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十二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

苏州市“十二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

“十二五”时期,是苏州加快转型升级、实现创新发展的关键时期,是建设“三区三城”、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机遇期,也是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整体推进、全面提升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要求苏州农业全面转变发展方式、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苏州市“十二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主要依据《江苏省“十二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规划》、《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现代农业工程的意见》、《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共苏州市委关于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决定》,按照中央和省、市关于“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建设“三区三城”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要求,在“十一五”发展的基础上,科学把握发展新形势,增创现代农业发展新优势,谋划开创“十二五”发展新局面,以推动苏州农业全面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农村繁荣和谐。

第一章 “十二五”现代农业的基础与条件

第一节 发展成就

“十一五”期间,全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的决策部署,全面确立城乡一体发展导向,坚持“三农”与“三化”互动并进,在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扎实推进农业现代化,积极探索具有苏州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路径,保持了江南鱼米之乡的特色和底蕴,取得了“发展水准高、科技含量高、服务水平高、综合效益高”的显著成效。

(一)农业产业布局基本形成。全市按照《农业产业布局规划》,认真落实“四个百万亩”农业产业规划,基本形成优质水稻、特种水产、高效园艺、生态林业和规模畜禽等主导产业发展格局。2010年,全市粮食总播种面积232万亩,其中水稻面积128万亩,单产达到604公斤,创出历史新高。水产养殖面积117万亩(池塘面积62万亩、湖河养殖55万亩),实现渔业产值80亿元。园艺面积74万亩,其中:常年菜地面积33万亩(设施蔬菜基地18.4万亩),果茶面积19.5万亩、花木16.7万亩、蚕桑面积4.8万亩。生态林地面积173.4万亩。出栏生猪118万头、家禽4000万羽、存栏奶牛2.3万头。全市高效农(渔)业面积总计187万亩,占种养面积55%,设施农业面积35万亩。2010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4657元。

(二)农业生产方式取得重大突破。坚持土地承包经营权不变的前提下,加快土地流转,积极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全市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占比达到70%。农业园区化发展不断提速,已基本建成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园区18个、千亩示范区70个,总面积达49.5万亩,“海峡两岸(昆山)农业合作试验区”被命名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常熟市农业科技园被评为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太仓、昆山、相城等3个园区被列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质量品牌农业取得新的突破,无公害以上农产品生产基地面积占到63.69%以上,“三品”总数1259只,创建市级以上名牌农产品277个。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80%,其中水稻种植机械化水平达到86%,苏州及张家港、常熟、吴江、太仓先后通过省级“率先基本实现水稻生产机械化”考核验收。

(三)农业产业化水平加快提升。着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全市拥有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122家,农产品加工业年销售额达到1500亿元。健全农产品储运保鲜、冷链物流、展示展销、安全质量监测和动植物检验检疫等新型社会化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土地股份合作、社区股份合作、农业专业合作等股份合作经济,股份合作经济组织累计达3043家,入社农户占比达到92%。注重现代营销体系建设,加快建设区域性农产品市场和配送中心,鼓励开展“农超对接”,总结推广张家港“梁丰”、常熟“海明”、太仓“绿润”、昆山“玉叶”、吴江“众诚”等营销模式,一头连接市场,一头连接生产基地、合作社或农户,加快解决生产与市场的对接问题。积极拓展农业外部功能,建成各类生态休闲观光农业场所150多家,年接待游客数量上千万人次,2010年实现直接收入超过17亿元。

(四)农村生态环境不断优化。森林资源总量迅速增长,绿地林地面积达到173.4万亩,陆地森林覆盖率23.7%。太湖、阳澄湖沿线1公里范围森林覆盖率分别为42.6%、20.1%,在全省率先完成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任务。率先启动湿地立法工作,实施湿地生态补偿,恢复环太湖、阳澄湖生态湿地6.5万余亩,建成太湖湿地公园等7个国家级、省级湿地公园。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化肥农药使用强度年均下降5个百分点,生物农药使用上升到41.4%,粮油作物测土配方施肥覆盖率80%,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循环农业建设有效开展,推广了“果园养鸡”、“稻田养鸭”、“立体循环生产”等一批种养结合、生态循环模式,建设了一批池塘循环水清洁养殖工程、氮磷流失生态拦截系统,5个县级市已全部通过省“生态农业市”验收评估。

第二节 基本经验

“十一五”时期,是我市发展史上综合实力提升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实惠最多的时期之一,也是农业基础地位不断强化、功能作用不断拓展,现代农业加快推进、呈现破题式发展的重要时期,走出了一条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发展现代农业的有效路子,为进一步探索和拓展新时期现代农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是坚持科学规划,优化现代农业产业布局。始终坚持“三农”与“三化”互动并进,把现代农业作为一项基础产业、不可替代产业和生命产业,作为苏州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提升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水平的重要内容。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新要求,把农业规划纳入城乡一体化发展总体规划,与镇村布局规划、村庄规划、水系规划等有机衔接,逐步形成城镇建设区、农民集中居住区、工业发展区、农业保护区“四位一体”、既分又合的城乡一体规划格局。制订实施《农业产业布局规划》,认真落实优质粮油、特色水产、高效园艺、生态林业“四个百万亩”的空间布局规划,推动优势主导产业向农业保护区集中,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形成区域化、规模化、专业化的生产格局。

二是坚持功能定位,提升现代农业基础地位。坚持农业多功能拓展,不断强化农业功能定位,赋予农业新的内涵。突出农业生态、生产、生活、生物“四生”并举,把生态功能作为苏州农业的首要功能,把生物科技纳入苏州农业的重要发展导向。在发挥农业食品保障、原料供给、就业增收等功能的同时,更加彰显生态保护、观光休闲、文化传承等功能,不断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注重产业融合,强化农业“接二连三”,大力发展农业加工业和农产品现代营销,延伸农业产业链,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和农业综合效益。

三是坚持转型升级,促进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加快农业生产方式转变,突破从“统”到“分”的经营机制,强化“合”的理念,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采取入股、入社、入会(协会)等方式,积极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引导农业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逐步实现“让更少的农民经营更多的土地,获得更高的收入,过上更幸福的生活”。加快推进“园区化、农场化、合作化”建设,加大“百万亩现代农业规模化示范区”建设力度,充分发挥示范辐射效应,实现“水稻规模化、蔬菜设施化、水产标准化、营销现代化”。

四是坚持科技进步,增创现代农业品牌优势。坚持把高效设施农业作为发展苏州现代农业、挖掘农业内部增效潜力、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重视扶持连片千亩、万亩以上的现代设施农业基地,大力发展蔬菜、花卉苗木、果品设施栽培和特种水产设施养殖,配套建设钢架大棚、智能温室、遮阳防虫、喷灌滴灌等各类设施,提高设施农业水平。充分利用我市丰富的名特优新物种资源,大力发展阳澄湖和太湖大闸蟹、苏太猪、湖羊、太湖“三白”、长江“四鲜”、“水八仙”、香青菜、碧螺春茶、白沙枇杷、等“苏字号”精品农产品,放大特色农业的品牌优势。加大种子、种苗、种畜禽等种业的研发力度,使种业成为我市现代农业中的一个重要产业。大力发展生物农业、质量农业、循环农业,推进清洁生产、健康养殖和标准化管理,推广集约、高效、生态种养技术。

