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
节能环保产业是指为节约能源资源、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提供物质基础和技术保障的产业,是我省加快培育和发展的8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是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服务业紧密结合并极具发展潜力的综合性产业。主要包括节能产业、环保产业和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涉及节能技术和装备、高效节能产品、节能服务,环保技术和装备、环保产品、环保服务,以及资源循环利用等领域。
为推进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强省,建设美好安徽,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国发[2012]19号)、《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生态强省建设实施纲要〉的通知》(皖发[2012]24号)有关要求,特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现状和面临形势
(一)发展现状。
“十一五”以来,我省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迅速,产值年均增长超过30%,成为极具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为推动我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较快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1.产业发展初具规模,涌现一批骨干企业和名牌产品。据不完全统计和测算,2012年,我省节能环保产业实现年产值约1100亿元,年产值过亿元企业达134个,其中:50亿元以上企业5个,5-50亿元企业39个。主、兼营节能环保上市公司12个,投资安徽的外省籍节能环保上市公司14个。
2.产业创新基础较好,部分技术达到先进水平。拥有包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研究院等一批重点高校和科研单位,以及淮南矿业煤矿瓦斯治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煤矿生态环境保护国家工程实验室、奇瑞汽车节能环保国家工程实验室、江淮国家电动客车整车系统集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院金属矿产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丰原集团发酵技术国家工程中心等一批国家级企业创新平台。我省节能环保产业依托相关高校、科研单位和企业创新平台,通过持续自主研发、攻关和产学研合作,发展水平与发达地区差距不断缩小,部分技术已处于领先水平。
研究开发出智能电网技术、电动汽车技术、余热余压利用设备、光伏建筑系统集成等多项具有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节能技术、装备和产品。高效低温余热发电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烧结余热、转炉汽化蒸汽、高炉冲渣热水等先进发电技术以及利用焦炉加热烟气余热实施煤调湿技术,已应用于我省钢铁企业生产流程,马钢集团2台300平方米烧结余热设备年发电达1.4亿千瓦时,节约标准煤3万吨、减少碳排放8万吨。
环保新产品研制和工程应用取得显著进步。水处理设备和药剂、除尘脱硫、环境监测仪器及高效曝气等领域有所突破;东华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肥水泥研究设计院和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等单位的节能环保工程设计服务水平处于国内领先。
资源循环利用方面,铜冶炼炉渣和磷石膏资源综合利用、废铜拆解、废旧铅回收利用、废水处理等居于全国前列;煤矿瓦斯综合治理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取得12项发明专利,制定10项国家和行业标准;金属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及污染治理系列关键技术取得3项发明专利,制定13项国家和行业标准。
3.产业集聚态势良好,发展布局趋于合理。合肥、芜湖、马鞍山3市集中了全省规模较大的高效节能装备制造企业。合肥、芜湖和滁州市成为节能环保汽车和家电设计、生产、销售、物流以及相关配套零配件生产聚集区。芜湖、合肥2市半导体照明和节能新建材产业全省领先。
合肥、蚌埠、马鞍山、淮北及安庆5市集中了全省80%以上的水污染和大气污染治理设备生产企业。合肥、芜湖、蚌埠、马鞍山4市节能环保服务业总收入占全省的比例达75%。
淮南市和铜陵有色分别入选国家首批资源综合利用“双百工程”示范基地和骨干企业,淮北市着手建设煤炭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阜阳、滁州、铜陵等市废弃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已成规模,界首市、凤阳县分批获准建设再生铅和报废汽车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
