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十二五”能源发展专项规划

能源是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要的支柱产业,“十一五”期间,我省能源发展成绩显著,基本满足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为今后江西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为努力保持我省能源、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切实保障全省能源安全和供应,特编制《江西省“十二五”能源发展专项规划》。本规划依据《江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总体要求编制,是指导“十二五”时期全省能源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规划期为2011年至2015年,部分指标展望到2020年。

第一章 发展基础

一、“十一五”时期能源发展取得的成绩

“十一五”期间,我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坚持“节能优先、煤为基础、多元发展、合理布局、保障安全”的方针,加强以电力为中心的能源建设,积极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优化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促进能源可持续发展和有效利用,推进电力需求侧管理,构筑稳定清洁的能源供应体系。以提高能源利用率为核心,以加快技术进步为根本,以高效益、低能耗为目标,努力建设节能型社会,以能源的有效利用促进经济社会的和谐和可持续发展。从总体情况看,全省能源工业发展较快,基本满足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能源的需要。

(一)能源保障能力显著增强。

能源供应能力大幅度提高。2010年全省能源消费总量6354.9万吨标准煤,比2005年4286.0万吨标准煤增长48.3%;2010年,全省统调发电装机达1340.97万千瓦,比2005年660.66万千瓦增长2.03倍。2010年,全省统调发电量551.68亿千瓦时,比2005年311.59亿千瓦时增长1.77倍;煤炭产量2746万吨,比2005年2051.14万吨增长33.88%。能源供应能力的不断提升,有力保障了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重大能源项目进展顺利。

电力工业发展迅速。“十一五”期间相继建成投产了丰城电厂二期、黄金埠电厂、新昌电厂一期、华能井冈山电厂二期、华能瑞金电厂一期等一批大型火电项目和电网项目,火电主力机组实现了由30万千瓦级向60万千瓦级的跨越,500KV骨干电网基本成形。

矿井建设顺利进行。新开工建设了丰矿丰龙井、云庄井、萍矿宜萍井和乐平鸣西井等4处,总设计能力达到156万吨/年。完成了乐平沿沟涌山煤矿改造,净增生产能力35万吨/年。云庄井2010年建成投产,新增生产能力15万吨/年。宜萍井、丰龙井和鸣西井将在2012年建成投产,新增生产能力141万吨/年。开工建设了年选配煤300万吨的赣西选配煤项目。

石油炼化能力大幅提高。我省唯一的石油加工企业九江石油化工总厂,已形成560万吨的年原油加工能力。新建焦化、加氢、PSA、污水汽提、硫磺等5套装置,于2006年3月全部实现投产成功,为进一步提升原油的深度加工能力、确保产品质量、促进环境友好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管输天然气利用取得突破。开工建设了省天然气管网一期工程,已累计完成管网线路600公里,其中九江—南昌、九江—景德镇段已建成贯通。2010年6月川气东送工程江西支线投产并正式通气,南昌、九江、景德镇等中心城市开始用上管道天然气,江西告别无管输天然气历史,并正式迈入管输天然气利用新时代。

(三)新能源发展取得新突破。

“十一五”期间,我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大力推动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

通过多年的努力,江西核电项目前期工作取得突破性成果,2007年,国家发改委把彭泽核电站项目纳入了国家规划。目前,彭泽核电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已基本完成。该项目是我省有史以来投资最多、涉及面最集中、带动地方发展性最强、科技含量最高、社会经济效益较好的项目。该项目将采用美国西屋公司设计AP1000第三代压水堆核电技术进行建设,这也是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核电技术。

新能源利用力度加大。全面启动了鄱阳湖风电开发工作,都昌矶山湖、庐山长岭、大岭等风力发电场已相继并网发电,2010年建成8.4万千瓦风力发电装机;生物质能利用示范项目稳步推进,秸杆发电试点项目、沼气发电项目已投产。

新能源产业发展迅速。我省光伏产业从无到有,目前形成了以新余为主产地、以赛维LDK为核心企业的较强生产能力,初步建立了从硅料、硅片到太阳能电池组件及配套产品的完整产业链,拥有了对外合作的有效途径和一批关键人才,在国内已具有较明显的规模优势和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四)资源节约取得明显成效。

省委、省政府认真落实中央关于加强节能减排、加快建设“两型社会”的决策部署,把做好工业节能降耗和资源综合利用工作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有效途径,采取了实施节能标准、推广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加强重点用能单位管理、开展节能宣传培训等一系列针对性措施,有力地促进了节能减排,取得了积极成效。

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小火电关停任务。“十一五”期间,我省加大了小火电关停工作力度,实际关停169.01万千瓦。实施上大压小后,统调火电机组供电煤耗由原来的450克/千瓦时下降到330克/千瓦时左右,按5000小时计,169.01万千瓦机组相当于节省煤炭100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约1.6万吨/年。

提前完成国家下达的小煤矿关闭任务。按照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和产业政策的要求,我省加大了对非法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布局不合理、破坏资源、污染环境、生产能力落后煤矿的关闭整顿力度。全省煤矿数量由2005年底的803处下降到2010年底的601处,5年累计关闭203处,淘汰落后产能389万吨/年,提前完成国家下达的小煤矿关闭任务,煤炭产业结构和生产秩序明显改善。

(五)能源体制改革稳步推进。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组建了江西省能源局,为江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管理的副厅级行政机构。能源局的成立,明确了能源管理部门,标志着我省能源管理体制进一步理顺,将为推进能源项目建设、加强能源行业管理、保障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发挥重要的作用。

电力体制改革有序推进,发电侧从建设到经营基本形成多种投资主体有序竞争的局面。电价改革逐步深入,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实现同网同价。

