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十大产业发展总体规划(2011-2015年)
《杭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发挥我市产业的比较优势,突出重点,集中力量,着力在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培育产业基础强、发展潜力大的文化创意、旅游休闲、金融服务、电子商务、信息软件、先进装备制造、物联网、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能源等十大产业。推进科技创新,发展十大产业,是杭州推进创新发展、科学发展、率先发展的重要抓手和载体;是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针对资源、空间、环境等方面的制约,以及科技创新趋势、国家产业政策导向和杭州的实际情况,作出的“十二五”甚至更长时间内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
为加快推进十大产业的发展,特制定《杭州市十大产业发展总体规划(2011-2015年)》。本规划的主要任务是在分析我市十大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积极借鉴其他城市的成功经验,理清我市十大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确定各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主要任务,明确产业集聚方向和空间布局框架,提出支撑产业发展的重大工程和保障措施。本规划是指导我市十大产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本规划依据国家、浙江省相关产业规划、政策文件以及《杭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展开编制,规划范围为杭州市域,规划期限为2011年至2015年。
一、面临形势
(一)重要意义。
1.发展十大产业有利于我市抢抓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杭州在长江三角洲地区“一核九带”总体布局框架和重点产业布局中地位重要,主动接轨、积极融入、错位竞争、共赢发展,将进一步增强我市的综合实力、创新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2010年5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明确把杭州定位为高技术产业基地和国际重要的旅游休闲中心、全国文化创意中心、电子商务中心、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杭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重点扶持文化创意、旅游休闲、金融服务、电子商务、信息软件、先进装备制造、物联网、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能源等十大产业发展,正是响应国务院对杭州“一基地四中心”的发展定位,抢抓历史机遇的必然选择。
2.发展十大产业有利于我市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十二五”时期,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是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也是我市破解发展难题、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在十大产业中,文化创意、旅游休闲、金融服务、电子商务、信息软件是我市现代服务业中的优势和支柱产业,先进装备制造、物联网、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能源是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重点领域。着力在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培育产业基础强、发展潜力大的十大产业,有利于发挥我市产业的比较优势,突出重点,集中力量,加快推进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十大产业将成为“十二五”时期我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
3.发展十大产业有利于我市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产业竞争优势对一个城市的发展十分重要。目前,国内城市在“十二五”规划中均提出了重点发展的产业门类。我市提出大力扶持发展十大产业,按产业功能定位,着力打造一批“全国前三、全国前六和全国前十”有影响力的优势产业,有利于充分挖掘并利用自身发展的条件和资源,抢占产业制高点,集中力量在重点领域形成突破,建立基于主要资源领域和关键技术创新的竞争优势。大力扶持发展十大产业是我市未来五年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4.发展十大产业有利于我市实现可持续发展。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我市环境资源禀赋并不丰富,缺少港口和矿产资源,经济和社会发展受先天条件制约,可持续发展成为我市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途径。“十二五”时期,我市将迈入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从1万美元至2万美元的新阶段,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突破对环境资源要素的依赖。十大产业中的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着新的增长路径与发展模式,具有技术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综合效益好、产业带动强等特征,可以有效突破日益紧张的资源环境约束。大力扶持发展十大产业将成为我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举措。
(二)机遇挑战。
1.发展机遇。
世界经济处于重要调整期。以科技革命为动力,以低碳经济、绿色产业、再生能源为主要导向的“绿色经济”变革将赋予世界经济结构调整新的内涵,并在全球范围内兴起;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继续向纵深发展,国际贸易日趋自由化与规范化,国际资本流动规模不断扩大,要素资源在全球配置。这些都为我市十大产业在国际上抢占先机提供了机遇。
国内经济迈上转型升级快车道。未来5-10年是我国进入全面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关键时期。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国内需求持续扩大,经济结构加快转型,体制活力显著增强,社会保持和谐稳定。这些有利于推进我市十大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区域经济合作不断加快。国内区域竞争与合作格局加速调整,以区域经济体为发展形态的增长极增多,区域内一体化、区域间产业梯度转移的趋势更加明显。《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全面实施,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杭州都市经济圈深入推进,为我市加快科技创新、发展十大产业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条件。
2.面临挑战。
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缓慢复苏和竞争加剧的特征非常明显,制约世界经济增长的因素增多,全球需求结构出现明显变化,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抬头,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压力空前加大,这对于我市的十大产业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国内资源制约严重。国内经济社会的发展依然存在着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与资源环境约束的矛盾,存在着加快经济发展与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矛盾。为抑制通货膨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加剧了产业项目的融资难问题,劳动力成本的大幅度上升致使部分行业陷入困境,紧缺的土地资源和限制较多的环境容量严重制约了十大产业相关项目落地。
区域竞争日益加剧。当前,我国区域格局正进入一个加速调整期,各具产业特色的发展区域日趋增多。兄弟城市在科技研发、项目招商、人才引进、资金落实等多个方面,出台相关优惠政策,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区域和城市之间的产业竞争。
二、发展基础
(一)发展现状。
我市十大产业起步早、成长快,发展成效明显,已成为推动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力量。2010年十大产业共实现增加值2472亿元,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41.55%,产业主导地位初步确立,为建立具有杭州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产业优势领域突出。我市十大产业体系完整,部分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在全国保持领先水平,形成了一定的比较优势。文化创意产业已基本形成门类较全、具有杭州特色的业态体系,2010年产业增加值位列十大产业之首,部分行业领先于全国。旅游休闲环境不断优化,西湖文化景观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杭州成为“中国最佳旅游城市”、“东方休闲之都”。金融服务业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前列,金融创新活力十足。电子商务发展水平位于全国“第一梯队”,在网站数量、B2B、C2C、第三方支付等方面位居全国第一。信息软件、生物医药的全国影响力快速提升,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软件技术、生物药物技术等新领域加速兴起。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已成为我市重要的支柱产业,空分设备、余热锅炉、汽车零配件、水电设备等一批重点产品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作为国内物联网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应用研究的先行地区之一,物联网产业发展位处全国“第一方阵”。
2.龙头企业引领发展。一批掌握行业核心技术、具有产业链整合能力的龙头骨干企业加快成长,已成为我市发展十大产业的“领头羊”,对带动上下游相关企业协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以龙头企业为核心、大中小企业有序联动发展的格局初步形成。立足做强做大,龙头企业加快上市融资步伐,至2010年末,十大产业共有上市企业68家,占全市上市企业总数的82%。着力推进品牌战略,积极参与标准研制并推广应用,形成了一批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品牌和标准。至2010年末,全市十大产业共有中国名牌9个、中国驰名商标29个,浙江名牌189个、浙江著名商标199个。2006至2010年,十大产业共有国际标准12项、国家标准163项、行业标准173项。
3.重大项目发展强劲。坚持大项目带动战略,在重大技术装备、汽车、信息、新能源、文化创意等行业,积极开展项目招商合作,着力实施新加坡低碳科技园、松下工业园、东芝信息、东风裕隆以及华为杭州基地、阿里巴巴软件基地、东方电气新能源、三一重工力龙液压、白马湖生态创意城等一批具有重要影响的项目,初步形成“引进一个、带动一批”的联动效应。西子联合大飞机、网新集团地铁信号系统、杭州机床集团高铁数控轨道板磨床等大型项目加快进入国家重大工程领域,市场空间不断拓展。“十一五”期间,以十大产业为重点,全市累计引进2万多个内资项目;至2010年末,世界500强企业在杭共投资设立130个项目,其中十大产业约占65%。
4.空间布局有序集聚。围绕集约、集聚发展,我市着力推进产业平台建设,大批企业加快向各级开发区、产业集聚区、特色功能区和总部基地集聚。国家级开发区引领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各省级开发区承载能力有效提升,国家级试点和基地拓展区持续推进,市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初具规模,大江东产业集聚区、城西科创产业集聚区有序打造,滨江物联网经济示范区、江东新能源产业基地、杭州汽车产业基地以及浙江省大学科技园等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创业平台加快形成。产业集聚有序,一批区域性产业集群初步成型,主要有西湖、淳安的旅游休闲,下城、上城的金融服务,滨江、余杭、江干的电子商务,萧山、临安、建德、富阳的先进装备制造,以及拱墅、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桐庐的生物医药等。
5.创新体系初步构建。围绕打造“天堂硅谷”,采取技术引进、消化吸收、产学研合作等形式,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技术创新,逐步建立了具有自主开发和创新能力的技术体系。科技创新平台加快建设,20家科研院校入驻青山湖科技城,省级“海创园”建设全面启动。2007至2010年,全市十大产业共有工程研究中心5个、12家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包含6家国家级孵化器)、企业技术中心194个、企业研发中心389个,全市拥有企业研究院10家,已成立市级以上科技创新服务平台17个。我市创新环境、动力、绩效评价以及专利申请、授权量均列省会城市首位,科技进步综合实力连续多年居全省第一,拥有国家级试点和基地总数超过40个。在科技创新推动下,科技产业化进程加快,至2010年末,全市十大产业共有国家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1133家。
6.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我市先后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重点在财政税收、创新平台、金融招商、创业投资、融资担保、企业培育、人才引进等方面对十大产业给予支持,各类支持和引导资金每年达20亿元以上。2010年全市十大产业共开展有全国影响力的论坛、展览会、研讨会等重大节展活动23场。有力的政策支持、初步完备的产业链条、较完善的金融与科技中介等服务支撑体系,日趋完善的基础设施网络、较为健全的市场竞争机制、积极向上的创新创业激情等企业生存环境,共同构筑了十大产业发展的促进体系。
(二)存在问题。
我市发展十大产业与先进城市相比、与建设长三角“一基地四中心”的目标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和不足。
1.综合效益不够突出。我市支柱产业规模及其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还偏小、偏低。2010年规上工业增加值率仅为19.1%,低于南京、无锡、深圳等城市。高新技术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与青岛、无锡差距较大。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仅为0.97%。
2.人才政策亟需完善。现有人才政策缺乏足够吸引力,创业环境和发展空间需继续优化,高端人才集聚度处于全国中等水平。对民营企业相关人才的引进、培育和认定,保障措施还不扎实。高房价问题严重制约人才来杭、留杭发展,人才专项用房申请门槛较高,保障惠及面偏窄。
3.融资困境依然存在。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单一,基本依靠以银行信贷为主的间接融资。部分处在成长期的创新型企业,缺乏产业发展基金、风险投资等扶持。初创型企业尤其是一些“人脑+电脑”的创意型企业,缺乏可供抵押的资产,较难得到金融机构的贷款支持。
4.创新保护有待加强。保护知识产权的社会意识、法制环境和执法体系以及知识产权交易机制不够健全,特别是在文化创意、信息软件、电子商务、物联网等领域。同时,还需进一步完善对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服务和支持体系,及时研究制定相关认定和保护政策。
