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发展规划

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发展规划

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发展规划是广州市“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广州市“十二五”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广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广州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及国家、省、市“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的有关精神和要求,特制定《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发展规划》,以进一步推动广州市教育科学事业发展,繁荣教育科学研究,促进广州市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

一、过去五年的主要工作与成绩

“十一五”期间,广州市教育事业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全市教育结构进一步优化,各级各类教育得到全面协调发展,素质教育深入推进,教育教学质量得到显著的提升,广州市成为了广东省教育强市。通过各方的努力,广州市教育科学事业在“十一五”期间得到全面推进,教育科研管理体制得到进一步完善,教育科研成果无论是数量和质量都得到显著的提升,全市教育科研活动呈现出有序、高效、活泼的良好局面。教育科研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与实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全面落实“十一五”规划各项工作

发挥教育科学规划的前瞻性、先导性和全局性是我市教育科研事业发展的宗旨。“十一五”期间,我市颁布了《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一五”发展规划》、《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指南(2006-2007年)》和《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指南(2008-2010年)》,科学地谋划了全市教育科研工作,引领了全市教育科研活动的发展方向,推动了行政性和群众性教育科学研究活动的深入开展,促进了全市教育科研活动的繁荣。目前,《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一五”发展规划》各项工作得到了很好的落实,教育科研活动在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方面成效显著。

(二)广泛开展课题研究活动

以各级各类课题为载体,推动基层学校和一线教师积极参加教育科研活动。“十一五”期间,全市教育系统承担的国家级课题19项,省部级课题118项。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先后组织了5次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的申报、评审与立项工作,共立项课题524项,其中重大课题5项、面上重点课题42项、面上一般课题308项、专项课题169项。立项的重大课题分别是“广州市属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研究”、“青少年科技教育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社会转型期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均衡发展理论与实践研究”、“广州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价体系研究”、“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学业质量评价体系研究”。在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的引领下,各区(县级市)教育局积极推进区域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立项与研究工作,部分区(县级市)以小课题研究为主要形式,推动了校本研究,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课题研究已成为全市教育科研活动的主要形式之一。

(三)建立和完善教育科研管理体制

“十一五”期间,在广州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全市已初步建立起市、区(县级市)、校三级教育科研管理体制,明确了教育科研管理、指导、服务的职责,建立健全了学科专家匿名评审制度、立项课题合同管理制度、阶段检查与资助相结合制度、年度统计制度、科研共同投入制度等5项制度,以及《广州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办法(试行)》、《广州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档案管理办法(试行)》、《广州市教育局资助科研项目财务管理办法(试行)》、《广州市教育局资助科研课题检查验收实施办法(试行)》、《广州市教育科研成果鉴定办法(试行)》、《广州市教学成果奖励办法(试行)》、《广州市教育系统科学研究奖励办法(试行)》、《广州市教育系统创新学术团队建设管理办法(试行)》、《广州市教育局资助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及学术会议管理办法(试行)》、《广州市教育系统科研学术规范(试行)》等10个管理办法,在课题申报、立项、资助、检查、验收和成果鉴定、奖励、推广各个环节,得到了很好的实施,全市教育科研管理工作已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我市通过每年组织全市教育科研管理部门负责人联席会议以及组织全市教育科研管理干部、科研骨干培训活动,既提高了管理干部的教育科研管理水平,也提升了科研骨干的科研素养。

(四)加强对规划课题的检查和指导工作

为了加强对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的过程管理与指导,确保课题能够按照合同要求如期结题,尤其是督促“十五”规划课题的结题验收工作。2010年4月,全市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和“十一五”规划课题实施情况检查表明,各单位教育科研主管部门能够重视教育科研工作,对规划课题进行了有效管理和指导,也对区域教育科研发展有明确的思路和扎实的措施;大部分课题组都能按计划开展研究活动,档案管理较为规范。在市教育科学“十五”规划立项的356项课题中,已有307项课题结题,结题率在86.2%以上;“十一五”规划立项课题中已有80多项课题结题。