大型煤炭集团企业取得较快发展,江西省煤炭集团公司已经从单一的煤炭企业调整为煤炭生产、煤炭加工、煤炭焦化、瓦斯利用、矸石发电、矸石砖厂、水泥建材、机械制造、建筑施工等多种产业结构,逐步提升了大型煤炭集团企业竞争力。省煤炭集团公司积极探索“两种资源、两种市场”的发展模式,积极开发利用省外和国外资源,在贵州省建成投产和在建矿井总生产能力达到105万吨/年,在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建成投产和在建矿井总生产能力140万吨/年。

二、目前能源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十一五”时期我省能源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是:

(一)一次能源资源明显匮乏。

在我省一次能源中,常规能源只有少量煤炭及水能,目前为止尚未发现油气资源。我省煤炭累计探明储量19.25亿吨,保有储量只有14.3亿吨。新井建设和生产矿井接替的后备储量严重不足,且资源禀赋条件差,地质构造复杂,煤层瓦斯含量较高,开发成本高,安全隐患多,经过多年高强度开采,许多矿井面临资源枯竭、进入资源危机矿山行列的局面,主要矿区的接替和矿井延深陷入了困境,短期内我省煤矿建设的规模及煤炭产量难有大的突破。

我省水能资源的理论蕴藏量为684.56万千瓦,占全国水能理论蕴藏量的0.98%;100千瓦及以上的技术可开发量为632.96万千瓦;500千瓦及以上的技术可开发的电站,总装机容量有577.98万千瓦,只占全国的0.99%;5万千瓦及以上水电技术可开发量为274.2万千瓦。目前,我省水能资源以中小型电站居多,已开发的水电装机容量占技术可开发量的三分之二,尚未开发的多属中低水头,淹没面积大,调节性能弱,开发难度大,工程造价高,经济效益差,近期水电开发和发电量也难以有较大增长,发展空间不大。目前,江西风电技术可开发量仅310万千瓦,可再生能源资源有限。

(二)能源安全问题逐步凸显。

当前,我省正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国际、国内发展经验表明,这既是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也是资源和环境压力迅速上升时期。2010年三次产业结构已从2005年的17.9∶47.3∶34.8调整为12.8∶54.2∶33.0,经济总量中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由2005年的35.9%上升到2010年的45.4%。2010年工业消费能源4757.89万吨标准煤,占能源消费总量的74.87%。工业部门的能源消费量大幅度增长,能源需求日益旺盛,能源消费增速一直高于能源生产量的增速。能源供求矛盾进一步加剧。

近年来,我省能源自给率逐年下降。1985年我省能源自给率达90.8%,2010年则下降到34.7%。“十一五”期间,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促使能源消费量快速增长,也加快了能源自给率的下降速度。为满足能源需求,每年都需要从外省调入大量的能源,目前我省油气产品对外依存度为100%,省外调入电煤的比例高达65%以上。

(三)能源消费结构不尽合理。

1985年,江西一次能源消费量中,煤炭、原油、水电分别占80.6%、10.3%和9%;到2000年这一比例分别变为70.5%、17.3%、12.2%,但“十五”和“十一五”期间,随着经济结构向偏重型发展,能源消费迅速增长,煤炭占比下降明显滞缓。到2010年,江西一次能源消费量中煤炭、原油、水电比例分别为68.0%、13.7%和4.8%,此外还有1.0%的天然气消费。煤炭消费的比重偏大对生态环境带来很大的压力,造成我省的酸雨不仅频率高、强度大,而且受污染的面积广。随着国民经济的加快发展,煤炭消费量的不断攀升,环境污染治理的压力将会越来越大。

三、“十二五”时期及未来能源发展形势

“十二五”时期,将是我省跨入万亿元俱乐部的重要时期、基本实现工业化的重要时期和由欠发达地区进入相对发达地区的重要时期。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与世界科技发展和产业调整历史契机的相逢对接,将为我省发挥生态优势,推动经济社会结构战略性转型,抢占未来发展的制高点,带来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在这样的背景下,我省能源发展面临如下形势:

(一)省内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十二五”时期,是我省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重要时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根据《江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二五”期间,江西经济总量(GDP)将跨越万亿元台阶并向两万亿元迈进;人均生产总值达到6000美元以上,年均增长10.5%;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16%以上,达到2600-300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0%以上,五年累计超过8万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6%,超过6200亿元;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5%,达到270亿美元;外商直接投资年均增长10%,达到83.5亿美元。

当前,随着江西经济从要素驱动向效率驱动转化,发展动能加速释放,经济总量蓄势突破,产业层次持续提升,消费结构不断升级,社会建设日益完善,经济总量快速扩张。预计“十二五”时期能源消费仍将保持较快的增长态势。从经济总量上看,预期我省GDP年均增长将达到11%以上,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压力较大;从产业结构上看,随着“十二五”时期我省工业化加速推进,工业用能将有一定提高;从保障民生上看,我省人均生活能源消费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更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客观上要求能源供应有较大增长。

据预测(参见附件),到2015年我省能源消费总量将达到9835万吨标准煤,“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9.1%,单位GDP能耗降为0.71吨标准煤/万元。

(二)省外能源发展新动向。

1.全球新一轮能源变革方兴未艾。

国际上,在化石能源资源趋于枯竭和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双重推动下,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实施以低碳技术为核心的能源变革计划,能源变革正在成为引领世界新一轮科技创新的主导力量。在国内,党中央、国务院已明确将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作为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建设的重要任务,并作出了战略部署。能源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既要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大局,也要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加快能源发展方式转变,切实增强能源供给保障能力,实现集约发展、低碳发展、和谐发展,不断提高科学发展水平。