我省节能环保产业虽然实现较大发展,但总体来看,发展水平偏低,与国内发达地区、市场需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一是总体实力不强。产业化程度不高、规模化效应不明显、科技成果转化不足、市场竞争力较弱,节能环保服务业发展滞后,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较少,尚未形成实力较强的节能环保产业基地(园区),节能环保效益不够显著。二是创新能力不足。多数企业研发力量薄弱,技术开发投入不足,自主知识产权成果较少。环保装备总体水平不高,部分关键技术与装备还依赖进口。产业、科技“两张皮”现象仍较突出。科研人员创新、创业动力不足。三是政策机制有待完善。节能环保法规和标准体系不健全。财政扶持不足,税收优惠激励力度有限。投融资渠道不畅,信贷成本过高,企业融资困难。激励和补偿机制尚未建立。市场不够规范。
(二)面临形势。
从国际看,在应对金融危机和全球气候变化的挑战中,世界主要经济体都把发展绿色经济作为刺激经济增长和转型的重要内容。发达国家正在研究征收“碳税”、“碳关税”,利用节能环保方面的技术优势,在国际贸易中制造绿色壁垒。面对新的国际经济形势,积极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是推进经济发展转型、提高国际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从国内看,面临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对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提出了十分迫切的现实需求。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十二五”期间,国家已经并将陆续出台一系列政策法规,继续加大资金投入,刺激节能环保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为节能环保企业的发展提供动力。预计“十二五”末,全国节能环保产业产值将达到4.5万亿元,市场潜力巨大。
综合国际国内发展趋势,未来十年是节能环保产业发展难得的历史机遇期。省委、省政府提出“经济强省”和“生态强省”发展战略,对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我省必须顺应国际国内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趋势,积极抢抓机遇,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助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较快发展。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兴皖富民”中心任务,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自主创新为动力,以重点工程和产业基地建设为着力点,完善政策体系,规范市场运作,加大资金投入,增强节能环保产业核心竞争力,把节能环保产业培育成为我省新兴支柱产业,为“经济强省”、“生态强省”建设提供强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1.突出重点,统筹推进。依据全省各地节能环保技术、产业基础和特点,选择一批基础条件较好、技术条件成熟、成长潜力大、产业关联度高的优势技术与装备以及产品与服务重点发展,带动节能环保产业快速发展。
2.集聚发展,发挥优势。促进节能环保企业和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向优势地区集中,培育节能环保产业园区,形成若干各具特色、以大企业集团为核心、专业化中小企业协作配套的产业基地,打造产业集群,发挥规模效应。
3.科技引领,自主创新。加大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突破一批具有重大支撑作用的节能环保关键技术,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在全国节能环保市场形成较强的竞争力,打造具有安徽特色的节能环保产业技术、装备和产品品牌。
4.市场主导,政府推动。既要充分发挥市场优化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和产业化的主体,又要充分发挥政府对节能环保产业的推动作用,在政策法规、体制机制、培育市场和产业服务等方面营造良好环境,引导产业规范、有序发展。
5.开放合作,互惠共赢。加强国际技术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努力提高技术、装备和管理水平,实现优势互补。加强国内合作,积极开展人才、技术交流,多渠道引进外资和内资。
(三)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到2020年,努力构建我省涵盖技术、制造、产品和服务的全产业链,形成特色鲜明、竞争力较强的产业体系,产业规模大幅度增长,产业发展水平在全国位置靠前;将节能环保产业培育成为我省新兴支柱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2.具体目标。
