育“精彩”之城。竞技体育优势项目凸现,竞赛项目布局更加合理,形成以“市体校为主、区体校为辅、各网点校为补”的人才培养格局,体育后备人才输送数量质量位居全省前列。

3.建设体育产业“生机”之城。体育产业发展步伐明显加快,产值明显增加,效益明显增强,初步形成多种所有制并存,各种经济成分竞相参与、共同兴办体育产业的格局。

四、主要内容

(一)群众体育

1.进一步完善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

以完善区、镇(街道)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为核心,以完善“一主两辅”场地设施网络为主线,以大力实施乡镇农民健身工程为重点,以学校、行业单位场地设施开放为基础,形成以市、区、镇(街道)、社区公共体育场地设施为主,以行业、社会各类体育场地设施为辅,覆盖全市的场地设施网络。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建设一批国家级、省级健身中心(或体育主题公园)、青少年户外活动营地等。新建住宅小区须配备健身场地设施,完善相关机制,鼓励学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兴办经营性体育场所。

到2015年,我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达到61.5%,确保政府投资兴建的公共体育场地面积达到人均0.8平方米以上。按照省委十届六次全会第四次全体会议提出的要求,配合广东省有关部门,到2012年底,在成熟完善四条珠三角地区域绿道的基础上,建设完成城市绿道主框架,社区绿道示范区的各项配套设施全面完善,将绿道更好地融入市民的日常出行和生活中。

力争在城区建成“十分钟文化体育圈”、村(居)建成“十里文化体育圈”。禅城区加大区、镇(街道)购买体育公共服务的力度,力争实现体育公共服务的制度化和日常化。南海、顺德两区所属镇(街道)拥有“一个体育场(设座位)、一个体育馆(设座位)、一个游泳池、一个全民健身中心(2万平方米)”。高明、三水区所属镇(街道)拥有“一个体育场(设座位)、一个体育馆(设座位)、一个游泳池、一个全民健身中心(5千平方米以上)”。镇(街道)要配备一定数量可供使用的体育活动器材。全市行政村均要有一套农民健身工程(一个灯光篮球场、两张乒乓球台、一条10件器材以上的健身路径)。

2.进一步强化全民健身组织建设

健全全民健身工作领导机构,发挥市、区、镇(街道)和村(居)四级网络的积极作用,把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工作纳入精神文明建设、文明城市建设,区级体育行政部门要加强政策引导和社会服务,确保镇(街道)体育管理职能不弱化,要配备专(兼)职体育干部,建立覆盖村居的体育工作队伍和遍布城乡的全民健身指导站和文化活动站。促进体育社团实体化,扶持基层体育组织的发展。各镇(街道)至少有一处公共体育健身设施,有一个体育俱乐部,有一支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一个体育健身指导站,一批体育健身团队,一项特色体育健身项目。

3.大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

建立健全全市各级各类群体竞赛制度。发挥体育总会、行业体育协会、单项协会作用,定期开展中小学运动会、职工运动会、农民运动会、残疾人运动会等人群和行业体育竞赛活动。各区、镇(街道)、村(居)要定期开展综合性或有关单项的群众体育竞赛活动。各区因地制宜形成2项以上社会体育品牌活动,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支持群众及相关组织开展武术、龙狮、龙舟等民间体育活动和对外交流。

充分发挥各级各类体育社团在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中的积极作用;鼓励建立行业体育协会,积极开展行业体育;引导、促进基层活动型体育组织的发展,使之获得合法的生存地位和有利的发展空间;鼓励社会力量、村(居)创建体育健身俱乐部,引导其形成品牌项目,并出台配套政策予以扶持。

4.加强全民健身服务

探索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工作机制,加大对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力度,并为社会体育指导员提供一定的资金、物资支持,争取形成镇(街道)派遣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工作机制。力争承担职业型社会体育指导员鉴定工作。到2015年,实现每万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30人以上,同时,建立一支体育志愿者队伍,协助社会体育指导员,共同促进基层体育锻炼指导率的提高。

加强对全民健身活动的宣传推广,普及科学、文明、健康的全民健身知识,进一步引导市民自觉参与全民健身活动。完善国民体质监测网络和测定系统,到2012年,各区成立国民体质监测站,到2015年,禅城、南海、顺德区80%的镇(街道),高明、三水区50%的镇(街道)成立国民体质监测站,常年开展国民体质监测,定期公布体质测定结果,提供科学、有效的健身指导,确保国民体质优良率达到48%以上。推进体育领域信息化,建设全市体育综合信息库、体育人才信息库、体育比赛信息库、体育产业信息库。