我省虽然缺乏常规能源资源,但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的矿产已探明储量的有132种,探明储量居全国首位的有13种,居前十位的有66种。在未来新兴能源产业发展中,具备一定的资源优势。江西是目前全国最重要的铀矿资源基地,有六大铀矿带、七大铀矿田,各类铀矿床91个,矿床数和铀资源储量均占全国的三分之一。我省淡水资源丰富,是我国少数不处于地震带上的省份之一,在未来内陆核电建设条件上具备明显的资源、厂址、区位等方面的优势。

我省稀土、有色金属资源十分丰富,宜春钽铌矿是世界最大的锂矿山,赣南地区是我国乃至世界重要的中、重稀土和有色金属生产基地。依托稀土和铜资源优势,江西永磁电机产业基地建设加速推进。风电产业方面,风机整机和零部件生产能力已经形成。

我省粉石英资源非常丰富,已探明的资源保有储量近2000万吨,居全国首位。立足我省丰富的矿产资源,足可支持建设从工业硅、高纯硅、多晶硅、单晶硅到晶片、电池组件及发电系统、光伏电站的完整产业链。

我省全年气候温暖,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十分有利于农林作物生长,是我国粮食、油料主产区,也是生物质能蕴藏较丰富的省份。初步估算,我省生物质能年利用潜力达1000万吨标煤以上。

今后,我省应充分抓住有利时机、发挥我省在新兴能源资源方面的优势,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大力发展以核电为首的新兴能源产业,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能源保障。

2.国内跨区域能源输送势在必行。

我国能源资源分布广泛但不均衡。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华北、西北地区,水力资源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石油、天然气资源主要分布在东、中、西部地区和海域。我国主要的能源消费地区集中在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资源分布与能源消费地域存在明显差别。大规模、长距离的北煤南运、北油南运、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将是今后能源输送的基本格局。

根据国家中部地区崛起规划,江西作为中部地区,发挥着承东启西的重要作用。江西区位优越、交通便利。东邻浙江、福建,南连广东,西靠湖南,北毗湖北、安徽而共接长江。江西是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地区的腹地,与上海、广州、厦门、南京、武汉、长沙、合肥等各重镇、港口的直线距离,大多在六百至七百公里之内。境内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3000公里,出省主要通道全部高速化。京九线、浙赣线纵横贯穿全境。水运便捷,适合作为能源大量输送的通道。今后,我省应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结合国家重大部署,积极参与能源输送通道建设,为我省能源发展争取更多的外部能源支撑。

3.国内外能源市场不确定性增加。

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给我国能源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国际能源市场变化对我国能源供应的影响较大。由于国际能源市场主导权集中于少数发达国家,而新增能源需求集中于发展中国家,能源市场不确定性增加。

目前,全球能源供需平衡关系脆弱,石油市场波动频繁,国际油价高位振荡,天然气资源受制于资源国,世界能源供给的压力与日俱增。国内能源市场环境也不容乐观,受国际能源市场的影响及国内能源需求量的不断膨胀,能源价格不断攀升,山西、陕西等煤炭资源大省及产煤大省,采取控制煤炭生产量及煤炭调出量的措施来保护资源。面对这些能源市场的新形势和新动向,今后我省应统筹国内和省内的开发并加强对外合作,拓宽思路,从经济效益和比较成本出发,选择可靠的能源供求渠道,大力开拓国内外能源市场。以效益求生存,以市场求发展,提高我省能源安全保障程度。

第二章 发展思路

一、指导思想

“十二五”我省能源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确保能源安全为立足点,以转变能源发展方式为主线,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强化能源保障能力,优化调整能源结构,细化节能减排管理,深化能源体制改革,努力构建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供应体系,为实现全省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和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提供坚实的能源保障。

二、基本原则

——安全发展。提高能源保障能力,确保能源供应安全。全面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和监督管理,确保能源生产安全。

——协调发展。努力实现能源供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能源开发与节能环保相协调、各能源品种之间发展相协调、全省各地区能源布局相协调。

——绿色发展。着力优化能源结构,提高清洁能源比重,优化发展传统能源。实现多能源品种的综合集约利用。

——创新发展。依托科技进步提高能源效率,大力发展新兴能源产业。深入推进能源体制改革,依靠制度创新,提高全社会能源保障水平和利用效率。

——和谐发展。改善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用能条件,加快农村地区能源发展,进一步推进能源普遍服务。

三、发展战略和目标

(一)发展战略。

“十二五”时期,预计我省能源资源短缺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矛盾会越来越突出。为充分满足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对能源的需求,必须积极转变发展观念,精心谋划江西能源大计。既要立足当前、更要着眼长远,切实转变能源发展方式,不断加快能源结构调整,着力增强能源供给能力,努力构筑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供应体系。根据江西的能源资源状况、经济社会发展前景和世界能源发展方向,初步考虑多能互补、远中近结合的能源发展战略:

1.近期着眼于保障供应,挖掘常规能源的发展潜力,争取省外煤炭资源入赣运力,加快“上大压小”工程及高效大机组建设,同时,必须加大节能减排和能源综合利用的力度,加快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步伐,大力推广使用天然气,既满足经济社会对能源的需求,又减少传统化石能源消费过程的碳排放。在积极扩大全省能源供给总量的同时,努力改善能源消费结构。

2.中期着眼于成熟能源技术的运用和推广,积极火电开发建设的新路子。同时,因地制宜发展可再生能源,大力推广天然气利用,逐步提升新能源比重,由“黑色发展”向“绿色发展”转型。

