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上半年工业增加值达1480亿元

据前瞻网记者了解,今年来四川成都工业产业保持稳步上升趋势,上半年工业完成增加值148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1%,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5.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1137.7亿元,增长17%。

总量排名提升2位IT、汽车增势强劲成亮点

从增速来看,工业增速继续领跑副省级城市,总量提升2位。前瞻网了解到,上半年,成都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同比有所回落,但比全国(10.5%)、全省(16.6%)平均增速分别高6.5和0.4个百分点,以较大优势继续领跑副省级城市,比排位第2的武汉高1.6个百分点,表明全市工业经济在去年大基数高增长基础上仍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态势。

从增长范围来看,成都市的八成工业行业大类、七成工业企业产值均出现增长。其中,规模以上工业36个行业大类中27个呈增长态势,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纺织业、汽车制造业产值增幅超过30%,分别增长69.6%、46.0%、38.9%、30.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2114家产值增长,占全部企业数的66.5%,实现产值增量939.5亿元,占总产值的24.9%。

从行业来看,特色优势产业中电子信息产业、汽车产业增势强劲。受鸿富锦精密电子(富士康)、TCL王牌电器、京东方的带动,电子信息产业增长41.7%,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41.6%,拉动工业增长7.1个百分点。受一汽大众、重汽王牌、高原汽车带动,汽车产业增长31.5%。

下行压力日益明显产业转型成抗压关键环节

分析显示,成都工业面临经济下行的压力明显。其中,工业下行压力首当其冲。受产业结构调整、国内外需求持续疲软等影响,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一季度后连续三个月小幅回落,成都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较1-3月回落1个百分点,回落幅度虽小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但同样存在较大下行压力。

其次是企业经营面临原材料价格上涨、用工成本趋高、资金周转紧张等共同性难题。据前瞻网了解,受国际原油价格持续走低、市场需求相对饱和等因素影响,部分制造业产品处于过剩状态,产成品价格下降,其中6月份全市PPI同比为99.5,下降0.5%,出现近30个月以来首次下跌,严重影响了企业生产的积极性;企业人工成本大涨,仅本年应付职工薪酬就增长23.1%,均高于主营业务收入增速。

另外,工业效益水平持续降低、新投产企业拉动作用降低、工业投资增长放缓等问题也逐步暴露出来。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企业中亏损企业536户,亏损面为16.9%,较上年同期扩大2.8个百分点;亏损额较上年同期扩大1.5倍;新投产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0户,比上年同期减少62户,拉动全市工业生产增幅0.6个百分点,回落7.4个百分点;受上年基数高的影响,上半年工业投资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降低1.3个百分点。反映出工业投资对个别大项目的依赖和项目储备不足的问题,将影响工业发展的后劲。

分析人士认为,应对下行压力,需政府加大对企业的帮扶力度。针对新问题,出台相关帮扶政策,提升生产积极性,并通过制定人才培养、资金扶持、财税优惠、要素保障等激励机制,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积极开发技术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经营效益好、能源消耗低的新项目,引导企业进行技术改造、产品升级,通过增量的扩大和存量技术水平的提升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产业经济转型升级,推动产业更快发展。

可行性研究报告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