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市“十二五”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

九江市“十二五”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

为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落实市委九届七次全会“两区互动、强工兴城”的重大部署,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加快物流产业的专业化、规模化和现代化建设,提高物流服务质量,改善物流服务环境,推进物流网络、企业、信息三大体系建设,最大限度地降低社会物流总成本,发挥区位优势,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产业,发展港口型物流业,确保我市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根据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紧扣《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要求,依据国家及江西省《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精神,并与相关规划相衔接,特编制本规划。

一、物流业发展现状

(一)产业现状

九江位于赣、鄂、皖、湘四省的结合部,自古曾是“三大茶市”、“四大米市”之一、途通九岭的通都大邑,是全国区域性的商贸物流大通道。“十一五”以来,九江不断推进工业化、城市化步伐,支柱产业和工业园区成为重要的增长极,消费品市场需求旺盛,对外贸易高速发展,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是长江产业带的组成部分和重化工、能源工业基地。九江市步入了现代物流业新的发展历史时期。

1、物流需求不断扩大,货物运输总量呈现逐年加大

“十一五”期间,随着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物流业呈平稳较快增长。从2005年至2009年,物流业增加值快速增长。全社会货运量从2540万吨增加到7331万吨(08年口径调整),货运量平均增长速度为12.8%;货物周转量从15.45亿吨公里增加到141.38亿吨公里,货物周转量平均增长速度为16.7%(08年口径调整)。全市货运运力平均增长速度为17.9%。其中,公路货运量占全社会货运量比重为56%,货物周转量占全社会货物周转量的比重为30%左右。

从货物的流向来看,省内运输货运量占68.33%,周转量占15.72%,运往省外的货运量占3.48%,周转量占10.65%,从省外运抵本省的货运量占3.48%,周转量占11.24%,异地经营的省外运输货运量占24.72%,货物周转量占62.39%,驻外货运比重之大,是因为一些较大的货运民营企业不断地向外拓展市场,距离运输增加。

从货物分类情况看,矿物性建筑材料货运量占13.5%,货物周转量占7.95%,非金属矿石货运量占17.03%,货物周转量占5.84%,轻工、医药产品货运量占1.53%,货物周转量占11.76%,农林、牧、渔业产品的货运量占3.38%,货物周转量占11.92%。从各类货物运输比重看,我市的大宗货源主要是矿物性建筑材料,非金属矿石及水泥(三项合计占36.96%)。物流需求增长主要源于四个方面:一是工业和经济外向度持续提高;二是区域性专业化市场辐射半径不断扩大;三是支柱特色产业向工业园区和开发区集聚;四是农产品基地化和商品量大幅增加。例如水产品物流2009年交易量在20.2万吨,“十一五”以来年均增长22%。2009年,我市粮、棉、油、猪、蔬菜、水果等大宗农产品物流量分别增长6%、10%、33%、18%、10%。

2、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支撑促进了物流业发展

全市已初步形成四通八达的水陆空现代立体交通体系,网络规模不断扩大。

水运方面,拥有152公里长江岸线和鄱阳湖大部分水域,内河航运里程966.8公里,建有各类港口、专用码头144座,经营航运企业67家,港口年吞吐量6182万吨;上港集团通过收购九江港口集团来九江投资开发城西港区,已建成九江港30万TEU国际集装箱码头和年综合通过能力129万吨3.8万标箱的上港物流园一期工程,标志着我市现代物流业进入重要历史发展期。

公路方面,境内福银高速、杭瑞高速、武吉高速、105国道、316国道以及省道共计里程约1800公里,加上县、乡、村级公路网络,总里程已达1.67万公里。彭湖高速、九瑞码一级公路即将建成。全市拥有营业性载货车辆9407辆,运输能力约6万吨。

铁路方面,京九、武九、合九、铜九在此交汇,运营里程389公里。相继建成九江港、九江电厂、九江石化等大型企业铁路专用线22条,运营里程51公里。京九、武九铁路已完成电气化改造,并全面建立铁路货运信息系统,初步形成了“T”字型快速铁路运输格局。九江车务段发送货物量逐年稳步增长,2009年共发送货物780万吨,到达货物538万吨。

