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供气协议结算抛弃美元 政治意义还是经济意义优先?

塔西佗

据俄罗斯Pronedra新闻网2月14日消息,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与中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的天然气供应协议生效,双方计划用除美元外的其他货币进行结算。鉴于卢布现在的微妙处境,放弃美元结算当真是经济可行的吗?

中俄一系列协议之中,政治意义和经济意义哪个被考虑得更多?

俄罗斯受到西方经济制裁和油价暴跌双重打击以来,中国是为数不多的,向俄罗斯抛出橄榄枝的国家。又是石油进口,又是天然气项目,又是中俄货币互换……在这一系列经济合作上,到底有多少是能带来真金白银的?有多少政治意义大于经济意义?

最受质疑的是中俄货币互换。这项为期三年的货币互换诚然可以规避汇率风险从而促进边境贸易并发展非美元结算,不过,货币互换的本质还是金融工具,有它的风险在其中。何况俄罗斯的经济近来每况愈下,俄罗斯的主权债务与上个月被普尔公司调成“垃圾级”,卢布用于国际结算、支付上的种种风险不言而喻。

天然气和原油上的合作也是如此。因为在一些协定采用了事先确定价格或者价格机制的方法,因此谁会是这些协议的赢家目前还不得而知,因为无论是俄罗斯还是中国,在国际原油定价标准上,都没有什么话语权。

另外,正如这次的非美元结算一样,金额巨大的石油和天然气协议用什么货币结算也是个大问题。如果用人民币,听上去似乎是为人民币的国际化铺路,实则对中国不利,因为人民币总体上而言属于强势货币。但是用持续贬值的卢布结算,又不符合俄罗斯的利益,毕竟在经济衰退和西方制裁之下,俄罗斯不仅仅要应对卢布贬值,还要面临外汇储备加速消耗的问题,如何获得美元或者其他可以换得美元的强势货币,是俄罗斯的利益诉求。因此,大规模卢布结算是不可能的。

综上所述,中国自2014年以来与俄罗斯签订的一系列协议和合作项目,从单纯真金白银的经济利益上来说,不一定能给中国带来多大得益,有些反而还有一定风险。不过,中俄加强双边关系,甚至建立超越双边关系之上的国家联系,是这两个有着深交,又在地缘政治上关系紧密的国家必要的外交举动。“真金白银”之外,还应考虑长久的政治意义和稳定双边关系所带来的持久贸易繁荣,那也是经济意义,只不过更加远一些而已。

可行性研究报告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