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客今年亏6亿 专家称电商行业最后只剩10家
2011年冬天的最后时分,凡客诚品(凡客品牌的主要实体公司)陷入一场同行和媒体的口水中,在多位高管离职后,“凡客危机”似乎愈演愈烈。
过去三年,凡客诚品亏损了2.5亿元;2011年,凡客诚品或将亏损6亿元。与此同时,凡客诚品保持了年销售额200%以上的增长。
另一边,是凡客诚品的投资人,前仆后继地往凡客诚品投钱——今日的凡客诚品,是陈年和管理层努力做出来,亦是VC们坚定支持“砸”出来的。
凡客诚品“砸”了多少钱?
据接近凡客人士指出,中“投资总额”的变动,更为接近资本们投入的数额。凡客诚品前后融资六轮,其股权变动之复杂,远超外人想象,其主要脉络大体如下:A轮由联创策源和IDG资本领投;B轮由软银赛富领投;C轮由启明创投领投;D轮由老虎基金领投;E轮由上述老股东内部投;最后一轮则是大家熟知的淡马锡和中信产业基金领投,IDG资本跟投。
但上述远不是这六轮融资的全部,其中,联创策源是凡客诚品和陈年最为坚定的看多派,每一轮都跟投;IDG资本亦跟投多轮;包括F轮中,除了那三家外,前述股东中亦不乏跟投者。只有老虎基金和软银赛富跟投的轮次较少。
F轮融资结束于2011年8月,熟知电商行业的人知道,彼时正是电商泡沫的顶峰,当时业内盛传一种说法:电商企业1元人民币的销售额,对应在私募市场上1美元的估值。而凡客诚品的F轮融资,毫无疑问,是泡沫顶峰的标志之一。
一位接近陈年的人士也表示,凡客最初几轮的投资者们,在后面几轮都跟投。他表示,这说明最接近和了解凡客诚品的VC们,都非常看好陈年和凡客诚品——不然不会坚定跟投。他也指出,电商的确是件很难做的事,美国之前几百家电商企业,大部分获得了风险投资,最终出来的仅亚马逊而已,亚马逊也烧了VC们很多钱。中国的电商行业,最终能做到一定规模并获利的,不会超过10家。
亏损真相
电商行业的走势,进入2011年四季度后盛极而衰。“电商过冬”的说法应运而来。据前瞻资讯数据中心监测,2009年到2011年11月,PE、VC投资电商行业共有225笔,这其中千万级美元的投资比比皆是。虽然这里面不乏多家基金投同一家公司的情形。但这一轮过冬,对电商的创业者和投资人的负面影响都非常大。
一位电商业内人士指出,电商企业由热转冷的重要原因,是中国概念股赴美上市窗口的关闭。2011年8月,土豆网艰难上市,之后再无中国内地企业在美国上市。这造成的结果是,电商创始人难以通过IPO募资,电商的投资者们难以套现。
在这一背景下,凡客诚品成了重量级的出头鸟。
媒体上、同行饭局上的“凡客危机”,忽然之间就铺天盖地。
凡客诚品去年前三季的销售收入为20亿元,去年预计销售额为32亿元。随着品类的扩充,凡客诚品碰到一个麻烦:库存显著增加。
前述接近陈年的人士表示,凡客诚品去年8、9月份间的库存过高,但随后在一些促销手段后,凡客诚品的库存又恢复正常水平。但低价促销的恶果是:凡客诚品的利润率开始下滑。2011年,凡客诚品的利润率开始逼近-20%。
综上可知,凡客诚品去年的亏损额,大约为6亿元。
其实,不只凡客,整个电商都处于亏损状态。销售额上涨500%仍然发现无法盈利之后,鞋类领域最大的电商乐淘网CEO毕胜只好承认,“电子商务是个骗局”,严重的赔钱赚吆喝,“从亚马逊开始一直到现在,所有的电子商务公司没有规模化盈利。”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