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产品将不保本 “结构性存款”成投资新选择?
4月27日,资管新规正式落地,近一个月过去,其对资管行业的影响已开始显现。
以银行理财为例,其受到的最大冲击莫过于资管新规要求打破刚兑、理财产品不得保本保息,这意味着银行保本型理财产品在未来3年的过渡期内将逐渐停售。反映在数据上,据统计,4月份发行的银行理财产品中,保证收益类937款,环比减少25.81%;保本浮动收益类2496款,环比减少22.36%。其中新规落地之后的3天,银行理财产品发行数量还不到100只,而之前一天就有几百只的发行量。
眼看最能吸引投资者资金的保本型理财产品将退出市场,不少银行卖力吆喝售卖起了结构性存款,其因“本金有保障、收益有惊喜”而被认为是保本型理财产品的替代者。那么,到底什么是结构性存款呢?对普通投资者来说,它的可投性又有多大呢?
结构性存款,属于收益增值产品,虽然顶着“存款”的名号,但事实上称之为保本/部分保本结构性投资产品更为准确。它是在普通存款的基础上嵌入金融衍生工具,将投资收益与利率、汇率、指数等标的波动挂钩,使存款人在承担一定风险的基础上获得更高收益的金融产品,预期收益一般在1.5%—5%之间。
也就是说,用户购买结构性存款的资产,其中的大部分像普通存款一样流向了银行信贷或固定收益类的低风险领域,以确保安全和收益,这部分资金与收益加起来基本与本金持平,剩下的少部分流向了高风险领域,用来赚取高收益。
所以,结构性存款大部分是保障本金安全的,但因挂钩风险标的物,实际收益与标的物的收益表现相关,大多数情况下无法达到预期的最高收益。据有关数据,今年2月份到期的且公布了到期收益率的65款结构性存款中,41款都未实现预期收益区间中间值,占比近6成。
由此一来,结构性存款的优势与劣势就非常明显了。优势:不受资管新规制约,多数可保本金(划重点:多数并非全部),收益一般比定期存款高。劣势:收益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最坏的情况下甚至可能为零;此外,结构性存款流动性相对较差,投资期限内通常不可随意提取资金。
所以,对个人投资者来说,如果你的理财目的是追求保本,与此同时获得一个比较确定的、与保本型银行理财产品差不多的高收益,相比而言流动性更强、风险较低的货币基金是一个更好的选择,比如余额宝、理财通。倘若你就是为了赚取高收益,且具备一定的风险承受能力,流动性也不错的P2P网贷则更值得考虑,比如三益宝投资平台,理财门槛仅为100元,预期收益在年化12%左右,平台支持债权转让,投资期内用户可提前赎回资金。
当然,不管最终是购买结构性存款还是其他,大家都应在了解透彻产品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资金状况、投资目的和风险承受能力,仔细挑选、谨慎出手,并坚持资产配置、分散投资。
声明:文中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及观点,该内容及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应自行决策与交易,对投资者交易形成的直接或间接损失我们将不承担任何责任,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