管道方面,已建成仪长原油管道黄梅至九江支线,为九江石化进一步扩大原油生产加工能力奠定了基础;起于九江石化的九昌樟成品油管线每年可向省内输送成品油350万吨;九江是管道天然气入赣第一站,目前川气东送江西专线、西气东输二线穿江工程基本完成,已具备向九江供气条件,省网一期在九江境内工程正在施工,计划2010年建成通气。

航空方面,拥有4C级标准机场1座,已开通至上海、北京、厦门、广州等地航班。2009年,九江庐山机场旅客吞吐量已达到6.2万余人次。

此外,发达的通信网络为我市发展现代物流业提供了信息技术支持,基本能够适应当前发展需求。

3、物流相关规划

《国家粮食物流规划》将九江定位为长江中下游重要的物流节点城市;《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将九江定位为区域性物流枢纽;交通部科学研究院对九江交通运输总体规划的定位是赣鄂皖湘区域性转港贸易物流中心、长江流域国际贸易转换枢纽、江西省加工制造业的物流集散中心、全国物流供应链重要节点。

以上发展现代物流业的规划目标,为我市发展现代物流指明了方向。

(二)发展潜能与前景

1、强工兴城深度推进,需求拉动进一步增强

我市坚持实施强工兴城、项目推进战略,经济增长进入加速期。未来三到五年,我市以工业为主导的快速增长格局逐步形成,工业园区成为推动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支撑,产能预计情况是:炼油1000万吨、钢铁1000万吨、烧碱20万吨、有机硅70万吨、锌铅40万吨、玻纤45万吨、水泥2000万吨、汽车20万辆、发动机20万台、棉纱30万吨、化纤60万吨、加之船舶、轻工食品、机械电子、其他建材等等,带动大量的原材料采购和产成品输出将对我市物流业产生巨大需求。从而带动社会物流量的快速增长(工业物流占75%以上)。九江对物流需求较大的有九江开发区、湖口、庐山区、永修、共青等园区。

同时,九江未来五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年均递增18%左右,预计粮、棉、油、猪、蔬菜、水果等大宗农产品流量增速稳中有升。我市将继续改造建设以开拓城乡市场、支撑生产建设、扩大居民消费为重点,构建安全、便捷、畅通、高效的现代商贸物流体系。加快建立和完善大宗农产品流通体系。依托产业基地、商品主销区或集散地,努力发展特色鲜明、辐射力强、服务功能全的大型批发市场,加快建设规模大、集散能力强、功能齐全的现代物流园区。以中心城区为依托,形成“城内大商场、城中特色街、城郊大市场、城外大物流”的发展格局。

我市物流产业正可以抓住这一机会在整个供应链环节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2、对外开放和区域合作深化,区位优势进一步凸显

我市作为国家一类开放口岸和江西唯一通江达海的外贸港口城市,拥有进出口自营权,已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往来,赣北、鄂东、皖西南等地区许多工业原材料、产品及农副产品主要通过我市集散。由长江黄金水道、京九铁路和连接高等级公路构成的南北、东西运输主通道,使得九江在我国东西经济推进和南北物资交流中发挥着重要的转换和传递作用,为中部地区货物的集散提供了辽阔的市场半径和巨大的经济腹地,成为承接沿海产业转移和国内消费市场的物流中心。

“十二五”期间,国家将推动“两横两纵”经济带和粮食、化肥、棉花、鲜活农产品流通通道建设,建立石油、煤炭、重要矿产品物流体系,实施能源、矿产品物流工程;同时,许多国内国际制造商和零售商拟将其国内仓库及配送设施移至中国中部地区,九江成为中部地区物流布局的重点区域。我市仓储设施和运输能力必将得到较快发展,货物周转量将明显增加。随着上港集团的进入,九江开发区、出口加工区、城西港区“三区合一”的高效整合,依托现有的铁海联运、公铁联运、江湖联运的便捷和通关直航、与上海洋山港实现无缝对接“一票到底”的国际航运优势,外贸货物运量也会明显增加。这些将为我市物流产业的加速发展提供前所未有的机遇。2009年九江港全年货物吞吐量3000万吨(外贸95万吨)、10万标箱。经过努力,预计九江港在三到五年时间内逐步完成并达到40万标箱吞吐量。预计“十二五”期间物流量年均增长速度将保持在13%以上。