——产业规模加速扩大。到2015年,节能环保产业年产值达到2200亿元,年均增长率25%以上,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5%以上。节能产业1200亿元,环保产业200亿元,资源循环利用产业800亿元。其中,节能环保服务业产值达到150亿元,年均增长30%以上,占全省节能环保产业的比重大幅提高。到2020年,节能环保产业年产值突破6500亿元,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以上,成为我省支柱产业之一。
——骨干企业快速增加。到2015年,培育5—10个年产值超过50亿元节能环保龙头企业,20—30个年产值10亿元以上、具有一定核心竞争力的大型节能环保企业或企业集团。到2020年,力争形成10个100亿元,50个超过50亿元大型企业或企业集团,建成20个以上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力和较强竞争优势的节能环保产业基地,重点打造节能环保装备制造基地。
——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到2015年,节能环保装备和产品质量、性能显著提高,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节能环保技术、装备和产品。到2020年,建立多层次较完善的技术创新体系,形成较强的自主研发能力,节能环保装备和产品总体技术水平达到国内先进,部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三、重点领域
(一)节能产业重点领域。
重点发展余热余压利用、高效节能锅炉、高效变压器、智能电网、节能电机、清洁煤技术和设备制造,大力推进节能汽车、家电、电机、半导体照明以及节能建材的使用和生产,着力推动节能服务产业发展。
1.节能技术与装备。
余热余压利用。重点发展水泥窑纯低温余热发电、钢铁烧结余热发电技术、转炉汽化蒸汽发电技术、利用焦炉加热烟气余热实施煤调湿(CMC)技术、高炉冲渣热水发电技术和装备等,加强余热干燥设备、余热蒸馏设备和余热发电锅炉设计、制造和应用。充分发挥海螺、马钢等大型企业的技术优势,着力实现余热余压利用技术装备制造国产化,推动装备制造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进一步推进余热利用技术产业化发展。
工业锅炉(窑炉)。加强钢铁、有色、化工、建材、石化、电力等六大高耗能行业工艺流程和节能设备更新改造,开展工业系统节能降耗关键技术攻关和装备研制应用。重点发展高效节能型锅炉、窑炉,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快推广高效煤粉、富氧/全氧燃烧等高效燃烧技术和装备,燃煤磁流体发电、高温空气无油点火、高效层燃炉技术和设备,燃烧自动调节控制技术装备以及煤粉大型循环流化床等高效节能锅炉。
智能电网。大力发展无功补偿技术与装置、低压智能节电系统、节能变压器、高压智能节电系统、低损耗配变技术。大力扶持发展潜力巨大但目前工程化、产业化水平不高的分布式发电与微型电网技术、大规模电能储存与优化运行技术以及柔性直流输电技术的研发,抢占未来智能电网技术和设备制造的制高点。
电机系统。加快电机节能关键技术装备研发和产业化,示范推广稀土永磁无铁芯电机、电动机用铸铜转子技术等高效节能技术和设备,大力推广能效等级为一级、二级的中小型三相异步电动机、通风机、水泵、空压机以及高效节能变频调速技术设备等产品,提高电机系统整体运行效率。
清洁煤利用。围绕煤炭、钢铁、水泥、电力等领域,大力发展清洁煤产业。重点发展煤炭液化技术、大型煤气化技术、水煤浆制备和应用一体化技术、燃煤联合循环发电和多联产技术等。积极支持利用先进的煤气化、煤液化技术生产煤基燃料。
2.节能产品。
节能汽车及关键零部件。重点发展小排量经济型轿车和微型车,以及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等新能源汽车和代用燃料汽车。鼓励和支持江淮、奇瑞和昌河公司发展自主品牌小排量节能汽车和新能源汽车,率先实现纯电动汽车产业化,加快混合动力和燃料电池汽车关键技术研究和示范。大力发展节能型汽车关键零部件配套产业。加快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车辆动力蓄电池和新型混合动力汽车机电耦合动力系统、车用动力系统和发电设备等技术装备,开展先进的内燃机技术、电机系统技术及控制技术研究。
节能电器与办公设备。加快研发空调、冰箱等高效压缩机及驱动控制器、高效换热及相变储能装置,各类家电智能控制节能技术和待机能耗技术,重点攻克空调制冷剂替代技术等。推广能效等级为一级、二级的节能家用电器、办公和商用设备,重点引导节能空调、平板电视、冰箱、冷水机组等高效节能家电、办公及商业节能产品生产和销售。
半导体照明产品。突破一批发光二极管(LED)和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核心技术并实现产业化,提升半导体照明产业自主创新能力。重点发展LED节能环保的照明应用、LED显示器件、汽车车灯、仪表盘、LED背光、薄膜晶体管(TFT)显示、矿用LED产品以及景观装饰和室内外大型展示屏应用等技术和产业。
新型节能建材。大力发展加气混凝土、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节能砂砖、复合保温砌块和复合保温板材等新型节能墙体材料。积极推广节能建筑门窗、建筑外墙保温装饰一体化系统和屋面防水保温系统。大力推进太阳能光热、光伏及地源热泵建筑一体化产业发展,加速推广绿色建材,加快推行建筑工业化和住宅全装修,积极发展绿色建筑产业。
3.节能服务。
