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电商价格战:你掉进陷阱了吗?

前瞻经济学人

双十一网购狂欢节

“双十一”本不是“节”,后来过得人多了便成了“节”,而且这个节还不是一般的热闹,甚至可以用“疯狂”来形容。这两天,很多人的钱包也许都遭劫了,耳边听到最多的话题也是“双十一,你购了吗?”

据前瞻网记者最新获悉,截止到今天凌晨0点,淘宝网双十一购物狂欢节销售额191亿元。其中,天猫销售额132亿元,淘宝销售额59亿元。“双十一”的疯狂由此可见一斑。更有网民同时使用三台计算机参与“双十一”网购。

然而,你真的从中得到实惠了吗?还是掉进陷阱了?

有消费者反映,昨天上网抢购后发现,价格战中仍有猫腻。消费者李先生说,“我打算在京东商城买个内存,选购时产品是111元,下单时就变成139元了。”无独有偶,消费者王小姐也说,“之前看中了一件衣服,想着双十一打折时买,没想到价格和原来一样。”前瞻网记者了解到,京东、亚马逊及苏宁以往重点促销的笔记本、平板电脑家电产品,在双十一价格战中的优惠幅度十分有限,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看来,这次的价格战并不如大家想象当中那么货真价实。

“双十一”促销腾空出世,宛如神来之笔,创造了一个参与度极高的“消费节日”,却并未给消费者带来多少实惠,反而成为商家们吸金的利器。我看应该叫“电商节日”更贴切些。

电商“双十一”卖一天顶一年。过度的依赖性,加之优惠幅度的不给力,为电商今后的发展埋下了隐患。当节日消费的光环逐渐淡去,供货厂商的腰包被榨干,电商凭借什么才能持续下去。只有脚踏实地提升服务和产品质量,与供货商、服务商形成一条共赢的产业链条,让消费者长期受惠,才是长久之计。

都说消费者是上帝,可是电商却以“明降暗涨、先涨后折”欺骗了消费者。消费者们不是傻子,“狼来了”的故事能相信几次,这次信了,下次还能信吗?

可行性研究报告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