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十二五”体育事业发展规划

无锡市“十二五”体育事业发展规划

“十二五”时期(2011 年-2015 年),是无锡市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也是全面推进发展方式转变,迈向实现基本现代化的关键时期。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体育事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新机遇,统筹规划“十二五”期间全市体育改革与发展的各项任务,着力解决制约体育事业发展的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努力推进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开创无锡体育事业新局面,推动“四城”和“幸福无锡”建设,根据无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要求,结合体育事业发展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十一五”规划完成情况

“十一五”期间,全市体育系统抓住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的契机,结合人们体育需求不断增强的实际,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推进了全市体育事业跨越发展,基本完成了本市体育“十一五”规划的发展任务。我市连续5 年荣获“全国全民健身活动先进单位”,2008 年被省政府命名为首批体育强市,2009 年被江苏省确定为体育基本现代化试点城市之一。

群众体育蓬勃发展。“十一五”期末,全市拥有市属体育社团40 家、民办非企业41家、团体会员482 个、健身气功站点30 个、市级以上体育俱乐部67个、晨(晚)练点3823 个,较大影响的特色团队上百个。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10650 人,万人比达到22.87 名,国民体质监测站(点)建成覆盖率100%。坚持每年开展全市主题活动,定期组织举办的元旦长跑、全民健身月(日)等品牌活动影响不断扩大,全市每年举办各类比赛和活动2200 多项次,参与人数达200 多万,体育人口达52.5%。2010 年国民体质监测结果显示,市民总体达标率达91.3%。

竞技体育实力增强。创建6 所国家级后备人才(单项)基地、12 所国家级青少年俱乐部、1 所国家级传统项目学校、3所省级后备人才基地、14 所省级青少年俱乐部、10 所省级传统项目学校。全市现有注册运动员 1379 人,累计向省优秀运动队(含部队体工队)输送了166 名优秀体育后备人才,有32 人入选国家队,年年获得“人才输送奖”、“突出贡献奖”。市级现有体校教练员67 名,其中高级以上教练员12 名。四年中新晋国家级裁判员8 人,一级裁判员461 人。成功举办了第十届市运会。“十一五”期间,吴潇、孟晓雪等无锡籍运动员获得世界冠军8项次,236 人次获得200 项次全国以上冠军,省级比赛金牌413.5枚。2008 年共有7 名体育健儿参加北京奥运会、残奥委会比赛,获得了2 枚残奥委会金牌;第11 届全运会上夺得8 金11 银、8铜好成绩;在第11 届全运会冬运会上,取得了3银1 铜、总分114 分的成绩;在第17 届省运会上,夺得金牌105.5 枚、总分3578 分,取得优势项目第三名、金牌第四名、总分第四名的成绩,在广州亚运会比赛中,共有12 名无锡籍贯运动员参加并取得了7 金2 银1 铜的好成绩。

体育设施日趋完善。市水上运动中心、射击射箭馆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投资3.2 亿的市体育公园改造工程于2010 年基本完成。宜兴、江阴“新四个一”工程和北塘、崇安区级全民健标。建成“何振梁与奥林匹克陈列馆”,国际奥委会名誉主席萨马兰奇和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先后前来参观访问,“何馆”成为加强我市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向公众开放体育场地的学校达115所,占全市学校总数的32%。“十一五”期末,全市人均体育场地达2.3 平方米。

体育改革初显成效。2005 年,无锡率先在全国实行“管办分离”改革,成立无锡市体育场馆和训练管理中心。市体育局作为全市体育主管部门,认真履行政策引导、行业管理、公共服务等职能,统筹协调体育发展,全市体育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市体管中心在优先保证体育场馆公益性的前提下,实现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体育产业快速发展。5 年来,全市共举办国际女子桥牌精英赛、环太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世界斯诺克无锡精英赛、中国女足超霸赛、全国乒乓球等全国以上大赛 81 场,环太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成为全国体育旅游精品赛事之一,并与斯诺克无锡精英赛一起列为江苏省七大品牌赛事。体育场馆综合效益显著提高。体育彩票销量5 年实现了6 倍增长,总额达43 亿元,筹集体彩公益金3.65 亿元,在全省乃至全国继续名列前茅。全市登记注册的体育健身娱乐企业达3235 家,从业人员近万人。出台了《无锡市体育经营活动管理条例》首部地方性体育法规。2010 年全市体育产业占GDP 比重达 0.92%。

