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百货业进入多事之秋 危机重重
成都王府井百货
近年来成都百货业发展迅速,各大百货集团纷纷扩张,但无节制的竞争中,潜藏的多方面的危机,一触即发。
2012年,成都百货业仿佛进入多事之秋。
从今年2月以来,成都的百货业不断有商场关闭的消息传出。
2月29日成商集团宣布,由于该公司人民商场清江店两年来连续亏损,而门店在可预见的期间难以达成公司预期的经营目标,该门店宣布关闭。作为成都最老的百货商业品牌,人民商场定位于社区百货。目前在成都有3家门店。但据了解,从2010年2月人民商场清江店开业以来,连续两年亏损。总亏损额近700万元。“虽然中间进行过多次经营调整,但最后还是没有挽救回来。”成商集团人士表示。
在人民商场清江店宣布关门的同一天,地处同一商圈的成都摩尔百货羊西店也宣布停业。摩尔百货对外表示将对该商场的经营结构进行调整。等待调整完成之后重新开业。5月29日,在成都最繁华的春熙商圈,在仅仅开业半年之后,优客商城由于经营不善宣布“暂时歇业”。
在“关店”事件接连发生之际,另一部分传统百货商场也开始进行业态、人员方面的调整。
今年2月份,成都远东太平洋百货换帅,远东太平洋百货西南区总经理调回台湾,而为该集团在重庆征疆伐地立下汗马功劳的“悍将”陈中信调任成都执掌大局。带领有些徘徊的太平洋系、远东系突出重围。春熙路商圈的日资百货商场伊势丹在4月初进行了一场史上最大规模的人事调整。
“伊势丹这两三年的销售一直处在下降通道。”据成都百货业的一位人士透露,2009年伊势丹的营业额增长率为37%,2010年增长率降到了22%,而去年的增长率只有可怜的8%。同时,伊势丹早已规划的成都2号店也迟迟未有进展。
与部分商场经营遇阻相比,以王府井百货、仁和春天百货、伊藤洋华堂为代表的部分百货商场由于转型调整得当却保持着稳定的发展势头。成都百货业呈现出“冰火两重天”的格局。据统计,成都百货业排名前五位的商场去年含税销售合计达到85亿元,占到全成都百货业总销售的45%以上。“每家店的销售额都在10亿元以上。其中王府井春熙店单店销售达到34.8亿元,单位坪效高达5万元/平方米。在整个西部地区都是排位第一。
虽然成都百货界冰火交互,繁荣与危机并存。但四川省连锁商业协会会长冉立春认为,成都百货目前仍处于正常发展状态。
“从2011年的数据来看,成都百货业依旧维持着高位发展的势头。”冉立春表示。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报告显示,2011年,成都市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2861.3亿元。扣除物价因素后,实际增长率为12.3%,比2010年增速降低3.5%。但在该份报告中,成都百货业却呈现出逆市增长的势头。根据其报告数据,2011年成都百货零售业销售总额为185.4亿元,同比增幅为27.8%,较2010年增长了14个百分点。
“暂时还没有太多今年的数据,但从去年的数据来看,成都百货业仍然在高位发展之中。”冉立春表示,经营不善而倒闭的门店只是个别现象,是多种原因导致。“比如人民商场清江店和摩尔百货羊西店都在成都一环路西三段一带。这一带是老街道,经过多年的拆建,现在这个片区的居民主体以老年人为主。这个群体购物主要偏重于超市,对百货的需求不高。”他认为,部分百货关门停业并不足以说明成都百货业的基本面出了问题。
但同时冉立春也表示,随着国内经济下滑和国际动荡经济环境的影响,“今年以来,成都百货业增幅肯定是在下降的。这种趋势还可能延续下去。”
事实上外部经济环境对成都百货业的影响从去年开始已经显现。拥有茂业百货和人民商场两大百货品牌的成商集团2011年的营业收入只完成了年度计划的91.48%。“去年上半年CPI一路高企,抑制了居民消费需求。生意不是太好做。”成商集团人士表示。
在受制于经济环境变化的同时,近年来网购市场的繁荣兴起,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百货业的经营。根据淘宝网的销售统计,四川在国内网购市场上排位全国第五,而成都则在前十位左右。据淘宝统计,虽然比不上沿海,但成都、重庆等西部城市的网络购物增长速度远超沿海,达到90%以上。
