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出版总署:2011年新闻出版业实现收入14568.6亿元

据前瞻网记者了解,昨日,新闻出版总署发布了《2011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下称《报告》)。《报告》显示,2011年,我国新闻出版业实现营业收入14568.6亿元,图书品种与印数双双创造历史新高。新闻出版业保持了快速、平稳、健康的发展态势。

出版体制改革“解放”书号资源,图书品种创造历史新高

2011年,新闻出版产业主要经济指标持续向好。全国出版、印刷和发行服务实现营业收入14568.6亿元,较2010年增加2193.4亿元,增长17.7%;增加值4021.6亿元,较2010年增加518.3亿元,增长14.8%。

图书品种数和重版、重印品种数同步增长。全国共出版图书37.0万种,较2010年增长12.5%,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其中,重版、重印图书16.2万种,较2010年增长16.5%,重印图书品种增长率为2005年以来最高。

在总体经济形势不利的条件下,新闻出版业仍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率,表明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总体格局下,新闻出版体制改革成效不断显现,新闻出版业的内在发展动力仍然很强。

图书品种数是衡量一个国家出版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新书品种数年年递增,说明出版单位的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在文化体制改革前,有一段时间,出版单位每个编辑手中每年最多只有5个书号,书号资源有限造成“出书难、难出书、书难出”。2003年出版体制改革启动以来,一系列新规定冲破了老规矩:只要改革到位,出版社就可以不受出版领域和书号资源的限制,这也是新书年年递增的体制原因。

期刊和报纸品种数略有下降,调整报刊结构初见成效

2011年,期刊、报纸均出现品种数下降。全国共出版期刊9849种,较2010年减少35种,降低0.4%;全国共出版报纸1928种,较2010年减少11种,降低0.6%。

图书、期刊、报纸印数创历史新高。图书出版总印数77.1亿册(张),较2010年增加5.7亿册(张),增长7.5%;有48种书籍当年累计印数超过100万册,较2010年增加16种。全国期刊总印数32.9亿册,较2010年增加0.7亿册,增长2.2%;14种期刊平均期印数超过100万册。全国报纸总印数467.4亿份,较2010年增加15.3亿份,增长3.4%;26种报纸平均期印数超过100万份,其中党报和由党报主办的报纸占到半数以上。

正常的市场生态就应该有生有死、有进有出。期刊、报纸品种略有下降,表明深化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改革、调整报刊结构的效果初步显现。

数字阅读和传统阅读并不冲突,特别是在我国,目前传统出版业尚未充分发展,各种阅读方式也都有发展空间。虽说畅销书相对较少,但2011年至少有48种图书超过了百万册,即便放到发达国家,这也是一个不错的成绩。

数字出版“一路狂奔”,传统出版物发行业利润大幅下降

2011年,数字出版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数字出版实现营业收入1377.9亿元,较2010年增加326.1亿元,增长31.0%,占全行业营业收入的9.5%,较2010年提高1.0个百分点。

自2006年数字出版被纳入统计数据以来,这一领域就以惊人的速度一路狂奔,从300多亿元一直增长到2011年的1300多亿元。数字出版的增长速度虽然较2010年有所放缓,但仍超过全行业增长速度,在各产业类别中位居前茅,表明产业转型升级步入稳步发展的轨道。

与此同时,传统出版物发行业却面临严峻考验。出版物发行业实现营业收入2162.9亿元,较2010年增加264.4亿元,增长13.9%;实现利润总额185.1亿元,较2010年减少21.6亿元,降低10.5%。营业额增加,利润却在大幅下降,可见书店的日子并不好过。这两年大中城市的中小书店纷纷关门或转行,房价、房租、人工、水电均在涨价,但书价却升不上去,销售终端的萎缩迟早会让出版单位和读者共同“埋单”。

版权输出与引进之比升至1∶2.1,对台湾首次实现版权贸易顺差

2011年,版权输出取得新突破。全国共输出出版物版权7783种,较2010年增加2092种,增长36.8%;版权输出品种与引进品种比例由2010年的1∶2.9提高至1∶2.1。其中,对台湾地区版权输出1656种,引进1497种,首次实现了版权贸易顺差。

从最高时的1∶15,到今天的1∶2.1,版权输出与引进之比的这种变化,是中国文化实力增强的最有力体现,表明新闻出版“走出去”战略取得明显成效。不过,我们也不必刻意追求版权贸易顺差。就目前而言,我们向先进国家学习的任务远未完成,别人好的图书要尽可能引进来,同时,属于我们自己的有水平的图书也要推出去。

可行性研究报告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