五是坚持创新政策,完善强农惠农保护体系。坚持把创新体制机制贯穿于现代农业发展的各个环节,相继制订了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意见、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实施永久性保护水稻面积和水稻收购价外补贴政策、建立农业保险和担保制度,以及深化农村改革、推进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农业支持保护制度进一步健全。一是强化投入政策。市级财政连续4年安排3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每年安排4000万农村绿化资金(2010年各级农村绿化投入资金高达40亿元),设立了耕地保护专项资金,引进各类民营资本、外资近50亿元。二是强化补贴政策。在落实国家粮食直补、农资增支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惠农政策的基础上,先后出台市级稻麦良种购种补贴、稻谷收购价外补贴、土地流转补贴等支农支持。在全国率先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对规模水稻田、生态公益林、水源地和重要生态湿地各级财政给予补偿,建立永久性保护百万亩水稻政策。三是强化金融政策创新。率先启动农业保险、农业担保机制,累计承保风险63.5亿元、担保贷款67亿元,建立农村小额贷款公司47家,累计发放贷款已超过110亿元。

第三节 发展机遇与挑战

“十一五”为现代农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进入“十二五”,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将进一步发生深刻变化。总的来看,机遇多于困难,优势大于挑战。

(一)宏观发展环境的良好保障。“十二五”期间,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持续向好的趋势不会改变,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目标要求不会改变,人民对物质文化需求的更高期盼不会改变,更加需要提升农业对稳定社会、繁荣农村、提升人民生活满意度的功能作用。同时,到“十二五”期末,苏州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离不开农业的现代化,农业农村发展在全局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地位将更加深入人心。

(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战略性机遇。苏州“十一五”已率先全面完成小康社会建设,经济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城市化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已具备加速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物质条件和社会基础。进入“十二五”,建设“三区三城”,特别是加快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已成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苏州区域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是“十二五”发展的总要求总任务,为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优化资源配置、推动产业融合提供了根本途径,为破解“三农”工作难题指明了新的出路,是新时期统领苏州现代农业发展的根本性战略。

(三)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发展先机。苏州作为沿海地区,是长三角重要中心城市之一,承接着上海最直接的辐射效应,经济发达,社会和谐,城乡繁荣。发展现代农业理应抓住时机,以资本和技术抢占先发优势,以特色和品牌赢得农产品市场,以功能拓展挖掘发展潜力。长三角又是我国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区域内需求增长快于农业生产能力增长,基本农产品对外依存度越来越高,农产品市场和流通体系等建设显得至关重要。

(四)农业转型升级的迫切要求。发展现代农业,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更是人民群众的期盼。当前,农业上传统的发展模式和思维惯性还具有强大的束缚力,现有产业结构的优化和粗放增长方式的转变还需要假以时日,固有体制机制的创新还必须付出艰巨的努力。提升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转变发展方式是苏州农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要求农业必须更加重视产业功能拓展,更加注重繁荣农业农村经济,共同建设城乡居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五)“鱼米之乡”新发展的内在动力。苏州传统历史底蕴深厚,农耕文化源远流长,“鱼米之乡、丝绸之府”千年特色品牌独具魅力。在“十二五”现代农业发展中,既充分展示江南水乡优美的田园风光,又呈现先进和谐的现代文明,赋予了苏州农业新的内在动力。传统与现代相结合,产业与文化相融合,把精耕细作的农耕文化融入到现代农业发展中,为“鱼米之乡”传统名片注入现代化内涵,必将成为新时期苏州现代农业发展的崭新亮点和亮丽风景。

面对新形势新目标新要求,苏州现代农业发展受到的挑战和制约也日益凸现。

一是资源环境挑战日趋明显。农业生产用地不断下降,2010年底,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不足0.5亩,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用地更低,人口、资源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同时,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加快推进,土地开发强度以及人口工业密度较大,生态环境容量越来越小,农业农村的生态环境压力不断加大,保护和改善生态的任务十分艰巨。

二是综合生产能力有待提升。地方优质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力度不大,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新品种新技术不多,地方特色农产品的优势发挥还不够。发展现代农业还缺乏领军人才,科技型、创新型市场主体不强,目前苏州还没有一家农业类上市公司。农业基础设施还不平衡,农田设施比较陈旧,高标准农田仅占38%。农机装备水平还有待提高,农作物施肥、蔬菜等园艺作物机械化水平有待加快提升。

三是农产品有效供给压力增大。苏州城市化水平较高,人增地减的趋势不可避免,农产品自给率水平不断下降,目前,全市口粮自给水平在三分之一左右,生猪自给水平不足四分之一,叶菜类蔬菜自给水平三分之二左右。同时,市场业态尚处于初级阶段,信息、物流建设相对滞后,农产品还主要依靠市场自主流通,来源不稳,价格波动大,保供应、稳物价的压力越来越大。

四是新型农民培育任务艰巨。农村劳动力大量向城镇和二三产业转移就业,导致务农劳动力素质呈现结构性下降,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占务农劳动力比重不足15%,大部分年龄偏大、文化较低、观念老化,接受新事物、新技术、新知识的能力不高,农业资源配置效率下降,对农业生产形成制约。

第二章 “十二五”现代农业发展思路

第一节 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紧紧围绕建设“三区三城”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总目标,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把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作为城乡一体化建设的优先领域、作为富民强村的重要途径、作为优化生态的战略举措,进一步强化农业生态、生产、生活、生物“四生”功能定位,突出发展科技农业、培养职业农民、建设生态农村,着力在生产方式转变、科技创新支撑、生态绿化建设、农业设施装备、产业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取得更大突破,率先走出一条符合时代特征、具有苏州特色的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之路, 为全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第二节 基本原则

据统计资料显示,目前全市的耕地保有量为345万亩,规划到“十二五”期末为336万亩左右(来源:《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借鉴资源条件相似的先进国家与地区农业发展的经验模式,结合苏州自身特点,“十二五”期间,苏州现代农业发展应坚持以下原则。

(一)富民优先原则。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注重发展品牌农业、高效农业,提档升级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开发具有一定规模、市场知名度高的品牌产品,提高农业产出水平和经济效益。在规划拆迁、土地流转、合作经营、利益分配过程中充分考虑农民利益,让广大农民在发展中得到更多的实惠,过上美好幸福的生活。

(二)生态发展原则。坚持把生态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首要任务和基本目标,充分发挥农业的自然属性和生命属性,大力发展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绿色农业,保护资源,改善环境,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推动农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有机协调。

(三)节约集约原则。彻底改变过去单纯依赖自然要素的粗放式生产方式,以设施、技术、资本的投入替代土地和劳动力投入,发展规模经营,增加农业设施,高效利用土地,种植高附加值农产品,实现农业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和组合。开展集约式生产,使农业生产从过去主要依赖自然的传统农业向依靠可控的设施装备和技术的现代农业发展,形成具有综合优势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走资本集聚高、资源占用少、利用效率好的发展路子。

(四)科技创新原则。把科技创新作为弥补资源不足、实现量质齐升的关键举措。世界现代农业发展的实践证明,随着农业科研领域和范围不断扩大,农业生产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农业的可控程度将大大提高,农业增产的80%以上可以依靠科技进步来实现。“十二五”期间,苏州农业要跳出传统 “靠天、靠经验、靠补贴”的发展理念,转向靠科技兴农、信息兴农、服务兴农,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使研发、生产、加工、服务等环节的现代农业新群体逐渐形成规模,实现与信息化、服务化和品牌化的成功嫁接,加快形成具有苏州特色、地方优势、功能多元、业态新型、附加值高的现代农业。