5.扶持政策需要优化。与苏州、无锡、深圳等地相比,我市有关政策和资金扶持的重点不够突出,方式仍需创新。“直接扶持、事后补助”的扶持方式,鼓励和支持创新的作用有限。在新技术推广、杭产品采购等方面,现有政策的前瞻性、导向作用和支持力度有待加强。
三、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构建具有杭州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以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要方向,以创新为主要驱动力,以产业集聚区为主要载体,强化政策引导、突出企业主体、明确市场主导、完善服务平台、提升产业能级,使十大产业成为杭州实现率先发展的领跑产业、拉动经济增长的龙头产业、加快转型升级的核心产业、推进自主创新的示范产业,着力提升我市在全国产业体系中的地位,为全面建成惠及全市人民的小康社会、共建共享“生活品质之城”奠定坚实的产业基础。
(二)发展定位。
——实现率先发展的领跑产业。按照中央对长三角地区和省委对杭州发展的总体要求,我市要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方面走在全国、全省前列。十大产业的产业基础好、比较优势明显、发展潜力大,有的在全国、全省占据重要地位,是我市实现率先发展的领跑产业。
——拉动经济增长的龙头产业。我市经济已连续20年保持了两位数的稳定增长,“十二五”期间要在高位继续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的目标,必须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十大产业具有产业链较长、产业关联度大、发展前景良好、能迅速扩大投资、吸引就业等优势,对GDP的贡献日益增强,是拉动我市经济增长的龙头产业。
——加快转型升级的核心产业。“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我市特别要在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上加大力度。十大产业涵盖了能带动产业转型升级的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领域,是我市加快转型升级的核心产业。
——推进自主创新的示范产业。我市是16个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和国家第一批现代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之一,创新发展是一个重大原则和任务。我市“十二五”期间实施的重大科技十大专项有九个和十大产业相关,十大产业是杭州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力争在重大技术上取得新突破的生力军,是我市推进自主创新的示范产业。
(三)发展原则。
——创新驱动,重点突破。始终把科技进步与创新放在首位,推动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自主创新,推进关键共性技术研发与公共服务平台、行业技术与产品开发平台、孵化器和加速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建设。在十大产业领域实施若干科技专项,力争在重大技术上取得新突破,强化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加快产业化项目建设。
——企业为基,“三力合一”。坚持企业主体力、政府引导力、市场配置力“三力合一”,突出企业在十大产业发展中的主体作用,强化政府的统筹规划、政策支持、营造环境、优化服务的引导和保障作用,发挥行业协会等的桥梁纽带、协作参与作用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广泛调动社会各界全力参与和支持十大产业发展。
——产业联动,融合发展。产业融合发展是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特征,十大产业涵盖了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多个产业领域,要遵循产业发展内在规律,增强十大产业和我市其他特色优势产业之间以及十大产业内部各领域之间的联动、渗透和融合。进一步强化龙头骨干企业的带动作用,推动产业提升,增强产业整体竞争力。
——优化布局,促进集聚。加快布局调整,优化空间结构,合理布局产业与各项配套功能,着重推进大江东和城西科创产业集聚区等大平台建设,发挥集聚效应,促进功能提升;进一步整合提升现有国家级、省级开发区和各类园区功能,积极拓展国家级基地和试点,培育市级高新技术产业园,鼓励老城区工业功能区转型升级,加快服务业集聚区建设,为十大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平台支撑。
——条块结合、整体推进。充分发挥市、区(县、市)的合力,进一步落实责任,条块结合推进十大产业发展。市里做好牵头抓总、统筹协调工作,各部门协力推进;各区、县(市)要立足自身比较优势和资源优势,明确各自发展的重点产业门类,加大推进力度,努力形成条块结合、上下联动、整体推进的良好局面。
(四)发展目标。
到2015年,十大产业的整体规模更加壮大、创新能力更加突出、组织体系更加完善、空间布局更加优化、品牌效应更加明显,高端人才更加集聚,十大产业增加值总量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0%以上,实现“五个一批”,即:建设一批国家级研发平台、技术研究中心或实验室,培育一批行业领军人物和龙头企业,研制一批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创建一批中国知名品牌或中国驰名商标,举办一批有全国影响力的论坛、展览会和研讨会,十大产业规模和竞争力分别位居全国城市前列(前三名)、进入全国第一方阵(前六名)、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力(前十名),形成以十大产业为主导的、具有杭州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杭州科学发展、创新发展、率先发展。具体目标如下:
整体规模更加壮大。十大产业增长速度明显加快,规模和实力显著增强,成为我市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做大产业规模上千亿为主线,文化创意产业主营业务收入、旅游总收入均超过2000亿元,电子商务产业服务收入和金融服务业增加值均达到1000亿元,信息软件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500亿元,物联网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000亿元,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销售产值达到6000亿元,节能环保产业、生物医药产业、新能源产业销售产值均超过1000亿元。
创新能力更加突出。企业对研究开发和技术创新的投入明显增加,掌控产业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能力不断提升。到2015年,全市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到3%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工业销售产值占比达到35%。新培育25家左右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室和国家重点实验室,50家左右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00家左右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国家、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数量累计达到40家,组建10个以上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实施100项以上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和前沿技术的攻关。
组织体系更加完善。以集团化、网络化、集群化和国际化为方向,通过资源整合和企业重组,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培育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扶持发展成长型中小企业和科技型初创企业。到2015年,基本形成以龙头骨干企业为核心、大中小企业紧密配合、专业分工与协作完善的产业组织体系,培育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00亿元的企业15家以上,主营业务收入达到50-100亿元的企业30家以上,扶持发展1000家以上科技型初创企业。
空间布局更加优化。引导企业集中布局,推进产业集聚发展,大江东和城西科创产业集聚区等大平台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现有国家级、省级开发区和各类园区功能进一步完善、提升,国家级基地和试点积极拓展,市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加快培育,老城区工业功能区加速向科技园、软件园、电子商务园转型升级,服务业集聚区加快建设。到2015年,“两核三带五区多园”的总体布局框架基本形成,为十大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空间载体支撑。
品牌效应更加明显。知识产权、品牌和标准化战略深入实施,以专利、商标、版权等为主要内容的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自主品牌建设不断推进,发展和壮大一批中国知名品牌和中国驰名商标,打造更多的国际品牌;企业参与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的研制持续增加,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提升;产业论坛、展览会和研讨会的数量和影响力不断提高。“十二五”期间,十大产业新增中国驰名商标10个以上,企业主导或参与制(修)订的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分别新增15项、180项和200项左右,举办有全国影响力的各类论坛、展览会和研讨会120场以上。
高端人才更加集聚。通过大力引进和积极培养,国际、国内“明星级”行业领军人物、高端创新型人才以及掌握产业核心技术的创新团队在杭更加集聚,科技人才和企业家这两大现代经济最活跃要素实现紧密结合,高端人才有良好发展平台和工作生活保障。到2015年,引进和培养50名左右国内知名企业家,100名左右海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
(二)旅游休闲产业。
旅游休闲产业是为人们提供吃、住、行、游、娱、购等各种服务的综合性服务产业。“十二五”期间,围绕建设国际重要的旅游休闲中心,大力发展“旅游住宿、旅行代理、旅游购物、健康养生、会议会展、运动休闲、文化休闲、乡村旅游”等行业,打响杭州城市旅游品牌。
1.发展目标。
进一步强化旅游休闲特色、丰富旅游产品、融合多元产业、促进城乡交融发展、完善提升旅游公共服务、加大旅游市场营销,重点建设“一个示范区,四个目的地”,即:国家级旅游休闲产业创新发展示范区、国际都市休闲目的地、国际山水旅游度假目的地、国际会奖旅游目的地、东方运动疗休养旅游目的地,使杭州旅游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龙头产业。到2015年,实现旅游总收入2000亿元,年均增长14.3%;旅游业增加值达620亿元,占GDP比重达到6.2%;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800亿元,年均增长14.6%;全市接待入境旅游者500万人次,年均增长12.6%;实现旅游外汇收入35亿美元,年均增长15.7%;年接待国内旅游者9000万人次,年均增长7.4%;旅游业从业人员比重逐年增加,占社会总就业人数的8%。
2.发展重点。
(1)旅游住宿。以杭州“东方休闲之都·品质生活之城”的国际旅游目的地城市特征为依托,创建和引进国际知名酒店品牌,重点发展会议、商务、度假型高端酒店集群。
(2)旅行代理。优化旅行社体系,发展多种旅行代理商。按照大型旅行社集团化、中型旅行社专业化、小型旅行社网络化的发展模式,重点发展旅行社集团、电子商务旅游、专业化旅行社(专业旅游俱乐部)和散客服务中心等。
(3)旅游购物。集聚各种旅游商贸资源,提升都市旅游产业的购物、观光、休闲综合服务功能,重点发展大型商业综合体、特色购物休闲街、专业工艺品市场、中心商业游憩区、时尚Shopping Mall等,全力打造“购物天堂·美食之都”。
(4)健康养生。充分利用杭州的生态环境和原有的疗休养行业设施优势,打造产品集群,加强与旅游市场的衔接,发展杭州特色的健康养生旅游产品体系,重点发展温泉疗养、理疗体验、医疗保健、饮食养生、运动养生、身体护理等特色产业。
(5)会议会展。整合现有会议会展场馆资源,合理布局,推进档次高、规模大、设施配套齐全的国际化大型会议会展设施建设,重点发展会议酒店、会议中心、会议展馆,发展会奖旅游。“十二五”期间,力争成为国际会议的重要举办地、中国长三角地区新技术展示中心及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会奖旅游目的地。
(6)运动休闲。大力发展运动休闲产业,着力打造城市休闲景观体育群、环湖休闲体育圈、滨江休闲体育带、沿运河休闲体育带和山水生态休闲体育特色区。重点发展城市运动、山地运动、水上运动、赛事运动、娱乐运动,使运动休闲成为杭州旅游经济的新引擎和驱动力。
(7)文化休闲。充分挖掘南宋文化、西湖文化、运河文化、良渚文化、西溪文化、禅茶文化、丝茶文化等文化内涵,培育一系列特色鲜明的杭州文化旅游产品。打造具有鲜明功能定位和产业支撑的文化休闲产业集聚区,形成集文化展示、文化娱乐、文化创意、文化体验于一体的文化休闲产业体系。
(8)乡村旅游。通过村庄整治、土地整理、生态保护、文化挖掘、产业提升等项目的综合实施,因地制宜打造一批主题鲜明的“宜游、宜文、宜居、宜业”的特色风情小镇和美丽乡村。积极促进古村落旅游开发,加快旅游设施建设和提升,大力发展四星、五星农家乐。加大乡村旅游营销力度,打造乡村旅游品牌,提升杭州乡村游在长三角区域的市场知名度和影响力。
3.发展举措。
(1)加快配套设施建设。建设完善杭州旅游集散中心,发展旅游交通换乘和观光巴士营运网络,建立健全自驾车旅游服务体系,重点抓好标志服务体系、交通沿线配套服务设施、自驾车旅游基地建设。加快建设停车场等旅游基础设施。加强旅游安全设施建设,做好旅游安全保障工作。加快旅游信息服务设施建设,完善旅游公共信息服务体系,发展旅游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建设“数字旅游”、“智能旅游”,提升杭州旅游信息咨询中心功能。
(2)开发整合旅游资源。整合提升旅游资源,加快推进杭千、杭徽高速公路沿线旅游综合体建设和乡村旅游发展,加强旅游项目的招商引资力度,实现向大杭州全域化辐射带动型转变,把区域高速带和“三江两岸”打造成生态带、旅游带、经济带、黄金带。鼓励和培育发展具有杭州特色的旅游文化产品(线路)品牌,并将其列为我市旅游促销重点推荐产品。加快美食、茶楼、疗休养、演艺、化妆、保健、女装、婴童、运动休闲、工艺美术等十大特色潜力行业的发展,丰富旅游产品和服务内容。加大旅游与商贸的互动力度,以旅游带动商贸,以商贸促进旅游。
(3)创新旅游营销手段。以西湖申遗成功为契机,加强城市品牌建设和城市形象塑造,强化品牌推广,提高西博会、休博会、茶博会办会水平特别是国际化程度,提升杭州城市知名度、影响力和吸引力。加大国内外旅游市场宣传促销力度,力争开通杭州至欧洲、北美、东南亚、中东等地区的国际客货新航线。继续加大与国际知名旅行商的合作力度,将杭州纳入其在海外的旅游线路产品中,拓展入境旅游市场。主动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加强与杭州都市经济圈其他城市的旅游合作,形成以杭州为中心的多层次、全方位的旅游市场体系。与广州、深圳等珠三角地区旅游城市进行“旅游战略发展合作”,推进城市之间的游客互换。
(4)加快发展会展旅游。鼓励高标准建设会展场馆和配套设施,控制低水平的重复建设。打破行业垄断,培育市场主体,减少行政干预和政府直接主办、承办会展活动的数量,鼓励企业积极开拓会展市场,形成产业新增长点。用足用好会展业发展专项资金,鼓励发展会奖旅游,对引进全国性、国际性大型会展活动和申办工作的经费开支,以及对会展业总体形象宣传、会展业所涉及的基础性、保障性公共支出提供资金保障。
(三)金融服务产业。
金融服务业是由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和其他金融活动组成,从事金融中介服务及相关的金融附属活动。“十二五”期间,以打造多元化金融集聚区、壮大地方金融板块、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和拓展多渠道农村金融供给为重点发展领域。
1.发展目标。
到2015年,我市金融服务业增加值力争达到1000亿元以上,占GDP比重达到10%以上。基本形成中小金融机构集聚、区域资本市场活跃的金融业组织和市场结构,基本形成支持地方经济、促进转型升级的创新创业投融资体系以及为民营经济发展、居民金融投资理财提供全方位服务的特色金融品牌,着力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中小金融机构总部集聚区、资产(财富)管理投资机构集聚区、金融后台服务和金融服务外包基地,努力打造金融综合实力突出的长三角重要区域金融服务中心。