(二)竞技体育

1.竞技人才培养输送上水平

竞技体育人才培养输送达到更高水平。争取更多的佛山籍运动员参加奥运会、亚运会,力争我市体育后备人才输送率、参加各类大赛贡献奖、第十四届省运会我市代表团成绩位居广东省前列。争取在2012年奥运会上取得1-2块奖牌,第17届亚运会上取得3-4块奖牌,第12届全运会上奖牌数达到20块左右。

新周期国家奥林匹克体育后备人才基地,从上一周期的2个保持不少于2个;国家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从上一周期的3个增加到4个,继续保持省内前茅的位置。争取省单项后备人才基地由原来的14个增加到15个,省重点班由原来的9个增加到10个,继续保持全省前二位。并力争有50%左右达到《广东省后备人才训练基地》要求,有20%左右达到《全国高水平后备人才训练基地》要求。加强与教育部门的沟通联系,进一步解决好体育后备人才学训矛盾及相关问题。

深入挖掘青少年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加大与教育部门联合力度,抓好田径、游泳等传统网点校竞赛项目。鼓励各区积极发展镇级学校体育网点,通过调整布局,加大投入,力争全市常年在各级业余体校参加训练的人数保持在1500人左右;在传统校、网点校参加训练的人数保持在4000人左右;在省注册的人数保持在1500人左右;参加省年度赛事的运动员人数保持在600人左右,区体校人才输送率年平均达到20%左右(以省运会为周期),市体校输送率年平均达到10%左右。突出“市有优势、区有拳头、校有传统”的指导思想。

2.业余训练工作上层次

(1)强化培训。确立“立足本地、适当引进”的省运战略,建立职责清晰、任务明确、计划周密、保障有力、运转有效的培训体系和工作制度。进一步畅通优秀运动员的输送渠道,改革健全业余训练的体制和机制,管办分离、分级管理,健全三级训练网。加强对体育运动学校的管理,加强对各区业余训练和业余体校的监督、检查、考核和评估推行科学训练和科学选材,逐步完善市、区两级体校运动员科学选材体系;大力推行《全国青少年奥运项目教学训练大纲》,逐步改善各级训练单位的科研设施配置,推行科学训练方法,提高科研器材使用率及训练的科技含量。

(2)完善制度。完善青少年竞赛规程和规则,提高全运会、省运会重点项目在市运会上的金牌设置比例,促进后备人才培养和输送。进一步深化业余训练竞赛体制改革,建立科学合理的竞争机制,有效的调动基层输送高水平后备人才的积极性。建立市、区、镇(街道)三级青少年竞赛制度,规范区、镇(街道)两级竞技工作,形成以青少年儿童为主要对象,以综合性运动会或单项运动会为主要内容的青少年竞赛体系,发挥竞赛的杠杆效益,把业余训练工作的重点从夺金转变到输送优秀后备人才上来。

(3)落实保障。加强体育科研工作,构建训练、科研、医疗一体化的支持系统。市体育运动学校要建立完善选材测试或科研室,配置必要的仪器、设备和专职体育科研人员,有条件的区应建立体育科学研究所,紧紧围绕后备人才的选拔、培养和输送,不断加大选材和业余训练的科技含量。逐步建立市、区、镇(街道)纵向联系,与社会及高校科研机构横向联合的体育科学研究网络;加强对教练员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培训工作,提高教练员的自身素质和管理能力、提高裁判员职业操守;充分发挥社会科研机构的优势,组织领队、教练员、运动员、科研人员、医务人员协同开展联合攻关;高度重视国内外体育科技信息、新成果收集和研究。在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和业余训练竞赛的经费投入上,市争取比“十一五”期间增加12%以上,各区应比“十一五”期间增加15%以上,以确保竞技体育总体目标的实现。建立较为完善的业余训练奖惩机制,切实为运动员、教练员解决后顾之忧。

3.竞赛项目布局更合理,竞赛网点更高效

合理调整竞赛布局,全力打造武术、篮球两个品牌项目,重点发展田径、游泳、射击、击剑、自行车和体操项目,大力发展举重、摔跤、柔道、拳击、跆拳道、曲棍球、乒乓球、羽毛球、皮划艇、蹦床、足球共11个二类重点项目。各区要根据项目布局的调整,及时完善、优化后备人才队伍的建设,在达到一定规模的基础上确保每个重点项目拥有相适应的训练点数量。

巩固以市体育运动学校为龙头的业余训练网络,积极扶持业余训练网点建设,做到“市有重点,区有优势,校有特色”,全面提升业训质量和效益。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各种类型的体育运动学校和俱乐部,拓展业余训练输送渠道。

