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网停办 财经媒体的敛财之术

祝雨清

据新华社4月30日消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4月30日向社会通报了对21世纪网、《理财周报》和《21世纪经济报道》新闻敲诈案件的行政处理情况,其中21世纪网被责令停办,《理财周报》被吊销出版许可证,《21世纪经济报道》被责令整顿。

央视报道21世纪网停办事件

经相关部门调查,21世纪网和《理财周报》主要负责人勾结公关公司,指使新闻采编人员以对上市公司和拟上市公司负面报道相要挟,迫使相关企业签订广告认刊书、服务协议,谋取不正当利益。同时查明,21世纪网、《理财周报》和《21世纪经济报道》还存在采编和经营不分等违规问题。

财经媒体的“权势”是由市场赋予的。现代市场经济的运行对于信息的依赖程度相当高,财经媒体正是这张信息网中较为核心的一部分。一旦财经媒体做到如21世纪系列媒体那样在全国范围内有较广的受众和影响力,那么它就具备了影响市场经济运作的一些能力。

特别是在金融领域,舆论本身就具有自我实现的力量。简单来说,就是负面的假舆论影响了金融市场上投资者的心理预期,而现代资本市场中资本化定价的产品相当普遍,这就造成该舆论所针对的投资标的真的受到了冲击,负面舆论也就自我实现了。上个世纪90年代韩国的银行业就曾遭遇过这类国际舆论所引发的危机。

财经媒体对上市公司的报道更是如此。负面报道将极大地冲击公司的股价,导致公司资产缩水,这就给在这方面拥有强大话语权的财经媒体一个潜在的“交易”机会,

既然财经媒体的“权势”实质上是市场赋予它的影响力,那么解铃还须系铃人,要根治财经媒体滥用影响力,也必须从市场入手。市场机制内部其实有一些极好的监督制约机制。比如说财经媒体相互的竞争。“财经媒体A要挟上市公司”完全可以是财经媒体B、C的良好新闻素材。上市公司受到此类要挟也完全可以设法获取相关证据,向其他财经媒体爆料或提交相关部门。另外,一旦这家财经媒体出了类似丑闻,其公信力将会大大下降,而公信力正是媒体生存的支柱。就好比当初部分乳企的三聚氰胺事件一样,这类丑闻将使该媒体大受冲击,失去其市场地位。成本之大足以以儆效尤。

可行性研究报告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