(三)加大教育科研经费投入力度

加大市级财政对教育科研工作经费投入的力度,在保障常规科研项目开支的基础上,加强对科研重点项目的经费扶持。坚持市级财政拨款与单位配套资金相结合,鼓励多渠道筹措科研经费的运行机制。教育行政部门要设立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资助与成果出版专项资助经费,重点投入,择优支持,调动教育科学研究的积极性,确保教育科研工作顺利开展和重要成果的推广与应用。市教育科研机构、市教学研究机构,各区(县级市)教育局以及各级各类学校,应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多渠道筹集开展教育科研项目研究经费和成果推广的配套经费,为教育科研活动创造更好的条件。教育科研项目及成果的资助经费,应严格按照《广州市教育局资助科研项目财务管理办法(试行)》的使用范围和相关规定,保证专款专用、合理使用,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四)加强教育科研绩效评价

建立科学、合理的教育科研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指导各级各类教育科研活动有效开展。高等学校、教育科研机构、教学研究机构教育科研人员应重点在区域教育发展重大问题研究、教育科研理论创新、研究方法创新、科研品牌培育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并积极深入基层开展研究指导与实践活动。基础教育各类学校教育科研人员要结合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开展应用研究,推进校本研究,积极探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科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新方法和新策略。制定教育科研经费、人力投入情况与教育科研成果生成、应用情况的统计标准,逐步建立教育科研投入与产出的评价机制,为进一步提高教育科研绩效水平奠定基础。

(五)建设首批市教育系统创新学术团队

为适应国家、省、市科技创新的需要,促进教育科研高层次人才培养,激发科研工作者的团队合作精神,形成优秀人才的团队效应,增强市教育系统科研后劲与核心竞争力,推动创新型广州建设,市教育局在全市建立了25个“广州市教育系统创新学术团队”。2010年4月对这批学术团队的中期评估表明,各团队均能按计划建设,发展目标明确。创新学术团队建设促进了所在单位的科研队伍建设和合作创新能力提升。

(六)形成了一批具有较高质量的科研成果

“十一五”期间,广州市获得国家级、省部级教育科研成果奖的数量有了显著增加。全市获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研成果奖2项,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49项,其中一等奖14项。2007年,在广州市第六届教学成果奖(基础教育、职业与成人教育部分)评选活动中,共有31项成果获得奖励,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18项。2009年,在广州市第七届教学成果奖(基础教育、职业与成人教育部分)评选活动中,共有42项成果获得奖励,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15项、三等奖24项。

(七)以信息化手段推进教育科研管理工作

教育科研信息化是教育科研事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十一五”期间,在教育信息化迅速发展的形势下,我市加强了教育科研网络建设,完善了“广州市教育科研网”;依托“广州教育研究”网,初步建立了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系统和市教育科研调查统计平台,已经实现了年度教育科研网上统计和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网上申报、网上匿名评审和课题过程管理等。

(八)加强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广和对外学术交流

“十一五”期间,全市举办了多层次、多主题、多样式的教育科研活动,逐步形成了学术品牌和交流平台。如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每年组织一次的“校本研究与教师专业发展学术研讨会”、广州教育学会的年度学术研讨会。广州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定期编印了《广州教育科研成果简报》,及时报道教育科研活动信息,推广全市教育科研新进展、新成果。根据2009年《广佛肇经济圈建设教育合作协议》和《广州市佛山市同城化建设教育合作协议》在教育科研方面的有关要求,我市进一步加大了广佛肇三地之间教育科研的交流与合作,初步实现了区域教育科研资源共享。“十一五”期间,我市与国内同类城市、港澳台地区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促进了广州市教育科研事业的发展。

二、教育科研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十一五”期间,我市教育科研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全市高层次、高水平、高质量的教育科研成果数量不多;推动区域教育发展的重大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比较缺乏;以高等学校、教科研机构教育科研力量为依托,引领、指导全市基础教育科研活动的有效机制和良好格局尚未形成;教育科研管理工作存在专业人员配备不足、教育科研培训系统性不强、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力度不够等问题。另外,全市教育科研创新性相对不足,教育科研专家培养、科研团队建设的配套制度还不够完善,与满足广州市教育发展战略对教育科研提出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