(五)统筹兼顾原则。坚持把机制创新作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动力源泉,在政策和制度创新上凸现优势,加快形成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格局。要树立全局观念,强化大局意识,更加积极主动的支持现代农业建设。维持农村基本经济制度不变的基础上,按照现代农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将“狭义的传统农业”转变成“广义的大农业”,坚持行政推动与市场配置有机结合,当前工作与长远目标统筹兼顾,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相得益彰,形成一套政策创新、体制创新、管理创新的制度设计与安排,切实维护和保障农民权益,保持农业农村长期繁荣和谐。

第三节 发展目标

“十二五”期间,苏州现代农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坚持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全市农业产业规模化、设施标准化、生态永续化、科技集约化、营销现代化、服务社会化、农民职业化水平显著提升,率先建立农业现代化体系,形成以生态优美、生物集聚、产业融合、文化传承为主要标志的现代农业新格局,使现代农业成为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标志,使苏州更加彰显“鱼米之乡”的魅力,使城乡居民过上更加美好的幸福生活。有条件的市(区)在“十二五”期间率先达到基本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要求,到“十二五”期末,苏州在全省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

(一)产业规模化。更加注重加快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加快土地流转集中,积极推进区域园区化、组织合作化、经营农场化,实现集约发展、规模经营,努力提高农业单位面积产出。到“十二五”期末, 全市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比重达到90%以上,现代农业园区建成面积达到100万亩以上,高效农(渔)业面积占耕地保有量达到65%以上,其中亩均效益超过5000元的占到种养面积的50%以上,农业增加值达到206.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倍增。

(二)设施标准化。更加注重农业基础设施装备建设,高标准农田水利设施逐步全覆盖,农业装备水平基本现代化,生产实现标准化。“十二五”期间,新增高标准农田60万亩,新增高标准鱼池30万亩。到“十二五”期末,高标准农田占耕地面积达到75%,农业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5%以上,其中主要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达到90%以上,全面实现农业全程机械化。

(三)科技集约化。更加注重农业科技创新,广泛应用农业生物科技,通过高科技人才和高技术农业项目引进,加快形成高效低碳生态产业链,以高新技术创造出高附加值的农业产业,使苏州逐步成为生物农业、功能农业的示范窗口和重要集聚区。到“十二五”期末,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70%。

(四)生态永续化。更加注重生态环境建设,进一步增加森林资源、优化空间布局、提高质量效益,城乡生态环境面貌焕然一新,农产品质量、农业生产生活环境全面改善。五年新增林地绿地30万亩以上,“三品”农产品数量平均每年递增10%以上。到“十二五”期末,陆地森林覆盖率达到27%,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面积占耕地面积90%以上,农产品综合检测合格率98%以上,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事件。

(五)营销现代化。更加注重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农业专业组织,建立现代农业营销模式,加强农产品物流体系、储备体系建设,提高农业市场化营销水平。积极培育现代农业市场主体,扶持发展农业上市公司。到“十二五”期末,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销售年均增长10%,规模以上“三资”项目投资额年均增长5%。

(六)服务社会化。更加注重健全基层农业服务体系建设,积极组建各类专业合作组织,加强规范管理,加快形成政府公共服务与社会化专业服务相结合的服务体系。充分利用物联网等技术,加快农业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提高服务效率。到“十二五”期末,社会化、专业化服务组织覆盖率达到80%,镇级或区域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健全率97%以上,新型农业信息化服务覆盖率97%。

(七)农民职业化。更加注重农业科技人才培养,优化劳动者结构,提高劳动者素质,实现农民职业化。到“十二五”期末,职业农民占务农劳动力的比重达到35%。

第三章 “十二五”现代农业主要任务

“十二五”期间,按照上述思路和目标,重点构建农业产业布局、农村生态环境、农业科技支撑、基础设施装备、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产品市场营销、农业社会化服务、农业体制机制等八大体系构架,实现农业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从生产型向生态型转变、从单一农产品生产向农业内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转变、从着眼于提高一产一业的竞争力向提高农业整体竞争力转变,形成具有生态生产生活生物多种功能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第一节 构建科学的产业布局体系

注重基本农田保护,加快建设永久性基本农田规划保护区。进一步落实“四个百万亩”空间布局,优化结构,加快形成现代粮油业、现代渔业、现代园艺业、现代林业和现代畜禽业的现代农业产业格局。

一、现代粮油业

从生产保供、生态价值、文化传承的高度,切实维护苏州粮油业发展。“十二五”期间,全市粮油产业坚持“高产、优质、生态、品牌”发展思路,坚定不移稳定面积、规模生产、主攻单产、改善品质、提高效益。一是稳定面积。到“十二五”期末,全市水稻面积稳定在120万亩以上,其中永久性保护面积100万亩以上,规划各市、区水稻种植面积分别为:张家港市27万亩(永久性保护22万亩),常熟市32万亩(永久性保护27万亩),太仓市20万亩(永久性保护16万亩),昆山市13万亩(永久性保护13万亩),吴江市21万亩(永久性保护20万亩),吴中区3.5万亩(永久性保护3万亩),相城区3万亩(永久性保护3万亩),苏州高新区0.5万亩(永久性保护0.5万亩)和苏州工业园区0.06万亩(永久性保护0.06万亩)。全市油菜种植面积稳定在20万亩左右。二是规模生产。加快土地流转,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粮食专业合作等经济组织,推动规模生产,提高规模效益,力争到2012年基本实现粮食生产经营规模化。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建成一批规模连片的优质粮油生产基地,重点区域包括张家港现代农业园、塘桥,常熟新庄、古里、虞山,昆山淀山湖、锦溪、千灯、玉山,太仓浮桥、沙溪、浏河,吴江同里、平望、盛泽,吴中甪直、相城望亭、高新区镇湖等。稳定沿江高产小麦种植区域。三是主攻单产。实行市(区)、镇、村三级联动,深入开展“万千百”高产增效创建活动,积极创建粮食“高产增效创建示范区”,提高单位面积生产能力,带动面上平衡增产。着力强化产业技术创新研究,大力推广精确栽培、测土配方施肥、病虫草害综合治理等技术,促进高产技术的普及化,实现粮食持续增产增收。水稻单产力争达到600公斤以上,小麦单产力争突破320公斤,油菜单产保持在150公斤以上。四是提高品质。坚持选育和引进优良品种,大力推广常优系列、常农粳5号、南粳46号等优质高产品种,粮油作物主推品种覆盖率超过90%。积极示范推广先进种养模式,发展标准化生产,不断提高安全质量水平,着力打造优质无公害稻米品牌,加快粮油产业化发展之路,力争到“十二五”期末稻米品牌化率达到80%。