重点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培育专业化节能服务龙头企业,尽快形成节能服务产业体系。鼓励和支持节能服务公司提供能源计量和审计、能效测试、项目设计、施工、融资、节能监测、信息咨询等节能服务。推动开展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高能耗企业定期能源审计,节能产品定期认证与推广等服务。加强节能监测(检测)标准化建设。建立重点用能单位能耗数据处理分析系统和信息平台。建立节能量、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推进建筑领域节能监测和节能诊断,加快绿色建材认定、建筑能效测评、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等服务产业发展。
专栏1节能产业重点技术
水泥窑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是将水泥窑窑头、窑尾排放的中低温废气余热转化为电能的节能技术,利用水泥窑低于350℃废气的余热生产0.8~2.5MPa的低压蒸汽,推动汽轮机作功发电。该技术可有效提高水泥生产过程中的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减轻环境热污染,实现水泥工业的节能减排。
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是一种化石燃料、废物等一切生化物燃料在流化状态下进行燃烧的技术,具有低温、强化燃烧、燃烧效率高、负荷变化范围大和调节性好的特点。该技术是工业锅炉和洁净煤技术中最具商业化潜力、污染排放控制成本最低的技术,也是消纳煤炭生产带来的大量煤矸石的最有效手段。下一代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是超临界和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
智能电网技术是指以物理电网为基础(在中国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电网为基础),将现代化先进的传感测量技术、通讯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控制技术与物理电网高度集成而形成的新型电网。具有安全自愈、优化兼容、集成互动、经济高效、清洁环保等主要特征。
稀土永磁无铁芯电机技术用于风机、水泵、压缩机等领域,可提高电机系统能效30%以上,大幅度节约硅钢片、铜材等。重点是中小功率电机产业化。
混合动力汽车技术混合动力汽车是在一辆汽车上同时配备电力驱动系统和辅助动力单元(APU)的汽车。整个系统由发动机、电动机、动力分配装置、发电机、蓄电池和电流逆变器等部分构成,关键技术是混合动力单元技术和控制策略技术。具有节能量大、排放量小和成本低的优点。
纯电动汽车技术纯电动汽车主要是采用蓄电池取代传统汽车的发动机,将电池的电能转化为驱动的动能。其关键技术主要有电池技术、电机驱动及其控制技术、整车技术以及能量管理技术。具有无排放污染、噪声低和易于操纵、维修及运行成本低等优点。
LED技术LED诞生于上世纪60年代初,是一种半导体材料制成的光电器件,是可将电能转化为光能的新型固态冷光源,具有节能、环保、寿命长、启动时间短、结构牢固、体积小、美化生活等优点。其关键技术包括LED外延片、芯片生产以及封装和产品应用技术。在照明应用领域,比白炽灯节能60%以上。
地源热泵技术地源热泵是一种利用地下浅层地热资源,既能供热又能制冷的高效节能环保型空调系统。地源热泵通过输入少量的高品位能源(电能),即可实现能量从低温热源向高温热源的转移。具有节能、环保、性能稳定和使用寿命长的特点。
(二)环保产业重点领域。
大力发展“三废”污染防治技术和装备,着力加强环保关键技术研究和先进设备制造。推进环保材料、药剂、仪器设备及绿色产品的生产和应用。大力发展环保服务业。
1.环保技术与装备。
水污染防治。开发高效城市污水处理、工业污水处理节能设备、节能工艺及先进控制技术和设备。开展复合高效脱氮除磷技术,石化、钢铁、印染等工业废水综合处理和回用技术,高浓度有机废水厌氧处理沼气回收利用技术,以及难生物降解有机废水、藻毒素和蓝藻的处理新技术攻关和推广应用。研发地下水饮用水源净化技术和设备。开发适合中小城镇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分散式污水处理技术和设备。研究煤矿矿井水井下处理就地复用关键技术。
大气污染防治。开发高可靠性、低运行消耗、副产品综合利用的烟气脱硫、脱硝、除尘及同步控制与治理技术和装备,工业有机废气和有毒有害废气净化及机动车尾气净化技术与设备。重点发展高效洁净催化燃烧和循环流化床锅炉、高效电除尘器、电袋复合高效除尘器、高温高滤速袋式除尘器及袋式除尘器高效清灰技术。开展燃煤汞污染、二恶英等大气污染物控制技术研究。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重点发展生活垃圾、医疗垃圾、工业废弃物、有毒有害废物以及污泥处理处置技术与装备。加强生活垃圾填埋渗滤液处理、填埋气回收及综合利用技术设备研制。支持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协同处理城市生活垃圾技术和装备产业化;开发生活垃圾和餐厨垃圾生物处理技术和成套设备;开展垃圾焚烧发电和二次污染控制技术研究。开发污泥脱水、干化、固化、消化技术和设备,重点开展污泥制肥料、建材、施工用土等先进技术和设备研制。
2.环保产品。
环保材料和药剂。重点研发和示范膜材料与膜组件。研究开发和推广新型载体填料、新型絮凝剂、吸附剂等水污染治理新材料。提高袋式除尘器的材料质量、技术性能,开发高效固硫剂、耐高温(>250℃)、耐腐蚀用于烟气净化的特种滤料,改进制备工艺和后整理技术。开发高温过滤及净化用多孔陶瓷材料,高性能碳纤维材料,噪声振动控制新材料等。加快研发生物除臭剂和杀虫剂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替代产品。
