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上涨 国内天然气价格或上涨

近年来,我国天然气需求不断增长,大力发展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已经成为能源发展的主要方向。但发展过程中也面临这成本上涨,对外依存度高等问题。

近年来,随着新气田的发现,技术的发展,我国天然气产量逐年增加,但却仍赶不上国内需求增长的速度。发改委公布的数据显示,1-5月生产天然气同比增长7.3%,天然气消费量同比增长15.9%,进口天然气163亿立方米,增长42.8%。

由于天然气燃烧后无废渣、废水产生,相较煤炭、石油等能源有使用安全、热值高、洁净等优势。所以近年来,国内天然气需求一直保持大幅上涨的势头。

为了满足国内天然气需求,近年来,我国进一步开拓其他气源引进渠道,并加快了储备库、LNG接收站建设,进入天然气管网建设高峰。管网的建设为我国的天然气供应安全带来了保障,但对外依存度上升、成本上升所带来的价格上涨问题也随之而来。

气源多元化保障天然气供应

我国进口天然气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管道,二是LNG海上运输。目前,我国已经完成的国外天然气输入管线主要是中亚天然气管道。中缅天然气管道正在建设中,与俄罗斯的天然气进口则因在价格、气源等问题难以取得一致而迟迟没有结果。据前瞻网记者了解,自2009年12月正式向“西气东输”二线输气以来,截至2011年12月31日,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入境中亚国家天然气已累计达196.83亿立方米。

随着2011年西气东输二线干线全面建成贯通,西二线由此把我国已建和在建20条管道连接起来,在全国形成了一张近4万公里的天然气管网,将基本覆盖我国27个省、市、自治区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目前,西气东输一线二线运行稳健,其中三线有望年底开始建设。

根据“十二五”规划,中国将“建设中哈原油管道二期、中缅油气管道境内段、中亚天然气管道二期,以及西气东输三线、四线工程;输油气管道总长度达到15万公里左右”。

进口气的另一重要补充就是海上LNG进口。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不同,中国建设LNG接收站的起步晚但发展迅速。据前瞻网记者了解,截至2011年底,中国已经投产了深圳、福建、上海、江苏、大连等5座LNG接收站,接收能力合计达1580万吨/年;广东揭阳、珠海高栏岛、浙江宁波北仑港、河北秦皇岛、海南洋浦等接收站正处于建设阶段。到2014年全部建成后,中国LNG接收能力将达3380万吨/年。

业内人士表示,未来天然气在民用燃气中将占有重要地位,随着液化天然气进口资源越来越充裕,管道建设加快,未来用气紧张的局面或有所缓解。

可行性研究报告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