2.发展重点。
(1)积极打造多元化金融集聚区。一是打造中小银行机构总部集聚区。培育引进大型银行中小企业专营中心、以中小企业为服务对象的城市及农村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区域性总部或管理总部、业务营运总部等入驻杭州。二是打造资产(财富)管理投资机构总部集聚区。积极吸引证券业、保险业、期货业、信托业公司总部,国内外大型金融机构的财富管理或私人银行业务专营机构,国内外大型财富管理机构的区域性分支机构;大力吸引各类创业风险投资基金、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和国内外知名投资基金管理机构进驻杭州;鼓励发展本土创投和股权投资机构。三是打造金融后台服务和金融服务外包基地。积极发展与金融核心业务密切相关的保险中介、信用评级、资产评估、融资担保、典当、产权交易、金融仓储、投资咨询等各类机构;积极培育发展金融服务外包企业,大力吸引各类金融中后台机构集聚,打造国际知名的金融服务外包交付中心和国内重要的金融中后台服务基地;四是集聚发展外资金融机构。重点吸引外资金融机构的浙江分支机构、浙江管理总部、营运中心和研发中心;吸引台湾、香港两地各类金融机构来杭发展;采用合资、合作方式,吸引国际知名的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保险公司、资产管理公司等外资金融机构来杭组建区域性总部。
(2)发展壮大本土金融的“杭州板块”。一是做大做强现有本土金融机构。支持杭州银行上市融资和推进其跨区域经营发展;推动杭州联合农村商业银行加快综合竞争力的提高,根据两区五县(市)农信社发展条件择机启动向小型农村商业银行转型;鼓励杭州工商信托公司业务领域向多元化拓展。二是争取设立新的本土金融机构。支持杭商资本进入金融领域,发展小贷公司、村镇银行、资金互助社等地方小型金融组织;支持市金融投资集团发展,整合各类资源,健全治理结构,完善职责分工,拓展各项业务,打造现代化的金融控股经营企业,使其成为助推十大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
(3)参与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一是积极发展股权投资业。推动创业投资、股权投资等多层次投资基金体系的形成;扩大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规模,并新设成长性产业投资母基金,吸引更多社会资本进入股权投资业。二是推动上市公司的培育和发展。加大上市后备企业培育力度,支持条件成熟的企业尽早在境内主板、中小板、创业板上市及海外目标市场上市。三是加快发展各类债券融资。积极鼓励和大力支持企业发行公司债、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及其他企业债券;积极探索联合发债方式,继续推进中小企业集合债权基金等债权类金融创新。四是支持在杭期货公司加快发展。推动期货公司与更多企业开展业务合作,帮助企业通过期货交易实现套期保值,提升企业管理价格风险的能力。五是着力拓宽场外交易市场。以杭州产权交易所为主体,积极拓展交易品种,丰富交易方式;积极争取高新(滨江)区列入中国证监会实施的“新三板”扩容试点。
(4)拓展多渠道农村金融供给。一是稳步推进县级农村信用行(社)改革。完善股权和法人治理结构,强化服务“三农”和中小企业的能力;积极稳妥推进农村信用行(社)开展股份制改革试点,条件成熟的要向小型农村商业银行转型。二是扩大金融机构的农村覆盖面。积极发展村镇银行、小贷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逐步实现村镇银行在县级区域布点的全覆盖;鼓励在杭银行、保险机构、投资基金等到县城和中心镇开设分支机构或服务网点,开展各类金融或准金融业务;在实力较强的中心镇探索投融资平台试点。三是推动金融资源平台服务的延伸。延伸市创投服务中心、创业投资基金、未上市股权转让系统、创业创新企业上市培育基地等市级金融资源平台的服务;依托杭州市产权交易所建立农村产权交易所,优化城乡资金要素的市场配置功能。
3.发展举措。
(1)健全金融推进机制。加强市、区两级特别是与金融集聚区所在地的联动,建立金融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和日常沟通联络机制;加强金融监管部门、地方政府、金融企业之间的协调互动,完善地方政府与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浙江银监局、浙江证监局、浙江保监局的联席会议制度及信息、工作动态互通、合作、交流机制,以及重大突发事件预警、风险处置协调机制。
(2)优化金融发展环境。完善现有金融发展政策,加大政策覆盖面,发挥其在支持股权投资业发展、促进企业上市、吸引金融机构总部及后台入驻、鼓励金融创新、引进金融人才等方面的激励引导效应;设立金融集聚区专项资金,专门用于促进“一核两带三圈三园”建设;跟踪借鉴上海金融政策法规创新的动向,关注并主动参与省政府制定的地方金融政策法规,争取创新型金融组织、金融市场和金融创新业务的先试先行。
(3)鼓励金融交流创新。重视国内交流合作,学习、借鉴先进城市金融发展经验,扩大杭州金融业对内影响力;加强与国际金融界的合作交流,支持金融机构通过引进境外金融机构,提升业务创新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积极运用政策手段,激励各类金融机构开展组织创新、业务创新和金融产品创新,着重加强针对中小企业的金融创新产品和服务的研发;组织开展金融创新奖项评选活动,调动金融机构和从业人员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电子商务产业。
电子商务,从广义上说,是指以电子设备为媒介进行的商务活动;从狭义上说,是指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所进行的各种商务活动,包括商品和服务的提供者、广告商、消费者、中介商等有关各方行为的总和。“十二五”期间,以电子商务进企业为突破口,大力推广电子商务应用,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服务,加快电子商务资源整合,完善电子商务支撑体系,打造全国电子商务中心,全力创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
1.发展目标。
到“十二五”期末,继续稳固全国电子商务中心地位,在网站和平台数量、B2B、B2C、C2C、第三方支付等方面位于全国第一。建立起完善的电子商务信息基础设施、支撑体系、政策及法规体系,形成良好的发展环境;电子商务服务产业成为城市的重要产业,使我市成为国际知名、国内领先的“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
到2015年,电子商务服务收入年均增长55%以上,达到1000亿元,增加值达到700亿元。全市重点培育的大企业大集团和骨干企业普遍建立专门网站,信息化普及率达到100%;电子商务运行服务和保障体系逐步完善,60%以上的规模以上企业开展电子商务应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电子商务交易规模达到其商务交易总额的20%以上;培育5家以电子商务服务为主营业务的上市企业、10家主营业务收入超5亿元的电子商务服务企业;通过网商培育计划每年新增就业岗位1万个以上。
2.发展重点。
(1)提升电子商务服务水平。
实施网商培育。鼓励、支持电子商务运营服务企业发展。对吸引网商、创造就业机会成效显著的,优先帮助其认定为软件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并享受相应的优惠政策;对新设立的电子商务企业,在工商登记、互联网经营资格审批等方面为其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支持电子商务服务企业开发综合性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并做好重点行业电子商务试点示范,推广行业电子商务发展模式。
集聚服务平台。着力引进国际知名电子商务运营商落户杭州,打造“杭州电子商务总部经济”,支持阿里巴巴、淘宝网、网盛生意宝等一流的综合性电子商务企业发展壮大,发挥龙头企业领跑示范作用。鼓励、支持全国各地优秀专业电子商务网站入驻杭州,支持行业协会和中介机构、专业电子商务运营商和知名行业门户网站整合信息资源,提高行业信息集聚度,打造开放、公正的行业公共电子商务服务平台。积极推进面向中小企业的行业性第三方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建设,鼓励中小企业利用公共服务平台、第三方电子商务网站开展电子商务。
拓展移动服务。加快无线宽带网络建设和应用,紧密跟踪下一代互联网和新一代移动通信发展的最新趋势,大力推进移动通信与计算机、互联网等技术的结合,鼓励基础电信运营商、电信增值业务服务商、内容服务提供商和金融服务机构相互协作,建设移动电子商务服务平台。
(2)拓宽电子商务应用范围。
电子商务进企业。继续实施中小企业上网工程。积极鼓励、引导中小企业加强与第三方电子商务服务企业的合作,参与网上信息发布、信息搜索、在线交易,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通信等现代信息技术,快捷、准确地获取市场、技术、金融、人才以及政策法规等方面的信息。鼓励有规模、有品牌、有市场的大中型企业建设独立电子商务平台,提升电子商务应用水平。积极打造网上会展平台,鼓励、组织各类中小企业积极参展,集中宣传展示我市中小企业的产品,完善网上招商、网上产品交易会的运行机制,帮助中小企业不断开拓国内外市场。
电子商务进社区。加强社区门户网站建设及更新,充分利用社区门户网站及各子网站,依托数字电视、96345便民服务热线、市民卡等终端和载体,为社区居民提供身份识别、小额支付、购物消费、居家养老、便民呼叫、安全保障等服务。鼓励各类物流中心、企业通过社区服务平台实现在线交易、实时配送。
电子商务进农村。加快建设新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推动电子商务运营、服务企业利用服务平台拓展农村市场,开展面向“三农”的增值服务。积极推进农村连锁经营龙头企业及配送中心的信息化建设,建立连锁直营店、加盟店信息网络,逐步实现网上订货、网上配送、网上结算等电子商务功能。
电子商务进政府采购。进一步健全政府采购信用评估制度,逐步推进政府采购部门、供应商、银行、财政、税务、工商和其他监管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构建与政府采购相关的服务平台。
(3)完善电子商务支撑体系。
信息基础设施体系。抢抓国家大力发展数字电视和下一代互联网的历史性机遇,加快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下一代互联网、有线与无线网络“四网融合”,加快以电视为基础的家庭信息终端、以手机为基础的手持信息终端、以城市电视为基础的城市公共信息终端“三大终端”的研发、生产和应用,加快无线宽带城域网建设,坚持决战有线、主攻无线“两手抓”。
物流体系。加快物流产业发展,整合现有物流信息资源,优化业务流程,建立物流信息网络,提升物流信息化水平。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提高商品配送能力。推进口岸物流建设,提高物流企业的社会化、组织化和信息化水平。整合、推进新型物流配送中心建设,促进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有机结合,提高现代物流基础设施与装备的使用效率和经济效益。
标准体系。加快建立电子商务标准体系,包括信息系统硬件配制标准、软件标准等,促进电子商务一体化、标准化发展,通过标准化带动电子商务规范化、产业化。鼓励企业联合高校和科研机构研究制定物品编码、电子单证、信息交换、业务流程等电子商务关键技术标准和规范,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修订工作。
支付体系。加强支付体系建设,积极发展网上银行、市民卡、第三方支付平台等新型支付手段,构建满足更多金融支付需求的支付平台。积极发展以支付宝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平台,推动在线支付业务规范化、标准化。推进电子商务企业与商业银行等支付机构探索建立新型的电子商务支付模式。
信用体系。积极促进企业信用建设,协调共享全国性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建立完善企业信用体系。制定并完善信用中介服务机构管理办法,培育和发展信用调查、信用认证、信用评估、信用担保等社会中介服务组织,发挥信用中介服务机构的重要作用。强化政府监管、行业自律,构建网站信用评价体系,建立健全网上经营者信用档案。
3.发展举措。
(1)优化法制环境。按照有利于电子商务发展和应用的原则,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省有关电子商务方面的法律法规,加强地方性法规建设,提高企业和公民对电子商务的应用意识、信息安全意识,规范电子商务交易行为。加快制定电子商务规范管理、安全控制、电子合同、网络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政策规章,落实保障电子商务交易的安全技术措施,依法严厉打击网络违法犯罪,为电子商务发展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2)完善统计体系。建立和完善电子商务统计和评价体系,深入研究和制订有关电子商务的统计方法、统计口径、统计指标,及统计范围,并在其中包括电子商务交易额等核心指标,为监测、分析电子商务运行状况,确定分阶段的电子商务导向目录及发展重点提供重要依据。鼓励行业协会等中介机构制定电子商务绩效评价指标,逐步形成企业自我评价和社会中介评价相结合的互动机制。
(3)创建示范城市。成立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领导小组,负责协调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建设过程中的重大事项,坚持市区联动、条块结合,充分发挥区级政府的积极性,形成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建设的合力。编制新一轮的电子商务进企业等三年行动计划和年度实施方案,落实分解任务,明确责任主体,增强可操作性,统一纳入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建设总体框架组织实施,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五)信息软件产业。
信息软件产业是指以信息的加工、处理、分析、开发利用为主导的服务产业,由电子信息设备销售和租赁、电子信息传输服务、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及其他信息相关服务组成。“十二五”期间,重点发展软件业、服务外包业和信息服务业。
1.发展目标。
抓住产业转型升级的契机,以“两化融合”、“三网融合”和园区建设为抓手,坚持创新发展思路,优化完善产业发展环境,集聚培育产业发展平台,努力把杭州打造成“中国软件名城”、“天堂硅谷”和“国家级服务外包示范基地”。到2015年,信息软件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力争突破1500亿元,增加值达到580亿元。
2.发展重点。
(1)壮大发展软件产业。充分发挥国家软件产业基地的集聚优势,提升已有优势软件产品的标准化、产业化和质量保证体系水平。一是发展嵌入式软件。加快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嵌入式操作系统和面向智能手机、数字家电、汽车电子等领域的嵌入式软件平台,加强嵌入式软件技术与网络技术的融合,推进嵌入式软件技术在各行业的应用。二是发展行业应用软件。重点开发为金融财税、工业控制、商贸旅游、交通卫生、城市管理等各行业信息化提供服务的软件产品和信息技术解决方案。加强视频监控相关软件系统的研发,进一步巩固视频监控领域的优势地位。推进自主工业软件发展,提升节能环保、数控设备、仪器仪表等领域的行业应用软件的开发应用水平。三是发展基础软件。加快新型应用环境与计算平台下的基础软件研发,研制自主的面向云存储的海量数据管理系统及工具,并面向应用需求进行特色功能扩展,实现产业化。以高效、可信、自适应和服务质量保证为突破口,研制网络应用服务中间件及相应的集成和开发环境,支撑政务信息化和重大行业信息化应用,并形成有强竞争力的中间件产品。
(2)提升发展服务外包产业。一是努力做大BPO(业务流程外包)。依托金融服务外包交付中心、软件外包开发中心和中小企业托管应用管理中心“三大中心”建设,坚持差异化错位发展战略,坚持离岸服务和在岸服务并重,提升发展服务外包产业。优先发展金融服务外包,积极推进电信运营服务外包。二是着力做强ITO(信息技术外包)。优先发展应用软件开发与维护、托管应用管理服务,积极推进定制应用程序开发。三是逐步扩大KPO(知识流程外包)。培育发展专业研究、市场调查、数据分析等高端服务。
(3)突破发展信息服务业。一是推进数字电视产业发展。在“三网融合”的基础上,加快开发以电视机为基础的家庭信息终端、以手机为基础的手持信息终端、以城市电视为基础的公共信息终端,加快拓展信息服务载体,构筑完整的数字电视“产业链”。二是加快推进信息技术服务业。加快教育、科研、医疗卫生等领域专业信息数据库、信息产品和服务平台建设;推动专业信息资源的社会化开发与利用;提升计算机软硬件维护与支持和信息技术咨询服务水平;促进信息工程监理、信息系统安全测评和安全服务、数字认证等工作进展;推动信息咨询、互联网服务、信用服务等行业发展,促进信息资源商品化。三是加快发展电信运营业。引导电信运营企业在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通信需求,提供高速、优质、安全的接入服务的同时,加快向数据传输业务转变,拓展网络服务,开拓3G增值业务,大力发展手机电视、手机游戏、手机导航和IPTV等新业务。