二、现代渔业

进一步加快转变渔业发展方式,着力构建以“特色高效、绿色生态、三业融合”为主要标志的现代渔业产业体系,在品种结构上全面开发地方种质资源,在发展方式上全面推进生态健康、科技高效的养殖模式,在产业形态上全面形成渔业生产、水产品加工和休闲服务业“三业”融合协调发展。力争到“十二五”期末,渔业养殖面积稳定在110万亩以上(其中池塘55万亩),水产品总量27万吨;渔业总产值达到250亿元,年均增长15%,其中一产125亿元;渔民劳均纯收入翻一番,力争达到5万元以上。坚持推进渔业生产“一带、一区、一圈”的产业布局。(一)沿江特色产业带。以沿江三市(常熟、张家港、太仓)为重点,大力发展以“长江三鲜”等为主要特色的长江水生动物育种和驯养,配套发展水产品加工、流通市场、餐饮休闲等二、三产业。张家港市依托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等科技部门,重点发展长江特色的优质名贵鱼类繁育,主攻长江大规格河蟹养殖;太仓市重点打造中心渔港,建立浏河海产品交易中心,努力成为华东地区最大的冷藏加工和交易市场。进一步利用和挖掘长江、海洋资源,开展远洋捕捞,发展海产品加工;常熟市重点在水产种质资源开发上实现突破,建设种苗基地,大力发展渔业种业;吴江市建成四大家鱼国家级原种基地。(二)沿湖蟹文化及资源开发保护区。一是围绕阳澄湖和太湖大闸蟹,建设一批种蟹、扣蟹扩繁基地,做大做强蟹产业,形成3万吨左右产业规模。二是进一步整合品牌,重点提升阳澄湖原产地保护、吴江“万顷”牌、吴中区“太湖”牌、工业园区“唯唯亭亭”牌、相城区“阳澄湖”牌等品牌影响力,做优蟹文化,形成我市特有的渔业产业文化。三是进一步保护开发太湖、阳澄湖“两湖”渔业资源,设立渔业资源保护区,加大放流增殖力度,带动餐饮休闲等服务业发展,做大做优渔业三产。(三)沿城生态休闲渔业产业圈。以苏州城区的金鸡湖、独墅湖、澄湖、石湖、漕湖、盛泽湖等千亩以上大型湖泊为中心,以开发景观湖泊、生态湿地为契机,大力打造生态休闲渔业圈。坚持以渔养水,洁净水域环境,开发健康生态渔业和水产品,加快形成生态养殖、市场流通、餐饮休闲产业链,拉动城乡旅游资源,建成昆山巴城、常熟沙家浜、吴江七都、相城区阳澄湖、吴中区太湖等一大批生态旅游渔业区,助推延伸渔业产业链,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三、现代园艺业

(一)蔬菜基地。实施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制订出台专门意见。“十二五”期间,在建设保护好33万亩常年菜地的基础上,再新增蔬菜基地面积2万亩以上,确保全市蔬菜种植面积稳定在150万亩次以上,蔬菜总量260万吨以上。地产蔬菜自给率达到45%以上(现有35%)。重点新增近郊的吴中甪直、东山、相城北桥等一批蔬菜基地,新增面积2000亩以上,提高苏州中心城区的蔬菜直供能力。进一步加大常熟、张家港、太仓等沿江蔬菜产业带建设,适度发展吴江、昆山等蔬菜基地,新建扩建一批蔬菜标准示范园区,新增面积2万亩以上。加大叶菜类、时令类蔬菜生产供应力度,大力发展特色蔬菜,加快“水八仙”、食用菌等特色品种的开发,满足不同消费需求。大力发展各类设施蔬菜,加快提高常熟董浜、梅里,太仓陆渡、浏河,张家港现代农业园、锦丰,昆山玉叶、吴江同里等规模基地的设施化、标准化、机械化、信息化水平,提高蔬菜生产能力。加大对蔬菜育苗中心建设力度,增加投入,扩大规模,提高科技水平,增强研发推广能力,为蔬菜生产提供有效保障。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和支持企业到外市发展建设“菜篮子”生产基地,建立长期稳定的产销协作关系。

(二)花卉、茶果、蚕桑基地。以发展“生态、特优、高效”林果产业为核心,以特色果茶、花卉苗木为重点,加快发展特色生态经济,做大规模,做强品牌,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一是优化果茶生产。果茶面积保持在20万亩左右,强化地方优良种质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积极调优品种结构,坚持早中晚、高中低合理搭配,拉长果茶市场供应期。吴中区、常熟市、高新区等丘陵山地重点发展茶叶、枇杷、杨梅等适应性、资源性品种,适当调减柑桔、青梅等品种,抓好茶果标准园建设,发展林果间作、林茶间作。张家港、常熟、昆山、太仓、吴江等市,在发展葡萄、桃、梨等品种的基础上,适度引进开发其他市场适销、综合效益好的优质果品。倡导果茶生态型生产,促进生产规模化、标准化、安全化,实现果茶产业转型升级。二是拓展花卉苗木生产。保持面积18万亩左右,以培育特色花卉和绿化苗木为重点,进一步培育吴江玫瑰园、昆山三维园艺等一批科技含量高、产业链长、带动能力强的省级重点龙头企业,重点提升太仓现代农业园、相城区花卉植物园、吴中区藏书苗木市场、吴江桃源等一批特色花卉苗木基地、园区和市场,全面提高花卉苗木综合效益和产业水平。三是稳定蚕桑生产。“十二五”期间全市稳定桑园面积4.5万亩,重点建设吴江优质蚕茧生产基地、太仓优质蚕种生产示范区和天平山蚕种质资源基地,发展生态高效的现代特色蚕业。着力保护蚕丝文化,扶持建设丝博园等特色文化园,积极开发蚕丝被、蛹虫草等蚕丝产业,延长蚕桑产业链。

四、现代畜禽业

“十二五”期间,全市新建、改扩建规模以上生猪养殖场40个,到“十二五”期末新增生猪年出栏量30万头以上,总量达到150万头左右,自给率达到30%以上(现有26%)。奶牛存栏量2.4万头左右,生鲜奶产量10万吨以上,家禽饲养量4000万羽左右。各市(区)根据现有农业资源、常住人口、一定自给率要求,规划建设好畜禽养殖基地,重点是:在水稻、蔬菜、果品等现代农业园区内配套建设千头以上规模养殖场;扶持本地企业走出去建立一批市外直供基地;各市(区)新建、扩建一批农牧结合、禽牧结合生态养殖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按照人畜分离、相对封闭、集约生产、安全高效和无污染排放的要求,积极发展畜禽规模养殖基地,生猪、家禽规模养殖比例分别达到90%和95%以上,规模畜禽养殖场基本实现健康养殖、零污染排放、标准化生产。加大地方优质畜禽的保护和开发力度,重点对梅山猪、二花脸猪、苏太猪、太湖羊、太湖鹅、鹿苑鸡、昆山麻鸭、金星獭兔等实施深层次保护开发,同时,坚持引进、培育相结合,加大良种推广力度,抓好品种改良,提高良种覆盖面和贡献率。

第二节 构建优美的生态环境体系

把生态作为“十二五”苏州现代农业的首要功能,深入推进绿色苏州建设,大力开展植树造林,积极推行环境友好型生产,大力发展生态休闲旅游产业,促进生态建设、保护和修复,推进城乡生态环境共建共享。