三、“十二五”期间面临的发展形势和要求

“十二五”规划期间,是我国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重要时期,我国将继续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到2020年,我国将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迈进人力资源强国行列。要实现上述目标,需要以新的思维、新的动力、新的举措促进全市教育科研工作的新发展。

“十二五”期间是广东省全面贯彻《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加快经济结构转型和发展方式转变,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和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广东省将优化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基础教育结构,以新思路和新机制推动教育发展上水平,争创国家教育综合改革示范区。在这一时期,广州市也将围绕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综合性门户城市、区域文化教育中心、全省“首善之区”和国际大都市的目标定位,加快推动教育综合改革,促进教育体制创新,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

新形势下教育的发展对教育科研提出了更高要求,也给教育科研发展带来了广阔的空间。教育家、名教师、名校长、名团队的成长离不开教育科研,创新性人才的培养也离不开教育科研。未来一个时期,教育科研将向深层次推进,进一步强化内涵发展、推动人才培养、注重科研成果的应用和推广。全市各级教育科研主管部门、教育科研工作人员和广大教师都要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紧迫感,紧扣我市教育改革发展所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遵循教育科研规律,完善教育科研管理体制和发展机制,广泛开展教育科研活动、大力培育教育科研成果,努力深化教育科研内涵,不断创新教育科研方法,坚持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推动教育科研工作取得更大的成就。

四、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发展目标

“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制定与实施,既要充分肯定“十一五”期间全市教育科研工作取得的主要成绩,认真吸取“十一五”期间教育科研工作的成功经验,又要认真研究和分析全市今后五年教育改革与发展所面临的新形势、新机遇和新挑战,着眼于解决教育科研事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着眼于更好地服务于全市“十二五”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中心工作,着眼于推动教育科研健康发展,不断增强和充分发挥教育科研服务于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开创与区域文化教育中心相适应的教育科研新局面。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按照《广州市“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的有关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推动教育科研为教育行政决策服务,为教育改革和发展实践服务,为建设区域文化教育中心和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服务。坚持学术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相结合,突出应用性研究、对策性研究和实证性研究;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发展方针,鼓励自由竞争和学术研讨,遵守学术规范;坚持尊重地方教育科研发展实际,教育科学研究普及与提高并重,立足广州,辐射华南,面向全国。

(二)基本原则

1.明确方向,重视两个服务

明确教育科研发展的方向,重视教育科研在服务教育行政决策和服务教育教学方面发挥的基础作用。要关注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把握教育前沿理论,围绕广州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理论问题与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开展研究,力争取得创新成果。

2.突出重点,鼓励科研创新

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在全市普及教育科研基本知识与能力的基础上,力争形成特色和优势,取得有代表性的科研成果。鼓励研究的原创性、集合性和兼容性,鼓励教育科研在理念、方法、技术等层面的全面创新。

3.扶持青年,强化团队建设

加强教育科研骨干培养,为中青年教师开展研究活动提供条件与平台。鼓励科研专家、学术带头人与中青年骨干教师组成科研团队,合作开展研究,实现优势互补,力争获得高层次成果。

4.立足广州,扩大对外交流

进一步培育区域教育科研特色与品牌,加大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力度,深化学校之间、区域之间的学术交流与协作,加强与珠江三角洲地区、港澳台地区以及国内外其他地区的教育科研交流与合作。

(三)发展目标

1.总目标:“十二五”期间,全市教育科研工作要以有效服务于教育行政决策、促进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提升教育科学研究水平为重要方向,以思想观念、组织制度和技术手段的创新为动力,推动教育科研事业取得新的突破。通过五年的努力,促进广州市教育科研水平再上新台阶,基本达到与教育强市、区域文化教育中心、国家中心城市相适应的教育科学研究水平和实力,在为广州教育改革与发展服务的广度和深度上取得显著进展。

2.具体目标:

(1)推动理论突破,丰富实践经验,进一步加强教育科研工作为区域教育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服务功能。紧紧围绕全市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开展教育科学研究,结合新的教育教学实践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突破,进一步增强全市教育科研对教育和社会的贡献程度。

(2)加强人才培养,培育一批高水平、高素质的教育科研专家和骨干,引领和繁荣全市教育科研活动。“十二五”期间,要通过教育科研团队建设、教育科研示范基地建设、专项研究等途径来进一步加强全市教育科研队伍建设。

