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光伏“双反”再次来袭 中国厂商应如何应对?

前瞻经济学人

中国光伏企业应把目光转向国内

近日美国商务部再次针对中国光伏产品发起“双反”,这是自2011年11月以来美国对中国展开的第二次双反调查。有消息透露,上一轮双反中没有涉及到的产品这一次将悉数接受调查,如果属实意味着中国所有光伏产品出口都将受到冲击。

美商务部公告指出涉案产品是晶硅电池。据行内人介绍,与首轮双反相比,这轮双反危害或更大。太阳能电池是光伏组件的核心部件,美国单独对其进行双反调查,有可能全面哄抬光伏产品价格,令中国企业承压。同时太阳能电池在中国出口的光伏产品中本身占比最高。面对来势汹汹的新一轮双反,刚回暖的中国光伏产业应该如何应对?

有专家表示,经过上一次教训,中国企业应该继续努力改变光伏产业“三头在外”的状况。据预计2014年光伏产业80%的增长都在国内电站建设,中国厂商应把目光转向国内。另有专家表示,双反从立案、调查最终到裁定要经过1-2年时间,这期间要积极举证和沟通,像和平解决中欧光伏贸易战那样化解纠纷,从而彻底避免损失。

实际上年初就传出美国将发起第二轮双反的消息。德国光伏企业SolarWorld在美国的子公司向美商务部投诉中国大陆企业通过在台湾等地加工电池和组件来逃避高达36%的双反关税。SolarWorld曾是欧美市场领先的光伏企业,但近年来业绩严重下滑,亏损超过预期,并在去年申请重组。该公司把糟糕的业绩归咎于中国企业的不正当竞争。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相关负责人介绍说,SolarWorld公司在2011年双反调查中,曾试图扩大涉案产品范围,将产于中国的所有光伏产品都纳入调查中,但遭到美国商务部的驳回。2011年双反调查后,SolarWorld公司又以产品范围问题为由,将美国商务部上诉至美国国际贸易法院,但目前仍未获支持。在该双反征税措施仍有效的状态下,SolarWorld再次申请发起贸易救济调查,试图涵盖2011年双反调查所没有包括的其他所有来自中国的光伏产品。

“这种全面限制中国光伏产品进入美国市场的行为,是典型的滥用贸易救济手段,其目的是通过不合理贸易壁垒,保护一己之利,回避中国企业的正当竞争。SolarWorld公司在美经营出现困难,源于其经营策略失误、生产成本过高以及美国国内市场环境的变化,与中国产品进口没有必然联系。”上述商会负责人指出。

根据美调查程序,美国际贸易委员会将于2014年2月14日前后作出损害初步裁定,若结论为肯定,美商务部将于2014年3月28日前后做出补贴初裁,于2014年6月11日前后做出倾销初裁。

可行性研究报告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