体育科研、体育法制、人才建设、宣传教育、对外交流等方面都迈出了新的步伐。但在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与社会所提供体育资源不足的矛盾,仍是体育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矛盾,主要表现在:一是全社会体育氛围还不够浓厚。二是全民健身服务体系仍不够完善,基层公共体育服务能力薄弱;竞技体育缺乏优势项目积聚和尖子运动员,后备人才培养体系不够完善;体育市场仍处于起步阶段,整体水平较低。三是体育场馆设施分布不尽科学合理,基层体育设施还只是低水平覆盖。四是高层次教练员和体育经营人才匮乏。五是体育法规建设相对滞后。

二、“十二五”体育发展面临的形势和机遇

“十二五”时期,无锡将处于加快转型发展的攻坚期、建设生态文明的关键期、发展民生福祉的提升期、基本现代化建设的决胜期,无锡经济社会发展将进入更加协调的良性发展轨道,无锡体育也将迎来科学发展、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新阶段。

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阶段。在“十二五”时期,无锡提出了加快“生态城、高科技产业城、旅游与现代服务城、宜居城”建设总体目标,通过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消费结构升级、体制机制转型和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率先实现全面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体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必须服务于实现全面现代化建设的大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既为体育事业提供坚实的基础,也对全市体育事业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

保障健身权益的新要求。2009 年,《全民健身条例》和“全民健身日”的相继颁布和设立,标志着我国群众体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推进经济产业结构和人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据预测,到2015 年,无锡的人均地区总值将达到23000 美元,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0000 元以上,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25000 元以上,总体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水平。在这样的背景下,“花钱买健康”将成为大众日常生活的基本要素,体育娱乐消费将朝着大众化、普及化、多样化方向加快发展,这为体育事业特别是体育产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提升空间。

建设体育强国的新目标。在北京奥运会、残奥委会总结表彰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对体育工作进行了全面深刻的论述,提出了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新目标。建设体育强国是我国整体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充分发挥体育独特功能和综合价值的历史性选择和时代要求。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是新时期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为全国体育特别是无锡体育的发展吹响了踏上新征程的号角。

承办2014 年青奥委会的新机遇。2014 年南京将承办第二届青奥委会,江苏省委省政府提出要举全省之力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青奥委会。办好青奥委会,对展示我省改革开放的巨大成果,激励各行各业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促进社会经济全面进步,加快体育发展特别是青少年体育活动广泛深入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青奥委会的成功举办,必将吸引我市青年人积极支持青奥、参与青奥、奉献青奥,增进相互间理解和友谊,弘扬奋发向上、创新创业创优的时代精神。

站在无锡体育发展新的历史起点上,必须充分认清与准确把握新形势下体育发展的总体目标,充分发挥体育的独特功能和综合价值,全面推进无锡体育转型发展,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三、“十二五”体育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 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无锡“四城”建设总体目标,以保障人民健身权益、满足人民群众健身需求为核心,以“精彩体育、幸福人生”为主题,以促进均等共享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着力转变体育发展方式,创新体育管理体制机制,拓展体育发展空间,丰富体育服务产品,增强体育公共服务,形成体育公共服务与市场服务相互结合、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为建设和谐幸福宜人首善新无锡作出更大贡献。

(二)发展原则

全民共享原则。坚持以人为本,积极倡导体育权利、终生锻炼和低碳生活理念,形成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各司其职、社会共同支持、全民积极参与的生动局面,健全覆盖城乡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促进城乡、区域和人群之间体育均衡发展,实现基本体育服务均等化,让人民群众共享体育改革发展成果。

统筹发展原则。坚持体育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正确处理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的关系,正确处理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等各项体育工作之间的关系,推动体育与教育、文化、休闲、旅游等行业共生共荣,全面提升体育发展整体水平。

创新驱动原则。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强大动力,不断深化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体育社团、体育人才等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创新发展方式,着力推进体育发展从注重外延扩张向注重内涵提升、从注重硬件建设向注重软件建设转变,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率先发展。