(3)积极形成全市教育科研的优势、特色和品牌,打造一批具有区域特征、在华南地区有重大影响的一流教育科研成果。加大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和交流力度,增强教育科研成果对教育教学实践的指导、促进与服务作用。扩大教育科研对外交流与合作,进一步确立和保持广州在全省教育科学研究中的领先地位,增强广州教育科研在华南地区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4)建立有序、高效的教育科研管理体制,整合教育科研资源,进一步创新教育科研发展机制。优化配置全市教育科研资源,推进教育科研信息化建设,推动教育科研资源共享,加强科研管理、指导和服务工作,加强全市教育科研工作的组织力度,整体提升教育科研水平。

五、主要工作与任务

(一)加强教育科学研究,推动教育改革和发展

教育科研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也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保障。进一步加强教育宏观政策和发展战略的研究,引导教育科研人员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探讨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积极为教育行政决策提供咨询服务,提高教育决策的科学化水平。充分发挥广州地区高等院校、教育科研机构、教学研究机构、教育学术团体专家学者的学术优势和专业特长,引领全市教育科研活动的发展方向。鼓励教育科研专家深入基层学校开展教育科研指导、交流和合作活动,加强教育科研专家对一线教师教育教学实践的指导,增强教育科研对教育教学工作的促进作用,进一步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二)加大科研培训力度,培养教育科研人才

加强教育科研常规培训和专项培训,增强培训的系统性、实效性,努力建设一支结构合理并具有开拓、创新和探索精神的教育科研人才队伍。开发教育科研培训系列课程资源,会同各级教育部门,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全市教育科研系列培训。定期组织市属单位和区(县级市)教育科研管理机构教育科研管理专职人员培训,提升科研管理干部业务水平。分区、分片、分批对基础教育学校教育科研骨干进行轮训,进一步普及教育科研知识和方法,整体提升教育科研水平。完善创新学术团队的培养与建设机制,培养、评选和认定一批教育科研专家、名师和骨干,通过研修培训、学术交流、项目资助等方式,为科研专家、学术带头人与中青年骨干教师的成长提供支持和保障。“十二五”期间,在全市培养50名左右的教育科学学术带头人,培养100名左右的科研型校长和中、高级教育科研管理人员,培养1000名左右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科研骨干教师。

(三)推进专题研究项目,繁荣全市教育科研活动

积极培育区域教育科研品牌和科研特色,进一步推动市属高校重点学科建设、市教育系统创新学术团队建设,深化教育科学的应用研究和基础研究,依托“市属高校‘羊城学者’”、“‘市属高校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等项目培养科研领军人才、学术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鼓励并积极组织科研实力较好的学校和团队申报国家、省级科研项目。围绕全市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科学制订《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发展规划课题指南》,明确重点研究方向和领域,引领全市教育科研发展方向。我市将进一步加强课题的申报、立项和研究工作,逐步提高市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的立项标准和验收标准。进一步加强重大课题的组织工作,结合我市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综合性门户城市、区域文化教育中心的需求,组织力量开展前期广泛、深入的调研,选取能解决我市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关键问题作为重大课题选题参考,向广州地区公开招标,并建立重大课题立项前调研答辩机制,加强重大课题的前期筛选工作。“十二五”期间,拟立项约500项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其中重大课题约10项,面上重点课题约50项,面上一般课题约300项,专项课题约140项。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原则上每年组织一次课题申报、评审和立项。鼓励并支持市级教育科研机构、教学研究机构、教育社团和各区(县级市)教育科研部门组织相关领域课题的申报、立项和研究活动,推动行政性教育科研活动和群众性教育科研活动的共同繁荣。

