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胶囊”事件追踪:中国年产食药用明胶20万吨

“毒胶囊”事件仍在发酵。

“对于中国的胶囊企业而言,中国产的合格的明胶足够使用,而且铬超标胶囊生产企业明知其采购的明胶有问题,仍然使用,这个必须加大处罚力度,否则全国如此大张旗鼓的整顿,会起不到作用。” 中国医药包装协会空心胶囊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青岛益青药用胶囊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世德表示。

张世德介绍,明胶有工业明胶、食用明胶、药用明胶,各有自己的用途,“毒胶囊”生产企业采购工业明胶充当药用明胶,必须由相关部门依法加以惩处。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资料显示,全世界的药用明胶、食用明胶产量是32万吨,而中国占三分之二,约20万吨。在这32万吨的明胶中,骨质明胶有7万吨,皮明胶25万吨,其中猪皮明胶有15万吨,牛皮明胶10万吨。

而药用明胶的使用量,按照最大的生产能力来计算,全国也只需要2万吨,更多的明胶用于食品行业了,国产明胶的出口占比并不大。

温州市平阳县是明胶产业比较集中的地区之一。根据平阳县经贸局公布的资料,在本世纪初,平阳县的明胶产量曾达到全国总产量的50%。

但之后,平阳明胶企业逐步整合,由原先20多家,到现在只剩下4家,即:罗赛洛(温州)明胶有限公司、罗赛洛(浙江)明胶有限公司、嘉利达(苍南)明胶有限公司和普邦明胶(温州)有限公司。

平阳县经济贸易局企业管理科负责人毛建军认为,经过市场整合之后,现在平阳明胶产值10亿元左右。

“世界四大明胶巨头在中国都有工厂,单纯罗赛洛在中国的年生产量已达2万吨。”张世德表示。

平阳县食药监局药品医疗器械稽查科科长陈威表示,“毒胶囊”事件发生后,食药监部门对这4家明胶公司的第一批产品抽检全部合格,22日他们又对4家企业增加9个批次的抽检,昨天平阳县食药监局又对罗赛洛(温州)明胶有限公司进行突击复查,发现一切都非常规范。

“现在产品供不应求,”罗赛洛(温州)明胶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张汉鸣说,由于价格高等因素,该公司只与新和成等知名企业建立直接供货关系,新昌等地中小空心胶囊企业极少从该公司进货,“除非他们是从代理商进货的”。然而,此前当地2家“龙头”空心胶囊企业均说,他们的一些明胶原料来自罗赛洛温州公司,并因此说明公司明胶原料来源质量可靠。

刘威表示说,当地明胶企业以企业自查为主,食药监部门每年1次以上抽检,以及上级部门部署的专项检查,抽检产品送往市级以上食品药品检验所。他认为,“毒胶囊”事件之后,监管部门应改变“传统做法”,加强对明胶产业的监察。

据一位业内人士表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的重要支撑是技术监督,例如重金属、色素,不是凭肉眼、凭经验就能鉴别出来,需要有专业的机构和仪器设备才能胜任。遗憾的是目前全国县级食品药品检验机构凤毛麟角。即使在市级食品药品检验机构,检验能力也极其有限。而现在假劣食品药品恰恰在城乡接合部、县级以下乡镇和农村高发。毫无疑问,进一步增强基层食品及药品检验投入已经刻不容缓。

可行性研究报告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