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油“悍然”涨价 发改委继续“约谈”

近日,受成本提升影响,金龙鱼以及福临门两家国内主流食用油大企业已相继提高小包装花生油、菜籽油价格,涨幅约在8%左右。消息一出立即引起各界关注。据前瞻产业研究院了解,发改委已就此事约谈了相关企业。

昨日,金龙鱼高层表示,在约谈前公司就一直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并承担社会责任。目前占市场近70%份额的豆油和调和油价格稳定,今后还会继续配合国家发改委完成保证食用油市场供应的任务。

日前,金龙鱼、福临门两家国内主流食用油大企业相应提高小包装花生油、菜籽油价格,涨幅约在8%左右。消息一出立即引起各界关注。

金龙鱼:近9月原料价远高于出厂价

据悉,发改委约谈的目的是争取将食用油价格控制在一个平稳合理的区间。

据悉,3月底,上述两家大型企业均进行了调价,原因是花生和菜籽油的上涨以及燃油成本的提高比例,调价幅度已“充分考虑到消费者的承受力”。

昨日,金龙鱼营销公司总经理陈波表示,花生油和菜籽油两个油种相加只占小包装油市场不足20%的比例,份额是非常低,只是个别地区风味消费习惯品种。

他说,已经调价的这两个油种对小包装油的整体市场和消费者购买成本的影响非常有限。占市场近70%份额的豆油和调和油价格稳定,因此,总体上看当前国内小包装食用油市场价格和供应是稳定的。

陈波进一步指,在约谈前公司都是一直积极响应政府号召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据前瞻产业研究院了解,上次食用油价格普涨已是去年7、8月份的事了。此前,有近9个月时间油脂原料价格远高于食用油厂家的产品出厂价格。

企业:继续配合保证供应任务

在还没有涨价的主流油种中,包括了大豆油、调和油。它们价格的走势和大豆油原料价格直接相关,下一步会不会“跟涨”成为消费者关注的问题。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监测显示,4月2日~8日,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大豆和豆油最近期货合约收盘价周平均每吨为524美元和1241美元,环比分别涨4%和3%。其中,大豆价格为连续第2周上涨。和去年同期比,豆油价格低4%,大豆价格高3%。

陈波称,近日,国际国内大豆油原料市场呈现价格持续走高的趋势,将会进一步加重企业原料成本压力。

“下一步为了持续实现市场供应和价格的稳定,我们企业正想方设法、尽最大的努力,保证原料的采购,严控生产成本,保证价格稳定和正常持续的市场供应。”他说。

陈波说,为更好做好食用油市场供应保障,实现平抑物价的要求,公司在密切关注国际油脂原料市场行情的同时,将继续积极主动与国家发改委保持深入的沟通,保障食用油市场供应,继续在国家发改委及时的指导和帮助下,配合国家发改委完成保证食用油市场供应的任务。

展望:进口油脂油持续增加

据悉,今年前2个月我国继续加大对油脂油料的进口。其中,大豆进口843.8万吨,同比增长13.2%。油菜籽进口46.4万吨,同比增长272.9%。1~2月,我国进口食用植物油132.9万吨,同比增11.3%,进口额15.2亿美元,同比增18.1%。

据了解,目前国际豆类供应存在紧张情绪。分析指出,国际油脂市场在南美减产、出口需求旺盛的支撑下弥漫着多头交易气氛,对于现货上市以及美国天气利于播种等利多视而不见。

我国是大豆进口大国,当中不少都被用于炼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统计显示,去年我国大豆进口量达5264万吨。国家财政部6日表示,为缓解我国食用植物油供给矛盾,今年中央财政将加大对油茶、核桃以及油橄榄等木本油料产业的支持力度。

可行性研究报告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