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价持续跳水 10周累计降幅135元/吨
电煤需求疲弱给煤价造成极大的压力,随着国家用电增幅持续回落,国内煤价已连续下跌达10周。进入盛夏的最大煤炭港城人头攒动,不仅迎来众多游客,更迎来了一群焦灼的“煤老板”和“电老板”。 7月9日、10日,连续两天,秦皇岛下起了暴雨,巨大的白烟从压港成山的黑色煤堆上袅袅升起。
“截至目前,大约有10%的场存发生了自燃。”秦皇岛海运煤炭交易市场分析师证实。一位来自浙江的贸易商甚至毫不讳言地称,“再这样下去,跳海的心都有了。”
“跳海”的心来自“跳水”的煤。7月11日发布的最新一期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再度刷新最低纪录:5500大卡动力煤综合平均价格报收652元/吨,自5月9日以来连降10周,累计降幅135元/吨。
6月用电增速创历史新低
造成煤价下行压力最大的是电煤需求。据前瞻网记者了解,前5个月,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5.8%,增幅同比回落6.2个百分点,为近几年较低水平,其中5月份当月用电量增长5.2%。
中国煤炭运销协会副会长杨显峰表示,“从目前了解的情况来看,6月份用电量增幅可能将继续回落至3%左右。”
“这是自2005年以来,除2009年金融危机期间外,全社会用电量增速最低的一个月份。”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高级工程师薛静称,“南方地区的用电量急剧下降,上海是负增长,浙江几乎是零。”
薛静表示,尽管6月份的用电数据暂未公布,目前看来已经非常不乐观,低于原来所预计的5%。之所以会出现这种趋势,她分析称,一方面是因为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增速放缓,另一方面是由于去年同期基数偏高。另外,今年相对适宜的气温也是原因之一。
针对中电联于今年年初做出的9—9.5%的全年电力消费增幅预测,薛静回应称,“个人判断要下调1.5—2个百分点,降至8—8.5%左右。”
“从发电来看,今年最大的特点就是水火反转。”薛静介绍说,进入5月份,华中、华东火电量对全国负增长的贡献极大。华东五省5月份发电量增长-1.3%,1—5月为12.7%;5月火电量增长-7.3%,1—5月为-1.6%。华中五省5月份发电量增长1.2%,1—5月为2.2%;5月火电量增长-24.5%,1—5月为-1.6%。而三峡电站5月份跨区送电同比增长79%,送江苏、广东电量分别增长331%和142%。
秦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业务部部长范广志称,“在不久前的一个会议上,南方某电厂领导说:‘现在下雨下的是煤’,我说是‘火电厂的眼泪’。”
大唐集团湖南分公司燃料管理中心副主任段泽科表示,1—3月的扭亏形势在4月突然反转。“由于火电发电量大幅下降,公司开始增亏。下属一家火电厂一个月才发了3天电,另一家在当地政府的强烈要求下发了7天。”
薛静表示,2012年全国新增装机将比去年略有下降,“新增8500万千瓦左右,上年9040万千瓦。”其中水电新增2000万千瓦,超出上年1224万千瓦1/3还多。2012年底,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将至11.4亿千瓦左右。“大概在第三季度超过10亿千瓦,装机规模成为世界第一。”
全国煤价仍有下跌空间
自7月11日至今,秦皇岛港煤炭价格连涨三天,市场预期似乎突然“反转”。王云说: “从实际成交价格来看,5500大卡的动力煤市场价格已不是之前600—610元/吨的‘割肉价’,没有620—630元基本买不着。”
但是薛静认为,全国煤价还有一定的下跌空间。“与年初相比,煤炭出厂价格的降幅远小于市场价格的降幅,并且出厂价格下跌幅度分地区是不均衡的,中西部地区的跌幅明显不如东部大。”
“显然,煤炭市场价格大幅走低的主要因素是中间环节、运价和东部煤炭重点港口市场信息被放大。”薛静据此认为,下一步,跌势将由东部沿海逐渐传导到中西部煤炭产地,带动全国煤价继续下行,但东部煤炭价格已经基本见底。
花旗环球银行大中华联席主席朱勇预测,秦皇岛煤价目前正在加速下跌区,但离底部已经不远。从纽卡斯尔港在上海和广州的离岸价格来看,秦皇岛离岸价达到630元/吨左右就会见底。“那时进口煤的价格优势有望消失,北方港口的煤炭吞吐量有望回升。”
据前瞻网记者了解,截至7月8日,国际煤价已经保持三周小幅上涨。有相关分析师称,按照煤价和运费计算,从澳大利亚运抵国内的煤价为760元/吨,已高于秦皇岛运抵广州港的煤价730元/吨。
但是,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耿志成表示,虽有一些特殊事件造成短时间内国际能源价格上涨,却不会改变近期煤炭价格下滑的大趋势。并且,支撑国内煤炭价格反转的支点目前“无迹可寻”。
据前瞻网记者获悉,政府不会再复制2009年的“救市”路径。“不可能再有4万亿,也没有所谓的2.0版。明年3月以前,对房地产的调控绝不会有丝毫放松。”
薛静也称,有别于上次的金融危机,“当初我们大致能分析出到底是哪个行业和哪个地区会把用电量拉起来。但从目前来看,我不能回答这个问题。
面对近日市场渐起的“抄底”心态,神华销售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高斌义仅扔下一句“我真的不知道”,就头也不回地匆匆离去。业内人士表示,从长期来看,四季度说用煤旺季,再加上宏观企稳以及对明年增长的预期,也不必过度悲观。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