3.远期着眼于清洁能源的普及,逐步形成以核能、太阳能为主的新能源供应体系,从根本上解决能源资源短缺问题。在国家统一部署下保护好核电厂址,不放弃核电前期工作,支持风能、生物质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发展,为迎接替代能源作好准备。

(二)发展目标。

“十二五”期间,我省能源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全省能源供给与经济社会发展基本适应并适度超前;初步建立能源消费总量控制机制;能源结构进一步优化;能源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能源体制改革进一步推进;形成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能源供应体系。

1.能源生产发展目标。

一次能源的生产量:预计2015年我省一次能源生产总量为2680万吨标准煤。其中原煤产量3000万吨,水电发电量124亿千瓦时。

煤炭生产:2015年全省煤炭产量3000万吨。

电力生产:2015年全省统调电力装机达到2100万千瓦以上。

水电和新能源:具体目标详见下表:

2015年江西省新能源生产目标

内 容

利用规模 能源产出规模

数量 单位 数量 单位 折标准煤 万吨/年

一、发电 181.25 亿kWh 547.55

1.水电 497 万千瓦 124 亿kWh 372

2.风电 100 万千瓦 20 亿kWh 60

3.光伏发电 20 万千瓦 2 亿kWh 6.8

4.生物质能发电   万千瓦 35.25 亿kWh 108.75

农林生物质发电 57 万千瓦 28.5 亿kWh 85.5

沼气发电 5 万千瓦 2.5 亿kWh 7.5

垃圾发电 10.5 万千瓦 5.25 亿kWh 15.75

二、供气 84.8

1.户用沼气 80850 万m 3 57.7

2.禽畜养殖场沼气 36975 万m3 26.4

3.工业有机废水沼气 1000 万m3 0.7

三、供热 17.69

1.太阳能热水器 150 万m2 16.5

2.地热能利用 29.3 万吉焦 1

3.生物质秸秆气化 263 万m3 0.19

四、燃料 73.64

1.生物质成型燃料 10 万吨 7.14

2.生物乙醇燃料 30 万吨 30.75

3.生物柴油 25 万吨 35.75

合 计 719.88

占全省能源消耗比重 7.32%

煤层气利用:2015年煤层气抽采总量将达到1.2亿立方米,利用总量7000万立方米,利用率58.3%。

2.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目标。

考虑到我省工业化、城镇化程度还不高,人均能耗水平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56%左右,“十二五”期间我省能源消费总量仍应保持一定增长,力争建立起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工作机制,2015年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9835万吨标准煤以内。

3.能源结构优化调整目标。

据测算,“十二五”期间即使全力挖掘可再生能源潜力,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也难以大幅度提高。预计2015年煤炭在能源消费总量中的比重仍然高达69.7%,石油和天然气的比重上升到20.7%,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国家下达的控制目标。

4.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目标。

2015年单位GDP能耗下降到0.71吨标准煤/万元,比2010年总降幅16%。电力行业二氧化硫排放量20万吨。统调火电单位千瓦时供电煤耗下降至320克标准煤以下。全省单位GDP二氧化碳达到国家下达的目标控制要求。

四、主要任务

(一)强化能源支撑保障能力。

为切实保障经济社会平稳发展,我省必须进一步强化能源保障能力,保障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一是提高一次能源生产能力。稳定提高煤矿产量,加快开发各种能源资源。二是加快能源输送通道建设。加快铁路电煤调入通道建设;充分改善水运航道和港口运输条件;建设以500千伏电网为骨干网架的江西智能电网;大力推进石油、天然气管网建设。三是改善调入能源结构,优先调入天然气、电力、油品等优质能源品种。四是加强能源应急保障能力,建立健全能源预测预警机制,提高煤矿、石油储备能力,建立并完善天然气储备机制。

(二)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

“十二五”期间,我省应初步建立起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的工作机制,力争以最少的能源消费支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一是制订能源消费总量目标考核工作机制,强化对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工作的督导。二是进一步推进电力需求侧管理。按照“有保有限,确保安全”的原则,认真组织有序供电工作,对高耗能、高排放、低产出企业实施错峰让电,对不符合产业政策以及高耗能淘汰、限制类企业实行限电或停止供电,适当减少景观照明、亮化工程用电;科学引导电力消费,统筹利用电力需求侧管理专项资金,鼓励企业、个人采用先进节能的用电技术和装备。三是大力推广合同能源管理。加大对合同能源管理的宣传力度,通过政府资金扶持、建立基金、信贷支持等多种渠道从根本上解决合同能源管理机构的融资难题,加大对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政策支持力度。

(三)优化能源生产消费结构。

为推动能源工作科学发展,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我省必须积极转变能源发展方式,优化调整能源结构。一是推进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加快发展核电,大力推广天然气利用,积极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稳步发展水电,提高清洁能源的规模和比重。二是培育新兴能源产业,优先发展我省具有资源优势和大规模产业化条件的产业,加大投资力度。三是促进新兴能源技术发展,在加强跟踪、引进、吸收国际国内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加快新兴能源技术开发应用和新兴能源装备制造。四是发展农村能源,实现农村生活电气化、燃料优质化、废物资源化、环境清洁化。

(四)量化能源工业节能减排。

量化能源领域节能目标考核实施方案,加大节能减排工作力度。一是继续推进“上大压小”,激励企业加快发展高效清洁机组,淘汰和改造低效率、高能耗、高排放的现役机组。二是实行节能、环保、经济、公平的发电调度制度。三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鼓励企业充分利用煤矿瓦斯、矿井水,以及余热余压等资源,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方式。

(五)深化能源领域体制改革。

进一步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能源体系。进一步完善法规政策。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能源价格、财税、资源和流通体制等改革,积极培育多元化市场主体,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能源市场体系。