3.发展举措。
(1)加强信息化服务。完善信息化与工业化“两化融合”政策支撑体系、公共服务平台和专业人才支撑平台,推进产业集群两化融合示范区建设。加强IT产业和传统产业的交流互动,推进典型应用软件和行业解决方案的创新试点示范。推广应用工业过程自动化控制技术,改造提升企业生产流程;推广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集成制造系统技术,优化企业产品设计和生产工艺;推广应用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技术,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决策能力;推广应用电子商务系统技术,降低企业交易成本。
(2)加快“三网融合”。加快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三网融合”进程,积极开展试点示范,建立“三网融合”的协调、监管和合作机制,探索“三网融合”基础上的网络和业务平台建设模式、业务创新机制和商业模式。完善包括内容制作、发布、网络和业务运营、软件开发和终端产品制造等环节的产业链建设,带动上下游产业发展。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布局,推进信息基础设施集约化建设,提高信息基础设施资源利用效率。开拓政府信息服务外包市场。
(3)推进特色园区建设。一是提高园区利用率。本着集约、节约的原则,优化园区规划条件,明确产业定位、突出发展特色,打响园区品牌,同时应加快“腾笼换鸟”,培育建设一批新的特色园区。二是加强园区管理。进一步完善信息软件特色园的管理和运营机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支持开展业务创新、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充分发挥特色园区的功能作用,加快形成产业集聚新优势。三是推进园区发展。定期发布助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信息技术推广应用项目和信息技术需求项目。创新招商方式,加快引进一批技术含量高、产业链长、经济效益好的企业,壮大园区的经济总量和规模。加大对园区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提高园区配套设施建设水平,确保园区良好的生产经营环境。
(六)先进装备制造产业。
先进装备制造产业是为国民经济各行业提供关键技术装备的战略性产业,是装备制造业的高端部分和核心环节,是区域科技水平、制造能力和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十二五”期间,重点发展交通运输设备制造、先进技术装备制造、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等领域,积极推动部件集成化、基础件高端化和优势装备规模化,进一步提高先进装备制造产业的设计、制造和集成能力,引领全市制造业发展。
1.发展目标。
到2015年,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销售产值超过6000亿元,实现增加值1110亿元,总量稳步提高,支柱产业地位进一步确立;大中小企业紧密配合、专业分工与协作完善的产业组织体系更趋完善,年销售收入超过100亿元的大型企业集团达到10家左右;重大装备研发制造和成套能力大幅提高,实现关键领域的重大突破,产品技术附加值不断增加,技术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培育一批省级以上企业技术(研发)中心,主导制(修)订一批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空间结构持续优化,形成一批各具特色的装备制造产业集聚区和产业集群,建设长三角重要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
2.发展重点。
(1)交通运输设备制造。
汽车及零部件。以江东汽车产业园为主要平台,着力发展汽车产业。依托龙头企业,加快推进整车项目建设和规模化经营,优先发展乘用车,积极发展中高档大中型客车,支持东风裕隆纳智捷轿车、青年莲花轿车、吉奥微型面包车、众泰汽车整车、沃尔沃高端商用车等项目在杭发展。突破并掌握动力电池及控制系统等一批关键技术,重点推进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的推广应用和产业化,培育发展新能源汽车。围绕发动机、变速器、动力电池等领域,优化发展汽车关键零部件。
轨道交通装备。抢抓国内轨道交通及地下空间开发的市场机遇,依托杭州地铁建设等重大工程,重点发展城市轨道交通、高速铁路、磁悬浮列车的供配电、信号通讯、综合监控、自动检售票系统和屏蔽门(安全门)等关键设备的研发和制造,积极研发轨道交通整车及关键部件,加快推进以高性能盾构机为代表的施工设备研制,努力形成“高、精、尖、全”的行业格局。
高附加值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抓住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建设的契机,大力发展游艇制造和服务业,重点开发运动艇、观光艇等船艇,积极发展游艇配套产品。加快发展船用机械、港口机械等设备制造业。积极拓展新兴领域,大力培育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持发展涉海工程装备,加快研发制造大中型海水淡化装备。
航空航天装备。抓住国家大飞机项目落户上海、杭州建设空港经济圈的机遇,依托骨干企业,逐步发展航天器相关配套设备,参与大飞机项目的配套产品及零配件制造,培育发展航空器材制造产业。
(2)先进技术装备制造。
重大关键及成套装备。以石化、冶金等行业需求为导向,重点发展大型空分成套设备、深冷成套设备、大中型化工成套设备,冶金、乙烯等化工装置驱动用汽轮机、高效能燃气轮机等装备。研制开发与IGCC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配套的对流锅炉、辐射锅炉、气化炉和空分设备。
智能制造装备。积极发展以数字化、柔性化及系统集成技术为核心的智能制造装备,重点发展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关键基础元器件及通用部件、智能专用装备等领域,培育发展人体机器人等微型装备。
(3)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
现代通信设备。以发展第三代数字移动通信设备为重点,自主开发基于TD-SCDMA、WCDMA和CDMA2000三大标准和TD-LTE标准的交换机、基站、手机关键芯片及系统软件,大力推进产业化应用。加快发展无线接入网系统、智能手机、无线定位、卫星定位、光通信设备、应用蓝牙技术和终端产品。
大规模集成电路。依托国家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大力发展现代通信产品所需集成电路、信息家电和数字音视频产品专用集成电路,优化发展各类IC卡专用集成电路、部分网络产品关键电路和SOC电路、混合集成电路,重点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射频集成电路、专用集成电路HDTV芯片、信息安全保密芯片。培育发展数字电视、汽车电子、3G等新兴市场所需集成电路。
(4)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
发电机制造。以智能电网建设和输发电大型工程为依托,重点发展高效能发、输、变电设备,重点开发新一代水轮发电机、汽轮发电机、燃气轮发电机,着力发展大型高水头抽水蓄能机组和发电机组等产品。
输配电及控制设备。以智能电网推行试点为契机,重点发展高压、环保、低耗电力变压器,数字化、智能化高低压成套开关设备,智能化断路器等高低压电器;支持发展变频调速系统和交直流伺服系统等产品,高压电缆及特种电缆,大功率变频器等高效节能设备。
3.发展举措。
(1)发展现代装备服务。大力发展面向制造环节的高端服务业,促进制造与服务环节融合,加快向设计型、服务型制造转变,延伸装备制造产业链。支持骨干企业围绕装备制造业的核心业务,在制造过程前端和后端的各个环节开展研发技术、工程总承包、系统集成与设备成套、贸易、物流等增值服务。积极推广“总承包、总集成”、“模块化制造”、“售后服务集成”等新型业务模式,鼓励装备企业实现从提供单一产品的制造型企业向为用户提供全面解决方案的服务型企业发展。通过企业串联等方式,构建企业联盟,着力提升承接大型成套化设备的能力。
(2)加快推进“两化”融合。加强推进信息技术在我市先进装备制造产业中的应用,建立示范试点企业,推广先进经验。以推进装备制造业信息化作为我市实施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的重点和突破口,推进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全面渗透和融入装备制造业。引导和推广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精益生产、绿色制造、协同制造、网络化制造等先进制造模式,改造工艺技术和装备,提高制造过程的信息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
(3)支持产品试点推广。充分利用国家级试点的优势资源,着力落实“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和“国家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积极在城市公交领域推广新能源汽车。制定完善、有效落实各项配套支持政策措施,支持重点产品市场拓展和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引导消费模式转变,以示范促发展,积极申报智能电网先进量测仪器仪表等推广应用试点,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七)物联网产业。
物联网是指通过信息传感设备,按照约定的协议,把特定物体与网络及存储集控系统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对特定物体进行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监测和管理的一种网络体系。“十二五”期间,积极实施“感知中国·智慧杭州”4433工程,围绕物联网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三层网络构架体系,重点发展物联网设备核心元器件、网络集成与数据处理、应用服务及标准化推广等领域,打造和完善物联网产业链条,抢先占据物联网产业制高点。
1.发展目标。
到2015年,物联网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000亿元,实现增加值330亿元,产业规模跃上新台阶;培育一批拥有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具有显著示范带动作用的大型企业,其中主营业务收入超100亿元的企业达到1-2家,超50亿元的企业达到2-3家,新增上市企业5家以上;突破一批关键技术,新增省级以上企业技术(研发)中心超过20家,专利及软件著作权累计总量达到1000项;力争五年内实施重点示范应用工程50项以上,物联网应用范围不断拓展,物联网技术融入城市运营管理的多个领域,率先将杭州打造成国内重要的物联网经济强市。
2.发展重点。
(1)物联网设备核心元器件。围绕物联网感知层信息获取、关键技术开发和产业化,优先发展先进传感器、无线传感器网络产业,大力开发射频识别(RFID)、监测、定位以及红外等领域核心传感器及元件,积极培育物联网智能终端设备制造,加快形成物联网信息感知核心产品制造与网络及技术服务的产业集群。支持低功耗、微型化、智能化的新型传感器设计、研发和制造;推进卫星导航接收芯片、电力线载波通信芯片的研发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培育传感器核心控制芯片设计、研发、封装及规模化量产;加速基于新一代通讯网络技术的3G、4G芯片设计、研发、封装和规模化量产;加快完善高性能射频识别标签设计、封装及相应读写器具设计、开发和生产的完整产业链;积极推进融无线数据通信、交易支付、信息管理等功能于一体的智能终端设备研发和产业化。
(2)网络集成与数据处理。围绕物联网网络层数据传输、存储、处理以及控制等环节,攻克关键技术,优化提升大容量数据传输、存储和分析处理软硬件产业,培育物联网网络综合业务运营商。重点支持3G、4G、软交换等下一代网络传输技术与设备研发、制造;支持大容量数据交换和存储设备研发制造;支持探索、开发异构网络、超级网络运算中心、云计算,优化复杂网络结构,进一步壮大我市在分布式计算、模糊识别等智能数据挖掘、分析领域的话语权;积极推动广播电视网、电信网与互联网“三网”融合,开发关键支撑技术和设备;开展应用于IPV4向IPV6过渡的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研制与开发。
(3)应用服务及标准化推广。围绕关键技术,立足产业基础,聚焦市场趋势,探寻适宜商业模式,研发基于特定应用领域的嵌入式操作系统及中间件,推进系统解决方案标准化进程,培育服务商和产业集群,创新发展物联网系统集成产业,推进“智慧杭州”建设。重点发展物联网系统集成与解决方案提供、网络运营以及信息服务等物联网相关高新技术服务业,着力发展在公共管理与服务、行业应用、个人家庭应用等领域的物联网系统集成产业;推进交通、旅游、电网、医疗卫生、公共安全、环境监控、工业监测、建筑节能、市政管理等领域的技术攻关和标准化工作,开发可“复制”商业化运作模式,支持发展面向用户的物联网产品与服务;积极发展基于物联网的信息内容产品和服务。
3.发展举措。
(1)完善产业支撑体系。结合技术攻关及产业化需求,加快构建以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基础数据交换和信息安全中心、技术应用和成果转化平台、对外交流合作平台等为主体框架的物联网产业支撑体系。重点建设三大公共平台:物联网网络基础平台,包括“1+3”基础网络平台、物联网信息中心等;物联网技术创新支撑平台,包括中科院杭州射频识别技术中心、中国电科(杭州)物联网研究院、港科大杭州物联网智能技术中心、南邮杭州三维无线与物联网研究院等;物联网信息和中介服务平台,包括物联网技术交流中心、物联网技术(产品)认证测试中心等。
(2)支持示范项目建设。采取政府与企业合作共建、政府购买服务、企业自主建设与政府奖励等多种形式,分期分批实施示范应用工程,引导产业链各方以联盟形式组团开发,拓展物联网技术应用市场,着力打造物联网技术与城市发展有机融合的“智慧城市”综合体。面向城乡管理、市民生活、工业信息化、生态环境监测等领域,重点推进智能城市试点示范工程、智能生活试点示范工程、智能“两化”试点示范工程、智能环境监控试点示范工程等四类试点示范项目。
(3)构建网络安全机制。基于传感网络体系结构、传感智能节点的能量存储、节点布局过程中的传输延迟、汇聚节点的数据流量等问题,加快对现有网络安全体系进行优化调整,积极开发针对性强的新技术、新方案,健全信息安全监控体系,加快建设物联网安全体系,保障物联网产业健康发展。积极构建适用于物联网的认证机制和加密机制,支持开发公钥基础设施(PKI)等提供物联网信息安全的技术和产品。利用访问控制技术、态势分析及其他相关技术,积极开发物联网态势感知与评估技术,对各层网络进行定量和定性的评价、实时监测和预警。
(八)生物医药产业。
生物医药产业由生物技术产业与医药产业共同组成。“十二五”期间,我市将围绕解决重大疾病和传染病防治问题,突出发展化学制剂药、生物疫苗、诊断试剂、农用生物制品、现代中药、生活保健品等领域,加快发展生物医学工程,积极进入干细胞与组织工程等前沿技术领域,努力形成综合性生物医药产业体系,成为国内重要的生物医药产业基地。
1.发展目标。
加快“新药港”建设,以高科技为支撑,以研发创新为驱动,突破关键性技术,实施带动性强的重大项目。努力保持和形成在生物原料药与制剂、天然药物、生物保健食品、生物疫苗与诊断试剂、生物基材料等领域的全国领先地位,生物医学工程、化学制剂药等领域取得有效突破,实现新型医药产业跨越发展。到“十二五”末,生物医药产业销售产值达到1000亿元,增加值达到320亿元。
2.发展重点。
(1)化学制剂药。积极开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物研究开发,采用先进技术,加快药物新剂型和新适应症研究,力争在抗感染药物、抗肿瘤药物和免疫调节剂、心血管系统药物、消化系统和代谢药物等方面取得突破。着力解决药物新制剂及释药系统、药物评价动物模型研究与制备、药效评价及新机理研究、药物安全性评价等方面的关键技术,按照仿制药、仿创药、原研药的路径,重点开发创制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疗效好、副作用小、市场前景大的化学制剂药新品种,争取在制剂药国际市场上实现新的突破。
(2)生物疫苗。以基因工程疫苗等新型疫苗为方向,重点推进预防艾滋病、病毒性肝炎、流感、狂犬病、流行性出血热等重大传染病和恶性肿瘤、心血管病等防治疫苗及联合疫苗的研究和产业化;积极改进传统疫苗的生产工艺,提高疫苗的安全性和保护效果。
(3)诊断试剂。以体外诊断试剂为主,重点开发传染病、肿瘤和基因异常的快速诊断试剂,强化与自动化分析仪器或电子技术的结合,使产品向多元化、配套化、系列化方向发展,形成基因诊断试剂、生化检测试剂、酶标免疫试剂、单克隆抗体免疫试剂、生物芯片等门类齐全、具有竞争优势的临床诊断产品系列。
(4)农用生物制品。针对重要病虫害防治,加快菌种选育改良、微生物发酵工艺和定向调控、产品新剂型和制造工艺、清洁生产新工艺等关键技术的研发和应用,重点开发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植物和微生物源新生物农药。开发和推广防病促生长且低毒低残留的维生素、植物源饲用蛋白、微生态制剂等生物饲料添加剂和营养剂,提升饲料产业竞争力。