4.体育运动学校建设上档次

按照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高水平体育基地的评估要求和《新周期提高广东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规划纲要》要求,建设一所现代化的体育运动学校。“十二五”期间要做好硬件设施的建设和人才引进等各项准备工作。市、区各级政府积极出台政策扶持,加大对各级业余体校的经费投入,加强人员编制、基础设施建设等基本保障条件,改善训练和生活条件。

(三)体育产业

1.重点完善扶持体系

以2010年3月24日国务院办公厅出台的《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作为行动纲领,重点完善体育产业扶持体系。政府探索列出专项资金,特别是财政导向资金;争取把符合条件的体育企业纳入文化产业或现代服务业中享受相应的政策优惠;争取尽快出台《佛山市体育产业扶持办法》;探索建立体育产业统计数据及相关信息的发布制度,定期向社会公布统计数据和行业动态;加强对体育产业高危项目的管理和审批,按照谁审批、谁监管的原则,确保体育高危项目的健康运行;探索建立市体育产业发展联席会议,为体育产业的发展壮大建言献策。

2.优先发展重点产业

“十二五”期间我市体育产业要立足场馆,充分发挥岭南明珠体育馆与世纪莲体育中心的龙头作用,优先发展体育竞赛表演业、体育健身服务业、体育彩票业三大重点产业。

(1)体育竞赛表演业。充分发挥体育场馆硬件资源、经营人才资源和管理运作经验,积极运作大型体育赛事,形成承办高水平体育赛事的整体优势,提高赛事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深挖2010年亚运后期效应,与广州实施错位发展,承办或协办国际国内知名品牌赛事,积极打造佛山城市体育名片,进一步扩大我市的国际知名度。按照一区一核心品牌的思路,支持各区根据当地自然人文资源特色打造本土体育竞赛活动品牌,鼓励企业举办商业性体育比赛,通过冠名、赞助等形式,拓展筹资渠道,有力补充办赛资金,积极开发佛山武术文化节、龙舟赛、CBA职业篮球赛等体育竞赛和表演市场的衍生产品。发挥赛事对旅游交通业、餐饮业、商贸业等带动作用,使赛事成为促进全市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力量。积极探索我市体育职业化路子,采用引进或自我组队方式,参加全国体育职业联赛,满足市民观赏高水平职业赛事的需求。

(2)体育健身服务业。大力发展健身娱乐市场。积极发展适合群众健身需求的健身健美、游泳、武术、龙舟、球类等项目;规范和控制棋牌等项目;积极发展新兴的漂流、溯溪、攀岩等户外运动、极限运动项目。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体育健身项目,加强对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的市场开发、推广。规范市场准入制度,鼓励社会力量兴办体育健身娱乐场所。培育一些具有较大规模、较高档次的体育健身场所。大力发展民办非企业健身场所,积极发展社区青少年和老年人体育健身俱乐部,鼓励企业、学校、社区、个人申办非营利性健身俱乐部,积极培育体育技术培训、咨询市场,拓展体育消费群体,提倡科学、文明、健康的健身方法。遵循市场规律,遵从市民需求,细分消费结构,加快培育体育健身指导、科学健身咨询、运动康复医疗等现代体育服务业市场。

(3)体育彩票业。到2015年,五区体育彩票年销量全部突破5千万元,其中南海、顺德区超过3亿元,市场占有率达到41%,“十二五”期间体育彩票销售量年增长率达7%以上。加强体育彩票基金管理,确保现有基金保值增值,成为体育事业发展资金的有力补充。完善体育彩票管理制度,加强政策监管。高度重视体育彩票发行工作的基础建设,在新增销售站点的同时,加强业务指导和标准化建设,形成规范的体育彩票销售市场。重视体育彩票衍生产品的开发与利用,努力培育新的增长点。引入竞争机制,健全工作考核和奖励机制,提高销售队伍素质,提高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通过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丰富营销手段,树立体育彩票品牌形象。

3.创新发展延伸产业

(1)休闲旅游产业。发挥区域优势,建立特色项目,发挥名人效应,继续发扬和挖掘李小龙、黄飞鸿、叶问等题材的文化资源。注重禅城区传统体育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充分挖掘精武会馆等体育文化资源的市场价值,推进南庄城市绿色社体家园等一批全民健身基地的建设;进一步丰富南海千灯湖、狮山郊野公园、西樵山,顺峰山、李小龙纪念馆等地的体育服务产品,建立青少年户外体育活动基地,培育丹灶仙湖体育养生、里水万顷洋休闲农业等新兴品牌,形成相互促进、错位发展的格局;利用高明区良好的自然环境,以开发生态型体育文化服务产品为重点,探索体育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径,结合高明的良好生态资源建立体育旅游渡假区;重点打造三水体育休闲旅游品牌,全方位整合九道谷、大南山等旅游资源建立体育旅游休闲区。探索建立广佛肇三地通用体育电子消费卡,实施广佛肇三地体育旅游跨区域组织和经营,以“南番顺”为试点,拓宽广佛肇三地体育旅游项目的合作开发。通过与旅游相关部门的合作,吸引外地游客来广佛肇进行体育休闲、观赛旅游,同时组织本地游客去外地观赛旅游,着力打造佛山的体育旅游品牌。