3、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物流布局进一步展开

“十二五”期间,随着九景衢铁路、武九客运专线建成以及常岳九铁路、咸宜吉铁路、池州至九江城际铁路的筹建,我市还将将建设城西港区、码头工业城、湖口金沙湾等一批铁路疏港专用线,通过继续完善铁路网络,提高技术等级,升级改造铁路枢纽和运输站场,铁路客货运能力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陆续建成九江长江公路大桥、杭瑞高速九瑞段、永武高速、都昌至九江县高速,绕城高速,以及一批港区与干线公路相衔接的输港通道等。同时,全面提高全市公路网通达深度,提升路网等级,完善路网结构。

通过大力发展以长江航运为龙头的多式联运,加强与长江、鄱阳湖水系航道形成干支直达、江海联运的水运网络建设。

加强九江庐山机场专线货运潜能,建设航空快递服务业务体系。

随着国家重点项目建设和我省加快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和沿江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我市物流基础设施将进一步完善。依据交通和产业布局构成的“T”字型物流布局进一步展开,将形成全市“四大区域”、“三级节点”的物流架构,从而大大提高区域性物流集散功能。

三、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九江争得应有地位、人民过上小康生活”为总体目标,以培育现代物流企业为主体,建立物流网络为基础,发展信息技术为手段,应用现代物流理念为指引,构建有利于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和发展平台,力争用5年时间,把九江发展成集水运、公路、铁路、空港、管道于一体,以港口集装箱物流为中心,综合型物流和保税物流相配套的现代物流框架,成为连接长三角、辐射鄂、皖、湘的现代物流枢纽城市和全国区域性物流节点,使现代物流业成为九江发展的新亮点,突显九江无法替代的物流优势地位,为九江科学发展、奋起赶超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发展目标

今后五年的总体目标:充分发挥九江长江黄金水道和国家一类口岸优势,构建起综合运输、口岸通关、信息网络、物流园区、政策环境等五大平台,形成立体化、全方位物流网络,建设物流网络、信息、企业三大体系。包括建成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与国际通行规则接轨的社会化、专业化现代物流网络,形成多种运输方式相协调的物流运输格局,搭建全市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一批重点物流基础设施,培植一批现代物流龙头企业。

到2015年主要指标:

——物流增加值年均增长15%。

——物流总费用占GDP比重降低到17%。

——第三方物流总收入占全社会物流总收入比重占35%。

——建成完善物流信息平台和电子口岸平台,物流企业使用网络技术处理用户物流信息比例达60%。

——经营规模亿元以上物流企业集团达到2—3个。

——全市3A级及以上物流企业3—5家,国家物流营业税差额纳税试点企业1—2家。

——建成3—4个物流园区,4—6个物流中心,建设改造6-10家批发市场。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重点物流园区达到1—3个。

四、总体布局和主要任务

(一)空间布局

根据全市经济发展要求和“强工兴城”的战略部署,综合考虑我市交通格局、区域经济发展、城市规划以及与周边省市的相互关系等因素,并与国家及省物流规划相衔接,构建以中心城区为中心的集散有序、布局合理的国内区域性物流中心。根据我市经济发展目标和城市规划,按照商贸物流贴近市场、产业物流贴近企业的原则,合理布局建设一批物流园区和物流中心。“十二五”期间我市现代物流空间总体布局是:构建一个枢纽,培育三大体系,打造三大通道,发展四大物流区域,建设三级节点城市,形成四大类物流园区。即以水运为核心、集铁路、公路、航空、管道“五位一体”的现代运输枢纽,物流网络、物流企业和物流信息三大物流体系,国际水运、全国铁路和区域公路运输三大通道。

根据地域条件和发展现状划分四大物流区域。

1、中心城区商贸物流核心区。包括浔阳区、庐山区、开发区、九江县,规划在城区发展中心和次中心商贸圈,城郊加快批发市场改造建设,大力发展城市配送为主的商贸物流。改造京九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华东建材市场、国际汽车城等;新建九江市旅游商贸中心、吉美特国际小商品城、宏大五金电器城、废旧物资交易市场、琵琶湖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等;新建快速消费品配送为主的新雪域物流园、配送建材五金医药等为主的浔南物流配送中心等项目。新建项目原则布局在市区昌九高速(环城高速路)外围附近。