(5)现代中药。按照巩固国内领先地位、开拓国际市场的要求,积极应用现代生物、医学、工程等多学科技术,开展符合国际标准、疗效确切和毒副作用小的中药新药研究,着力解决传统生产工艺落后、质量可控性差等问题,促进传统中药的二次开发,争取在肿瘤、心脑血管等重大疾病治疗药物上取得突破,部分品种进入国际医药主流市场。应用先进的栽培技术和生物技术,开展濒危稀缺中药材的人工种源繁育,大力推广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化(GAP)种植,建立规范化的优质、绿色中药材生产基地,逐步形成种植、提取、加工、成药较完备的产业链。
(6)生物保健品。生物保健品是杭州生物产业在全国最具竞争力的优势领域。顺应保健品消费从防病治病扩大到抗衰老、健身益智、美容健美等多种需求转变的趋势,以免疫调节、营养素补充剂、抗疲劳等保健品为重点,积极利用生物发酵、基因工程等现代生物技术加强新品种、剂型的开发,不断降低成本、提升功能;积极推动生物保健品与中医保健、其他保健服务的融合,将保健作为新内涵注入到旅游、疗养等行业中,以保健行业和旅游产业的发展有效带动保健品的发展,努力建设国内一流的生物保健品产业基地。
(7)生物医学工程。顺应医疗器械高技术化、智能化、小型化、精确化、家庭化的发展趋势,发挥杭州“信息港”优势,综合多学科先进技术,重点开发新型治疗和常规诊疗设备,数字化医疗技术、个体化医疗工程技术及设备,开发人体器官及工程组件,实现高附加值生物医学工程产品国产化,形成地方特色鲜明的生物医学工程产业。
(8)干细胞与组织工程。抓住全球干细胞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产业化商机逐渐显现的机遇,以国家干细胞工程产品产业化基地华东基地建设为契机,推进干细胞储存技术、干细胞相关产品以及生物诊断试剂的开发生产,积极开展将干细胞治疗技术应用于治疗冠心病、糖尿病、肝功能衰竭等重大疾病的临床前研究以及将干细胞应用于组织工程产品的研究,努力实现产业化。
3.发展举措。
(1)完善生物医药孵化器。依托生物医药孵化器,完善适合化学合成药物、生物技术产品、天然产物、中药、保健品、医疗器械等的研发和中试场所以及技术平台,提高孵化器的专业化程度和孵化功能。突破传统孵化模式,实行孵化加后孵化的模式,实现实验研究孵化、中试放大孵化和试生产孵化三步曲,将企业或项目的孵化期延长,与企业市场化、项目产业化相结合,为介于毕业和产业化发展之间的企业提供一个放大阶段的过渡平台。
(2)深化生物医药服务。借鉴国际通行的医药贸易标准规范,建立健全医药贸易营销网络。改进营销方式,企业营销推行直销方式,园区营销由出让土地为主向转让企业股权为主转移。促进医药产品深加工,提高医药出口层次,积极拓展欧美及世界医药市场,形成产业整体出口效应。提升药物研发服务、产品质量检验检测服务等水平,延伸生物医药产业链条,重点发展药物安全性评价、临床试验等创新药物研发服务,开展与国内外医药公司的合同研究(CRO);建成天然药物有效成分筛选中心、药效学评价中心、GMP中试生产中心以及欧盟GMP认证出口服务中心等。
(3)加强生物医药物流发展。加快社会化、专业化、现代化的药品物流体系建设,突破传感器网络、电子标签、追踪溯源等一批关键技术,大力发展连锁经营、直供配送、第三方物流等现代物流方式。做大做强一批药品物流龙头企业,积极打造第三方医药物流平台,构建布局合理、网络健全、手段先进、配送及时、规模集中的药品物流服务体系,使杭州成为立足长三角、面向全国、接轨国际的药品物流基地。
(九)节能环保产业。
节能环保产业是指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提供技术、装备、产品和服务的产业,主要包括节能装备产品、环保装备产品、资源循环利用、节能环保服务等领域。“十二五”期间,围绕技术、标准、产品和服务,重点发展节能关键技术与装备、污染物治理技术与装备、节能环保材料、资源循环利用、低碳技术研究与应用以及节能环保技术服务业,打造国内重要的节能环保技术开发和产业化应用基地。
1.发展目标。
到2015年,节能环保产业销售产值达到1400亿元,实现增加值360亿元,对经济发展贡献能力进一步提高;企业规模持续壮大,在节能和环保两个领域分别形成8-10家年产值超亿元企业;在低碳、节能环保装备、资源循环利用等领域突破一批关键技术,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高;节能环保服务业初具规模,合同能源管理被广泛应用,污水、垃圾处理设施运营基本实现市场化;产业集聚程度进一步提高,建成一批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节能装备制造业基地和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基地,形成具备较强的国际及区域产业合作和竞争能力的产业集群。
2.发展重点。
(1)节能关键技术与装备。大力开展节能关键技术研发,加快推进节能装备产品的制造和应用,重点发展高效节能变频调速控制设备、无功补偿装备、高(低)压智能节电装备等产品,支持发展余热干燥设备、余热蒸馏设备和余热发电锅炉设计、制造和应用。加强技术引进和研发,大力发展节能机电设备及配套产品。以半导体照明(LED)为重点,支持半导体照明芯片、器件以及应用领域的自主研发、示范应用和产业化发展,突出产品研制,打造包括LED外延片、芯片、封装、应用产品、检测技术及生产设备和配套材料在内的完整产业链。
(2)污染物治理技术与装备。支持开发固体废物处理、水污染治理、污泥处理、空气污染治理、噪声与振动控制、环境监测控制等领域的关键技术和设备,加快推进产业化应用,大力实施环保工程。围绕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重点发展生活垃圾和污泥的处置利用、危险废物无害化处置以及固废收集、运输、流转的成套化装备装置,污水处理及再生循环利用设备,烟气脱硫脱硝、高效除尘、机动车尾气净化以及二氧化碳排放控制等气体净化装置,积极发展在线式、便携式、自动化的专用环境监测监控仪器。
(3)节能环保材料。大力推进纳米技术等关键技术的研发和应用,重点支持环境污染处理药剂、绿色建筑材料、隔热及隔音材料、玻璃保温容器、特种及耐火陶瓷制品等节能环保材料制造。不断延伸产业空间,积极拓展先进高分子材料、高性能纤维及材料、特种金属功能材料、高端金属结构材料、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纳米材料、生物材料、智能材料等前沿领域。
(4)资源循环利用。加快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发,支持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机床、交通运输设备、钻采设备和军用装备等再制造产品,积极推行工业余热、雨水集蓄和中水回用。规范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立垃圾分类回收体系及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体系,构建废旧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链。支持共生、伴生和低品位矿产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利用,提高开采和综合回收率。建立循环经济发展服务平台,大力发展资源循环利用服务。
(5)低碳技术研究与应用。在电力、交通、建筑、化工等高能耗、高排放领域,加快研发一批适用、成熟的节能减排技术和清洁煤利用技术等减碳技术,重点推进结构减排,持续推进工程减排,有效落实监管减排。推进清洁生产,大力发展以核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技术为主的无碳技术。加强技术合作,积极引进和研制一批以碳捕获与封存技术(CCS)为代表的低碳技术。鼓励低碳设计,开展低碳产品认证,积极发展低碳农业和碳汇林业。
(6)节能环保技术服务。鼓励和支持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积极培育节能环保服务市场。大力推行第三方节能服务公司为用能单位提供节能诊断、设计、融资、改造、运行等全流程服务,以节能效益分享方式回收投资的市场化节能服务模式。积极推动污染治理市场化,推行烟气脱硫脱硝、城镇污水、垃圾处理、危险废物处置特许经营,建立以资金融通和投入、工程设计和建设、设施运营和维护、技术咨询和人才培训等为主要内容的环保服务体系。
3.发展举措。
(1)拓展产品应用范围。大力开发、推广、使用高效节能环保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和新设备,优先支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节能环保共性和关键技术开展示范应用。按照国家《半导体照明节能产业发展意见》,围绕国家“十城万盏”试点城市的实施,以应用促进产业发展,推进LED智能照明系统在市政、通用照明领域以及在农业生产、医疗、生物固碳技术等领域应用示范。实行贷款贴息政策,鼓励居民购买LED等节能产品、安装太阳能发电设备,开展对节能环保产品消费的政策引导。
(2)完善政策环境体系。研究制订促进报废汽车、电子垃圾、废旧轮胎、建筑废弃物、包装废弃物资源化的规定和办法,为产业规范发展提供政策依据。根据国家发布的产品标识体系,鼓励和支持能效标识制度建设,推动节能、节水和环境标志产品认证管理,强制或鼓励节能环保企业进行国际国内标准体系认证。研究制定节能降耗等技术和产品的认证标准及支持政策。完善政府绿色采购制度,在符合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前提下,优先使用杭产节能环保产品。
(3)优化资源配置机制。围绕水资源综合利用和保护,继续完善污水处理和排污收费制度。以饮用水源、生态公益林等为重点,加快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探索建立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机制,研究设立排污权交易市场。健全节能激励机制,建立基于市场的节能基金。建立和完善政府引导、企业为主、社会参与的多元化环保产业投融资机制,研究探索碳交易的融资新模式。
(十)新能源产业。
新能源产业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是直接或者间接地来自于太阳或地球内部所产生的热能,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水能和海洋能以及由可再生能源衍生出来的生物燃料和氢所产生的能量。“十二五”期间,以太阳能光伏和风电产业为重点,打造光伏产业链和风电产业链,加快实现新型电池及蓄能系统规模化发展,积极开发核电装备、水能和潮汐能设备、生物质能、太阳能热发电等领域。
1.发展目标。
到2015年,新能源产业发展具备相当规模,建立起比较完整的产业技术支撑平台与产业配套体系,空间布局显著优化,初步建成国内一流,国际上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新能源产业研发、制造和应用示范基地。大规模推广应用新能源技术,大部分产品实现商业化生产,使其成为国民经济中一个重要的新兴产业。到2015年,新能源产业力争实现销售产值1000亿元,增加值达到225亿元。进一步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体系建设,骨干企业平均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比重力争达到5%,建成若干国家级和省级科技创新平台,国家重点扶持高新技术企业超过50家。
2.发展重点。
(1)太阳能光伏产业。
以非晶或微晶硅薄膜电池及组件研发和产业化为核心,向配套材料、关键装备和中下游应用产品等方向延伸,完善从硅料、太阳能电池及组件到系统集成、电站工程总承包的完整产业链,积极开拓国际国内市场,努力打造国家级太阳能光伏产业基地。
电池及组件。积极鼓励企业加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加大高效低成本晶体硅电池及组件封装工艺关键技术和新材料的研发与产业化力度,提升电池光电转换率,降低生产成本,做精做强产业链中游,限制低水平重复建设。着眼全球光伏技术发展新趋势,大力支持非晶微晶硅薄膜电池、铜铟镓硒(CIGS)薄膜电池等新一代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生产,争取在薄膜电池领域成为国内领先的生产基地。
系统集成与设备。鼓励行业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加大应用领域的研究开发力度,有效引导光伏技术在各方面的运用,以建筑一体化太阳能光伏组件和集成系统为重点,加强光伏系统集成技术和控制器、逆变器等相关产品的研发。高度重视太阳能光伏生产关键设备制造,加快设备研发。
硅材料、硅片及配套产品。积极扶持硅提纯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尽快形成产业化,适度保障硅材料供应;鼓励发展大面积超薄硅片和浆料回收利用技术,加强对熔铸、剖锭及切割等关键技术创新,提高熔锭容量,降低硅片厚度,减少硅料损耗。积极推动太阳能电池用超白玻璃、背板、EVA膜、封装材料等配套产品的发展。
(2)风电装备制造业。
积极推动传统电力设备制造企业加快向新能源设备制造转型,大力引进国内外大型风力企业和研究中心,以风电成套机组设计和组装为核心,带动风电关键零部件发展,建设国内重要的风电装备制造基地。
风电机组。加快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提升兆瓦级以上成套机组设计研发能力,重点发展大功率双馈式发电机组、直驱式发电机组和液压式主传动发电机组设计制造等关键技术;积极开发质量稳定、方便使用的家用风电整机。鼓励风电机组企业从单一制造向工程总承包以及风力电站开发方向延伸,积极参与国内外大型工程建设,带动制造水平提升。
关键零部件。引导机械加工类企业积极参与风电配套件发展,重点开发高速齿轮箱、机舱、轮毂、底盘、主轴、回转支承、叶片等关键配套件,形成与大功率风电机组发展相配套的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
控制系统。重点开发变频、变浆控制、驱动设计制造技术、数字化风力发电场调度控制技术和并网控制系统等关键技术和产品,形成自主制造能力。
(3)新型电池及蓄能系统。
以促进新能源汽车发展为契机,依托大企业、大项目,以大功率、高能量锂离子动力电池核心技术研发和产业化为重点,加强正负极材料、电解液和电芯等电池核心件配套生产,以及电池模组及电池管理系统的开发,引导产业链上下游密切合作不断提高动力锂电池可靠性和使用寿命,建立较为完整的动力锂电池产业链;积极发展阀控密封蓄电池、镍氢电池等其他新型电池;全面实现清洁生产,加强废弃物回收利用,打造国内新型环保型动力电池制造和研发中心。
(4)核能、水能、潮汐能、生物质能、太阳能热发电装备制造业。
把握我省核电站建设、城市生活垃圾发电和未来沿海潮汐能资源开发的机遇,依托大型电力设备制造和机械加工基础,积极推动传统能源装备制造企业开展核电机组、潮汐能机组设备、生物质发电锅炉以及核心配套零部件的研究和制造。高度关注太阳能热发电装备等产业的发展。
3.发展举措。
(1)建设国家级新能源产业园。大江东杭州市新能源产业园各开发主体要尽快确定启动区块,完善产业园的道路、供电供气、给排水等配套基础设施,注重专业孵化器和专业性服务体系建设,完善产业集聚环境,按照产业发展定位着力引进大企业、大项目,形成骨干企业和配套企业相互协同的产业格局,尽快形成产业集聚优势,争取尽早获得国家部委授牌,树立杭州市新能源产业发展标杆。
(2)推动新能源企业创新发展。建立新能源创新型企业培育表,确定培育重点,在财政补贴、项目融资、土地供给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主动跟踪国内外新能源产业重点区域和重点企业的发展动向,建立重大产业项目储备库,加强对重点项目的包装和推介,主动上门招商,大力引进央企和跨国企业集团。引导大型民企发展新能源产业。引导省内大型民营企业利用杭州创新创业平台转型发展新能源产业项目,加快产业化进程,在传统优势行业骨干企业中培育出一批跨行业的大型新能源企业集团。
(3)加快新能源应用示范推广。扩大光伏并网发电试点示范范围,重点推进建筑屋顶光伏并网电站试点示范,对光伏发电示范推广工程给予补贴。引导和鼓励我市光伏企业投标竞争国家光伏发电示范项目,积极拓展国际国内市场。积极推动城市公用领域广泛应用光伏发电,在城市建筑物、公共设施和新建小区,建设与建筑物一体化的屋顶光伏并网发电电站。在道路、公园、车站等公共设施推广使用光伏电源路灯照明,扩大光伏发电利用量,积极拓展光伏产业发展市场空间。
五、空间布局
(一)总体布局。
以我市产业发展空间布局指引为导向,立足十大产业发展基础,按照功能协调互动、产业相对集聚、操作适度弹性、生态环境和谐的布局原则,以现有交通流、物质流和信息流为纽带,突出国家级开发区、省级开发区及产业集聚区、各特色园区和产业主导功能区的优势功能、整体特色,形成“两核、三带、五区、多园”的总体布局框架,推动十大产业集聚化快速发展。
1.两核——大江东产业集聚区、城西科创产业集聚区。
大江东产业集聚区。杭州大江东产业集聚区紧邻杭州主城区,与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隔江相望,处于环杭州湾“V”字形产业带的拐点,是我市十大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将以集聚发展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空港经济为重点,强化现代产业功能、综合服务功能、高端城市功能、一流生态功能,成为产业主导、生态优先、服务完善、品质高尚的省级现代产业集聚示范区。着力打造十大产业中的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能源等产业基地。