人才强体原则。确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充分发挥科技、人才、教育在体育发展中的关键作用,抓住培养、使用和引进三个环节,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建设一支高素质体育人才队伍,促进体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三)发展目标

以率先在全省建成体育基本现代化为工作目标,按照“抓特色、强品牌、创一流、当表率”的工作思路,积极推进群众体育全民化、竞技体育精品化、体育产业品牌化、体育设施现代化、体育管理科学化,加快构建与无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匹配、与和谐幸福宜人首善城市相适应的体育发展新格局,实现无锡体育事业普惠均等和城乡一体。到2015 年,体育人口占到全市总人口的55%以上,国民体质达标率在95%以上,人均公共体育用地面积达到2.4 平方米,后备人才输送、贡献位列全省前列,体育产业增加值占GDP1.3%。

全民健身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深入贯彻《全民健身条例》,大力实施“市民体质提升工程”,推进城乡公共体育服务一体化建设,全社会的体育意识普遍增强,全民健身组织网络更加健全,体育社团“三化”、“五有”水平逐步提高,10 分钟体育健身圈基本建成,社会体育指导员达到25 名/万人,全民健身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健身指导科学及时,形成比较完善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

竞技体育整体实力进一步提升。实施竞技体育“精品战略”,不断优化项目布局,完善业余训练网络,抓好优秀运动队和尖子队员的培养,形成“选潜力、育能力、增实力、求效益”的体育优秀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力争培养出新的世界冠军或奥运冠军,全运会成绩和省运会成绩、输送、贡献排名居全省前列,优势项目在全国乃至国际具有较大影响。

体育产业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快。初步建立以体育竞赛表演、体育健身休闲、体育项目培训、体育场馆会展演艺和体育博彩娱乐为重点的体育产业体系,培育 1—2 个具有规模优势的体育产业集聚区,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体育产业品牌,形成一批体育产业重点企业和企业集团,基本建成规范有序、繁荣发展的体育市场,体育产业成为无锡新的经济增长亮点。体育彩票销售总额突破70 亿元,体育产业就业人口5 万人,市民体育消费占家庭全部支出比例5%,规模企业达13 家以上。

体育改革进一步深化。遵循体育工作发展规律,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创新发展模式,转变运行机制,提高发展质量,形成与无锡经济体制相适应,符合现代体育运动规律的政府主导、多元投入、管理有序、充满活力、富有效率的体育发展体制机制,探索出一条与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并具有无锡特色的体育可持续发展之路。

四、“十二五”体育发展主要任务

(一)加快构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增强公共服务能力

贯彻落实《全民健身条例》,大力推进健身组织网络化、场地设施现代化、活动形式多样化、健身指导科学化,基本建成覆盖城乡、比较完善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全面提高大众体质健康水平。

1.健全健身组织网络。发挥各级政府的主导作用,各行业部门的组织协调作用,各类体育社会团体的纽带作用,镇、小区、学校、企业的阵地作用,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条块结合的全民健身组织服务网络。加强市、市(县)区全民健身工作指导委员会建设,强化领导、协调和监督等职能。发挥镇(街道)体育机构和文体站作用,落实编制和相关经费。推进体育组织社会化步伐,市级体育协会和俱乐部达到100 个以上,各市(县)区体育社团达到80 个以上,创建省级以上小区体育俱乐部20 个以上,全民健身工程达标街道90%以上,其中示范街道达40%以上,每个村拥有晨(晚)练点5 个以上。发展体育特色团队,组织创建20 支以上人数稳定,经常开展活动的健身表演队伍。

2.提升基层体育设施功能。对基层体育设施全面进行升级改造,所有镇(街道)完成“一池一中心”(一个游泳池、一个体育活动中心),村(小区)完成省一类标准建设任务。继续加强“梁溪河体育健身带”和“环运河体育健身带”建设,增设一批羽毛球、篮球、网球、笼式足球等体育场地设施,提升城市开放空间的运动休闲功能。抓好新建、改建、扩建居住小区体育设施配套工作,做好检查和验收工作,确保按面积、按标准建设到位。在新建公园、绿地、广场、空地等公共场所开辟室外体育健身场地和户外运动设施,建设小型多样、各具特色的体育中心、体育公园和体育广场,为群众科学健身创造良好条件。