(一)推进“绿色苏州”建设。按照最佳宜居城市建设要求,以进一步增加森林资源、优化空间布局、提高质量效益为重点,着力构建一个布局合理、物种多样、水绿相融、景观优美、具有苏州特色的现代林业生态系统。“十二五”期间,力争新增林地、绿地30万亩以上,陆地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7%以上。突出抓好河湖林网构建、绿色通道提档、生态片林建设、村镇环境美化、果茶苗木增效、森林质量提升六大工程,着力推进“一圈、两网、三园”建设,形成环湖环城沿江绿带、沿路沿水绿色走廊、山水田园镇村绿化有机结合的现代林业生态体系。“一圈”即城市森林圈。以生态片林示范区为抓手,加快城市周边生态片林集聚化发展,形成环城森林圈和万亩以上生态功能区,打造片区生态“氧吧”,提升城市形象,增加城市绿肺。“二网”即道路林网、河湖林网。以高速铁路和高等级公路绿化为抓手,继续加快推进各级道路绿化,完善标准化农田、现代农业园区等农田林网,进一步完善优化道路林网。以创建绿色水廊示范段和湿地林带示范区为抓手,着力抓好骨干河道、千亩以上湖泊绿化,继续完善沿太湖、阳澄湖、长江生态防护林体系,加快构建全市河湖林网。“三园”即生态花园、绿色家园、高效果园。以各级各类生态、花卉等主题公园为抓手,美化环境,加快构建生态花园。以厂区、村庄(居住区)绿化及生态小游园建设为重点,提高绿化质量,提升绿化品位,建设绿色家园。以高效果茶、苗木示范基地建设为抓手,积极发展高效果园,加快果茶、花木产业规模化、特色化发展,强化生态功能,提高品质效益。

(二)提升森林资源质量。一是提高生物多样性。注重乡土树种、珍稀植物、野生动物等的综合保护和利用,优化林种、树种结构,注重乔灌草结合,水生、陆生植物结合,宜林则林、宜花则花、宜茶则茶、宜果则果,提升植物配置水平,丰富林相变化,构建以林木为主体、多层次、自然演替、结构稳定的植物群落。二是开展中幼林抚育。对低效林、密度过高的绿化带等,适度开展疏伐间伐、林相改造,确保树木长高、长大、长成材,使林木蓄积量、林地景观效果、林地生产率有较大幅度提升,进一步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三是强化森林资源管理。以保护森林资源、强化生态安全为目的,进一步完善市、县两级公益林界定工作,加强采伐限额和林地征占用管理,完善生态补偿机制。重视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加大森林资源监管力度,开展实时动态监测评估及造林绿化技术模式等相关研究,建立完善数字化管理系统,在造林管理、造林模式、造林技术上取得新突破、提升新水平。四是强化森林防火。积极构建火灾防控体系,全面提高预防与处置森林火灾应急能力,森林火灾控制率0.3‰。坚持“预防为主、积极消灭”方针,加强引水上山、蓄水池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抓好防火通道、隔离带、封闭围栏、了望监控、应急通讯、以水灭火、组织管理、专业消防队、专职护林员、管理制度等十项森林防火综合防控措施,新建森林消防通道50公里,以水灭火覆盖率达到36%以上,确保不发生重大森林火灾,火烧迹地的更新造林面积不低于90%。全面提高吴中区、苏州高新区、常熟市森林消防专业水平,构建比较完备的森林火灾防控体系。

(三)加强湿地保护管理。“十二五”期间,初步形成“环太湖湿地保护区”、“北部沿江湿地保护区”、“南部湖荡湿地保护区”三大湿地功能区,全市建设完成重点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20项,认定市级以上重要湿地100个、湿地公园20个,使全市自然湿地得到良好保护。一是环太湖湿地保护区。全面保护和恢复湿地植被,构建生态岸线,形成较为完善的环太湖湿地生态系统。重点开展原生态湿地保护,退化湿地恢复和湿地生态补偿工作。“原生态湿地”以保护为主,减少人为干扰,保持原生态环境。“退化湿地”通过实施湿地保护恢复工程,重点种植芦苇等水生植物,加快恢复湿地生态功能,促进太湖水环境的改善。“生态湿地补偿”重点落实对沿线镇村生态补偿,加强监督指导,促进沿线镇村更好开展湿地保护。二是北部沿江湿地保护区。重点以张家港、常熟和太仓三市为主,着力抓好沿长江滩涂湿地保护、沿河流湿地林带完善和河流滩涂湿地植被恢复工作。对沿江尚存的滩涂划定区域,明确措施,进行抢救性保护;对沿江河流的湿地林带,进行补植和完善,形成网络,构建良好的生物廊道,提高生物多样性;对河流浅滩,逐步进行生态驳岸改造,增加湿地植被,更好发挥湿地净化水体的功能。三是中南部湖荡湿地保护区。重点以市辖区、昆山、吴江为主,着力抓好中、小型湖泊湿地的保护,划定湿地保护范围,设置保护区域,加快推进生态补偿,实施重点湿地保护项目,维持河网水系的系统性和功能的完整性,解决好湿地保护与城市发展用地的矛盾,改善和提高环境质量。

(四)控制农业面源污染。一是着力推进肥药减量使用。全面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工程,“十二五”期间,化肥农药使用强度进一步下降,积极推广病、虫、草综合防治技术,加大生物防治力度,生物农药应用比例达到50%以上。大力推广秸秆还田、绿肥种植和使用商品有机肥,全面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测土配方施肥面积占比达到90%以上。二是着力开展畜禽养殖整治。采取资源化、无害化和减量化的治理方法,对不符合要求的畜禽养殖场进行关、停或整顿搬迁,太湖一级保护区、阳澄湖水源准保护区养殖场实现污染物零排放。采用干湿分离等技术,开展污染物的综合治理,杜绝污水直接进入河道污染水体。推广“三改一推广”科学养猪模式,提高生态养殖水平。三是着力改善水环境生态。进一步开展围网养殖整治,严格控制阳澄湖、太湖围网养殖面积,推广科学健康生态养殖模式。不断加大渔业资源生态放流力度,有效保护渔业资源、改善水体生态环境。着力推进池塘循环水养殖,大力实施一批生态沟渠塘拦截、水产养殖尾水处理工程,采用生物技术、工程技术对农田径流中的氮、磷等物质进行吸附、沉积、转化和吸收利用,减少对水体的污染。四是推进生态循环种养模式。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遵循“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可控化”原则,积极推广“果园养鸡”、“稻田养鸭”、“粮经轮作”、“畜禽肥水种养”、“立体循环生产”等一批生态循环种养模式,探索秸秆气化和综合利用等农村能源利用技术,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无害化生产技术为手段、以实现农业经济活动生态化为目标的农业循环经济体系。

(五)打造生态休闲文化产业。立足鱼米之乡、江南水乡的传统农业特色,拓展农业功能,打造形式多样、环境优美、功能配套的苏南田园风光,充分展示新形象,增强吸引力。着力开发得天独厚的山水风光和博大精深的吴文化资源,着力打造太湖山水文化,发展沿太湖风光岸线、沿湿地文化休闲、沿城郊踏青旅游和东西山原生态旅游等。重点挖掘长江特色,打造长江生态文化,发展沿江生态休闲观光、长江美食和农耕体验,展示延承长江文化的生态内涵。依托沙家浜、尚湖等红色教育,打造湿地科普文化,展示旅游观光、科普教育、生态休闲魅力。大力挖掘阳澄湖特色资源品牌,打造阳澄湖生态文化,形成独特的采摘+观赏+品酒+品蟹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结合的品牌特色。依托丰富的水资源,深厚的文化底蕴,打造人文历史文化,形成集高科技农业、古镇旅游、生态休闲融合一体的农业观光品牌典型。大力挖掘“天下粮仓”美誉,打造农(渔)耕特色文化,充分展示现代农业精品、特色花卉、设施蔬菜、长江三鲜、沿港文化等品牌魅力,成为接轨上海、服务长三角、辐射全国的重要休闲度假基地。