城西科创产业集聚区。杭州城西科创产业集聚区作为以科技创新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是汇聚全省科研机构和高校的智力密集区,将在重大科研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带动企业技术和产品创新等方面中承担重要角色,也是我市“十二五”期间的重要增长极,着力打造十大产业中的文化创意、旅游休闲、金融服务、信息软件、电子商务、先进装备制造、物联网、新能源等产业,并在体制机制创新探索中先行先试,成为全省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示范区。
2.三带——三江两岸生态发展带、城西旅游休闲带、沿杭千高速产业发展带。
三江两岸生态发展带。大力支持各区、县(市)依托自身的交通区位和山水文化资源优势,以文化旅游、运动休闲、养生居住等为主体,加快发展精品休闲度假、特色文化创意、高端商务会展、新型高科技产业,将“三江两岸”打造成一条“山水秀美、生态宜居、城景交融、和谐发展”的黄金生态发展线,再现“富春山居”人文自然景观。成为休闲旅游的首选地、经济发展的新“蓝海”、区域统筹的先行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示范区。
城西旅游休闲带。以西湖风景名胜区、西溪湿地为起点,向西沿杭徽高速扩散,形成城西都市旅游休闲带。以西湖申遗成功为契机,进一步扩大杭州的国际影响力。建设西溪湿地5A级景区,努力打造成为国际一流的具有竞争力的综合旅游景区。加快建设西山国家森林公园,以西山游步道为串联,整合沿途自然、人文景观,打造集运动休闲、乡村旅游、佛教文化为一体的国家级森林公园。充分发挥杭徽高速的梯度扩散效应,对沿线腹地实施统筹发展,强化旅游休闲度假功能,推进名城(上海)、名湖(西湖)、名山(黄山)国际黄金旅游线建设。
沿杭千高速产业发展带。主要指杭千高速公路沿线,包括富阳、桐庐、建德和淳安等县、市的十大产业发展区域。富阳以六大新城建设为契机,重点发展文化创意、信息软件、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产业。桐庐以凤川-江南新城建设为契机,重点发展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等产业。建德以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思路进行工业布局,重点发展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等产业园区。淳安结合青溪新城等平台建设,重点发展文化创意、信息软件及生物医药产业。
3.五区——钱江新城中央商务区、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余杭-钱江经济开发区。
钱江新城中央商务区。依托钱江新城杭州政治、经济、文化新中心地位,发挥中央商务区所具有的综合服务、业态创新、要素集聚功能,带动周边地区协同发展,打造成为“杭州CBD、天堂新地标、服务业主平台”,形成“一轴”(以市民中心、大剧院、国际会议中心为轴线的行政文化发展轴),“两区”(总部经济集聚区、金融商贸集聚区)功能布局。重点发展金融服务、文化创意、旅游休闲等产业,大力发展楼宇经济、总部经济等新型业态。
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立足扎实的信息软件产业基础,重点发展软件及服务外包、集成电路设计等产业,形成制造与服务相结合的信息软件产业群;以阿里巴巴等龙头企业为依托,打造电子商务产业核心示范区,以点带面,全面推进电子商务向其他各城区、县(市)拓展;以白马湖生态创意城为载体,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以物联网产业园为载体,从产业链构建和产业化应用两个方面协同推进物联网产业发展;加快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建设“天堂硅谷”;发展服务于创新的科技金融服务业,集聚一批创新资本。
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制造经济高端化为目标,重点发展关键通用设备、自动化控制设备、电气机械及器材、电子及通信设备等产业;加快发展新能源装备、节能环保装备等产业,努力打造国际性先进制造业基地。以建设国家生物产业高技术产业基地核心区为目标,重点发展医疗器械、生物技术、生物医学工程、现代中药等产业,打造特色鲜明的“新药港”;以新加坡科技园、大学科创园建设为契机,以现代传媒、研发设计、金融服务外包、物流与采购外包为支柱,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和金融服务产业。
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加快推进“腾笼换鸟”进程,拓展发展空间,重点发展数控机床、轻工机械、专用工程机械等先进装备制造产业,积极发展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能源以及高附加值现代服务业,打造现代制造业集聚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先行区。
余杭-钱江经济开发区。主要包括钱江经济开发区和余杭经济开发区两大相连的省级开发区。钱江经济开发区打造成为我市太阳能光伏和风力发电装备的新能源产业基地、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产业化基地,推进环保设备制造、先进装备制造等产业发展。余杭经济开发区以杭州生物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余杭拓展区为契机,打造生物医药百亿产业集群;大力发展自动化控制设备等先进装备制造产业。
4.多园。
立足十大产业发展基础,根据各地资源禀赋条件和产业特点,依托市域范围内具有鲜明产业特色的文化创意主导功能区、旅游休闲主导功能区、金融服务主导功能区、工业功能区以及市级高新技术产业园、软件园、国家级试点和基地拓展区,加快推进十大产业发展平台建设,完善十大产业空间布局。
(二)产业布局。
1.文化创意产业。
以“环西湖、环西溪、沿运河、沿钱塘江”为主线,以市级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为重点,充分发挥各区、县(市)的产业优势和区位特点,积极拓展新兴文化创意产业园区,逐步形成“两圈集聚、两带带动、多组团支撑”的文化创意产业空间新格局,为打造全国文化创意中心提供良好的载体支撑。其中,环西湖、环西溪文化创意产业圈努力打造集设计服务、时尚消费、影视与艺术创作和文化休闲旅游为主导的综合性、创新型文化创意产业群;沿运河、沿钱塘江文化创意产业带,大力发展文化休闲旅游、动漫游戏、信息服务、工业设计、教育培训等产业;各区、县(市)依托资源禀赋条件,因地制宜建设一批文化创意产业园(楼宇),积极培育现代传媒、工业设计、文化休闲旅游、生态文化创意产业等产业,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组团发展。
2.旅游休闲产业。
积极推进旅游产业集群式发展,形成“一核、一极、两圈、两轴、全域覆盖”的大杭州旅游休闲空间结构。其中,都市旅游休闲核围绕西湖、西溪湿地、运河、南宋皇城历史文化旅游区、湘湖等城市景区景点,发展具有杭州特色的都市旅游休闲产业;千岛湖休闲度假增长极重点发展山水度假休闲产业,打造“长三角首选、全国一流、世界知名”的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环都市休闲游憩圈、杭州都市旅游休闲圈及五大合作翼积极推进旅游一体化和无障碍建设,实现与周边县市的客源互动与市场共享;三江两岸生态旅游发展轴及沿杭徽高速旅游发展轴围绕两轴沿线,着力开发特色旅游乡镇和旅游区;萧山、余杭及五县市重点打造现代文化旅游、运动休闲、健康养生、创意农业与乡村度假等特色旅游休闲产业集群。
3.金融服务产业。
金融服务业努力构筑“一核两带三圈三园多点”的层次性、梯度化空间布局,形成长三角区域金融服务中心的空间支撑体系。一是强化钱江新城的核心地位,基本形成金融总部集聚区;二是提升延安路和庆春路两带,重点集聚零售金融机构,打造服务全省的财富管理机构集聚区;三是构建以西湖区黄龙商圈为主的高端金融中介服务中心、以上城区吴山景圈为主的投资基金资产管理中心、以高新(滨江)区创业楼圈为主的创业风险投资管理中心;四是培育三园,即以金融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外包为重点的滨江金融外包园、以金融数据处理业务为核心的下沙金融外包园,以及以余杭金融创新园为基地的金融中后台集聚地;五是以五县(市)县城和中心镇为节点,实现金融机构、金融服务、金融创新向五县(市)扩散,逐步形成多层次、网络化、城乡一体的金融布局。
4.电子商务产业。
电子商务产业在重点区域推进上总体按照“一核带动、全面开花”的思路,其中“一核”指高新(滨江)区,另外重点培育下城区电子商务产业园、余杭区电子商务拓展区、江干区东方电子商务园、西湖区杭州电子商务产业园、下沙电子商务产业园、拱墅区北部软件园电子商务拓展区等电子商务园区。要充分发挥高新(滨江)区在电子商务发展中的带动作用,在高新(滨江)区规划建设电子商务核心示范园,以点带面,全面推进电子商务向其他各城区、县(市)拓展,形成点面联动、上下结合、优势互补、竞相发展的新格局,实现我市电子商务发展的新腾飞、新跨越。
5.信息软件产业。
信息软件产业依托现有优势,遵循产业集群化发展规律,构建“一城三区多园”、孵化和产业化有机联系的产业空间布局。一是以高新(滨江)区江北区块和城西、城北环浙大区域为重点,结合现有软件园区改造提升、主城区传统工业区有机更新,加快推出一批信息软件产业孵化园;二是重点发展三区,即以软件服务为产业特色的高新(滨江)区,以金融服务外包、行业应用软件开发为特色的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及以基础软件、行业应用软件、中高端知识流程外包和信息服务为重点的环浙大(紫金港)硅谷;三是以中国美院象山校区周边、萧山机场航空物流园区,及富阳、临安、桐庐、建德、淳安的景区和省级开发区等为重点区域,各有侧重地培育发展信息软件产业。
6.先进装备制造产业。
依托各大产业集聚区,逐步形成以三大国家级开发区和“钱江经济开发区—余杭经济开发区—大江东区域”工业轴线构成的“T”型装备制造业走廊为主导、以临安经济开发区等其他省级开发区为骨干、各类城镇特色工业功能区为补充的先进装备制造产业空间布局模式。其中,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重点发展大型机电成套设备、机电一体化产品、精密模具等机械,高新(滨江)区重点发展系统集成、数字控制技术等高端行业,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重点发展数控机床、轻工机械、专用工程机械等设备,大江东区域重点发展汽车及零部件、海水淡化装备等产品,临安经济开发区重点发展空分设备、乙烯冷箱、大型数控磨床等设备,钱江经济开发区重点发展新型包装机械等设备,余杭经济开发区重点发展动力设备、物流设备、汽车零部件等产品,富阳经济开发区重点发展高附加值船舶等装备。
7.物联网产业。
以杭州市物联网产业园为主要载体,加快形成以高新(滨江)区和余杭创新基地为核心区、以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等骨干区块为支撑区、以临安等五县(市)为拓展区的“一网三区”物联网产业空间格局。其中,高新(滨江)区重点建设杭州市物联网产业园(高新区块)和杭州市物联网孵化园,从产业链构建和产业化应用两个方面协同推进物联网产业发展;余杭创新基地重点建设杭州市物联网产业园(余杭区块),着力发展面向物联网的软件、系统集成应用、关键传感元器件和终端设备设计;支撑区和拓展区利用各自优势,大力发展物联网相关产业,积极实施物联网应用示范项目。
8.生物医药产业。
生物医药产业空间布局包括核心区和扩展区。其中,核心区位于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新药港”产业园区,依托区位环境良好、生物医药产业基础扎实、科技资源丰富的优势,以生物技术、现代中药、生物医学工程等为发展重点,集聚国内外著名生物企业及研发中心,大力扶持发展专业孵化器,引进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努力成为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高科技生物产业基地。扩展区以高新(滨江)区生物医药区块为重点,依托区内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的智力资源和技术资源,引进大型医药企业集团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重点培育以现代中药、生物医药为主导的医药企业群,形成全省现代中药与生物医药新药研发生产的重要基地,并延伸到余杭经济开发区、富阳经济开发区、桐庐经济开发区、临安经济开发区、淳安经济开发区。
9.节能环保产业。
以钱江经济开发区等区块为重点,以现有产业园区为依托,有序引导产业往各园区集聚,着力将钱江经济开发区建设成为节能环保产业技术创新、装备制造、产品应用示范的重要基地。其中,环保设备研发和制造行业重点向钱江经济开发区、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滨江)区、江东工业园区、临江工业园区等区块集聚;节能装备行业主要依托杭锅、杭汽轮、杭机床、西子等大型成套设备企业,重点打造区域性特色产业集群;新光源产业向钱江经济开发区、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临江工业园区、临安等区块集聚,重点建设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和临安节能灯产业集聚区;节能环保材料行业主要依托临江工业园、建德马目—南峰高新技术产业园、富阳富春高新技术产业园等区块加快集聚;资源循环利用行业重点建设桐庐经济开发区的浙江废旧家电回收利用循环经济试点基地。
10.新能源产业。
着力构筑“一核、两点、多区”的空间布局框架,“一核”即大江东杭州市新能源产业园,是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核心区块,制造、研发和孵化功能兼有,综合发展;“两点”即高新(滨江)区和钱江经济开发区,是杭州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重要支点;“多区”即市域其他有条件发展新能源产业的特色集聚区,有余杭经济开发区、西湖科技经济区块、江干区丁桥镇机电功能区、临安高新技术产业园、青山湖科技城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富阳市经济开发场口新区、桐庐县凤川-江南新城区块、建德市马目—南峰高新技术产业园等。
六、重大工程
突出大平台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建设,按照战略性、前瞻性要求,整合优化资源,谋划发展抓手,落实重点任务,着力实施科技创新、产业提升、组织优化、平台打造、开放合作、项目引领等六大工程,为十大产业加快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一)科技创新工程。
坚持开放式创新,以培育区域创新网络为重点,突出载体建设和主体培育,注重创新要素的集聚和融合,注重原始创新和引进创新相结合,大力推进自主创新,不断提升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能力,创新商业模式,着力构建并完善十大产业自主创新体系。
1.提升创新能力。鼓励企业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加大政府对企业自主创新的引导和支持,落实扶持企业自主创新的各项政策,通过政府采购、直接投入、财政补助、贷款贴息、税收优惠、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多种形式,鼓励企业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到2015年,全市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以上。强化产学研合作。落实浙江省政府与中科院合作的“432”计划。推进浙江大学、中国美院和在杭24家国家级科研院所的“常青藤”战略合作。积极探索建立产学研合作的信用机制、责任机制和利益机制,强化合作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协调互动,推进产学研合作深入进行。深化科技金融结合。加大与国内外风投机构合作,进一步提高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的使用效率。积极发展集合式债权基金,扩大基金覆盖面。完善民间资本参与企业自主创新的环境,鼓励私募股权基金发展。鼓励创新信贷政策和金融服务产品,进一步降低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的准入门槛和融资成本。探索政府、银行、担保机构、创投资本之间的合作形式,逐步形成多层次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体系。