3.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唱响“幸福进万家,体育健万民”主题,精心举办元旦健身长跑、全民健身节、全民健身广场系列等规模大、影响广的群众活动,认真办好老年、社会体育指导员健身气功和阳光伙伴等展示活动,不断创新活动形式,丰富活动内涵、提升活动质量、扩大活动影响,打造“一市(县)区一品”、“一镇(街道)一品”。大力发展自行车、羽毛球、乒乓球、篮球、游泳、健身气功、舞龙、轮滑等群众基础好的体育活动,开展“假日体育”、“广场体育”、“休闲体育”、“旅游体育”、“生态体育”活动,在条件成熟的地区探索举办篮球、乒乓球、羽毛球项目的群众性体育联赛。开展“体育进小区”、“体育下乡”活动,占领基层业余文化生活阵地。加强职工体育工作,落实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工间(前)操制度,开展符合职工身心特点和职业特点的健身活动和体育竞赛。协调教育部门深入开展“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确保每年举办一次学校运动会和青少年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协调妇联、团委等群团组织开展体育健身活动,关心、重视、支持残疾人、老年人及进城务工人员体育工作。

4.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建设。建立无锡市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强化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管理。健全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养、管理和奖励机制,选拔培养一大批热心群众体育工作的骨干。到2015 年,每万人拥有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25 人以上,其中二级以上社会体育指导员占总数30%以上,每个镇街道文体站、村居住小区以及健身点分别配有1 名、6 名和2 名以上社会体育指导员。加强职业体育指导员队伍管理,推进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力争使已施行的体育行业国家职业资格鉴定覆盖率达70%以上。探索完善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充实科研、体育教师、大学生村官等志愿服务人员,不断扩大以社会体育指导员为骨干的全民志愿者队伍。

5.实施科学健身指导。加强国民体质监测工作,建立公众服务长效机制,国民体质监测站(点)每月免费向社会开放2 次以上,测试人数不低于辖区内总人数的0.5%。推行体质测试、评价和指导一体化,健全市民体质健康档案和市民体质数据库。定期发布国民体质监测报告,并逐步发布学生、职工、老年人等不同人群监测分项报告。加强体育与卫生、医保部门合作,积极探索推广全民健身与医疗保险“医保健身一卡通”制度,把国民体质监测工作纳入市民医疗保健服务范围。编制全民健身科普手册,开展专家咨询、健身科普讲座和健身知识大讲堂,提高科学健身指导水平。

(二)大力实施“后备人才培养工程”,全民提高竞技体育竞争实力

坚持“优化结构、突出重点、提高效益、协调发展”战略,以优秀后备人才培养和输送为目标,大力实施“后备人才培养工程”,增强竞技体育竞争实力,推动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

1.优化项目结构布局。进一步整合训练资源,优化项目结构,调整项目布局,集中力量打造传统优势项目,走集约发展的精兵之路。完成市属业余体校合并任务,开展 20 项左右业余训练项目,重点巩固和发展乒乓球、射击、击剑、举重、体操、篮球、羽毛球、跆拳道、棒垒球、足球等优势项目,形成规模集聚优势。江阴、宜兴重点发展10 个左右传统优势项目,其它各地区重点发展5 个左右传统运动项目,并与市业余学校层层衔接,形成布局合理、衔接有序、渠道畅通、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网络。全市常年参加业余训练的人数保持在3000 人以上,注册运动员保持在1300 人以上,每年向省级以上优秀运动队输送高水平后备人才20 人以上。

2.健全人才培养体系。建立以学校体育为基础,以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和体育俱乐部为骨干,以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和业余体校为重点、以社会俱乐部为补充的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到2015 年,全市创建5 个省级以上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2 个省级以上青少年俱乐部、1 所以上国家体育传统项目学校、2 所以上省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1 所四星级业余体校、1所三星级体校,扶持马术、棒球等“省队市办”项目发展。全面推广“市队市(县)区办”、“市队校办”、“市队社会办”、“市队协会办”等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鼓励和支持基层、企业、学校、协会等发展职业、半职业的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社会体育俱乐部,合办、协办高水平运动队,多渠道培养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制定运动员参赛管理办法,促进各种培训力量平等参与竞争。

