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现货钢市弱势难改 钢贸业急寻出路
目前虽然全球三大央行利好消息相继释放,但国内钢市继续维持价格下跌趋势,短期内难现转机、据前瞻网记者了解,在严峻的市场环境下,国内钢贸业亟待结构调整,提升行业信用度,降低交易成本。
据监测,目前国内现货钢市弱势难改,综合价格指数继续下跌,且跌幅略有扩大。虽然全球三大央行不约而同地释放了宽松利好,但钢市的“直接反应”还比较平淡,市场信心一时还难以提振。市场人士认为,三大央行举动,从侧面反映了全球经济增长的严峻形势。在钢产量高企难下、需求增长不足的情形下,钢市商家大多继续选择降价以出货。
在板材市场上,中厚板价格的弱势难改。上海、北京、天津、广州等主导市场价格普跌,济南、成都、郑州等地的跌幅在加大,需求普遍低迷,成交清淡。市场的矛盾在于,新到货的资源在增多,消费又处淡季,部分库存较高的商家压力加大,报价下调,且实际成交中仍有议价的空间。央行降息有利于缓解市场的资金面,但一时还无力扭转市场供需失衡的局面。热轧市场的成交依旧清淡。各地钢厂为减轻库存的压力,正在纷纷加大优惠力度,传导到现货市场,难涨易跌。
在建筑钢市场,跌势略有加重,市场需求没有实质性的改善。据前瞻网记者了解,福州、成都等地的吨价周跌幅为90元左右。业内人士说,目前各主要制造业大国的制造业PMI数据均呈疲弱态势,显示国内外经济运行压力在增加,商家对后市的预期普遍比较差。与此同时,国内主导钢厂纷纷下调出厂价,目前又值高温、阴雨天气,工地施工受到限制,也加大了钢材市场的下行压力。
相关机构分析师认为,钢市的供需矛盾依旧严峻,但诸多利好政策出台有助于钢市的止跌趋稳。面广量大的钢贸行业在市场寒冬环境下,亟待进行全面的结构调整,要思考“今后的路怎么走”。
上海钢联总裁朱军红等业内人士说,当前钢贸行业的主要问题在于交易成本过高,诚信缺失。就单单拿市场的库存量来说,缺乏足够透明的公开信息,社会难以有效判断。国内钢贸业在信用建设,信息公开及透明化方面应当继续深入改进。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