2.完善创新载体。推进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以市场为导向,以行业龙头企业为主体,加强企业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风投机构、中介机构的联合,以股份制、理事会、会员制等多种形式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十二五”期间,组建市级以上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10个以上。加快研发平台建设。围绕十大产业,重点推进国家级和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研发(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创新载体建设。加快吸引跨国公司来杭设立研发中心,共建创新载体。完善科技创新载体的共建共享机制,促进科技资源集聚、优化和开放共享。积极申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十二五”期间,围绕十大产业,新培育25家左右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室和国家重点实验室,新增50家左右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00家左右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完善公共服务平台体系。以中小企业为重点服务对象,依托重点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打造一批科技创新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一批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平台,搭建一批基于网络的特色专业数据平台,形成支撑十大产业发展需要的科技创新公共平台体系。推进科技中介组织发展。以中小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加快科技中介体制独立化、机构专业化建设,加大对会展交流、技术评估、技术交易、项目管理、培训教育等科技中介服务的支持力度,努力形成更加完善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
3.做强创新主体。深入实施创新型企业试点示范。以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为主线,加快培育和发展创新型企业,充分发挥创新型企业的辐射、示范、引领、带动作用。到2015年,十大产业领域内,省级以上创新型试点(示范)企业达到100家。积极推进孵化器和加速器建设。坚持“政府创新、民营助推、人才支撑、资本加速”模式,加大规划引导和政策激励,支持民营企业和社会资金投资建设创新型企业孵化器和加速器。推动创新型企业孵化器和加速器结合发展,形成“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一体化发展模式。到2015年,十大产业领域内,国家级、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累计达到40家。
(二)产业提升工程。
积极运用先进适用技术和现代管理方法,加快推进信息化、标准化、品牌和知识产权发展,提升产业附加值,拓展增量空间,促进十大产业优化发展。
1.推进信息化融合,增强产业发展动力。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大力发展现代通信设备、软件业、大规模集成电路、物联网、电子商务、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依托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国家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等产业平台,加大研发投入,以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为手段,突破一批产业关键技术,培育和掌握一批核心技术和前沿技术,为十大产业信息化水平的提升提供解决方案和技术支撑。促进信息技术与十大产业的融合发展。以提高设计和制造的数字化程度、产品和服务的信息化含量、经营和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为重点,依托节能减排关键共性信息技术平台、网络协同制造技术服务平台、RFID研发应用平台、第三方在线支付平台等平台的建设,加快信息技术和十大产业的融合发展。提升信息化基础设施水平。结合十大产业空间布局和信息化需求,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布局规划;推进信息化基础设施集约化建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各类信息通信网络优化升级,加快“三网融合”实施进度,加快IPV6、智能网、软交换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升信息化基础设施水平。
2.推进标准化建设,抢占产业竞争高点。建立完善十大产业标准体系。以提升十大产业核心竞争力、促进我市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为目标,根据十大产业发展的业态、技术和管理创新的要求,积极构建我市十大产业标准体系;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加快十大产业标准推广实施。以市场为主导,企业为主体,鼓励企业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服务和监督职能,积极发挥行业龙头企业在标准推广应用中的示范带头作用,引导督促企业按标准开展生产经营活动,不断提高十大产业的标准化程度;大力开展标准试点示范工作,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级标准化示范项目。构建完善标准创新平台。积极争取十大产业的国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分委员会或工作组等标准化专业机构落户杭州;鼓励和推荐我市企业和科研机构的科技人员、专家成为标准化专业机构的专家委员;加强我市十大产业标准化的基础研究工作,积极争取全国性的标准化专业会议、标准化论坛等标准化学术和交流活动在杭召开;健全标准化技术服务机构,积极发挥行业协会在标准化活动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十二五”期间,十大产业领域,企业主导或参与制(修)订的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分别新增15项、180项和200项左右。
3.推进品牌化建设,提升产业竞争能力。完善品牌发展机制。实施品牌带动战略,建立完善“政府推动、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的自主品牌发展机制,推动企业商标注册、品牌培育和名牌创建工作。提升品牌内涵价值。大力发展品牌研究、咨询、评价、营销等中介机构,帮助企业通过产品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工艺设计创新和服务创新,不断提升品牌内涵价值。创新品牌认定机制。改革现有认定评价机制,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自主知识产权等核心竞争力的考核评价,逐步建立用户、政府、专家和市场共同评价的品牌评价制度。“十二五”期间,十大产业领域新增中国驰名商标10个以上。
4.推进知识产权发展,掌握产业核心资源。激发知识产权创造。围绕十大产业,鼓励企业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坚持企业在知识产权创造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在杭高校、科研院所在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研究方面的创新优势,推动委托开发、技术协作、共同研发等多种形式的技术合作和成果交易,鼓励建立产学研战略联盟,就十大产业中的关键技术、前沿技术展开联合攻关,形成更多具有实用价值的知识产权。促进知识产权运用。制定鼓励性政策,设立专利产业化专项资助资金,推进具有良好市场前景的专利产业化;鼓励引导金融机构和风险投资机构对知识产权产业化进行扶持,引导金融机构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建立健全知识产权投融资机制;建立知识产权交易市场,鼓励企业采用知识产权作价入股、质押融资、拍卖、交叉许可等手段,促进知识产权的产权化、商品化和产业化。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构建完善符合我市经济发展特点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法规体系;提高知识产权依法行政水平和行政执法能力,严厉打击盗版、侵权、假冒商标、专利、版权等侵犯知识产权行为,严厉打击窃取商业秘密等不正当竞争行为;探索商业模式创新纳入知识产权保护的措施;开展对外贸易中知识产权保护的整体战略。加强知识产权管理。充分发挥高新(滨江)区和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两个国家级知识产权试点园区的示范带头作用,推进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建设;探索建立政府、中介服务机构和企业的知识产权三方工作联系机制,推进十大产业重点企业建立知识产权管理机构;按照“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市场运作”原则,加快知识产权服务平台、专利数据库等的建设和运用;按照“专业化、规模化、国际化”的要求,规范壮大知识产权代理、评估、交易、咨询、诉讼等中介服务机构,结合十大产业空间布局特点,合理规划中介服务机构布局,形成覆盖全市、面向不同层次、满足不同需求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
(三)组织优化工程。
坚持“大小并举”、“抓大不放小”,进一步加大企业培育力度,不断完善重点企业梯队培育机制,着力建设总部基地,加快形成结构合理、协作有序的产业组织形态。
1.打造总部企业集聚基地。建立健全总部企业引进、支持和服务体系,以新城和城市综合体为主要载体,围绕十大产业重点发展领域,积极开展对世界500强、专业领域世界500强、中国500强和民企500强的引进工作,大力引进具有研发、投资和结算功能的总部企业。大力支持浙商(杭商)总部企业发展,培育发展本土大型企业集团总部集群。依托发达的民营经济,积极引进和培育民营经济总部企业。优化发展环境,整合要素资源,统筹企业总部和研发基地的规划布局,保障总部建设用地,着力建设钱江新城、钱江世纪城等一批总部企业集聚区,着力打造民营经济企业总部中心,保持我市总部经济在全国大中城市的领先地位。“十二五”期间,着力建设3-5个总部企业集聚区。
2.发挥龙头企业引领作用。深入实施“大企业大集团培育五年行动计划”,鼓励和支持企业形成优势、做强做大。依托龙头企业,推动产业链关键环节的整合、延长和优化,促进重点骨干企业与现代产业集群联动发展,打造以龙头企业为核心、具有重要竞争力的产业链,带动上下游相关环节配套企业协同发展。进一步提高行业集中度,引导生产要素向重点领域集中,支持优势企业进行跨行业、跨区域、跨所有制的行业并购和重组,以300家企业为重点,着力打造一批引领行业发展的大企业大集团,使其成为十大产业发展的“领头雁”和推进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到2015年,培育15家以上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00亿元、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掌握核心技术的龙头企业。
3.扶持中小企业加速成长。深入实施“瞪羚计划”、“雏鹰计划”和“青蓝计划”,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建立健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融资服务、人才培养和市场开拓的政策扶持和服务体系,加大对科技型初创企业在研发及首次投产阶段的扶持力度,加强“事前扶持”、“事中扶持”和“产业扶持”,促进中小企业快速发展。引导中小企业走“精、专、新、特”路子,鼓励和支持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大集团建立长期稳定的协作关系,形成全市小、中、大型企业梯度发展格局和协作成长机制,加快培育一批成长性好、竞争力强、技术优势明显、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成长型中小企业和科技型初创企业。着力拓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切实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十二五”期间,扶持发展1000家以上科技型初创企业,力争培育40家中小企业在海内外上市。
4.拓展行业协会支撑功能。探索推动非决策类行政职能向行业协会转移,拓展协会内外企业交流合作渠道。完善行业协会体系。适度放宽准入,鼓励具有条件的行业建立协会、学会、商会、产业联盟等中介组织,加强自我管理和服务。增强协会功能。理顺政府与行业协会关系,鼓励行业协会在行业自律、品牌创建、政策咨询、标准制定、教育培训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搭建企业交流平台。充分发挥行业协会重要的协调作用,为企业提供协会内外合作交流的信息和渠道,为企业实现业务协作牵线搭桥。到2015年,基本形成覆盖十大产业的行业协会体系。
(四)平台打造工程。
突出集约、集聚、簇团发展,建设一批产业集聚区,推进国家级试点和基地建设,不断完善各类平台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构建十大产业发展的“大平台”。
1.建设产业集聚区。以大平台建设为抓手,积极引导产业和企业向产业集聚区和各类园区集聚,促进传统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加快推进大江东产业集聚区和城西科创产业集聚区两大省级产业集聚区建设,形成东西呼应的新两翼空间结构,打造十大产业发展的主战场和主平台。进一步提升现有国家级、省级经济开发区、工业功能区,优化空间布局,强化要素保障,完善功能配套,提高产出能力,为十大产业提供强有力的平台支持。鼓励和引导中心城区传统工业功能区向高新技术产业园、软件园、电子商务园、文化创意园转型升级,以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为导向,加快建设一批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推动区县(市)产业协作,鼓励杭州市区投资主体参与五县(市)产业集聚区开发,合作共建一批产业园区。
2.优化国家级试点和基地。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现代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首批“三网融合”试点城市、电子商务试点城市以及国家高技术服务产业基地、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生物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装备制造业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基地、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等试点和基地,推动产业创新、集聚发展。充分发挥国家级试点和基地的引领示范作用,更好地利用“国字号”金字招牌,把政策、产业、品牌、平台、人才等综合效应放大到最大限度。围绕电子信息、生物、软件、服务外包、电子商务、动漫等产业类试点和基地,加大创建、拓展和提升力度,促进十大产业由“点”到“面”加快发展。到2015年,全市国家级试点和基地力争达到65个左右。
3.构筑交流合作平台。组织开展国内外有影响的重大产业活动,充分利用杭州西湖博览会、世界休闲博览会、中国动漫节、网商大会、对外招商推介会等各行业多种形式的论坛、展览会、研讨会,为十大产业在项目招商、人才引进、社会宣传等方面搭建服务平台。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制作十大产业专题宣传片、宣传册,通过专业包装,形成媒体参与、专家论证和投资参与三位一体的宣传平台,更好地提升十大产业知晓度。“十二五”期间,围绕十大产业对外交流合作,力争开展120场以上有全国影响力的论坛、展览会、研讨会等产业活动。
4.完善基础设施网络。着力建设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综合交通枢纽、轨道交通、城市快速路网、空港二期、内河水运航道、电力工程、三网融合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工程,提高基础设施网络化、智能化水平,促进“一主三副六组团”网络化大都市的城市格局加快形成,有力拓展十大产业发展新腹地。依托主要产业区块和载体,以大江东产业集聚区、城西科创产业集聚区及五县(市)省级开发区、工业功能区等园区为重点,加快交通、信息、供水、供热、供电、污水集中处理厂、生态等基础设施及教育、医疗、居住、商贸、酒店、餐饮、娱乐等生活服务设施建设,重视通信、网络、公共数据平台等“无形”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园区平台的配套设施体系,增强对十大产业发展的支撑能力。
(五)开放合作工程。
加快建设杭州都市经济圈,推进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面向全国提高辐射能力,面向世界加快国际化进程,善于利用国际舞台配置世界资源,大力拓展十大产业发展新空间。