(四)依托信息化建设,优化教育科研工作

依托广州市教育信息化建设,建设功能完备的教育科研信息化平台,优化教育科研管理工作,实现全市教育科研资源共享。建立和完善市级教育科研信息库和课题管理平台,提高教育科研信息收集、交流、处理能力,提高教育科研信息资源的综合利用与应用能力。建立广州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系统,在课题申报、专家评审、过程管理、验收鉴定等环节,充分应用教育信息技术,提高管理效率,并逐步实现课题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建立广州地区教育科研专家库,组建广州市教育科研学术指导委员会,统筹全市教育科研业务指导活动,对专家参与科研工作活动试行信誉管理模式。完善广州市教育科研调查统计平台,提高科研统计数据的客观性、真实性、准确性。完善“广州市教育科研网”和“广州教育研究网”,广泛宣传广州市教育科研新动态、新成果,推动网上科研论坛建设。

(五)建立成果推广与激励机制,提高应用效益

强化教育科研学术规范,增强教育科研成果的学术价值和应用推广价值。建立教育科研成果公布制度,定期编印《广州市教育科研成果简报》,探索并建立教育科研成果展示和交流的综合平台。建立教育科研重大成果推广机制,加强对重点科研项目、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的成果推广工作,对会议推广和成果出版进行专项资助,定期选编有价值的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成果、市教育科研(鉴定)成果结集出版,对专著类成果组织专门评审,并择优资助出版。加强市教学成果奖评选工作,适度增加奖励层次和扩大奖励规模,为从事教育教学研究的教育工作者提供有力的支持,并推荐优秀科研成果申报国家、省级教育类成果奖,进一步提升全市教育科研成果的层次和整体水平。探索促进教育科研工作的项目资助与奖励的新形式和新途径,完善教育科研成果激励机制和配套措施,把教育科研成果的质量、水平和推广效果作为成果评选、职称评定和晋升的重要指标。创造条件,支持有较高价值和有较强创新性的教育科研成果转化为区域教育教学实践的应用资源,提高教育科研成果应用效益。

(六)加强区域协作,扩大对外学术交流与合作

探索区域教育科研协作的新形式、新模式、新途径。通过重大项目、重点项目的研究,在广州地区形成更为广泛的、多层次的、动态开放的教育科学研究共同体,形成教育科研的区域特点和区域优势。鼓励高等学校、教育科研机构与基层学校建立教育科研协作体,建立科研合作团队,深入开展专题项目的研究活动;鼓励区域间共同推进重大教育科研项目,建立教育科研互助合作机制,进一步扶持农村地区教育科研工作,推进教育科研的均衡优质发展。根据《广佛肇经济圈建设教育合作协议》和《广州市佛山市同城化建设教育合作协议》在教育科研方面提出的要求,积极建立综合平台,通过学术论坛、科研协作、共享资源等途径加强广佛肇三地教育科研部门和教育科研人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同时,加强与国内同类城市,尤其是港澳台地区以及国外发达城市教育科研部门、学术团体的交流与合作,增强我市教育科研的影响力。

(七)加强学术规范建设,营造健康的科研氛围

进一步重视和加强教育科研项目评审、立项、研究、成果鉴定等环节的学术规范要求,加强全市教育科研工作的学术规范建设。遵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坚决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不断提高全市教育科研人员的学术道德水准和社会责任感,以营造健康的教育科研氛围。凡承担和参与广州市“十二五”规划教育科研项目的主持人和项目组成员,要严格遵守《广州市教育系统科研学术规范(试行)》,在学术引文规范、学术成果规范、学术评价规范、学术批评规范等方面做出承诺和表率,承担相应的学术责任、道义责任和法律责任。各级各类教育科研管理部门及被邀请参加广州市“十二五”规划教育科研项目评审、指导、结题验收和成果鉴定的专家,要严格遵守《广州市教育系统科研学术规范(试行)》。坚持程序公正、标准科学,采用同行专家评审制,实行回避制度、民主表决制度,建立结果公示和意见反馈制度等。

六、重点研究方向与领域

根据广州市“十二五”期间致力于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综合性门户城市、区域文化教育中心的总体目标,同时配合广州市承担全国教育体制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的推进,确保广州市教育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发展目标的如期实现,确定如下重点研究方向与领域,以更好地引领全市教育科学研究的蓬勃发展。

(一)广州市推进教育现代化战略研究

教育发展的质量与水平对广州市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综合性门户城市、区域文化教育中心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十二五”期间,广州市将坚持优先发展教育,重视教育公平,促进教育均衡优质发展的原则,积极探讨人才培养体制改革、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为此,要进一步深入把握广州市教育现代化的内涵和实质,探讨广州市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战略与有效路径,同时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为广州市实现教育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和方向指引。