在核心区边缘陆续建设城西、城东、城南物流园区

城西国际综合物流园区。充分发挥上港集装箱码头和上港物流园区的带动作用,加大政策扶持,推进城西进港铁路专用线建设,提升港口物流集散和辐射功能,建设我市水运物流的核心区。以城西临港工业为依托,加大招商引资,引进大型物流企业,提升园区综合物流服务功能。争取九江保税港区项目批复,进一步增强九江口岸的货物聚散能力,努力打造长江中游和中部地区的国际水运物流运输中心。“十二五”规划建设项目有九江保税港区(保税物流中心)项目,规划总面积7.9平方公里,第一期建设1.45平方公里;建设城西港2个5000吨级泊位散杂件码头泊位、2个汽车滚装泊位,4个5000吨级煤炭码头泊位和超千万吨级煤炭储配中心等。214码头改扩建2个5000吨级综合泊位码头项目。

城东综合物流园区:在庐山区新港建设城东综合物流园,以大宗农产品仓储中转物流为主要功能,包括现代粮食物流中心和食品油料罐仓储运、棉花储运等;同时兼顾工业配送物流业务。前期建设粮食现代物流中心和城东公路物流中心,城东公路物流中心建议选址原九湖公路新港镇附近。建设城东公用货运码头。

城南陆港物流园区:在九江县即在绕城高速与市区连接区南端,拟构建城南物流园区。前期建设城南公路物流中心,建议选址在双瑞公路沙河附近,主要服务于公路货运。后期建设功能为公铁联运的现代物流园区。

2、昌九物流区域。以共青城为中心,包括德安、永修等县区,发挥京九线、赣粤高速的作用,建设德安、共青相向发展产业物流园,永修星火物流中心等,物流园沿铁路和高速公路辐射周边各市县,成为承接省会南昌和沿京九铁路、赣粤高速、鄱阳湖经济区地区的纺织服装、精细化工和农副产品物流集散地。

3、东部物流区域。以湖口金砂湾物流园区为主战场,包括彭泽、都昌等县区,通过九景衢、铜九铁路线、杭瑞高速连接江浙沪皖,利用“二高二铁二水”的优势,以工业供应链物流为契机,在湖口港区规划建设公用深水港码头,建设钢铁物流中心、陆港物流园等项目,发挥港口通道和仓储集装箱码头的强大功能,形成区域性工业物流配送中心。

4、西部物流区域。包括瑞昌、武宁、修水县。利用“二高一铁”的规划建设,建设辐射周边省、市、区域县的公路物流中心和扩建瑞昌码头水运设施,发挥对周边地区商贸物流集散和辐射功能,在货物集散地规划农副产品和工业品物流园,成为湖南湖北及周边接驳我市产业的物流节点。

四大物流区域构成我市承东启西,引南接北的大开放式物流框架。同时,突破行政区划,把每个物流区域的主要城镇物流中心建设成我市重要的物流节点,具体分为三级节点。中心城区、城西港区、九江县为一级节点;湖口、共青德安、瑞昌为二级节点,永修、星子、修水、武宁、都昌、彭泽等其他县区物流中心区为三级节点;本规划主要涉及一、二级节点的物流项目规划,同时有关方面要做好三级物流节点规划建设工作,扩充辐射范围,服务好周边乡镇。

按照现代物流国家标准,我市规划建设的物流园区(中心)涵盖四种标准类型:

第一种是货运服务型物流园区,主要布局在交通枢纽及要道周边,包括

1、港口物流园区

以长江及鄱阳湖水系、水运和港口为依托构造港口水运物流园区,主要建设城西港区港口物流中心、瑞昌码头散货物流中心、湖口金沙湾深水港物流园区、都昌港物流中心、星子港物流中心、吴城港物流中心等。

2、陆港物流园区

以京九、武九、合九铁路交汇点的城南(沙河)铁路货运编组站和九江二桥、九瑞、永武高速、福银高速及绕城高速为依托,建设城南陆港物流园区(城南公路物流中心)。以九江长江大桥、杭瑞高速为依托,在绕城高速东端与市区连接区域拟构建城东公路物流中心。培育配送物流企业,发挥对周边地区商贸物流集散和配送功能。以铜九和九景衢铁路、杭瑞高速、彭湖高速为依托,拟构建湖口陆港物流园区。