第三章 重点项目

一、电力项目

(一)核电建设项目。

在国家的统一部署下,安全稳妥地推进核电项目的前期工作,尽快开工建设彭泽核电站一期工程,争取开工建设万安核电站一期工程。

(二)火电建设项目。

根据已拿路条、核准和续建项目情况,“十二五”期间江西将建成:

1.景德镇电厂“上大压小”第二台机组;

2.贵溪电厂“上大压小”第一台机组;

3.九江电厂“上大压小”第一台机组;

4.安源电厂“上大压小”2台60万千瓦级机组;

5.黄金埠电厂扩建2台100万千瓦机组;

6.抚州电厂新建2台100万千瓦机组。

根据电力电量平衡情况,“十二五”江西还需要建设一定数量的电源项目,主要考虑建设以下项目:

上大压小项目:

1.贵溪电厂“上大压小”第二台1×64万千瓦项目;

2.九江电厂“上大压小”第二台1×66万千瓦项目。

火电新扩建项目:

神华国华九江煤电一体化2×100万千瓦新建项目及部分储备电源项目。

(三)水电建设项目。

积极有序地开发水电。“十二五”期间,在做好移民安置、生态保护前提下,重点建设峡江、石虎塘、井冈山、永泰、龙头山等大中型水电站,同时加快对开发程度相对较低的信江、抚河、遂川江北支等流域中小水电开发。到2015年和2020年,水电装机规模分别达到497万千瓦和570万千瓦(不含抽水蓄能项目容量)。同时,规划建成洪屏抽水蓄能一期工程,开展第二个蓄能电站工程的前期工作。

(四)电网建设项目。

为满足江西在“十二五”期间接受外电的需要,规划建设特高压变电站和线路。江西电网500KV骨干网架形成梦山—永修—南昌—乐平—鹰潭—抚州—罗坊—梦山的中部卧“日”字双环网主框架,由中部主框架网向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形成受端环网。规划建设一批220KV、110KV及以下电网项目,同时,积极推进农村电网改造升级。

(五)其它建设项目。

启动新干、樟树、南昌、上饶、宜春等工业城市的区域性热电联产工程项目的建设;在电力单项规划中,规划建设九江、南昌等一批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

二、煤炭项目

“十二五”期间,规划建设一批新井和储配煤项目。

(一)矿井建设项目。

建成续建的宜萍、丰龙和鸣西等3处矿井,新增生产能力141万吨/年;主要开工建设梅山南西、泉港—南神岭、白源北、小江等4处矿井。梅山南西井在“十二五”末投产,新增生产能力45万吨/年。其余3处新井“十三五”建成投产。

(二)煤炭储配项目。

建成九江、南昌、萍乡等地煤炭储配项目,发展煤炭运输、配制、储备、销售一体化的煤炭物流。

三、石油项目

(一)原油加工项目。

实施九江石化油品质量升级改造工程,形成原油综合配套加工能力1000万吨/年的规模。

(二)成品油管道项目。

结合江西省成品油市场发展和资源调运需求,在现有的九昌樟成品油管道基础上,规划在“十二五”期间建成南北贯通、连接东西的3条成品油管道,其中跨省管道1条。到2015年,全省成品油管道长度达到1250公里。

1.规划新建中石化樟树—抚州—鹰潭—上饶成品油管道,全长约390公里,主要供应上饶、鹰潭、抚州等地区。

2.规划新建中石化樟树—吉安—赣州成品油管道,全长约350公里,主要供应吉安、赣州等地区。

3.规划建设中石油长沙—株洲—萍乡—宜春—南昌成品油管道,全长约360公里,省内长度280公里,主要供应宜春、新余、萍乡、南昌等地区。

四、天然气项目

“十二五”期间,规划建设辐射全省11个设区市及所辖部分县(市、区)的省级天然气管道。以设区市市区为中心,建设可覆盖周边县(市、区)的压缩天然气(CNG)母站,以及在远离省级天然气管道的县(市、区)建设液化天然气(LNG)接收站。以管道天然气、压缩天然气(CNG)、液化天然气(LNG)多种供气方式辐射全省所有县(市、区)。力争到2015年,天然气消费量占全省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达到8%,利用天然气的城市人口比例超过50%。

(一)天然气管道。

规划建设省级天然气管道44段,线路全长约1450公里,管道天然气确保辐射67个县(市、区),力争辐射79个县(市、区);压缩天然气(CNG)和液化天然气(LNG)共辐射33个县(市、区)。

(二)压缩天然气(CNG)站。

结合国家和省级天然气管网分输站布局,在距主管网较近的设区市周边规划建设压缩天然气(CNG)母站,保障管道暂未覆盖的城镇用气,稳妥有序推进压缩天然气的车船利用。全省CNG母站规划建设分布情况详见下表:

全省压缩天然气(CNG)母站规划建设分布表

序号 名 称 总规模(万立方米/天) 总数量(座)

1 南昌市CNG加气母站 35 2

2 景德镇市CNG加气母站 10 1

3 萍乡市CNG加气母站 10 1

4 九江市CNG加气母站 30 1

5 新余市CNG加气母站 10 1

6 鹰潭市CNG加气母站 10 1

7 赣州市CNG加气母站 45 3

8 吉安市CNG加气母站 30 1

9 宜春市CNG加气母站 25 2

10 抚州市CNG加气母站 30 1

11 上饶市CNG加气母站 30 1

合 计 265 15

(三)液化天然气(LNG)站。

依托邻省(市)调入的液化天然气(LNG)及省内液化的天然气,在长输管道先期不易到达(或CNG已无法满足其用气需求)的县(市)建设液化天然气(LNG)接收站,供应城镇居民、经济效益较好的企业和省重点生态园区的用气。合理有序、稳步推广液化天然气的车船利用,提升液化天燃气(LNG)产业的发展。主要布置在赣中、赣南区域。