环境监测仪器仪表。积极发展高灵敏度、高稳定性和高可靠性的多参数废水和烟气排放在线监测、细颗粒物(PM2.5)监测以及无线传输等先进技术和成套仪器设备。鼓励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便携式污染分析检测设备。支持自主研发污染源和环境质量在线监测以及机动车尾气、室内环境等监测仪器,大力推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监测仪器仪表产业化和应用。支持发展饮用水源中重要有机、有毒污染物的痕量与超痕量检测技术与设备。
环境友好型产品。大力推广低排放产品、可降解产品,以及生态纺织品、水性涂料、无石棉建筑制品、消耗臭氧层物质替代产品等。支持获得相关环境标志产品、有机食品、节能产品、节水产品等认证的环境友好型产品生产。推进可生物降解的餐盒、包装材料、塑料制品、地膜的制备及产业化。
3.环保服务。
依托我省环保工程设计服务优势,重点发展环境工程总承包服务,鼓励从融资、设计、设备成套、安装、调试到运行的一条龙服务,培育集科研、设计、制造、工程总承包于一体的大型专业环境工程公司。大力推行污染源和环境质量在线监测及各类环境污染治理设施的社会化和专业化运营。探索建立排污权交易市场。推进生态效率评价、清洁生产审核、绿色产品认证评估、环境投资及风险评估等服务。
专栏2环保产业重点技术
氧化沟技术氧化沟又名氧化渠,因其构筑物呈封闭的环形沟渠而得名,是活性污泥法的一种变型。氧化沟技术利用连续环式反应池(Continuous Loop Reator,简称CLR)作生物反应池,将废水和活性污泥的混合液在反应池中一条闭合曝气渠道进行连续循环,在延时曝气条件下,完成生物脱氮功能。
氧化絮凝复合床技术是一种难降解有机物去除技术,是在原有絮凝床基础上综合三维电极、催化氧化、吸附等作用而成的一种新技术。
电袋复合除尘技术电袋复合除尘器是将电除尘器和袋式除尘器串联起来,利用电除尘器收集粉尘绝对量大和袋式除尘器除尘效率高的特点,实现电、袋除尘器的有机结合,达到最佳的除尘效果和最大的经济效益。
汽车尾气净化技术汽车尾气净化是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减少尾气污染物的排放。主要包括机内净化技术(即清洁燃烧技术)和机外净化技术(即尾气净化技术)。机内净化先进技术有延迟点火法、废气再循环装置(ECR)、控制燃烧装置(CSS)、清洁空气装置(CAP)以及低温等离子体技术。机外净化是通过安装热反应器、一次反应器、催化转化器等装置对排出的气体进行一次处理或净化。
垃圾焚烧技术是利用焚烧炉及其附属设备,使垃圾在焚烧炉内经过高温分解和深度氧化的综合处理,达到大量消减固体量的目的,并将垃圾焚烧产生的热量进行回收利用的垃圾处理技术。主要包括层状燃烧技术、流化床燃烧技术和旋转燃烧技术。
膜处理技术 用于污水资源化、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垃圾渗滤液处理等。研发重点是高性能膜材料及膜组件,降低成本,提升膜通量,延长膜材料使用寿命,提高抗污染性。
污染源在线监测技术 用于环境监测。重点是有机污染物自动监测系统、新型烟气连续自动检测技术、重金属在线监测系统、危险品运输载体实时监测系统等。
(三)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重点领域。
重点实施“城市矿产”工程,加快废旧汽车、家电、废钢、废铜、废铅酸电池以及废旧塑料和轮胎等废弃资源回收再利用。大力发展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矿山机械等大型装备再制造业。加大秸秆等农林废弃物综合利用和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力度。推进建筑废弃物和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1.“城市矿产”。
重点开展废旧汽车、家电、电机、塑料、轮胎及废金属等再生资源分拣、拆解、分离、无害化处理等再生技术研发和应用,鼓励资源综合利用装备制造企业扩大出口。大力推动废杂金属回收及再生,率先发展再生铜、铅、铝及不锈钢等再生金属产品及其高附加值下游制品,大力支持废钢、废铜等资源精加工项目,废铅酸蓄电池资源化的“城市矿产”示范工程,废旧塑料高效加工再利用产业化项目,以及废旧轮胎、橡胶资源综合利用。建立一批“城市矿产”集散与处理区域中心,再造多座“城市矿山”,形成废旧钢铁、铜、铅、塑料、橡胶等再加工利用产业链。
2.绿色再制造。
以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机电产品再制造为主体,加快研究各类再制造关键技术,研发再制造无损检测及评估技术和设备,构建系列再制造产品质量标准规范及产品认证体系。培育具备成套处理装备研发、设计、制造能力并具有一定规模的装备制造企业。
3.农林废弃物综合利用。
结合全省农林废弃物资源条件和分布特点,着重发展新型秸秆能源化,促进我省秸秆综合利用。以农林生物质发电为龙头,以生物质燃气为辅助,推进农林废弃物资源多元化利用,实现梯级开发、物尽其用。开展农林废弃物固化压块、生产人造板技术和设备研发及应用,重点支持农林废弃物生产中、高密度板和复合地板等。加大秸秆和粪便混合生产沼气及有机肥料的技术研发与示范力度,加快秸秆沼气发电、沼气集中供气等综合利用技术研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秸秆沼气电站设备,推动户用沼气技术发展和沼气工程建设。
4.产业资源综合利用。
加快开发有色金属矿、铁矿等矿物分离、富集与综合利用工艺、技术和设备,提高共生、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和利用率。支持煤矸石、煤泥、粉煤灰、脱硫石膏、矿井水等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发展。加强煤层气(瓦斯)抽采利用基础理论研究和科技攻关,推广应用先进适用技术和装备,加速煤层气和劣质煤发电、工业与民用煤层气燃料等产业发展。