(二)增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科学性、实效性研究

增强德育科学性和实效性是目前德育工作发展的主要方向,也是德育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十二五”期间,广州市将建立分层递进、有效衔接的德育内容体系,整体构建大中小学德育工作体系,创新德育实施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提升德育的实效性。本研究方向与领域可重点分析研究广州市中小学德育工作主要经验和面临的问题,提出增强德育工作科学性和实效性,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并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营造和谐文明“首善之区”的基本政策和策略。研究内容可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研究、对不同年龄阶段学生德育工作科学性和实效性研究、“家庭—学校—社区”三结合精神文明建设研究、学校德育工作队伍建设研究、德育向公民教育转型研究,等等。

(三)区域推进素质教育政策、机制与策略的研究

“十二五”期间,广州市将继续深化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实施素质教育需要进一步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树立全面发展观念,努力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为此,需要进一步丰富素质教育理论,深入探讨素质教育的内涵和内容,并根据广州市推进素质教育的实际情况,从教育政策、体制机制和实施策略等方面展开研究和试验。

(四)广州市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研究

推动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是广州市义务教育发展的战略性任务。“十二五”期间,广州市将全面提升义务教育学校的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为此,需要深化相关内容的研究,如广州市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保障机制的研究,推进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建设策略和途径的研究,优化配置城乡教育资源的研究,统筹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思路和政策的研究,改造薄弱学校的研究,建立义务教育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的研究,建立义务教育质量监控、评估体系的研究,等等。

(五)广州市提升高中教育质量水平研究

“十二五”期间,广州市将继续推动普通高中学校多样化和特色化发展,既充分发挥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的示范和辐射作用,也支持普通高中学校立足学校传统和优势,开发校本课程,创新育人模式,形成一批科技、艺术、体育、外语等特色高中,在全市形成“办学体制灵活多样,特色高中合理布局”的高中发展新格局。在这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广州市高中教育质量显得尤为重要。为此,需要丰富在推进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和实验、高中学生综合实践活动与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以及学生发展指导制度的建立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六)广州职业教育与地方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十二五”期间,广州市要建立与广州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相适应的,中等职业教育(含技工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此,需要深化相关领域的研究,要科学预测未来5年广州市经济发展对职业教育发展提出的人才培养需求,落实职业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按照广州市“双转移”和中心城区“退二进三”等经济结构调整优化战略,以及建设航运、物流等国际中心对中等职业人才的需求,提出适应广州产业结构调整、行业人才需求的职业教育发展策略。重点探讨职业教育的数量规模、学校布局结构调整、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课程建设与改革、深化工学结合、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增强职业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等问题。

(七)地方高等学校培养创新人才研究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培养创新人才提出了总体要求,明确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学校教育和实践锻炼相结合、国内培养和国际交流合作相衔接的开放式培养体系。探索并推行创新型教育方式方法,突出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坚持因材施教,建立高等学校拔尖学生重点培养制度,实行特殊人才特殊培养”以及“实施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政策”等内容。《广州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也提出“未来10年广州将建成国际人才港”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突出培养创新型人才,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十二五”期间,广州地区高等学校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肩负着重要的使命和责任,要积极探讨地方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机制和新模式,为广州市加快推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

(八)广州市学前教育发展研究

目前,广州市已经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幼儿园办学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但广州市学前教育发展还存在经费投入不足、农村学前教育发展滞后、幼儿教师队伍不稳定等突出问题。《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41号)对今后一段时间学前教育的发展作出了重要部署,明确了地方政府发展学前教育的责任。各地也正在编制《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在这一背景下,广州市应把发展学前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学前教育的公益性,积极探讨学前教育的发展战略和实施策略,改革幼儿园的办学体制与管理体制,大力扶持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着力解决当前学前教育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满足适龄儿童的教育需求,促进学前教育均衡优质发展。

