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生鲜电商的三种走向 资本投资走向何方?
2015年一号文件中提及的农业信息化及农产品流通方式变革的内容,又为生鲜电商的发展添了一把火,不过,即使风口劲吹,也不代表着所有的入局都能借势起飞。
如今生鲜企业有获得融资也有花亲爹钱的,获得融资的在金额方面多语焉不详,花亲爹钱的也有干爹想要入场,目前生鲜市场的融资与业务发展还没有形成正相关的关系。2015年,生鲜电商将十分明显的走向三种方向,资本的风口又将吹向何方?
一、传统企业转战生鲜O2O
早在生鲜电商的概念还未兴起这前,已有传统零售企业试图打通电商的渠道,为业务增加新的杀手式应用,不过,用原有的思维来进行互联网运作,最终被证明是行不通的,第一批生鲜电商,因此由先驱变成了先烈。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传统企业要因此止步。这一点,从最近一年的时间里,专门运营生鲜产品的店铺开张速度可以看出来。以北京为例,街头在2014年集中涌现了大批以生鲜品类,特别是水果为主的专营店,一方面,这可以看做是传统企业在特殊品类里的自我变革,另一方面,这些店铺的加码,为未来的生鲜O2O埋下了伏笔。
众所周知,在所有的生鲜电商发展中,最受关注的莫过于运输配送这一环节,曾经有生鲜电商的负责人对我提及,在整个运作过程中,配送成本会占去20%甚至更高,而在所有的客户体验中,配送又是最为重要的一环,这就决定了配送成了调动整个生鲜电商发展的一个咽喉式环节。它即占用了大量的成本,又决定了终端消费者的客户体验度,从而影响再次购买的决定以及客户忠诚度的累积,而受这两种因素的影响,配送环节还反过来一定程度的影响着企业的资金链。
没有大资金,玩不了生鲜概念。
所以,从这个程度来看,传统企业借助电商发展自己,未来极有可能是将生鲜品类单独列出,借助线下店面布点的优势,进行O2O式的发展,即维护现有客户,也规避自有配送等软肋,还能一定程度上控制现金流。
二、垂直电商加速平台化
和传统企业不同,另一批目前在生鲜电商这个领域的执牛耳者们在未来将全面实现平台化。在这一组生鲜电商里,现有的生鲜平台和物流企业将是主角。
最近,韵达进入跨境电商让物流企业再度受到了关注,而从行业发展来看,物流企业介入生鲜品类搭建平台,已是发展的必然。
众所周知,物流的最后一公里所耗费的成本中,客户的二次配送要求所带来的成本占比非常可观,而在生鲜这些特殊品类里,更是如此,冷链的配送会因为这些“回炉”的要求而增加成本,加大损耗,因此,把控最后一公里,谁会比物流企业更有经验呢?
例如,顺丰旗下的顺丰优选,在2012年上线时主打生鲜产品,随后陆续推出的业务被认为,企业有借生鲜电商发展之机推运冷链业务的可能,但不可否认的是,顺丰优选的平台化特征已然十分明显。
初时,顺丰优选以国外高端品类自营为主(韵达目前公开的资料,也是从此处下手,未来的发展轨迹,也因类似),但随后,开放平台被提上了日程。而嘿客的出现,则使顺丰盘活现有资产,打通全线成为现实。采购——冷藏运输——分拣配送——线下互动,这整个闭环已经形成。而一号文件中提及的惠农等政策,也将为生鲜电商的平台化发展带来机会,从人口的变化来看,新式的农业从业者,已经从50后、60后、70后转向思维更活跃的80后和90后,这两类人群成为了农业未来的发展主力军,而他们也更有借助电商平台推销产品的意愿,因此,先期已在这些地区占据了物流优势的企业,显然比其它从业者更有优势。因此,在市场、政策、参与者、企业盘活资源等因素的推动下,现有的生鲜电商平台化是必然的。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