3.提高训练科学化水平。坚持教育与训练、体育科研与运动实践相结合,大胆引进并尝试运用现代先进的训练理论,加强技术创新,提高科技含量,提升训练质量。坚持“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加强训练管理,提高运动员有效训练水平。大力推进训、科、医、管一体化,建成各项目选材、训练、科研、医疗服务紧密结合的科学训练监控体系。建立以项目群为主线的管理体制,推行运动项目中心与省项目管理中心全面接轨。加强教练员队伍建设,多渠道、多途径引进和培养高水平教练员,建立教练员与体育传统项目学校、青少年俱乐部定点联系制度,不断提升教练员的执教能力和水平。全市新增高级教练员 5 名以上,市优秀运动队中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以上教练员比例达55%。坚持“严令禁止、严格检查、严肃处理”的工作方针,坚决抵制体育竞赛中的不正之风,做好反兴奋剂工作。

4.深化体育和教育结合。加强体育和教育部门共建合作,健全“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人才共育、体教双赢”的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优化教育资源,积极推进业余体校、学校课余训练点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教学手段改革,努力提高教学质量。鼓励有条件的学校申办高水平运动队或以市队校办、市(县)队校办的形式申办校内训练点,并在设施配备、教练员保障、训练经费安排上给予以奖代补。实施重点项目“一条龙”管理模式,通过上下联动、项目衔接、跟踪管理,畅通体育后备人才输送渠道,提高办学质量和办训水平。加强学校体育教师业务培训,提高选材、训练理念、训练方法等方面的能力。改革完善中小学运动会竞赛制度和竞赛办法,建立单项运动项目联赛制度,不断完善竞赛规程和规则。完善人才交流、引进、升学等政策措施,培养高质量的体育后备人才。

(三)加快体育产业发展,不断拓宽体育发展空间

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和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实施意见》,进一步营造发展环境,培育市场主体,健全产业体系,不断增加体育市场供给,促进消费结构优化升级,推动体育产业跨越式发展。

1.提升体育产业整体实力。完善体育产业的政策研究,创造有利于体育产业发展的良好政策环境。坚持以体育服务业为重点,全面打造以体育竞赛表演、体育健身休闲、体育项目培训、体育场馆会展演艺四大体育服务市场,构建门类齐全、结构合理、具有无锡特色和极强竞争力的体育产业体系。加强“环太湖体育圈”规划建设,充分利用山、水丰富的自然风光资源和人文景观,形成以度假、观光、休闲、康复、运动、娱乐为内容的体育健身休闲市场。根据区域功能定位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按照适度集中、形成规模、体现特色的原则,依托现有资源,规划建设布局合理、功能完善、主业突出、产业配套、管理规范的体育产业示范区和城市发展功能区,争创国家级体育产业示范基地。

4.加强体育设施的管理和维护。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和器材配备要严格执行国家和行业标准,对破损的器材及时进行维修,对损坏严重或超过使用年限的严格实行报废。坚持“属地管理”原则,落实管理目标责任制,吸纳社会力量参与管理。成立专、兼职管理人员和志愿者队伍,建立巡查、报告、维修、奖励等制度,负责本辖区全民健身设施的日常管理,确保基层体育设施完好率达 95%以上。

(五)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建立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

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继续深化“管办分离”改革,实行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资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加快建设保障体育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增强体育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1.深化体育管理机制改革。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进一步强化体育行政部门在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方面的职能,加强体育发展规划,优化体育资源配置,提高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调节体育市场发展。改革公共产品供应方式,健全政府政策指导、购买服务等管理机制,探索政府与社会合作提供公共体育产品模式。改革竞技体育训练体制,建立项目综合管理和分类指导机制,突出发展奥运重点项目,逐步推行与省体育局衔接有序的运动项目管理中心制。进一步健全体教结合体制,加强对运动员升学、文化教育和就业等各方面的权益保障工作。建立健全体育社团工作评价体系和监督体系,促进体育社团合法、规范与高效运作。积极建立完善社会体育指导员评价与考核体系、国民体质监测发展与工作机制,为群众健身提供科学、优质和有效的服务。