五、可再生能源项目

因地制宜地开发利用太阳能、生物质能、水能、地热能和风能,提高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

(一)风电建设项目。

大力发展风力发电。充分利用江西在中部地区的风能资源优势,以鄱阳湖陆地以及部分高山风资源较好区域为重点,集中建设一批风电场,适时启动鄱阳湖浅滩风电开发,同时积极推进一批风电项目前期工作。按照国家部署,结合江西实际,有序推进风电分散式开发。力争到2015年,我省风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00万千瓦,到2020年,风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70万千瓦以上。

(二)太阳能发电项目。

积极推进太阳能热利用。在城区推广普及太阳能一体化建筑、太阳能集中供热水工程,并建设太阳能空调制冷示范工程。在农村和小城镇推广户用太阳能热水器,到2015年和2020年,太阳能热水器总集热面积分别达到150万平方米,500万平方米。适度发展太阳能发电。利用荒漠化土地资源,采用先试点,后铺开的方式,建设并网型地面光伏电站。继续利用金太阳工程等政策扶持,在继续支持大型工矿、商业企业以及公益性事业单位利用既有建筑建设光伏发电项目的基础上,重点支持以开发区或工业园区作为“光伏发电集中应用示范区”建设。到2015年和2020年,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达到200MW、500MW。

六、农村能源项目

根据农村资源条件和用能习惯,因地制宜发展农村可再生能源,推进农村生活能源清洁化和现代化。继续支持农村户用沼气和集中供气沼气建设。推进生物质成型燃料规模化发展,并建立生产供应体系。扩大太阳能热水器、生物质能炉具、电炊具等节能设施的使用,改善农村居民生活用能条件。推广光伏发电、微水电等小型能源。开展绿色能源示范县、新能源示范村建设,带动农村可再生能源发展。完善农村可再生能源技术服务体系,支持农村可再生能源可持续开发利用。

第四章 保障措施

一、增加能源资源勘查投入,着力提高能源资源保障程度

加大投入,加强本省煤炭资源、铀资源、风能资源、太阳能资源、生物质能资源、地热能资源、油气资源的调查和评价,千方百计增加资源储量。一是加强煤炭勘探。积极争取国家煤炭勘探资金,采取分类投入、多渠道融资的办法加大煤炭资源勘查投入。对重点矿区和已有探明储量但需进一步证实的井田,要增加财政扶持,加速重点勘查。同时,要通过进一步加强矿业权市场建设,提高投资者的积极性,广泛吸纳社会资金投入煤炭资源勘查,增加煤炭资源后备基地,提高煤炭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二是加强煤层气综合勘查,注重煤炭和煤层气的综合勘查开发研究。三是加强铀矿勘查,支持铀矿资源后备基地建设。四是鼓励页岩气等非常规能源的勘查开发利用研究。五是加大全省可再生能源普查力度,进一步摸清可再生能源家底。

二、加强能源政策法规建设,着力完善能源行业标准体系

一是进一步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能源法规体系,明确能源发展的体制、机制、投资、价格、税收、管理等基本原则。二是修订完善《江西省反窃电办法》、《江西省电力设施保护办法》、《江西省天然气设施建设和运营管理办法》、《江西省可再生能源管理条例》等法规规章。三是国家《能源法》出台后,以《能源法》为母法,加快修订完善煤炭、石油、天然气、电力、水电、核电、新能源、节能等相关法规规章,加强能源规章、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工作,逐步把各项能源管理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四是加快完善能源行业标准体系,同时抓好现有标准的宣传贯彻工作,加强对标准实施全过程进行监督,指导企业开展标准化工作。随着能源行业发展和技术进步,充分发挥能源行业标准的技术基础、技术准则、技术指南和技术保障作用,切实抓好能源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的标准制定工作。

三、深化能源体制改革,着力增强能源发展活力

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在国家的统一部署下,稳步推进能源体制改革。一是完善能源管理体制和决策机制,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注重政策引导,重视信息服务。深化能源投资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投资调控体系。二是按照国家部署,积极稳妥地推进农电体制改革。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实现农村电气化、开拓农村市场、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使我省农村电力建设与管理上水平、上台阶,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三是进一步推进小煤矿整顿改造工作,推动资产重组和资源整合,优化资源配置。四是继续推进能源价格改革。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能源价格、财税、资源和流通体制等改革,积极培育多元化市场主体,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能源市场体系。

四、增强能源科技创新能力,着力提升能源利用效率

坚持以科技进步引领能源发展,加大对能源科技研发的投入力度,提高能源科技创新能力。一是加强传统能源的高效、清洁利用研究。提高煤炭利用效率,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从应对气候变化的角度,对气候变化相关的关键技术进行超前科技储备,包括CCS(碳捕捉与埋存技术)化石燃料发电、煤炭—IGCC(整体煤气联合循环发电)系统、煤炭—USCSC(超临界发电)等。二是鼓励支持风能、生物质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关键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三是大力推动以节能降耗为重点的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加快淘汰高耗能的工艺、设备和产品。组织制定和实施分行业的节能降耗技术改造计划,推广应用节能降耗技术、设备、工艺和新材料。积极引导企业开展技术创新。通过出台政策、配套补助资金等扶持措施,鼓励企业采用先进技术、设备、工艺、产品,开发、推广和应用节能发电、节水的技术改造项目等。