(2)高新创意产业。依托顺德区作为设计与创意产业基地的先发优势,发挥“创意禅城”的品牌效应,引入富于创意的体育经营理念,形成以自主知识产权开发为龙头的体育产业链,把禅城、顺德打造成为佛山体育创意思维、体育创意人才、体育创意企业较为集中的基地;利用南海区毗邻广州的区位优势,大力促进体育产业数字化内容、体育民俗节庆、体育用品会展交易等体育文化服务业的发展,进一步挖掘产业发展潜力,创新产业发展模式,特别是要把文化创意要素融入体育产业发展之中,走以体育文化创意产业为主导,带动其它相关行业发展的道路。

4.着力培育中介机构

着力培育一批符合市场发展规律、运作规范、有竞争实力的体育中介,积极引导和鼓励民资、外资进入体育中介服务行业和领域。建立优秀体育中介扶持基金,鼓励专业化发展。对公益性较强的体育中介服务机构,政府应从政策、资金上给予帮助。争取建立一支管理规范、高素质的体育经纪人队伍,通过培育发展体育赛事经纪等中介服务组织,繁荣体育竞赛表演市场、推进体育产业化,巩固提升佛山市承办各类专业比赛和大型文体活动的能力。

五、保障措施

(一)政策保障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全民健身条例》、《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等体育法规和政策为根本,将全民健身事业、全民健身场地器材、全民健身工作纳入全市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保障体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各有关部门加大对体育产业发展的政策、资金、发展规划、投融资政策、税费政策、体育市场促销和体育公共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扶持。

(二)组织保障

以“大部制”、“简政强镇”改革为契机,加强体育部门与文化、旅游、宣传、教育、卫生、广播、规划、财政、工商等政府部门的工作沟通,形成合力,促进体育事业的发展。在完善现有市、区、镇(街道)、村(居)四级管理网络基础上,逐步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体育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一步理顺体育局、体育总会、单项协会之间的关系,着力推进体育行政部门职能转变,把一些不应由政府承担的事务性工作逐步转移给体育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中介组织,切实把工作重点转移到贯彻国家法律、方针、政策以及研究制定体育行业政策法规和发展规划,依法加强行业管理和提供服务上来。进一步推进单项体育协会实体化改革步伐,提高协会自我发展能力。

(三)经费保障

增加对体育事业的经费投入,扩大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的产品种类和覆盖面;依据《全民健身条例》,力争实现体育事业经费逐年递增,保证体育彩票公益金足额使用,并提高使用效益。各级体育行政部门要积极引导民间资本、外来资本、企业资本投资体育事业,创造条件成立各种体育类基金会。坚持“社会体育社会办”、“谁投资、谁受益”的思路,采取捐助、赞助、合作、股份制等多种形式,鼓励社会各界、企事业单位和市民个人积极参与兴建和管理社会体育设施,资助开展社会体育活动。

(四)队伍保障

加强体育干部队伍建设,大力培养中、青年后备干部,保持队伍有序衔接。根据项目发展需要,加强高水平教练员的引进,注重教练员骨干力量的培养,提高教练员多面发展能力;培养、引进科研人才和信息技术人才,完善科学研究和信息建设队伍;鼓励有条件的教练员考取裁判资格证书,并到国际、全国、广东省各种专业大赛中担任裁判员;培养佛山本土体育管理人才、体育经纪人才;设置市体育局局管课题,鼓励高校、科研机构为佛山市社会体育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五)其它保障

推进体育领域信息化,倡导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建设全市体育综合信息库、体育人才信息库、体育比赛信息库、体育产业信息库,推进信息技术在体育科研、训练医疗、体育器械与体育训练中的应用;搭建包括市体育局门户网站在内的体育服务信息平台,做好我市体育的宣传工作;以信息化促进佛山民族传统体育(龙狮武术等)的对外交流与合作,促进其国际化发展,进一步提高我市的文化软实力;市体育运动学校建立完善选材测试或科研室,配置必要的仪器设备和专职体育科研人员;建立区级体育科学研究所,与社会及高校科研机构合作等形式开展体育科学研究,为我市体育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可行性研究报告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