第三节 构建现代的科技支撑体系

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知识武装农民,全面提升农业的科技化、信息化水平,推动农业生产能力全面增强,农民素质全面提升。

(一)生物科技农业开发实现大突破。大力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和成果转化。一是加强地方种质资源保护开发。对本地柑桔、地方家蚕、太湖三白、太湖三宝、水八仙等苏州特有农业生物资源设立保护地和资源库,加强对具有地方特色的优质稻米、特色畜禽、特种水产和经济林果进行保护开发。二是加强优质品种的引进改良。加大政策性财政投入,优先支持新品种的引进试验、适应性驯化和良种繁育,发展种子种苗基地化和商品化生产。三是加大生物技术引进应用力度。重点发展富硒农业等生物科技农业,大力推进生物育种、生物食品、生物制品、生物信息等新兴产业发展,加快形成产业集群,提高生物科技农业覆盖率,快速提升特色品牌价值,增加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农业加快转型升级。四是强化技术合作与对接。采取多种方式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专业技术团体进行有效合作,鼓励农业技术、科技成果参资入股,创办科研机构、试验基地等。五是突出抓好招才引智工作。以项目招引人才,以产业集聚人才,以服务留住人才,设立一批博士、博士后工作站。“十二五”期间,生物科技农业推广面积覆盖率达到30%以上,每年每个市(区)新增1个以上具有一定面积和品牌价值的高新科技农产品。

(二)农业信息化发展创出新路子。实施农业信息服务全覆盖工程。加快形成苏州市级“两网三系统”,即:苏州现代农业网、手机通信联网、短信接受群系统、现代农业管理系统、视频会议系统。加快建设市(区)“两电一信一平台”,即:“12316”三农电话服务热线、电脑网站、短信服务和农产品网络销售平台;推进“三项技术”新型服务,即:精准农业技术、智能农业技术、感知农业技术。加快推进镇、村“信息服务站点”建设。力争到“十二五”末,全市利用网络营销农产品达到10亿元以上,对农业市场竞争主体的新型农业信息服务覆盖率达到97%以上,精准农业技术、智能农业技术和感知农业技术在设施生产和大田生产中得到较大范围应用,网上农民培训人次占全部培训人次的比例超过50%。

(三)新型农民培育取得大发展。结合现代农业建设的需求,着力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减少兼业农户,促进农民职业化。逐步建立完备农业教育体制,委托农业高等院校、专业技术院校、农业研修教育机构等,培养高素质农业专业人才,创造良好的农业就业条件,吸引回乡就业。对农业生产者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和再教育,开展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通过培训、技术指导等形式,帮助现有农业生产者获取新知识,提高技术水平和经营管理能力。吸引农村以外人才从事农业,到农村就业创业,给予农业优惠政策,形成新一代新型农民。建立职业农民补贴保障制度,对具备资格的职业农民给予生产、培训等补贴,增加资金投入,提高补助标准,同时,解决社保、医保等后顾之忧。建立职业农民管理体系,探索农业生产经营的准入和农民执证上岗等制度,促进农民职业化、农业社会化。到“十二五”期末,努力使职业农民人数达到务农劳动力的35%以上,其中本地农民占职业农民数达到75%以上。

第四节 构建完备的基础设施体系

加快农业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大力发展适用型、可控型、环保型、科技型农业设施装备,形成适合现代农业发展的设施农业体系。

(一)高标准农田水利设施逐步全覆盖。根据《江苏省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和《江苏省水产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建设规范》,结合区域规划,利用水利、农业、林业、科技等综合措施,统筹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建成灌排设施配套、土地平整肥沃、田间道路通畅、农田林网健全、生产方式先进、产出效益较高,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的高产稳产农田。“十二五”期间,新增高标准农田60万亩,总面积占比达到75%以上;高标准鱼池38万亩,占池塘面积70%以上。一是水利措施。在充分利用现有水利设施的基础上,以防洪排涝、生产灌溉为重点,大中型水利工程紧密结合,沟渠、涵闸、泵站全面配套,积极推广喷滴灌等节水灌溉,有效抗御水旱灾害,提升用水效率。二是农业措施。按有利于农业机械化和田间管理要求格田化,以有林道路或较大沟渠为基准形成田,田间道路布局合理、循环畅通,田间两旁布置防护林带,形成林、路、渠互相配套的农田道路格局。三是耕地质量建设。在土地平整的基础上,加强耕地质量检测,采用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种植绿肥、合理耕作等技术,对土壤进行全面改良,重点对农民置换出的宅基地、抛荒地开展复垦复耕,提高土地生产能力。

(二)设施农业发展实现新跃升。进一步优化高效设施农业规划,因地制宜,体现特色。在布局上,形成区域性的产业特点和优势,实施错位竞争,实现“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产业格局。在建设上,体现多样性,积极发展钢架大棚、智能温室、遮阳防虫设施、喷滴管设施等各类设施。在关键技术上,重点开展防虫网设施蔬菜栽培技术、避雨设施果树栽培技术、食用菌工厂化栽培技术、园艺作物种子种苗产业化集成技术、畜禽舍饲养殖技术、动植物疫情防控技术和符合“4R”原则的循环农业关键技术集成。在规模上,坚持扶持发展连片1000亩以上的现代设施农业基地,加快建成张家港常阴沙、常熟董浜、太仓陆渡浏河、昆山巴城、吴江同里、吴中区东山等一批万亩高效设施农业示范区。在形式上,鼓励村级经济组织投资发展设施农业,鼓励农民承包经营大棚等设施生产,不断提高设施农业产出水平,使设施农业成为富民强村的新的重要途径。

(三)农业机械装备加快先进化。切实转变农业生产方式,运用先进适用的农机装备农业,解放劳动力生产力。一是提高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水平。巩固提高水稻种植机械化水平,积极推广主要粮食作物机械化收割集成低温烘干技术。大力推进油菜生产机械化技术,强化农机与农艺有机结合,研究适合本地油菜机械化种植技术路线,提高油菜收割机械化水平。二是加快高效农机化发展步伐。重点发展以微耕、植保、节水灌溉设施农业管理机械,以修剪、移栽为重点的林果、园艺机械,以高效鱼塘增氧、投饵、清淤、智能化养殖和水处理为重点的渔业机械,以饲料加工、投喂和粪便处理为重点的中小规模畜禽健康养殖机械。三是提高秸秆综合利用和技术开发水平。全面禁止秸秆露天焚烧。加快大中型拖拉机更新进度,重点推广麦秸秆机械化还田集成机插秧技术、稻秸秆机械化还田集成小麦机播技术。同时,开展油菜秸秆机械化还田与综合利用技术研究与试验示范,引进和示范推广秸秆捡拾打捆机、固化成型设备及草捆装运机等。四是扶持发展农机专业合作服务组织。引导兴办各类农机合作社,鼓励农机专业户加入农机合作社,帮助农机合作社解决资金、用地及场库建设难题,在购机补贴、项目安排、基础设施、服务维修网点建设等方面给予倾斜。到“十二五”期末,全市70%以上农机户加入农机服务合作组织。五是推动农机装备的智能化。积极引进实施现代农业精准施肥、播种、植保等物理农业技术与装备,加快自动化、智能化技术装备的示范推广,促进农机装备结构不断调优提升。到“十二五”期末,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5%,其中水稻种植机械化水平超过90%。