2.深化体育事业单位改革。按照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循序渐进、逐步推开的指导方针,对公益性体育事业单位和经营性体育事业单位分阶段、有区别地实施改革,对公益性体育事业单位,明确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的思路,切实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对经营性体育事业单位,坚持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壮大实力的思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成为自主经营、自我发展、自我创新、依法运营的体育经营单位。推行岗位设置管理,全面推行事业单位全员聘任制度,建立按需设岗、按岗聘任、竞争择优的聘任机制。在非公务员序列人员推行人事代理制度,按规定办理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等社会保险。

3.深化体育社团实体化改革。加强体育社团组织建设、制度建设、队伍建设和能力建设,使体育社团真正成为自主决策、自主管理、自我约束和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推动体育社团网络化建设,在基层建立协会、分会和体育俱乐部,大力发展团体和个人会员,并把常年参加体育活动的人群纳入体育社团管理和服务范围。鼓励体育社团利用现有城乡体育设施,通过租赁、承包、联营等形式,多渠道拓展活动基地,开展技能培训。市属单项协会创建项目训练基地25 家以上,每年开展培训人数10000 人以上。加强体育社团扶持,逐步将社会体育项目的管理服务、普及培训、赛事活动、对外交流等工作交由体育社团承担。发挥体育社团在体育事业中的桥梁纽带、组织发动、行业监管和社会服务等作用,引导体育社团积极主办或承办高水平比赛,市属体育社团每月举办活动和比赛1 次以上,每年开展国际交流和承办国家级以上赛事20 项以上,参加或承办省级比赛和活动50 次以上。开展示范创建活动,探索创建省级示范单项协会15 家以上,市级示范单项协会25 家以上。

4.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放宽体育市场准入机制,支持各类资本和要素进入体育经营领域,同等参与体育市场竞争。坚持“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支持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兴办体育经营实体、体育发展基金和各类体育投资公司,支持有条件企业和个人承办或举办体育赛事,支持社会力量开展有偿业余训练和健身培训,鼓励社会力量以参股、控股、联营、连锁、产权转让、使用权或经营权转让、特营特许权拍卖等方式多元发展体育产业。支持有条件的体育企业进入资本市场融资,通过发行债券、股票,以及项目融资、资产重组或股权置换等方式筹措发展资金。鼓励金融机构适应体育产业发展需要,开发新产品、开拓新业务。协调金融机构在独立审贷的基础上,适当向体育产业倾斜。建立体育基金会,允许体育行业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筹集资金。进一步完善体彩公益金管理与使用制度,充分发挥体彩公益金的杠杆作用,引导各级政府增加配套投入。

(六)扩大体育对外交流,增强体育社会影响力

树立开放的视野和眼光,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体育交流与合作,加强体育对外宣传,发挥体育在展示城市形象、传播文化和增进友谊等方面的作用,全面提高体育社会影响力。

1.加强体育宣传。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宣传原则,着力创新宣传的内容、形式和手段,不断增强全社会体育权利、终生锻炼和低碳生活理念,扩大体育消费在拉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大力宣传体育独特功能和综合价值,将体育的多元价值渗透到教育、文化、卫生、旅游等社会事业领域,延伸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深入挖掘、整理和推广舞龙、舞狮、龙舟等传统体育项目,积极申报更高级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提升无锡体育文化质量。定期发布无锡体育白皮书,提高体育的社会影响力。加强无锡体育网站建设,搭建快捷方便的体育信息发布和咨询平台。

2.扩大体育交流。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认真学习先进国家和发达地区体育发展好的经验和做法,创新体育发展的理念和模式。充分发挥体育在对外交流方面的独特作用,积极组队参加国际和全国的比赛和活动,增进与友好地区和城市的友谊。定期举办国际体育论坛及高层次的体育国际交流活动,发挥无锡籍体育名人的明星效应,提升无锡体育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全面提升“何振梁与奥林匹克陈列馆”功能,力争建成国际奥林匹克博物馆联盟单位。