3、空港物流园区

以九江机场为依托,依据昌北机场和九江机场的分工,在现九江机场附近区预留空港物流园区。逐步形成以快递业务为内容的空港物流园。

城西水港物流园区和城南、城东公路物流中心为优先开发项目,每个物流园区都需建设现代化标准仓储设施。

第二种是商贸服务型物流园区,主要布局在城区商贸圈边缘和城郊批发市场周边,包括快速消费品配送为主的新雪域物流园、具有大宗农产品物流配送功能的城东综合物流园、以零担配送建材五金医药商品为主的浔南物流中心等项目。

——浔阳区金鸡坡新雪域物流园。以快速消费品的冷藏分拨配送物流为主的物流园区。

——庐山区浔南物流配送中心。包括五金、医药、建材及小商品物流市场。根据市场发展零担物流和配货物流企业。以华东建材和新三鼎建材市场为支撑,推进建材物流企业与大型仓储式建材超市的联合,带动建材零售市场规模的快速增长。

第三种是生产服务型物流园区,主要在开发区、湖口等工业园区要道布局,包括钢铁物流中心、汽车物流中心等

——湖口县钢铁物流中心。按照第三方物流运作要求,围绕湖口萍钢项目发展一体化服务,建立具有交易功能、仓储运转、加工配送、信息分析处理、融资、对外贸易和综合服务功能的钢铁物流基地。

——开发区汽车物流中心。围绕昌河汽车和发动机项目。大力发展专业化、信息化水平高的第三方汽车物流,推动汽车和零配件物流发展,建立科学合理的汽车综合物流服务体系。鉴于原规划物流仓储用地已作调整,建议城市规划调整恢复。

第四种就是综合服务型物流园区,主要布局在开发区、庐山区等主要物流运输节点,涉及为货运枢纽、产业园区和商贸市场等提供综合服务,包括城西国际综合物流园区、城东综合物流园区等。

(物流园区(中心)项目布局情况详见附图4)

(二)主要任务

1、 整合社会物流资源,培育物流市场,加快建立我市现代物流网络体系

对全市分散在工业、商贸、交通、邮政等部门的物流资源通过联合、兼并、拍卖、撤销等多种形式进行整合,完善功能,发挥效益。按照专业化、信息化、自动化的要求,积极引导多种所有制经济以多种形式进入现代物流服务领域,创办一批现代物流企业。鼓励有条件的交通运输、仓储配送、货运代理等企业通过兼并重组、联合等形式,进行资源整合,组建现代物流集团。鼓励工商企业分离原材料采购、运输、仓储、配送等物流业务,部分或全部外包给专业物流企业承担,逐步实现自营物流向第三方物流转变。加强物流企业与工商企业对接交流,以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方式,每年举办1—2次物流与工商企业对接洽谈会。

对不同运输方式之间和同一种运输方式内部,通过协调,形成合理分工。鼓励联合经营,合作经营,发展多式联运。通过招商重组等多种形式鼓励发展物流平台整合运营商,形成多种运输方式相互协调衔接的物流运输平台,提高综合效率。对我市而言,重点要实现水运与其他运输方式、远程与区域物流的高效对接,优势互补。

建设培育以物流园区为核心、以物流中心为骨干、以配送中心为基础、以农村物流站点为补充的物流网络体系。有仓库等基础设施网络是物流企业提供差异化服务的基础。以此为基础,各类增值物流服务才能在网络化的仓库内快速延伸。根据经济发展目标和城市规划,以及不同区域物流需求,按照社会化、专业化的要求,工业企业和专业市场为基点重点建设一批综合性物流园区,建设具有不同功能的物流中心、专业化配送中心。

“十二五”重点规划建设的物流园区包括城西国际物流园(保税物流中心)、城东综合物流园、湖口金砂湾物流园、新雪域物流园、城南陆港物流园和城南、城东公路物流中心、钢铁物流中心、浔南物流配送中心、汽车物流中心、邮政配送中心、粮食物流中心等。