第五节 构建安全的产品质量体系

坚持安全生产、质量检测、执法监督多管齐下,全面提升农产品安全生产能力和质量水平,切实保障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

(一)加强基地标准化生产。生产环节是农产品质量建设的基础和重点,要全面推广应用标准化生产技术,提高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水平,从源头上把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关。严格农业投入品使用,推广使用低毒高效农药兽药和无污染添加剂,鼓励施用有机肥,对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农药、兽药和其他有害化学物质,要坚决严禁使用。严格实施“三品”基地动态管理制度,建设一批上规模、高标准的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对达不到标准的基地要进行淘汰,确保产地质量安全水平。对生产环境明显达不到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要求的区域,要按照法律的规定,禁止农产品生产。

(二)强化产地准出制度。在农产品生产基地、企业和合作经济组织,推行农产品生产记录档案制度,记录生产基地环境、农业投入品使用、田间管理等档案资料。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和企业自检工作,建立检测室,配备检测人员,对不合格农产品禁止上市。依法加强对生产过程的监管,扩大检测范围,增加监测频次,定期或不定期公布抽检结果,确保上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要求。

(三)严格市场准入机制。切实加强对进场农产品有毒有害物质残留检测,建立健全票据索证制度。推行“产地与销地”、“市场与基地”的对接与互认,明确生产者、经营者和市场开办者的责任。建立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创建质量安全信息系统,建立产地农户、生产企业、流通企业的质量安全信用系统,努力实现农产品从产地到销地每个环节的可追溯。

(四)提升综合检测能力建设。积极推动检测体系建设,加快建立苏州市级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提高市(区)检测能力和乡镇、现代农业园区、规模基地等的自检能力,健全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和超市卖场等自行检测机构建设,加快形成市、市(区)、镇“三级”检测网络,形成标准统一、运行高效、上下贯通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检验体系。进一步增强动物检疫能力建设, 重点加强城区生猪的检疫检测,保障检测队伍和必要的检测设施设备。依法出台对不合格农产品的处置管理办法,决不让问题农产品流入市场。到“十二五”期末,县级以上现代农业园区和规模基地产品自检率达到100%,乡镇具有检测能力占比达到90%以上,全市农产品综合检测合格率达到98%以上。

(五)加大执法监管力度。建立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协调合作机制、检打联动机制、风险预警机制、应急处置机制,大力开展农业投入品、农产品(水产品、畜产品)等专项执法,加大巡查整治力度,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

(六)推进农产品品牌建设。积极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重点提升碧螺春、阳澄湖太湖大闸蟹等一批原产地保护品牌,开发苏太猪、梅山猪、太湖鹅等一批特色种质资源品牌,创建一批国家级和省、市级“名牌农产品”、“名牌产品”、“驰名商标”、“著名商标”等。加大产品开发和宣传推介力度,着力培育一批市场份额大、信誉度高、影响面广的优质品牌农产品。

第六节 构建健全的市场营销体系

强化农业“接二连三”,大力发展农业加工业和农产品现代营销,延伸农业产业链,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和农业综合效益。

(一)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大力开展农产品精深加工,重点发展农产品生产加工集群,加快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建设。在粮油果蔬上,着力推进优质稻米、面粉、油脂、蔬果加工等,加快形成江苏田娘、恒丰淀粉、金利油脂、海明蔬菜、沙洲优黄、口水娃等一批生产加工品牌;在水产品上,鼓励发展水产品冷冻食品加工、干制加工、鱼糜制品加工、水产罐制品加工,水产调味品加工等,使新鲜水产品成为便于贮藏、用途更广、价值更高的食品,扶持建设常熟金唐市、苏州海发、励苏远洋、阳澄湖太湖大闸蟹、吴江华鑫等一批优秀龙头企业;在畜禽产品上,大力发展肉品加工、蛋品加工、乳品加工以及畜禽副产品综合利用等,大力扶持众诚鸭业、苏太猪、温氏养鸡、江灵禽业、好滋味等一批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产业集群。进一步实施龙头带动战略,促进体制机制创新,发挥农业产业化对现代农业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促进作用。重点围绕农业产业化发展,研究制订政策意见,坚持突出主导产业,培育扶持科技成长性、辐射带动型企业,促进企业扩大规模、树立品牌、壮大实力,快速提升企业档次,有条件的企业直接上市。鼓励企业开展信贷等市场融资,加强与农业担保等相结合,发挥政策对信贷支农资金投放的撬动作用。到2015年,力争国家级和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达到180家以上,其中年销售收入超10亿元的达到15家以上,超5亿元的达到20家以上,超亿元的达到30家以上,龙头企业资产规模和产值年增长10%以上。

(二)大力发展农产品现代营销。加快构建一个市场渠道畅通、运行秩序良好、保供稳价有效的产销对接体系,切实解决农民“卖菜难”和居民“买菜贵”矛盾。一是加快健全完善区域性农产品市场。“菜篮子”产品的每个主产区至少建设一个批发市场或配送中心,市农发集团加快组建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市区全面提升南环桥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相城区中绿批发市场、高新区长江批发市场功能,充分运用交易平台的作用,开展“批发直供”,实现批发市场与零售市场的有效对接。加快整体推进标准化农贸市场建设,探索采用回购、控股等形式将一批农贸市场回归公益,研究设立社区早晚菜场。二是创新产销对接模式。大力培育农产品产销对接经营主体,发挥基地、农业企业、合作社等在地产农产品产销对接中的主导作用,鼓励开展“农超对接”,引导支持与大型超市、居民社区、团体企业、宾馆饭店等直接对接。创导地产农产品“直供专销”模式,建立直供区、专销点,畅通产销渠道,稳定产销关系,减少流通环节,缩小批零差价。积极开展地产优质农产品展示展销和直接进社区等活动,鼓励网上签约、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等新型营销方式,做大做强“永不落幕的农交会”。三是建立市场信息体系。健全强化农产品需求监测和预警预报机制,及时关注市场行情,准确把握农产品价格走势,有效指导生产。

第七节 构建高效的社会服务体系

按照三次产业融合协调发展的要求,建立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和生产、加工、营销等全方位的生产经营服务,不断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一)全面推进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一切从实际出发,加快构建体系健全、运行高效,政府性公共服务与社会化专业服务相结合的服务体系,努力提生产经营水平和科技服务水平。一是全面推进农业公共服务建设。落实农业专家、农技指导员、责任农技员对口联系服,切实加强农技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质量安全监管等服务能力。二是提高社会化服务水平。大力培育发展农资经营、种子种苗、施肥用药、农机作业、病虫防治、动物诊疗、产品营销等社会化、专业化服务组织,着力解决土地流转后出现的农业服务新问题,不断提高农业的组织化、规模化和产业化水平。三是健全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完善镇、村两级基层公共服务机构,加快制订基层服务机构规范化标准,建设标准化服务中心,组建高素质人才队伍,提高涉农人员素质。到“十二五”期末,社会化、专业化服务组织覆盖率达到80%,镇级或区域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健全率97%以上,新型农业信息化服务覆盖率97%。