5.建筑废弃物和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引进、消化、吸收移动式建筑物拆除及分类大型设备,推广建筑废物生产无机复合改性树脂等技术。建设餐厨废弃物无害化、密闭化、专业化收集运输体系,推广微生物厌氧发酵技术、低能耗高效灭菌技术。鼓励食用废油生产生物柴油、化工制品,利用餐厨废弃物生产高效有机肥产品。
专栏3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重点技术
再生铅生产技术再生铅工艺主要采用先进的机械破碎分选和对含硫铅膏进行脱硫等湿法预处理技术,使用合适的熔炼工艺回收铅及其他有用物质。再生铅生产技术正在向设备大型化、技术集成化、过程连续化发展,资源利用由单一品种回收技术向各种资源的综合利用技术过渡,传统的冶金技术正向绿色原子反应技术创新,环保效果显著提高。
发动机再制造技术主要以旧发动机或部分损坏的发动机为原材料,通过一系列先进的加工工艺,使发动机的零部件恢复到与新机相同的尺寸、精度及性能后,重新组装成完整发动机的特殊过程。发动机再制造技术能够降低发动机的制造成本,减少生产过程的污染排放。
餐厨垃圾资源化技术主要有饲料化技术、肥料化处理技术、生物厌氧发酵处理技术和生物柴油技术等。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有利于将餐厨垃圾变废为宝,化害为利,彻底解决餐厨废弃物引发的食品安全和生态安全问题。
秸秆发酵生产乙醇技术植物秸秆中的秸秆纤维素(化学成分为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占秸秆干重的2/3~3/4,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可水解成单糖,通过糖化发酵,将生成的葡萄糖发酵制成燃料乙醇。秸秆发酵生产乙醇主要包括预处理、水解和发酵3种技术工艺。
煤矸石发电技术煤矸石是煤矿在建井、开拓掘进、采煤和煤炭洗选过程中排出的含碳岩石及岩石等多种矿岩组成的混合物,主要成分有煤炭、碳质页岩、泥质页岩及砂岩等。煤矸石发电是综合利用煤矸石的重要途径。
尾矿再选技术尾矿是矿业企业选矿过程中排放的固体废弃物。尾矿再选技术是尾矿资源综合利用的重点技术,其核心包括尾矿高效安全回采、高效输送、低能耗再磨、深度还原再选、高效分离回收、生物综合回收等技术以及回收产业化过程中的污染源头减排、流程节能等技术。
四、重点工程
(一)重大节能技术与装备产业化工程。
依托合肥、芜湖、马鞍山、蚌埠等市技术和产业基础,以节能装备制造骨干企业为龙头,围绕应用面广、节能潜力大的余热余压利用、工业锅炉(窑炉)、电机系统、高效节能变压器、智能电网等重点领域,促进龙头企业与科研院所产学研合作,重点开展重大关键技术攻关,实施一批重点产业化示范和规模化应用项目,打造4个节能装备研发制造产业基地。力争到2015年,培育2—3家产值超50亿元的龙头企业,节能装备制造业产值达到200亿元。到2020年,50亿元的龙头企业力争达到10家。
(二)重大环保技术与装备产业化工程。
围绕“三废”污染防治技术和装备、城镇污水污泥处理处置、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以及新型绿色环保材料和产品生产等领域,以合肥、蚌埠等市为重点,依托龙头企业,联合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组建产业技术联盟,大力推动相关核心技术自主创新和产业化应用示范,加强关联产品开发,完善产业链。壮大环保技术装备生产和污染治理企业集群,形成2个集设计、制造和生产为一体的环保装备研发产业基地。力争到2015年,培育1—2家产值超50亿元的龙头企业,环保装备制造业产值超过100亿元,环保产品产值超过50亿元。到2020年,50亿元的龙头企业力争超过5家。
(三)节能环保汽车产业壮大工程。
依托奇瑞、江淮、昌河和华菱星马等大型汽车企业,充分发挥奇瑞汽车节能环保国家工程实验室和节能环保汽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淮国家电动客车整车系统集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新能源汽车研究院等技术优势,打造2个节能环保汽车研发和生产基地。重点发展高效节能环保汽车以及纯电动汽车,加强混合动力和替代燃料汽车的研究和开发。加强节能环保技术和工艺创新设计,巩固和提高1.6升以下小排量乘用车及轻卡、商务车、改装车、专用车、公交电动客车等我省自主品牌汽车优势。提升核心零部件(动力总成、电子控制、电动车核心部件等)的研发和制造能力,继续加大对现有零部件产品轻量化优化设计。加快建设芜湖、合肥国家级节能环保汽车示范工程。到2015年,汽车产业应用节能环保技术创造的产值超过300亿元。到2020年,力争节能环保汽车生产达到100%,新能源汽车生产比例大幅提高。
(四)节能环保家电产业升级工程。
充分发挥“节能兴企惠民”工程的政策效应,大力推广使用一级高效节能空调、冰箱、洗衣机和彩电等节能产品。依托美菱股份、合肥三洋、格力电器、美的电器、扬子电器等大型企业,在皖江示范区打造3个节能环保家电产业发展基地。重点发展节能环保型的制冷剂、压缩机、换热器等产品,加强变频技术研究,推进我省家电行业节能环保产业升级。实施名牌战略,推动组建安徽家电产业联盟。到2015年,家电产业应用节能环保技术创造的产值超过200亿元。到2020年,能效等级为一级的节能环保家电生产达到100%。
(五)半导体照明产业化及应用工程。
