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莱雅65亿港币收购美即 对国产品牌是福还是祸?

前瞻经济学人

小护士被欧莱雅收购后遭“雪藏”

“中国面大王”美即日前发布公告称,获法国欧莱雅65亿港币收购,并购案已被商务部批准,预计二季度正式完成。据悉,65亿港币的收购价格相当于欧莱雅2012年中国区销售额的一半,也是中国日化市场上最大的一笔并购。

美即是目前国内最大的面膜产商,而有关统计也显示,面膜正在成为中国基础护理产品中需求最大的化妆品,成长空间巨大。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3-2017年中国化妆品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通过多年的运营,美即品牌已经成为中国面膜类市场无可争议的代名词。美即品牌占有中国面膜市场15.1%的市场份额,领先第二名玉兰油5.1个百分点;美即品牌忠诚度更是高达81.3%,遥遥领先于第二名李医生的51%的品牌忠诚度。

此外,随着中国化妆品市场的成熟,中国消费者对待外资化妆品品牌的态度出现分化,欧莱雅等中端品牌的受追捧程度降低。加上遭遇本土品牌狙击,外资品牌这两年在华日子明显不如以前滋润。

据了解,在2009年5月,跨国化妆品公司品牌的市场占有率超过一半,达57.9%,而到了2012年5月,这一数字已下滑至44.5%。然而同期中国化妆品消费需求正在迅猛增长。2013年1-10月,中国化妆品市场零售规模为1328亿元,同比增长率为13.3%。作为化妆品的新型消费市场,中国市场远高于个位数的全球化妆品销售增长率。

在这种情况下,美即为什么愿意被欧莱雅收购?被收购后发展前景又将如何?

此前曾有观点认为,国产品牌被外资收购后都处境不佳。丁家宜、小护士均是前车之鉴。而小护士的收购者还正是欧莱雅。据称欧莱雅买下小护士之后,并不注重品牌维护,只是想借用后者的销售渠道推广自己的品牌卡尼尔,小护士因此迅速没落。

但前瞻产业研究院认为,美即的命运应该大不同。美即主攻面膜,与欧莱雅原有的基础护理和彩妆产品并不冲突,这一点与小护士迥异。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实际上,美即发展已经出现瓶颈,跟欧莱雅的合作,有利于美即提升品牌档次。对于产业来说,并不意味着外资占比高,这个产业就没有前途。

可行性研究报告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