(二)全面推进农村金融业发展。一是完善农村金融体系。支持村镇银行、小额信贷组织发展,推广邮政储蓄小额质押贷款试点,鼓励设立多种所有制的农村金融机构,引导更多的民间金融进入农村金融市场,多渠道增加支农资金投入。二是创新贷款方式。创新对农村利率市场的调控,建立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增加对农业贷款的贴息力度。积极探索下放贷款审批权限、减少审批环节的机制方法,以满足农村需要、提高贷款效率。三是加快农村金融基础服务建设。培育和壮大农业担保公司,建立多层次、多形式的担保机构,鼓励民间资本或有条件的企业投资,建立联保、互保性质的担保机构,在政策上给予积极扶持。大力发展农村保险,实现强农惠农财政投入的放大效应,不断开发推广农村保险产品,充分挖掘农村保险市场潜力,探索建立“信贷+保险”农村金融服务新模式,高效农业保险覆盖率达到60%。四是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立。探索建立以农村社区为基础的信用登记制度,提高农民信用意识,为金融支持“三农”创造较好的外部环境。

第八节 构建完善的机制创新体系

切实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创新现代农业发展机制,以较少的土地集中更多的资源,运用更先进的手段,获得更高的收益,全面提升现代农业面貌形态。

(一)创新土地经营模式。加快合作化发展,进一步将分散的普通农户组织起来,在保障农民承包经营权益的前提下,深化土地合作改革,加快土地流转集中,确保到2015年,90%以上的耕地实现适度规模经营。一是坚持发展“三大合作”,通过“三集中”、“三置换”实现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转让,加快农民市民化进程,减少农民,致富农民。二是创新流转方式,加大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建设,重点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股份化,保障农民土地收益,共享城乡一体改革发展成果。三是提高合作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单位土地规模化程度,发展集中连片的规模化基地,提升规模经营生产管理能力。

(二)创新农业生产主体。一是加快园区化。坚持政府主导、农民参与、市场运作、产业兴园,使农业园区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模式。“十二五”期间,各市每年新建或扩建1个万亩以上现代农业园区,各市(区)每年新建1-2个千亩以上现代农业园区。到“十二五”期末,全市现代农业园区建成面积达到100万亩以上。在布局上,坚持将现代农业园区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城乡总体规划相衔接,科学选址,合理布局,强化区域经济统筹协调发展,打破行政区域界限,实施跨镇村、跨区域联合规划布局。在规划上,注重园区功能区规划,构建“特色产业—农产品加工—现代营销—休闲观光—生活社区”等城乡一体化发展体系,形成分工明确、梯度有序的空间结构。注重园区现代产业规划,培育发展农业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吸引和集聚一批优势产业化经营主体,形成一批特色产业群。在投入上,创新投融资机制,积极鼓励农民出资入股,参与园区建设发展,探索建立新型投融资平台,实现投融资多元化。二是加快农场化发展。把农业和农村培育成为新兴的投资创业市场,大力发展企业、合作组织、种养大户等创业主体,积极兴办各类新型合作农场,加快形成一批百亩、千亩规模的农场化发展模式,鼓励发展特色农场、专业农场。重点推广5种模式:村级集体农场模式,以村为单位,组建合作农场,壮大村级经济;大户经营模式,着力培育一批种养能手、职业农民,兴办农场、当农场主;股份制经营模式,以土地入股为主要经营模式,提高土地规模化经营水平,利润按股权实行二次分红;合作社经营模式;龙头企业经营模式,将一些资金雄厚、技术先进的公司引导进军农村市场,成为土地经营的新主体,以公司+基地的模式,实现土地的集约化经营。

(三)创新管理模式。按照城乡一体化发展要求,强化片区规划理念,坚持一二三次产业协调发展,以精简、统一、效能为原则,鼓励规模大、标准高、功能优、特色明、实力强的各类现代农业园区和所在镇探索建立“区镇合一”行政管理体制,赋予其更多的行政和经济管理权限,增强其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建立园区管理委员会,全面负责园区建设发展工作。实施责权配套,国家级(部级)、省级、市级现代农业园区设立相应职级的行政管理体制,健全机构编制,配齐职能岗位。

“十二五”期间,围绕上述八大体系建设,重点实施十二项农业重点工程,在政策上加大扶持倾斜力度,在项目资金上优先安排,力争早出成效,服务现代农业发展,加快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进程。

第四章 “十二五”现代农业保障措施

第一节 组织保障

发展现代农业,是我市城乡一体化建设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充分认识,苏州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也在农村,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全市的现代化。必须充分认识,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是破解农业、农村、农民工作难题的根本出路,是推动城乡生产要素优化组合、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根本举措,是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共同繁荣的根本途径。各级党委、政府要更加自觉地把发展现代农业摆在战略地位,切实担负起领导责任,全面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基本政策,大力加强农村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基层组织,在政策制定、工作部署、财力投放上动真格,在创新体制机制、推动工作落实上下功夫。建立健全由党政主要领导挂帅、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相关部门参加的现代农业发展组织领导机构,切实履行组织、协调和管理职能。充分发挥农办、发改、农委、科技、财政、国土、规划、环保、水利、金融等职能部门的职能作用,各司其职,协调配合,在思路、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全面支持,形成合力,共同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第二节 政策保障

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按照“三化同步 ”的总目标,贯彻中央提出的“三个重点、三个确保”要求,加大惠农强农支持力度,财政支出进一步向农业农村倾斜,确保用于农业农村的总量、增量均有提高。市、市(区)要建立财政专项资金,明确资金使用内容,优化投资结构。加大政策保障力度。强化耕地“红线”规划保护,对已建成的农业生产基地,要列入重点保护范围,依法予以严格保护,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擅自改变或者占用。对因国家重点项目建设确需征占基地的,必须做到“先补后征、占补平衡”。加大投融资力度。鼓励农业担保、农业保险、农村小额贷款公司和其他各类金融机构开展金融创新业务,拓展投融资渠道。鼓励工商资本、民间资本投资参与现代农业建设,促进农业投资主体多元化。

第三节 人才保障

按照城乡一体化发展、建设现代农业的总体要求,围绕人才发展战略,大力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重点培养生产型、经营型、管理型、技能型农村实用人才,启动高端农业人才引进与培养计划,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步伐。建立健全评价、激励、服务体系,激发农村实用人才创业致富活力。建立镇村人才流动机制,推进从优秀村干部中考录乡镇公务员、选任乡镇领导干部工作。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完善下得去、呆得住、干得好、流得动的长效机制。

第四节 机制保障

突出现代农业在推进“三化同步 ”、加快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积极培育典型,加大宣传力度,为现代农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及时了解掌握现代农业发展情况,不断发现新问题,总结新经验,解决新矛盾,推进现代农业健康持续发展。深入开展作风效能建设,在服务手段、方法、内容上不断创新,不断提升服务现代农业发展的本领。建立健全长效考核激励和监督机制,将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列入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管理责任制和农村重点工作的考核内容,考评结果作为衡量各级政府和党政干部工作业绩的重要依据。

各地各部门要按照全市统一部署,加快研究本地区、本部门促进现代农业建设发展的具体办法,尽快制定实施细则,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可行性研究报告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