从城外物流园到城郊大市场,大力培育发展各种配送中心。加快商贸物流发展,鼓励商贸物流企业配送中心建设,发展连锁超市、便民店、专营店、专卖店等多种商业模式,积极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装备,逐步构建安全、快捷的现代商贸物流体系。今后三到五年,完成九江市中心城区菜市场改造。以新雪域物流园等项目带动一批城市配送项目发展,提高快速消费品、食品、食盐、烟草和出版物等的物流配送效率。实行医药集中采购和统一配送,推动医药物流发展。为适应日益活跃的城乡消费品市场,以及配合“万村千乡”工程,大力支持供销社系统在农村开展的“新网工程”、“农超对接工程”“农村洁净工程”,为“三农”服务,加强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完善农资和农村日用消费品连锁经营网络,建立县级商品配送中心、乡级店、村级店多级农村物流体系,并与市级大型配送龙头企业连锁对接。构建保障“三农”安全消费、方便消费、放心消费、公平消费的网络体系。可依托邮政品牌和“三网合一”通达村镇的网络优势,发挥邮政投递网在商品配送,特别是在为三农服务的特殊作用,构建实物传递、信息传输、服务三农、连接城乡的现代化邮政物流服务网。加快专业市场及整合改造工程建设,完善商贸流通服务功能,改造兴建京九农副产品中心批发市场改造工程、华东装饰材料市场改造工程、吉美特国际小商品城、九江城西临江大市场、宏大五金电器城、琵琶湖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再生资源集散交易加工中心等大市场。

2、加快建设全市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为主的信息体系

信息化是现代物流的核心和重要标志。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九江区域性物流信息平台和行业性的物流信息电子网络为骨架的信息体系,尽快吸纳物流企业、物流中介、运输经营户以及工商企业用户入网发展。加强物流企业与口岸通关监管部门信息联网,加快货物通关速度。加强物流信息建设,建立地区之间、企业之间、各专业市场之间信息沟通和交流的机制,实现物流资源共享、信息互通。鼓励现代信息企业参与物流市场信息网络建设。支持企业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现代物流管理理念和方法,采用先进物流技术和自动化、智能化的物流设施设备,开发应用企业内部的网络信息系统,提高企业技术管理及其运作水平,全面提升我市物流信息化综合能力。

全市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包括市本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物流园区公共信息平台以及其他专业物流信息平台,由物流信息中心、信息交换中心和信息安全中心构成。其功能主要提供本地区、本园区信息资源整合与信息服务,同时向省、县级平台开放,供全社会共享。

构筑全市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对铁路、公路、水运、航空货运、电信等系统信息平台进一步完善融合,逐步形成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在物流企业中推广条形码、电子数据交换技术(EDI)、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射频识别技术(RFID)、电子订货系统(EOS)、客户关系管理(CRM)物流信息系统(LMS)等先进技术,提高物流的运作效率,降低企业物流成本,加快实现物流的信息化、现代化。

3、加快培育第三方物流为主体的现代物流企业体系

推动物流企业运用现代物流理念,整合运输、仓储、配送、货代、批发、零售以及信息服务等领域的资源,促进相关行业物流功能整合和服务延伸,加快传统物流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的转变。推动大企业将企业采购、仓储和配送职能统一整合,实行一体化供应链管理,降低企业采购成本,提高仓储利用率,加快资金的周转。加快培育钢铁物流建材物流,汽车物流等各种专业物流主体。引导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 、“新网工程”、 “农超对接工程”承办企业和农家店拓宽经营范围,发挥“一网多用”功能,鼓励多种经营,提供综合服务,逐步实现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 鼓励不同所有制企业投资物流业,发展不同规模、不同功能的运输、仓储、配送、货代、批发等综合性物流企业,满足不同层次的物流需求。

重点培育现代化、规模化、专业化的物流企业,形成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较强竞争力的现代物流企业集团,创建有知名度的物流服务品牌。一方面加大招商引资,千方百计引进一批大型物流企业来我市投资兴业,增强物流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许多国际国内物流公司都使用它们物流合作伙伴提供的设施,而不是建立自己的仓库。要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的物流企业进入,通过多形式、多层次的合作,建立优势互补、合作共进的物流服务体系;另一方面要大力扶持市内管理基础好、规模实力强的物流企业,在人才、资金、税收等方面给予必要支持。扶持发展一批第三方物流龙头企业,按照一体化、信息化、标准化的要求,帮助物流企业提高信息化和技术装备水平,增强服务功能。支持主营业务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现代物流企业做大做强,全市五年内争取发展3A级及以上物流企业3—5家,国家物流营业税差额纳税试点企业1—2家。