整合现有资源,提高产业集中度,实现半导体照明技术与装备产业化,做大做强半导体照明产业。发挥芜湖、合肥、池州、滁州市半导体照明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建设2个半导体照明研发和生产基地。加大半导体照明技术研发投入和关键技术自主创新,重点突破大功率芯片和器件、驱动电路及标准化模组、系统集成与应用等关键技术,形成较完整的技术创新链和产业链,关键生产装备、重要原材料实现国产化,高端应用产品及检测平台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大力推广半导体照明产品。到2015年,培育1—2家产值超100亿元龙头企业,半导体照明产业产值达到400亿元。到2020年,力争100亿元龙头企业达到3—5家,产业核心竞争力显著提升。
(六)“城市矿产”示范工程。
根据我省废弃资源再生利用发展现状和特点,整合区域资源,提高产业集中度,力争打造阜阳(界首)、滁州(凤阳)、铜陵、安庆4个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建设再生资源回收产业基地。重点发展报废汽车、废旧家电以及废铜、钢、铅、塑料、橡胶等再生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和产业,实施一批废弃资源再生利用重点产业化项目,加快“城市矿产”和再生资源回收产业化进程。到2015年,培育2—3家产值超100亿元龙头企业,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85%以上,“城市矿产”产业产值超过600亿元。到2020年,力争100亿元龙头企业达到5家,出现一批超50亿元大型骨干企业,形成报废汽车、废旧家电以及废铜、铅、钢铁、塑料、橡胶等再加工利用产业集群。
(七)产业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工程。
依托马钢和铜陵有色的技术力量,以及霍邱、庐江大型铁矿资源保障基地建设,加强有色金属共伴生矿产资源和尾矿资源综合利用,形成2—3个金属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基地。依托两淮煤炭基地资源优势,积极开展煤矿废弃资源综合利用,着力建设两淮地区煤矿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基地,加快建设淮南国家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废物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和淮北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城市及一批循环工业园区。利用皖北地区丰富的秸秆资源,推进秸秆等农林废弃物再生利用,建设皖北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基地,使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5%以上。到2015年,培育3—4家产值超50亿元企业,产业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关键技术取得突破,部分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到2020年,形成完整的产业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链,产业化水平较高。
(八)节能环保服务业培育工程。
依托合肥、蚌埠、芜湖市良好的节能环保服务业基础和产业综合发展优势,着力打造3个节能环保服务业基地。大力发展合同能源管理,积极组织省内有条件、有市场、有技术的节能服务公司申请国家级备案,形成一批示范效应明显、国内影响力大、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节能服务企业。扶持一批中小企业,鼓励和支持本地企业发展,形成节能环保工程设计、施工和运营总包服务产业链。在合肥、芜湖等市探索建设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交易市场,积极开展交易试点。到2015年,在国家备案的节能服务企业达到100家,节能环保服务业产值超过150亿元。到2020年,节能环保服务业水平位于全国前列。
专栏4节能环保产业基地
到2020年,拟建成20个以上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力和较强竞争优势的节能环保产业基地。其中,节能装备研发制造产业基地4个,环保装备研发产业基地2个,节能环保汽车研发和生产基地2个,节能环保家电产业发展基地3个,半导体照明研发和生产基地2个,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4个,金属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基地2—3个,煤矿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基地2个,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基地1个,节能环保服务业基地3个。
五、保障措施
(一)加大政策支持。