“网购市场确实对传统百货业带来了一定的冲击。”成都伊藤洋华堂广报室主任赵梦红表示,成都的百货商场很多已经开始开设网上商城,作为实体商城的补充。自2009年起,包括伊藤洋华堂、仁和春天百货、太平洋百货等纷纷开设网上商城。
“但网络购物还没有直接威胁到成都百货业的生存。”在赵梦红看来,网购和商场购物,能给消费者提供不同的购物体验,“就像吃米饭也要吃面的道理一样。网络购物在增长,实体商场的销售额也在增长。”
“大跃进”风险
虽然对目前成都百货业的发展现状保持着乐观。但对于两三年后的成都百货业发展,冉立春却有着极大的担忧。
“门店的极速扩张、规划布局的不合理以及业态的趋同性,将给未来几年成都百货业的经营带来巨大的挑战。”冉立春表示,“今年面临的情况只是增幅下降一些,但过个两三年成都很多百货公司在激烈的竞争中可能会垮掉。”
目前,成都正处于大型商业综合体狂飙突进的阶段。“目前成都商业综合体形式基本是主力店带动的模式。在一个商业综合体中,百货公司承担着重要角色。”
据前瞻网记者了解,2010年成都开工建设的商业综合体项目有67个,而2011年上半年,这一数字被刷新到88个,甚至远远超越一线城市的北京和上海。“仅今年就有7个大型商业综合体开张。面积至少都在5万平方米以上,很多是10万平方米。而明年会有十多家开业。2014年则会开业30~40家。2015年达到高峰。”在冉立春看来,在市场消费人群总量大体稳定的情况下,大型商业综合体的“大跃进”运动将会为未来埋下很大的隐患。
而业内人士表示,由于四川周边城市的百货业发展与成都有着一定的差距,成都的百货业的发展一直很好。据统计,成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比为36%,而四川第二大城市绵阳仅占到6%。成都百货业对四川周边地区形成了强大的辐射能力,来自本地和周边地区客源的强力支撑,成都百货业近几年一直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
而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成都百货业的发展高峰从2008年以后开始进入顶点。大量资本看好成都市场,大批资本进入成都百货业市场。“比起沿海发达地区,成都百货业一点也不逊色。”但对于百货业的高度扎堆的情形,业内人士也持谨慎旁观的态度,“如此多的百货店必定会对成都百货业的竞争格局带来重大影响。”
部分商业地产商已经嗅到了危险的信号。“未来近百个商业综合体项目,近6成是扎堆在成都南部的天府新城。都是奔着天府新区的概念和前景去的。而其中70%的开发者没有商业地产的开发和运营经验。”阳光新业集团总裁助理梁绍裘表示,在供过于求、运营能力薄弱等因素下,“未来3~5年会有一批商业综合体项目难逃关门、重组厄运。”
政府之失?
在冉立春看来,虽然资本盲目突进,让这个“开放度最高的市场”陷入狂热的竞争,来自政府规划层面的不合理是导致未来百货业风险累积的更深层次的因素。
“这不是成都的问题,而是全国都如此。”冉立春表示。
据他介绍,目前各个城市都有各自的商业网点建设规划。“但奇怪的是,商业网点的建设规划却不是由商业部门来主导。商业局出台一个网点规划,规划局也出台一个。最后政府用的会是规划局那个。”
这一点在成都百货业的“大跃进”中也有相当的反映。
按照四川《天府新区总体规划》,作为吸纳着未来六成新建商业综合体的天府新城,总用地面积56平方公里,其中建设用地48平方公里,规划人口74万人。成都对于天府新城商业地产的开发给予诸多优惠,吸引来大批资本进入。而中国城市商业网点建设管理联合会开发服务中心主任封雄注意到,天府新城之内的目前常住人口只有几十万人。“即便是按照未来100万居住人口计算,人均商业面积按照1:1来计算,现在三四百万平方米的商业综合体面积远远超过了需求。未来怎么来消化?”
而另一位研究人士对于政府制定的商业用地建设居住和商业配套之间50∶50的硬性比例划分也深感不解。他认为这种规模完全没有按照市场实际情况来做,埋有很大隐患,而企业的经营性差异也无法体现。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