3.深化体育合作。积极开展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体育合作与交流,努力把无锡打造成长三角旅游体育休闲中心。加快建立与苏北以及西部等部分省区间的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充分利用他们雄厚的运动人才资源,联合培养竞技体育人才,促进优势互补,互利共享。加强与国际体育组织和上级体育部门的沟通和联系,积极引进高水平体育赛事、大型活动和体育项目,为体育发展服务。加强高层次体育人才的交流,推进重点项目的实质性合作,探索国际化体育人才培养的新模式。积极筹备市外籍人运动会,为外国友人安居创业营造良好人文环境。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

各级政府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体育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加强对体育工作的领导,将体育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城乡建设规划,纳入科学发展评价考核目标,把体育工作写入人代会政府工作报告和年度重点工作安排。充分发挥全民健身工作指导委员会作用,建立健全体育工作领导协调机制,统筹体育事业。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关于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和保障工作意见,把业余体校纳入普教序列,落实相关经费和人员待遇。积极制定财政税收、产业扶持、人才引进等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各界投资兴办和经营体育事业,对体育设施建设项目在项目立项、土地征用、规费减免等方面给予支持与优惠。

(二)强化投入推动

各级财政要把体育事业经费、基本建设资金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和基本建设投资计划,体育事业经费增长幅度与财政收入增长幅度比例达 60%以上。设立市级体育产业发展引导资金,以资助、贴息等方式扶持体育企业、体育赛事、体育人才等,有条件的市(县)、区相应设立体育产业发展引导资金。在市级体育彩票公益金中提取一定比例设立体育设施建设投资基金、体育人才奖励基金等,积极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带动作用。加强对政府资金投入产出效益的评估、监测和考核。

(三)强化项目推进

实施体育惠民工程,进一步完善市、市(县)和区、镇(街道)、村(小区)四级公共服务体系,打造城市小区“10 分钟体育健身圈”。实施竞技体育领军人才“110 工程”,每年投入100万引进10 名优秀教练员和运动员,努力培育新的无锡籍奥运冠军、世界冠军。实施体育产业促进工程,认真贯彻国家和省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和实施意见,落实体育产业的财政、金融、土地、税费等方面的扶持政策,培育体育市场体系。实施竞赛品牌工程,按照“错位竞争、特色发展”的要求,积极申办国际国内高水平体育赛事,发展 3 项次以上有较大影响的品牌赛事,力争做到一市(县)区一品。实施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意见》精神,对各级体育设施进行提档升级和延伸覆盖,确保全市体育场馆设施建设和管理水平全国领先。

(四)强化依法治体

坚持依法治体基本方略,全面贯彻落实《体育法》、《全民健身条例》、《彩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加快制定《无锡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研究出台《无锡市加快体育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不断优化体育场馆管理规章制度。规范体育行政许可、行政审批、行政处罚、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程序,提升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实行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增加阳光操作透明度。落实《无锡市体育经营活动管理条例》,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和市场执法检查。实施体育系统法制宣传教育第六个五年计划,全面提高体育队伍的法律素质。

(五)强化人才支撑

落实全市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制定健全人才选拔、培养、引进、交流等制度,逐步建立比较完善的体育人才评价、激励、选拔和竞争机制。改革人才选拔任用方式,全面推行机关中层干部和事业单位领导竞争上岗、公开招聘制度,大胆选用优秀年轻干部。充分发挥我市教育优势,积极开展各类体育教育培训,多渠道培养既会经营又懂体育的复合型人才。加强竞技体育领军人才“110 工程”和体育产业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完善体育事业人才、智力和项目相结合的柔性引进机制,畅通体育事业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完善分配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加快建立重实绩重贡献分配体系,加大对取得突出贡献的优秀体育人才的奖励力度,实现收入与业绩挂钩、职称与能力挂钩,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

(六)强化信息化建设

启动建设无锡体育数据中心,完善体育行政管理、群众体育、竞技训练、教学科研、产业信息等信息系统,建设各类信息管理数据库,稳步推进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在体育系统的广泛应用。抓好市体育局门户网站建设,支持各级体育部门、体育社团和体育民办非企业单位全面建成专门的网站或网页,建立健全保障机制、信息公共机制及考核测评机制,依法保障群众知情权和监督权。引进传感网技术,建立一批智能化体育场地设施,推进“感知体育”平台建设。

可行性研究报告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