4、充分利用国家政策,加强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推动重点领域物流发展

主动对接国家及省物流规划导向和政策要求,争取中央投资带动物流业调整发展。加快发展粮食、棉花现代物流,推广散粮运输,棉花大包运输和农产品冷链物流,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与改造以适应发展需要。推广现代物流业重点工程。鼓励企业加快发展产品与包装物回收物流和废弃物物流,危险品物流的安全管理。促进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发挥邮政现有的网络优势,大力发展邮政物流,加快建立快递物流体系,方便生产生活。加强应急物流体系建设,提高应对战争、灾害、重大疫情等突发性事件的能力。引进国有大型企业,加强石油、煤炭、重要矿产品及相关产品物流设施建设。建设一批现代物流重点工程:

——现代物流业重点工程。支持城市配送工程、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工程、物流信息系统、应急物流工程项目。建设新雪域物流园、浔南大道零担物流配送中心等城市配送工程项目。选择推广1-2个制造业和物流业联动工程示范项目。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和物流设施建设,争取纳入国家应急物流体系。

——大宗商品和农村物流工程。作为长江中下游粮食物流重要的节点城市和南方稻米主产区及集散地,鼓励粮食部门依托现有基础设施,实施改造部分仓容、烘干设施和粮食物流通道内的粮食物流节点项目。建设九江粮食现代物流中心,支持食用油仓储及物流设施项目,油脂油料储备设施、毛豆油加工、小包装食用油分销配送等物流设施建设。加快发展以城东大宗农产品物流园区为核心的粮食、水产、棉花、食品油等现代物流,鼓励引导物流企业深入农村市场,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管理,逐步建立起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农村物流服务体系。建设地点:庐山区、瑞昌市、德安县、都昌县、修水县等等。

加强仓库、货场等大宗商品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煤炭、油气码头和运输管网建设,加强重要矿产品港口物流设施建设,改善大型装备物流设施条件。加快大宗工业消费品和生产资料贸易与物流方式的创新,提高物流能力。在城西依托中电投、上港集团等中央大型企业建设超千万吨级煤炭码头和物流中心。建设城西港物流基地冷链中心、九江水运口岸化工仓储中心等物流设施。

5、政策扶持,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协调各种运输方式,构建赣北物流大通道、大通关

在全省及周边地区围绕建设水运为核心的现代物流枢纽进一步宣传调研,补贴长江航运,畅通水运物流大通道。促进九江为龙头、鄱阳湖水系航道为脉络的干支直达、江海联运水运网络形成,发挥九江港与上海港合作优势,增加九江港—南昌港、九江港—涪陵港等长江上游等港口的小支线建设,逐步加大我省外贸和长江上游外贸集装箱在九江港的集并和转运,实现规模效应,形成低成本物流通道;建设城西港汽车滚装码头、建杂件码头、上港集团集装箱码头扩建工程、新港公用货运码头、湖口深水港码头、星子县神灵湖货运码头等项目,进一步构建赣北水运大通道。支持我省其它设区市的“无水港”建设,充分发挥九江口岸国际物流人才队伍优势,为新余、抚州、宜春、景德镇等设区市提供国际货代、船代服务,开通新余、鹰潭铁水联运专列,实现在九江“借港出海”。建设九江保税港区或保税物流中心,发展国际物流和保税物流,逐步培育九江保税港区(保税物流中心)为龙头的“赣北大通关”。

畅通铁路物流通道,巩固五条铁路的运输物流枢纽地位,在九江县和湖口规划建设铁路物流园区和场站,整合茅山头场站,加快推进城西港和湖口金沙湾工业园区铁路连接线建设,建设铁路港,推进海铁联运、公铁联运;

畅通公路物流通道,以高速公路和农村公路建设为重点,提高公路网络通达深度,鼓励区域性整车和零担中转业务,建设公路物流中转港。加强输港通道建设,打造便捷物流通道;九江机场要努力发展国内航空货运,开辟快件、鲜活等高速运输航线。

——多式联运、转运设施工程。依托我市已有的港口铁路和公路货站、机场等交通运输设施,选择重点交通枢纽,建设一批集装箱多式联运中转设施和连接两种以上运输方式的转运设施,提高铁路集装箱运输能力,重点解决港口与铁路、铁路与公路等枢纽不衔接以及各种交通枢纽相互分离带来的货物在运输过程中多次搬倒、拆装等问题,促进物流基础设施协调配套运行,实现多种运输方式“无缝衔接”,提高运输效率。可选择成功的多式联运项目等作为样板进行宣传推广应用。项目包括城西进港铁路专用线建设,瑞昌、德安、七里湖车站货场公路建设改造,湖口金沙湾深水港到火车站货场及城东、城西港、都昌港、星子港、吴城港等输港公路建设等。

