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强国战略有望落地 对市场短期影响不大

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得到消息,在上周召开的2013中国汽车T10峰会上,工信部部长和各大车企“掌门人”重点讨论了《中国汽车强国发展战略》(草稿)。这次会议显示,这份从去年起初露锋芒,经过一年筹划的战略文件,有望在不久的将来正式落地。

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工信部部长苗圩等均出席了此次的T10峰会。据前瞻网了解,会上,中汽协负责人介绍了现阶段汽车行业发展情况和《中国汽车强国发展战略》(草稿),以及“中国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可研报告要点。

目前尚无法了解到《中国汽车强国发展战略》(草稿)的具体内容。不过,在上周的一个座谈会上,工信部部长苗圩提出,实现汽车强国需要具备三个要素:第一,要掌握世界领先的关键核心技术;第二,要有一批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和知名品牌;第三,学会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

苗圩明确指出,中国汽车工业在60年的发展历程中实现了长足进步,产业规模和总体实力都有了大幅提升,已经成为世界第一汽车产销大国。但必须正视,距离真正的汽车强国仍有距离。

规划上升至国家战略

实际上,在去年的T10峰会上,就曾讨论了一份《建设汽车强国发展战略》,并首次明确今后将汽车产业发展规划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据了解,这份战略规划的核心内容是站在国家战略高度,构建汽车强国战略总体框架,确保自主品牌做强做大。

在去年的峰会上,工信部部长苗圩也对汽车强国战略提出具体的6点建议。联系苗圩前后两年的表态,可以看到新能源汽车、兼并重组以及加强企业间联合等内容,均是政府层面重点推进的内容。

而一年来,这几大重点也均有了突破,包括东风对福汽的重组、广汽和奇瑞结盟等行业整合的最新案例。而应该关注到,政策面“高度关注互联网给汽车行业带来的革命”,这也将是汽车强国战略的一个重要内容。

对市场短期影响不大

虽然《中国汽车强国发展战略》目前只是一个草稿,更多的细节还没有对外披露,但是这项主要针对汽车生产商的政策利好,却让位于一线的经销商们没有太多感觉。

“这主要是针对生产厂商的,对于我们经销商而言,更多的是要更加实际的支持。”一位自主品牌经销商表示,“虽然更多的车型和更好的汽车质量会帮助我们吸引不少消费者,但是就目前的情形来看,更多的政策支持自主品牌汽车的销售,才是较为实际的做法。”

据悉,不少自主品牌4S店的人气明显低于附近的几家合资品牌4S店,一些自主品牌4S店生存困难甚至是关店的新闻也不时见诸报端。对于一个健康的汽车产业链而言,销售终端是十分重要的一环,目前的《发展战略》中对终端的关注缺失,很难在短期内对自主品牌生存状况产生较大的影响。

可行性研究报告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