1.提高利用内外资水平。深入实施“城市国际化”战略,大力推进对内对外开放,加强与世界主要经济体的经贸关系,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和全球产业资源配置,同时进一步提高区域合作水平,积极参与区域竞争和合作,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快速集聚,着力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高水平的开放型产业发展格局。推动内外资利用方式从外延简单扩张向内涵深化拓展转变,引导现有内外资企业进行高端延展。突出高端导向,加大十大产业招商引资力度,创新招商模式,拓展内外资来源。结合我市产业实际,鼓励和引导外资参与装备、节能环保、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金融、文创、信息软件等现代服务业。引导和促进国内外商务服务机构、科技服务机构和海外优秀人才来杭投资创业,推动利用内外资从以资金为主向以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为主转变,从以制造业为主向服务业与制造业并重转变,提高利用全球产业资源水平。“十二五”期间,十大产业力争实际利用外资150亿美元,实际利用内资1500亿元,在外资利用和高端创业团队引进上取得新突破。
2.加强区域产业合作。按照《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对杭州的定位和要求,主动参与和服务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进一步加强区域产业合作交流。积极落实《杭州都市经济圈发展规划》,提高杭州都市圈产业协作水平。以考察互访、重大经贸活动等为载体,积极参与西部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等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重点加强资源、能源和原材料领域合作。深入推进援藏、援疆、援青、援川对口帮扶工作。加强与港澳台地区的产业对接互动,全面扩大在资本、技术、人才等方面的交流合作,吸引港澳台企业来杭投资,支持银行、保险、投资基金和相关金融中介服务机构来杭发展,推动杭州企业赴香港上市融资。着力加强与国有大型、具有行业准入许可资质企业的合作对接,进一步深化与东风汽车、中国机械工业集团、中国北车、中国重汽等一批国有大企业大集团的战略合作。
3.加快“走出去”步伐。发挥大型龙头企业在境外投资中的主导作用,鼓励和引导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重点支持杭州民营500强入选企业开展对外投资,实现产业链的全球延展,提升十大产业国际化水平。支持企业通过跨国收购、联合经营等多种形式,在海外建立生产加工基地、营销网络、研发中心和经贸合作区,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带动国内商品、技术、原材料和零部件出口。加快建立境外工贸联盟,搭建境外产、供、销集群中心,形成海外优势产业链。支持企业开发利用境外资源,建立境外资源供应基地。鼓励杭州企业在外建立杭州商会(协会)组织,支持在外杭商发展“杭州人经济”,进一步打响杭商品牌。制定完善境外投资扶持政策和综合协调机制,在资本流动、人员进出、货物通关等方面建立高效的境内支撑体系,在沟通协调、领事保护、风险防范等方面建立便捷的境外服务体系,维护“走出去”企业权益。
(六)项目引领工程。
坚持“大项目带动”,围绕产业关键领域、行业关键技术以及重点环节,充分利用要素资源,集中推进一批十大产业发展重点项目,着力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
1.推动重点项目建设。科学规划,做好前期。以平台建设、关键技术研发、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发展等为重点,围绕十大产业领域,尽快梳理一批带动作用强、融合能力突出、辐射效应明显的重点项目,建立十大产业重点项目动态数据库,形成每年投产一批、在建一批、开工一批、储备一批、谋划一批的滚动发展格局。明确项目主体,做好与相关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的衔接。制定合理的前期工作计划,合理有序推进各项前期工作。注重项目生态效益,严格项目环保准入,切实做好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等工作。完善项目审批“绿色通道”,进一步推进投资项目联审制度、并联审批制度、项目代办制度等制度的实施,在依法依规的前提下,提高审批效率。要素保障,突出重点。拓宽企业融资渠道,鼓励民间投资参与到重大项目建设中。统筹安排财政资金,改进政府投入方式,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导向作用和乘数效应。进一步加强银企合作,积极争取金融机构对十大产业重点项目的支持。做好耕地占补平衡工作,加大土地整治力度,盘活存量土地,拓展用地空间。与省内、市内土地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建立互补合作机制,利用市场机制配置土地资源。合理规划、统筹安排土地要素配置,用地指标向十大产业重点项目倾斜。健全机制,推进建设。完善重点项目联系、跟踪、服务机制,深入推行市、区两级领导联系重点项目制度,进一步加强重点项目建设管理机构力量配置,完善重点项目建设管理体系。健全完善项目推进机制,明确建设目标,落实责任体系,加强沟通协调,及时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合力推进项目顺利实施。进一步加大十大产业重点项目的监督、稽查力度,确保项目规范推进和资金有效使用。“十二五”期间,着力实施十大产业重点项目613个,总投资约4670亿元。
2.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加强重大科技专项规划。围绕十大产业相关重点领域,按照产业发展的重大技术需求研究制定十大产业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导向目录,确保项目数量和质量。做好重大科技专项申报工作。支持企业积极参与国家级、省级重大科技专项和科技计划,加强科技计划项目组织申报工作。推进关键技术、共性技术项目攻关。建立行业龙头企业或骨干企业牵头,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新型产业组织承担,创新成果共享的技术攻关实施模式,合力推动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的突破。创新重大科技专项管理。建立科技信用评价机制,加强重大创新项目的管理和绩效考核,实现重大科技专项的网上运作、管理和信息共享。“十二五”期间,实施100项以上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和前沿技术的攻关。
七、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保障。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市长担任组长的市推进十大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并从相关部门抽调专人组建领导小组办公室(市十大产业办),作为市委、市政府推进十大产业发展的统筹协调和考核指导机构。各区、县(市)和市各有关部门结合各自职能,进一步落实责任,加大推进力度,市区联动,齐抓共管,形成全市上下发展十大产业的合力。
2.突出规划引领。本规划是“十二五”期间我市十大产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和行动纲领,必须突出规划先行,保障规划的实施效力。抓紧细化完善各产业专项规划,并加强和总体规划的衔接,保持和总体规划在发展目标、发展重点等方面的一致性,形成“1+10”的完整规划体系。同时,以规划为指导,制定行动计划和年度实施计划,量化分解目标任务,落实到企业、项目、地块和人。加快制定各区、县(市)十大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和各产业专项规划,通过深化、细化、具体化,抓好规划落实。
3.营造良好氛围。加强对外宣传,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电台、网络等宣传媒体,举办有影响力的产业论坛、展览会,全方位、多形式宣传十大产业发展的思路、规划、政策和成效,营造全市上下关心、支持、参与十大产业发展的浓厚氛围。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增强服务企业、服务基层的“双服务”意识,简化审批程序和环节,深化投资项目审批代办制,切实提高服务质量,优化服务环境,为十大产业加快发展共同努力。
(二)强化政策保障。
1.财政政策。对我市现有的产业政策、资金进行全面梳理,进一步优化整合,突出重点,抓紧出台财政扶持十大产业发展实施意见,集中政策资金向十大产业发展倾斜。“十二五”期间,通过整合、新增,市本级及区、县(市)共安排200亿元财政资金用于十大产业的发展。在资金使用上,重点投向十大产业的“五个一批”,突出产业升级、技术创新、公共平台建设等,切实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优先支持带动产业发展全局、引领未来发展方向的重大创新类攻关项目;采用“一事一议”的政策,支持示范带动作用强的重大项目尽快形成产业标杆;减少对一般性项目的资助,避免资金效益弱化。制定完善促进十大产业发展的财税支持政策。努力提高政策管理水平,建立健全高效的政策效应跟踪评估体系和政策服务体系,指导企业和基层用足用好各项扶持政策。除对企业的扶持政策外,加快出台对区、县(市)发展十大产业的相关政策。
2.创业政策。大力实施“青蓝计划”,缩短科技成果产业化过程,成为十大产业加快发展的重要抓手。鼓励和扶持高校教师与科研院所专家通过带技术、带专利、带项目、带团队等形式在杭创业,在注册、经营场所、启动资金、贷款、税费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办好“杭州知识市场”,为尚未成为“知识产权”的好点子和好想法提供交流和交易平台,鼓励更多的知识产品走向市场,激发创新创业的积极性。
3.土地政策。开展十大产业土地保障机制研究,努力争取国家和省的支持,多渠道争取用地指标,新增建设用地计划重点向十大产业倾斜,优先保障十大产业重点项目的用地。推进标准厂房建设,开展对空余或闲置工业厂房、仓储用房等存量房地资源挖潜节地行动,缓解用地紧张矛盾,拓展十大产业发展空间。加大对采用拆建、翻建、厂房加层等措施利用原工业用地的“零增地”技术改造项目的扶持力度。将十大产业建设项目用地列为重点项目,实行特事特办,进入绿色通道,加快用地审批办理。
4.其他政策。研究制定十大产业发展导向目录,明确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关键技术和主导产品,同时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形成配套完善、操作性强的产业政策体系;研究制定科技政策,鼓励企业加大研发创新投入,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积极建设研发中心、科技孵化器等;研究制定招商引资政策,加大十大产业招商工作力度,加大十大产业招商的考核权重;研究制定名牌、商标、技术标准政策,鼓励十大产业领域的企业积极申报名牌产品、驰名商标,积极参与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研制;研究制定产业活动政策,鼓励举办有全国影响力的产业论坛、展览会和研讨会等。
(三)强化机制保障。
1.健全协调机制。建立全市十大产业协调例会工作制度,并形成领导小组例会和专题协调例会、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工作例会和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例会、各区、县(市)政府工作例会三级协调机制。领导小组例会原则上每月召开一次,其他例会根据工作需要适时召开。创新收集问题、解决问题、反馈问题的体制机制,通过召开协调例会,以改革的思路、创新的理念,以点带面、务实解决十大产业发展中带有普遍性的问题,特别是在重大项目实施和企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对例会议定的事项,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加强督办检查,把会议精神落到实处。
2.建立监测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统计指标体系,加强数据分析和国内城市比较。开展日常监测预测工作,建立十大产业300家重点企业监测制度,及时掌握企业的发展动态。市、区(县、市)两级有关部门要加强对重点企业的跟踪服务。在加强重点企业监测、预测和协调的同时,加大对成长性中小企业发展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的协调力度,促进成长性企业加快发展。
3.完善考核机制。突出目标导向,强化考核激励,建立十大产业发展考核体系,将十大产业发展纳入市各相关部门和区、县(市)职能目标考核。抓紧出台十大产业专项考核办法,按产业牵头部门、服务保障部门和区、县(市)分类确定考核内容,把年度发展目标和各项工作任务进行分解落实。以“一月一例会、一季一通报、一年一考核”为抓手,加强检查督办,调动各方面推进十大产业发展的积极性,确保责任落实到位、工作抓出成效。
(四)强化人才保障。
1.加强人才引进培育。深入实施全球引才“521”计划等六大计划和 “356”培训工程等六大工程,办好浙江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园和留学生、大学生创业园等人才平台,积极创造条件吸引国际、国内十大产业领域的行业领军人物、拔尖人才落户杭州。加快引进和培养高端创新型人才、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重点引进掌握产业核心公共技术的创新团队。按照十大产业特点细化人才标准,进行针对性引进。
2.创新人才激励政策。进一步创新人才评价机制,在高新科技行业,积极探索中小企业和非公企业人才分行业职称评定模式,探索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十大产业人才评价机制。对十大产业的高端人才、领军人才来杭发展,实施安家补助或人才房政策。鼓励创新人才实施科技成果转化,对于专家学者、归国留学人员等人才的科研成果在杭实施创业转化的,予以补助。对限定行业和限定对象的企业科技创新人才或经营管理人才,根据其当年缴纳个人所得税地方留成,给予一定比例和一定额度的奖励。
3.优化人才发展环境。着力降低人才创业的商务成本,扩大人才住房惠及面,每年拿出10%的出让用地配建保障性住房,把公共租赁房作为解决各类人才住房问题的主要渠道。采取政府直接投资、资本金注入、投资补助、贷款贴息、政企共建等多种方式加大人才住房投入。对十大产业的突出贡献人才、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申购人才限价房、人才专项经济适用房等人才房时适当放宽申请条件。在关注高端人才住房问题的同时,重视解决企业工程技术人才和具有一定技能的新就业大学生的住房问题。营造有利于产业人才之间交流、讨论的环境,引导创立俱乐部、联谊会、论坛等形式的沟通平台。要引得进、留得住人才,做好人才服务工作,尽量解决人才的后顾之忧。
(五)强化资金保障。
1.着力拓展融资渠道。积极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加强政府对十大产业扶持资金的引导作用,建立产业投资母基金,结合十大产业建立不同的产业基金。发展创投基金、债券基金、担保基金、种子基金、天使基金等,构建多层次投资基金体系。扩大企业融资的多元化渠道,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上市融资,提高股权市场直接融资比重。大力发展债券市场,探索开发各类企业债券品种,稳步推进企业债券、公司债券、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发展,拓宽企业债务融资渠道, 满足处于不同发展阶段创业企业的需求。完善风险投资市场,鼓励各种投资主体建立风险投资机构。建立补偿机制,完善退出机制,支持风险投资实行灵活的产权流转和交易制度。
2.鼓励金融机构扶持。进一步加强银企合作,鼓励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引导金融机构建立适应十大产业特点的信贷管理和贷款评审制度。积极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产业链融资等金融产品创新。积极发展中小金融机构和新型金融服务。综合运用风险补偿等财政优惠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十大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
3.扩大民间金融力量。鼓励民间资本参股创业投资公司、担保与再担保公司、小额贷款机构、农村保险公司、村镇银行、消费金融公司等金融机构或金融中介机构、金融互助组织。设立专为十大产业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服务的投资公司或小额贷款公司,建立信用担保基金和区域性再担保机构,筹建相应的信用担保公司。探索扩展金融资产交易,为十大产业发展提供便利的金融服务平台。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