五、规划实施和保障措施

(一)加强对物流业组织领导

现代物流业发展是一项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的综合性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需要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为此,成立以市政府分管市长为组长的现代物流业发展领导小组,成员由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地税局、市公安局、市工信委、市规划局、市国土局、市建设局、市工商局、市交通局、市商管办、市供销社、市口岸办等部门组成。主要负责研究物流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协调资源整合、产业布局等重点项目建设,推进物流业发展规划实施。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市发改委,负责协调和综合管理工作。各县(市、区)要加强领导,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挖掘物流资源,认真做好本区域内物流业发展的协调和服务工作。

(二)加大资金扶持力度

自2010年起,市财政每年安排资金100-300万元,建立现代物流业发展扶持专项资金,重点对物流基地、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的物流企业信息化、标准化和自动化平台建设项目,以及企业投资的关键和重大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优先给予贴息补助;对上述项目获得国家、省专项资金支持的,优先给予配套补助。扶持全市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构建。认真贯彻实施社会物流统计核算与报表制度,科学实施扶持政策和行业管理。

(三)实施优惠政策扶持

对物流基地、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等重点建设项目,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的前提下,采用招标、拍卖、挂牌出让方式,优先合理安排供地,并实行与工业类项目相同的优惠政策,在国家允许范围内享受不低于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的地价优惠。对物流园区建设项目企业所得税、土地使用税实行减免和贷款利息补贴。物流园区用水、用电价格,在报经省、市有关部门批准后,按工业用水、用电标准收取。对落户物流园区新办独立核算的物流企业,在市场准入、工商登记、财税政策等方面予以适当倾斜。对物流企业引进的物流高管人才,其个人所得税地方所得部分予以减免。

(四)规范物流市场秩序

市、县人民政府要按照现代物流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切实转变传统发展观念,打破地区封锁和行业垄断经营行为,加强对不正当行政干预的管理,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环境,使各类物流企业能够平等地进入市场,在竞争中优胜劣汰。加强监管,规范物流市场秩序,强化物流环节质量安全管理(可建立经营保证金制度)。政府有关部门要转变职能,强化服务意识,积极帮助解决物流企业在跨地区经营中遇到的工商登记、办理执照、统一纳税、城市配送交通管制、进出口货物查验通关等方面的困难,逐步建立起与国际接轨的物流服务与管理体系。

(五)不断创新服务方式

进一步拓宽物流企业融资渠道,各金融机构要合理增加对现代物流项目的投入,对信用等级较高的物流企业给予重点支持。支持物流企业利用境内外资本市场融资或募集资金。支持物流企业做强做大,对符合条件的物流企业,优先向国家、省申报A级物流企业和物流营业税试点企业。对列入重点扶持发展的大型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物流快件企业,其配送车辆由市交通管理部门颁发统一标识,适当放宽白天进入市区的限制,在城区的行驶路线、停靠地点等实行“绿色通道”政策。

(六)培育物流协会与中介组织

积极支持我市物流行业协会的建立和发展,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普及行业管理规范、推广技术标准、交流行业发展信息、沟通和联系行业内企业等方面的作用,推动地方物流统计工作,促进行业自律。加强物流信息、货运代理中介资源的整合力度,鼓励创办从事物流信息传播、网络信息系统应用、物流技术服务、专业人才引进、从业人员培训、市场行情分析、区域物流交流、法律规章咨询等方面中介物流服务组织。

(七)加强人才引进培养

高素质人才是现代物流发展的关键因素。针对我市目前物流专业人才匮乏、管理水平较低的突出问题,要采取各种形式加速物流人才的引进与培养。依托九江学院等院校和有关企业联合办学,开办物流人才培训基地,通过长期培养与短期培训,学校培养与在职培训等多种方式,培养和造就一批熟悉物流业务、具有跨学科综合能力的物流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物流企业要积极与研究咨询机构、大专院校进行接洽,走引进与培养相结合的路子,解决物流人才瓶颈。

可行性研究报告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