落实国家和我省对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财政支持政策,整合现有省级专项资金,加强财政资金引导,采用补助、奖励、贴息等方式,支持节能环保技术进步、成果转化和产业发展。研究制订促进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激励政策,完善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奖励机制。落实国家和我省节能、节水、环境保护、资源综合利用税收优惠政策。落实节能服务公司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税收优惠政策。大力实施国家支持节能环保产品应用相关政策,引导并鼓励居民使用节能环保产品。加强政府引导,采取多种政策手段,支持形成多元化的社会投融资机制。构建投融资平台,引导各类创业投资、股权投资和民间投资加大对节能环保建设投入。加强国际合作,积极探索和拓展利用外资的新形式,鼓励和引导外资进入节能环保产业领域。加快设立多层次信用担保体系,落实特许经营权、收费权质押贷款。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骨干企业通过上市、发行企业债、中期票据和短期融资券等方式筹集资金。
(二)完善法规制度。
完善节能环保法规政策体系,加快推动出台《安徽省循环经济促进条例》等地方性法规,完善相关配套规定。研究制订节能环保产品消费扶持政策,通过财政补贴、家电下乡等鼓励消费者购买使用节能环保产品。严格执行节能环保法律、法规和标准,加快出台节能环保相关地方标准,构建节能环保技术产品标准体系,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参与制订国家、行业及地方节能环保标准和技术规范。认真执行节能产品、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政策,加大政府节能环保产品采购力度。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建立健全节能、资源综合利用、环保产品认证体系,建立和完善再制造产品标识管理制度。整顿和规范节能环保市场秩序,建立健全市场准入制度,严格规范企业行为,完善各类节能环保资质认定和特许经营权制度,为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利用行规行约加强行业自律。加强节能环保工程设计、监理和节能环保产品标准化与质量监督管理。
(三)强化科技支撑。
注重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通过合资、合作、直接引进等多种形式引入国内外先进节能环保技术,在消化吸收和创新的基础上,进行综合集成和应用开发。加快节能环保企业的技术改造,促进节能环保产品的升级换代,加快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主导产品。优先支持重点企业建立一批省级以上节能环保重点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建立企业牵头组织、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共同参与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促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通过实施重点工程,在重点节能环保领域,培育和壮大一批产业特色突出、具有核心竞争力、带动能力强的大型企业集团。
(四)加快人才培养。
以创新平台和项目为依托,加大人才培养、选拔和引进的力度,汇聚一批节能环保领域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和国内外优秀人才。依托骨干企业,造就一支工程技术、经营管理、资本运营人才和企业家队伍。引导企业建立和完善有利于优秀人才发展的收入分配制度,完善技术参股、入股等产权激励机制。支持高等院校加强节能环保相关学科建设,鼓励院校和企业共建教育实习基地,培养复合型节能环保人才。完善节能环保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制度,加强政策法规、产业标准、职业技能和管理等培训工作。通过委托培养或补贴的形式培养各类人才。
(五)开展示范引导。
综合运用政府投入、税收优惠等政策和社会化投融资机制,近期重点加强节能环保产业化示范基地建设,发挥示范引导和典型带动作用,着力推进节能环保产业发展。重点支持节能环保装备制造、半导体照明、“城市矿产”、产业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以及节能环保服务业等产业化示范基地建设。发挥大项目带动大产业发展的作用,加快建立节能环保产业重点项目库,超前谋划、储备一批重大项目,围绕产业发展重点领域,每年重点建设一批重大项目。抓住国家支持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有利时机,积极争取重大项目在我省布局。积极探索建立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有偿使用和市场交易机制。
六、组织实施
成立由省发展改革委牵头、省有关部门组成的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协调小组,明确职责分工,制定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加强协调配合,确保本规划顺利实施。各市要按照规划确定的目标和发展重点,结合当地实际,抓紧制定三年实施计划,推进节能环保产业发展。
省发展改革委、省环境保护厅要加强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和监督检查,及时开展后评估,针对规划实施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适时提出解决办法,重大问题及时向省政府报告。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