五、加强能源预测预警,着力提高能源应急保障能力

一是建立确保能源生产安全、保障能源供应安全、能源利用环境安全、促进经济持续发展的能源综合安全体系。二是进一步完善有关能源统计和相关信息使用的法规,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和能源统计分析队伍的建设;全面整合能源信息渠道,不断完善能源统计体系。三是建立对重大能源预测预警信息公开发布的审查制度,确保信息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四是加强政府部门与行业协会、企业、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进一步规范能源的统计体系,明确各部门在能源统计方面的责任,尽快建立统计数据的检测评估机制。五是加强能源预测预警方法研究,加强专家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通过对一批先行指标的监测和科学分析,尽早地发现未来可能出现的能源短缺问题,为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六是健全煤、电、油、气等能源品种的应急预案,完善能源调度应急预案,增强应急处置能力。建立健全能源应急储备体系,提高能源应急保障能力。

六、强化能源安全管理,着力确保能源生产供应安全

一是坚持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综合治理的原则,进一步加大煤矿瓦斯治理和综合利用力度,依法整顿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小煤矿。继续加大煤矿安全监管力度,引导地方和企业加强煤矿安全技术改造和安全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全面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教育,增强安全责任意识。继续加强电力安全、油气生产安全,强化监督管理,实行国家监察、地方监管、企业负责的安全生产工作体系。三是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格安全生产执法,严肃责任追究制度。四是加强核电项目的安全管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要求积极做好核电设施安全评审和监督工作,同时,进一步完善核电应急体系建设。

一、能源消费总量预测

近年来,随着我省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能源消费需求与日俱增。根据“十二五”时期全省经济发展主要指标、我省发展和改革的任务与我省能源消费的历史数据,分别采用时间序列分析(ARIMA模型)、回归分析、弹性系数法、GDP能耗法和分行业法等方法预测2015年我省能源消费总量,具体如下:

(一)时间序列分析。

根据我省历年能源消费总量数据,作指数曲线拟合,得到预测模型y=1236.8E0.0535x(相关系数R=0.94,见图一),将年份后推至2015年,预测得到2015年能源消费总量为6494.97万吨标煤。

表一 能源消费总量时间序列ARIMA模型预测

(单位:万吨标煤)

年 份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能源消费总量 6659.3 7098.3 7552.8 8023.9 8511.7 为提高预测精度,选择ARIMA模型对“十二五”期间我省能源消费总量作预测〔参数选(4,2,5)〕,得到2015年能源消费总量为9089.9万吨标准煤。拟合预测曲线和预测结果如下(相关系数R=0.99):

(二)回归分析。 根据我省历年GDP和能源消费总量的散布图,作线性拟合,得到模型y=0.6538x+1370.1(相关系数R=0.98,见图三)。根据《江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我省“十二五”时期GDP年均增长可按11%-13%,在执行中力争2015年达到2万亿元来分析。在预测能源消费总量时,我们取GDP增速11%、12%、13%三种情况分析: 按照GDP增速11%预测,我省2015年GDP将达到13078.73亿元(按2008年可比价格计算),推出相应的能源消耗总量为10332.87万吨标煤。 按照GDP增速12%预测,我省2015年GDP将达到14466.64亿元(按2008年可比价格计算),推出相应的能源消耗总量为10828.39万吨标煤。 按照GDP增速13%预测,我省2015年GDP将达到14854.03亿元(按2008年可比价格计算),推出相应的能源消耗总量为11081.67万吨标煤。

以能源消费总量—GDP关系曲线为基础,选择ARIMA模型对“十二五”期间我省能源消费总量作预测〔参数选(1,1,1)〕,拟合预测曲线和预测结果如表二和图四(相关系数R=0.99),按照GDP增速11%、12%、13%三种情况分析: 按照GDP增速11%预测,2015年能源消费总量为10135.7万吨标准煤。 按照GDP增速12%预测,2015年能源消费总量为10274.8万吨标准煤。 按照GDP增速13%预测,2015年能源消费总量为10393.3万吨标准煤。

表二 能源消费总量和GDP关系曲线的ARIMA模型预测

(单位:万吨标煤)年 份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按GDP增速11%预测 7002.4 7674.2 8415.5 9233.3 10135.7

按GDP增速12%预测 7017.1 7705.8 8472.4 9325.4 10274.8

按GDP增速13%预测 7031.9 7737.9 8530.4 9414.9 10393.3

图四 江西省历年能源消费总量与GDP回归分析(按不同增速预测)

(三)弹性系数预测。 从1986年以来全省能源消费弹性系数见表三,其中1990、1996、1997、1998四年数据异常,在分析中剔除。

表三 江西省历年能源消费弹性系数 年 份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能源消费 弹性系数 1.67 0.97 0.77 0.12 异常 0.43 0.29 0.29 0.38 1.07

年 份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能源消费 弹性系数 异常 异常 异常 0.67 0.5 0.56 1.11 1.29 0.86 0.97

年 份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能源消费 弹性系数 0.71 0.65 0.51 0.61 0.67

统计数据反映出1986年以来江西省能源消费弹性数据的变化趋势。“七五”期间全省工业建设力度较大,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相对较高;“八五”期间我省以农业为主攻方向,能源消费总量增长,弹性系数有所回落;“九五”前期由于产业结构调整及自然灾害等原因,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出现异常,“九五”中后期能源消费开始反弹;“十五”时期我省加快工业化步伐,能源消费弹性系数迅速上升。“十一五”期间,由于节能措施和节能力度的加大,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已经下降到0.71、0.64、0.50、0.61和0.67。

