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中石油与俄天然气公司接近达成价格协议

前瞻经济学人

中俄天然气谈判或成功在即

日前有消息人士透露,中石油和俄罗斯天然气公司正就两国天然气贸易进行紧锣密鼓的谈判,并已经接近达成一项价格协议。据称这将是自去年10月俄总理访华时承诺年底签约以来,中俄天然气谈判取得的最大突破。

俄总理梅德韦杰夫2013年10月下旬访华,代表俄方与中国签署了包括石油、水电、煤炭等在内的多个能源领域的合作协议。但外界更为关注的是旷日持久的中俄天然气贸易合作能否顺利开花结果。

俄罗斯是中国最大的领邦,也是重要的能源供应国。近年来,通过“贷款换石油”模式,中俄签署了一系列大规模原油贸易协议,然而几乎与石油贸易谈判开始于同期的天然气贸易合作却因价格分歧迟迟没有进展。

据了解,俄罗斯向主要客户欧洲的天然气出口价格在350美元/立方千米以上,因此也希望输往中国的天然气价格能与此一致,否则单方面价格差距可能会招致欧洲不满,要求下调天然气价格。

而中方希望俄罗斯出口天然气价格能够在235美元/立方千米左右,毕竟中国国内天然气价格水平尚未与国际接轨,贸然接受较高价格条件会引起国内其他消费品甚至是工业品价格上升,导致通货膨胀和经济动荡等一系列负面结果。

逾百美元/千方的价差是中俄天然气贸易谈判的拦路虎,也是让中俄一轮又一轮谈判始终无果而终的关键因素。

然而近年来,随着欧债危机发酵,欧洲经济放缓导致对俄天然气需求下降,以及北美地区爆发的页岩气革命,改变了全球天然气供需格局,俄罗斯作为全球最大天然气生产国的地位岌岌可危。

在这种情况下,为保障国内油气领域投资,俄罗斯不得不向东看,放低身段,以更积极的姿态同中国谈判,而中国作为油气需求大国,在定价上逐渐拥有更多的话语权。

此外,中国在国内天然气市场进行的一系列价改,也让以中石油为主的进口气商产生了更大的谈判动力。去年7月,国家发改委首先上调了非居民用气门站价格,居民用气阶梯气价的方案或也在年初出台。前瞻产业研究院认为,这些举措都有助于改变进口气价格倒挂的现状。媒体此前多次报道称,中石油进口天然气业务长期大规模亏损,拖累了公司业绩。

可行性研究报告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