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机放开成品油价格:改革成败要看“两桶油”?

哒哒哒

国务院日前发布《关于推进价格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明确了能源价格等六大领域的价格改革方向。最为重磅的是能源价格领域中,成品油价格将择机放开。

择机放开成品油价格:改革成败关键要看两桶油?

市场化的步调越发明快而坚定,政府和市场之间的边界开始逐渐被厘清。

《意见》明确,到2017年,竞争性领域和环节价格基本放开,政府定价范围主要限定在重要公用事业、公益性服务、网络型自然垄断环节。长期以来,中国成品油价格实行政府定价。根据中新网介绍,自1998年迄今,中国经历了多次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现行的成品油定价机制自2013年3月实施,成品油调价周期由22个工作日缩短至10个工作日,取消了挂靠国际市场油种平均价格波动4%的调价幅度限制,同时适当调整了国内成品油价格挂靠的国际市场原油品种。

如果放开成品油价格,就意味着调价窗口将不再人为地周期化,而是跟随市场脚步即时调整。但是,价格问题从来不仅仅是价格问题。

所谓市场价格,反映的是建立在价值之上的市场供需关系。世界市场上的原油价格波动非常剧烈。拿NYMEX原油价格来说,金融危机发酵最厉害的2009年,其价格一度跌至30多美元一桶;后来在经济回暖和救市措施之下,又回升到100美元以上。由于没有“制造成本”而仅有开采成本,原油或者成品油这样的商品其实具有非常明显的投资品性质,即它的价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供需而非所谓的“价值”。

逻辑框架整理清楚之后,何谓“放开成品油定价”也就有了讨论的方向。既然油价建立在市场供需之上且具有投资性质,那么就面临两个问题:供求关系是否真正是市场化的?投资品的定价权中有中国的声音吗?前一个问题关于国内油品垄断问题,进口垄断叠加销售垄断下谈何放开价格?后一个问题关乎中国是否也有Brent或NYMEX这样有影响力的油品定价权,中国作为石油消费大国却在定价体系中没有话语权,难免让石油消费者们被外部价格牵着鼻子走。

可行性研究报告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