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税收由地产行业向服务行业倾斜 增收贡献率超50%

前瞻经济学人

海南省打造国际旅游

海南省服务行业在地方财政收入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不断发力海南省地方财政增收。据前瞻网记者了解,今年1-5月,全省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完成184亿元,同比增长17.3%。其中房地产、工业、建筑等传统主体收入板块增长明显放缓,在收入中占比下降,而服务业、地方小税种等板块增收贡献率分别超过50%和30%,在收入中的比重明显上升。

前瞻网了解到,海南税收来源主要有房地产、工业、建筑业和服务业4大板块。1-5月,4大板块共实现地方税收收入157.1亿元,但房地产、工业、建筑业3大传统板块税收增幅同比明显下降。其中,房地产业税收增长1.1%,同比下降5.9个百分点,占地方税收的比重从上年同期的45.8%下降为41.0%;工业、建筑业税收分别增长8.4%、24.6%,增幅同比下降42.9和12.7个百分点。

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服务业税收的增幅、占比和增收贡献率均好过前3个板块。据前瞻网了解,前5个月收入达55.7亿元,增长27.3%,增幅与上年基本持平;占地方税收比重同比提高3.9个百分点,达35.2%。值得一提的是,服务业税收的增收贡献率高达64.7%。

海南财政厅相关人士称,服务业税收大幅增收很大程度来自于三亚、海口免税店的带动。目前,三亚免税店与海口免税店在海南岛上形成了南北呼应的格局。“离境退税”和“离岛免税”实施一年多来,三亚、海口两家离岛免税店销售免税品约290万件,购买人数超过90万人次,销售总金额已超18亿元。

分析人士称,上述情况说明海南地方公共财政收入结构正在发生的变化,由传统的地产行业向服务行业倾斜。而随着海南省大力推动国际旅游岛建设,这样的发展趋势对于海南经济的来说无疑更加嵌合,也将加速海南省的旅游产业发展。

可行性研究报告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