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市场黑幕揭开 柴胡合格率竟为0

祝雨清

CCTV近期的中药材市场调查揭开了中药材批发市场的层层黑幕。本应给人治病的中药,经过不良商贩加工后甚至会对人体产生危害。这次抽检结果中,河南禹州中药材市场上的柴胡合格率居然为0,着实触目惊心。中药批发市场鱼龙混杂一直为业界熟知,只是极少为外人道。

中药材批发市场的黑幕触目惊心

据报道,很多正规医院的中药材、中药饮片都是从医药公司或生产厂家进货,而非从批发市场进货,因此还是相对安全的。但是,批发市场鱼龙混杂,质量难以保证。商贩们甚至在马路停车场随意摊晒中药材,导致药材中混杂动物粪便和垃圾。还有不法商贩用洗不掉的染色剂给栀子上色。柴胡抽检结果更加触目惊心:合格率为零竟然为零。

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几乎都会伴随着社会道德的滑坡,几乎任何一个社会都是如此。如今在食品药品安全方面堪称表率的美国也在20世纪初的“镀金时代”经历过一段格外阴暗的岁月。当时风行的“扒粪运动”中,一部反映芝加哥肉类加工厂的肮脏黑暗的小说《屠场》,甚至让时任美国总统的西奥多·罗斯福从此不敢吃香肠。这场以新闻工作者和作家主导的揭露食品、药品安全问题等社会丑恶面的“扒粪运动”,最终推进了《食品和药物纯净法案》的颁行。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美国这段历史对当代中国有诸多启示。

食品药品问题的新闻很受公众关注,媒体的营利性和公益性在这类问题上可以很好地结合,发挥媒体的“扒粪”作用,无疑是以市场力量解决市场问题的一个好途径。

另外,政府加强立法,推行强制性标准也同样是解决之道。但是,中国现在相关的标准和法律其实并不欠缺,欠缺的是执行体制。就拿药品来说,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卫生局等部门都有一定的管辖范围和监管权力,这种分段管理容易在执行过程中出现真空,也容易“三个和尚没水喝”。大家都管的结果是:可以设租的部分能争一分是一分,责任重大的部分则能踢皮球就踢皮球。

市场的分散性也是引发造假容易而监管不易的关键因素。由于商家太小又比较分散,因此和消费者之间的交易基本上属于“单次博弈”,在这种博弈模式下,信息不对称严重,造价成本过低,商家容易出现“骗一把就走”“反正查不到我”的心理。分散性是市场自发生成的状态,不能以人为筛选代替市场机制去“优胜劣汰”,不过规范交易行为则是可以做到的。

中药材市场上“黑幕无重数”,根治之策在于市场自身的继续发育与政府的有所为有所不为。

可行性研究报告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