考虑到“十二五”期间,我省将继续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引导绿色消费,预计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必定小于1。同时,我省发展仍处于工业化中期,工业部门能源消耗量仍会有较大增长,加上“十一五”前几年节能工作的成效较大,“十二五”期间的节能空间受到压缩,再下降的潜力越来越小,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不会长期低于全国2007年平均水平0.66。综合考虑取能源消费弹性系数0.7。按照全省2010年能源消费总量6354.9万吨标准煤、生产总值9451.26亿元,“十二五”期间平均增长率11-13%计算,能源消费平均每年增速7.7-9.1%。“十二五”期间能源需求预测如下:

表四 弹性系数法预测能源消费总量

年 份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按GDP增速11%预测 6829.8 7355.7 7922.1 8532.1 9189.0

按GDP增速12%预测 6874.2 7451.6 8077.5 8756.0 9491.5

按GDP增速13%预测 6918.6 7548.1 8235.0 8984.4 9802.0

(四)GDP能耗法。

根据《江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我省GDP年均增速11%-13%(实际执行中力争年均增速达13%,2015年GDP总量达到2万亿)。从切实保障“十二五”时期我省经济社会发展能源需求的角度分析,按照GDP年均增速13%来预测能源消费总量为宜;同时,按照国家下达的我省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十二五”期间累计下降16%的要求,我省2015年能源消费总量应控制在9835万吨以内。

(五)分行业计算法。

按照《“十二五”规划纲要》拟定的目标测算,从生活用能、工业化用能、建筑和交通运输等四个领域分析,“十二五”我省至少新增能源消费5512万吨标准煤。其中居民生活消费新增综合能源消费需求440万吨标煤,工业化新增能源消费3200万吨标准煤,建筑、交通运输新增能源消费1672万吨标准煤,旅游服务业等领域将新增能源消费200万吨标准煤。按照2010年我省能源消费总量为6354.9万吨标准煤,全省可以挖掘的节能能力估计为1300万吨标准煤计算,2015年全省能源消费量将达到10612万吨。

综合以上五种方法,预测结果具体详见下表:

表五 江西省“十二五”能源消费总量预测表

年 份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时间序列分析法 (单位:万吨标煤,下同) 6659.3 7098.3 7552.8 8023.9 8511.7

回归分析法 GDP增速11% 7002.4 7674.2 8415.5 9233.3 10135.7

GDP增速12% 7017.1 7705.8 8472.4 9325.4 10274.8

GDP增速13% 7031.9 7737.9 8530.4 9414.9 10393.3

弹性系数法 GDP增速11% 6829.8 7355.7 7922.1 8532.1 9189.0

GDP增速12% 6874.2 7451.6 8077.5 8756.0 9491.5

GDP增速13% 6918.6 7548.1 8235.0 8984.4 9802.0

GDP能耗法 GDP增速11% 6758.0 7261.4 7802.4 8383.7 9008.3

GDP增速12% 6818.7 7392.6 8014.7 8689.3 9420.5

GDP增速13% 6934.96 7567.98 8258.77 9012.63 9835.29

分行业法 7078 7828 8658 9576 10612

通过对以上不同方法预测结果的比较,我们认为采用GDP能耗法测算结果为宜,即:2015年能源消费总量预计9835万吨标准煤,2010-2015年期间平均增长9.1%。单位GDP能耗降为0.71吨/万元。

二、煤炭消费量预测

根据我省“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分别用弹性系数法、回归分析预测模型和主要耗煤部门分析法预测“十二五”期间我省的煤炭消费总量如下表:

表六 江西省“十二五”煤炭需求预测

年 份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煤炭实物消费量(万吨) 6815 7435 8111 8849 9655

三、电力消费量预测

根据《江西省“十二五”电力发展规划》,采用分产业预测方法,对“十二五”期间我省用电需求进行预测,结果如下表:

表七 江西省“十二五”用电需求预测结果

单位:亿千瓦时、万千瓦

2010年

推荐预测值

2015年 年均增长率

全社会用电量 700.5 1331 13.70%

统调用电量 615 1237 15.00%

统调用电负荷 1139 2360 15.69%

江西省2015年全社会用电量为1331亿千瓦时,“十二五”年均增长率为13.7%,2015年统调用电量为1237亿千瓦时,“十二五”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5%;2015年统调最大负荷为2360万千瓦,“十二五”年均增长率为15.69%。

四、石油天然气消费量预测

根据我省石化企业预测,我省2015年石油消费量将达1250万吨标煤。综合考虑川气东送、西二线、西三线、新粤浙线等各类气源渠道,预测我省2015年天然气供气量将达65亿立方米。

五、能源消费结构预测

根据以上对我省2015年能源消费总量和煤炭消费量、电力消费量、石油天然气消费量的预测数据进行测算,可预测出2015年我省一次能源消费结构,具体详见下表:

表八 江西省2015年一次能源消费结构预测表

年 份 2010年 2015年

实际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万吨标煤) 6354.9 9835

非化石能源占比(%) 8.6 国家下达的 控制目标

能源消费总量年均增速(%) 8.2 9.1

煤 炭 消费量(万吨标煤) 4322.66 6851

占一次能源比重(%) 68.02 69.7

石 油 消费量(万吨标煤) 1038.77 1250

占一次能源比重(%) 16.38 12.7

天然气 消费量(亿立方米) 3.84 65

占一次能源比重(%) 0.98 8.0

水电(含外受) 消费量(亿千瓦时)(本省) 97.12 124

消费量(亿千瓦时)(外购) 70.87 75

占一次能源比重(%) 12.12 6.1

其他能源 消费量(万吨标煤) 231.6 348

其中:风电(亿千瓦时) 1.68 20

占一次能源比重(%) 2.5 3.5

可行性研究报告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