(九)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十二五”期间,我市将以教师专业化发展为重点,全面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因此要重点探索教师师德建设的有效途径,探索教师培养培训体系的建设,探索教师管理制度的完善,探索促进教育家办学的长效机制的研究,探索高校教师创新学术团队的建设,探索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策略,探索中小学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路径,探索名校长、名教师、学科带头人的培养策略,,探索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建设,等等。

(十)广州市教育信息化发展研究

“十一五”期间,广州市教育信息化得到显著的发展,全市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信息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并与学科课程实现了初步整合,但在如何通过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和质量、整合优质教育资源、构建广州市教育信息管理系统等方面的高质量研究成果还比较缺乏。“十二五”期间,要进一步贯彻落实《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关于加快“信息广州”建设的意见》,继续加强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教育信息化应用系统的建设、推进师生信息素养及能力的建设、深化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广泛应用。为此,需要深入开展广州市教育信息化发展研究,丰富相关成果,以进一步提升广州市教育信息化的理论水平和应用水平,促进广州市教育现代化的实现。

(十一)广州市教育督导、考试与评价机制研究

“十二五”期间,广州市将坚持“先行先试,推动教育体制改革与创新”,进一步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强化督政与督学功能,完善教育督导机制,改革教育招生考试制度。为此,要重点探索区域教育督导制度的建设、探索教育督导机构独立履行职责的机制、探索促进学生发展的多元评价方式、探索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有效策略、探索教育教学质量监测体系的建立等方面的内容,为深化广州市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提供丰富的成果支持。

(十二)广州市建设学习型城市研究

建设学习型城市是指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良好制度与氛围,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城市。建设学习型城市是广州市建设区域教育文化中心、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全省“首善之区”的必要要求,是广州市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突破口。“十二五”期间,广州市将大力推进现代学习型国际大都市的建设,推动“广州数字化学习港”的建设。为此,需要在社区学院建设、学习型社区建设、终身教育体系建设、职工继续教育体系建设、农村劳动力培训体系建设以及现代远程教育等方面开展深入的研究。

七、保障措施

(一)完善教育科研管理体制

建立协调、有序、高效的教育科研管理机制,促进各类科研项目科学、健康的运作。教育科研项目实施从重立项转向重过程、重队伍、重机制、重效果,以管理促成果。进一步明确科研项目管理的各级各类主体,明确各主体在项目管理中的责任、义务和权利。建立层次分明、职责明确、运转灵活的市、区(县级市)、校三级教育科研管理体制。完善全市教育科研工作由广州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负责统筹、组织和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广州市教育局科研处,市级教育科研管理具体工作由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组织进行的管理体制,市教育科学研究所主要负责市级及市级以上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的过程管理和结题验收工作,同时具体承担全市教育科研指导、培训、监督、评价及相关服务工作。各区(县级市)教育局教育科研部门,主要负责辖区范围内教育科研管理和指导工作。基层学校相应的机构,主要负责学校层面教育科研工作的管理和组织。各级教育科研管理部门应根据工作需要,配备专业人员专职从事科研管理与指导工作。教育科研项目管理工作按照有关管理办法和制度执行,定期评估执行情况,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及时修改完善管理办法和制度,进一步提高科研管理工作的效率。

(二)创新教育科研发展机制

教育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对教育科研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用务实、开拓、高效的思维来创新教育科研发展机制。健全全市教育科研管理部门负责人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讨教育科研工作中的重大事项。进一步优化组合科研资源,重视和加强对教育科研的宏观统筹和协调,对全市教育科研的力量和资源进行有效组织和优化配置,整体提升全市教育科研的组织力度与水平。整合区域教育资源,积极支持市教育科研机构、市教学研究机构、市教育学会等教育机构和群众学术社团的发展。以课题研究为主体、学术团队建设为重点、科研培训为动力、基地建设为依托,带动全市教育科研水平提升。完善重大课题和政策调研项目的研究机制,形成并推广对区域教育发展有重大推动作用的教育科研成果。积极探索教育科研、教学研究、教师研修一体化的途径,发挥教育科研对深入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作用。制定中小学教师参加教育科研活动的评价指标体系,把教师参加教育科研活动的考核情况纳入教师继续教育学分管理与认定范围,以进一步促进全市教育科研工作健康、良性发展。

可行性研究报告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