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季不旺 煤价将持续跌势

当前正值冬季用煤高峰时期,但是煤市冬季行情并未如约而至,11月份以来,沿海动力煤价格普遍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回调,这种回调态势甚至已经由沿海港口扩大到主产地了。

截至12月14日的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五周内整体下滑了23元/吨,当前收报830元/吨。而消费地广州港5500大卡热量的动力煤一个月内跌至930元/吨,跌幅超过4%。

煤炭进口商五矿集团人士透露,这样一反常态的煤价,使得国内大概90%的煤炭贸易商被套牢。因为预期12月、1月冬储煤的行情,国内贸易商们在此前大举进口煤备货赌涨。

数位受访人士估计,按目前的煤价下落速度,预计到本月底,大多数煤炭运销企业的调价均会按照国家发改委的限价要求,如期完成调价任务,到月底,环渤海5500大卡市场电煤离岸平仓价格预计会顺利地下调到800元/吨。

不过,旺季煤价的反季下跌却与上述限价政策关联不大。受访人士们认为,市场对整个宏观经济形势缺乏信心,下游粗钢产量已经连续两个月下降,制造业的减速使得下游对煤炭的采购存有顾虑。

库存高企

前瞻产研究院数据显示,截至12月14日,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已连续第5周出现下跌,当前报收830元/吨,五周内整体下滑了23元/吨。

业内人士表示,近一个月煤价回调力度很大,究其根源仍在于终端需求的放缓。

主要下游产业中,11月份,火电发电量同比增速由上月的9.3%降至8.5%;水泥产量同比增速由上月的16.49%回落至11.2%;粗钢产量出现明显的下降,同比下降0.2%,环比下降8.8%。

上述业内人士还表示,受到欧债危机和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负面影响,再加上钢铁、水泥进入传统消费淡季,下游产业对煤炭的需求有所降温。

高位的动力煤库存也是煤价反常下跌的重要因素。截至12月19日,秦皇岛港煤炭库存达到707万吨,而消费地广州港煤炭库存为298万吨,超过广州港库存上限。

下游电厂的库存数量也处于高位,截至12月上旬,全国直供电厂库存煤炭竟然超过8300万吨,存煤可用天数达21.5天,沿海主要电厂浙能集团、国电沿海电厂存煤分别达到362和315万吨,存煤可用天数在30天左右的历史最高位。

曾经在中煤集团任职的北京长贸咨询公司总经理黄藤说,从2009年开始,煤炭市场淡旺季的界限日渐模糊,不少下游电厂开始提前储备煤炭应付随后到来的迎峰度夏和冬储煤旺季,一定程度上使得旺季煤炭市场的需求反倒减弱,只是今年冬储煤旺季时这一特征尤为明显。

进口煤密集到货后的压港也使得国内煤价在旺季加速下跌。黄藤说,按照往年规律,煤价一般在迎峰度夏的6-8月以及冬储煤的11-1月上涨至高点,因此贸易商们一般会提前备货豪赌两个上涨季。海关数据显示,11月份,中国进口煤达到2214万吨,同比上涨了60.3%。

然而今年的两次赌涨都全部落空。中间商们11月到港的煤,大部分是9月左右定的货,而此后澳大利亚现货煤的价格出现连续十二周的下跌,加上国内煤市的旺季下跌,五矿集团进口部门人士透露,超过九成的贸易商已经在今年的两次赌涨中深度套牢,有些贸易商选择清理库存,也有贸易商越亏越不卖,以致港口库存走高。

黄藤说,接触到的一些贸易商为了冲抵此前高价进口煤的影响,试图在价格下跌后继续进口,以拉低整体成本,这也使得国内当前的货源更为充裕,国内煤价短期内很难出现反弹。

业内专家称,目前各产煤大省的产量相对稳定,各港口煤炭库存量大,环渤海各港口锚地待装煤炭船舶明显偏少,煤炭供求依旧低迷,市场动力煤价格将继续下降。

可行性研究报告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