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胶囊”波及阿胶产业

近期,“毒胶囊”事件引起人们的热议,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

自从本月15日央视曝光浙江省新昌县企业将工业明胶用于药用胶囊生产后,“毒胶囊事件”在持续发酵,“造假门”的不良影响还未消弭,接着“毒明胶”又引发阿胶市场一片恐慌。

虽然东阿阿胶并不在名单内,但由于名称含有“胶”字,东阿阿胶也意外“中枪倒地”。

东阿阿胶否认产品铬超标

东阿阿胶一位工作人员表示,目前阿胶检测标准中确实没有严格的铬含量的检测,但是公司会主动自己检测产品,同时将产品送往上级部门检测,保证产品的质量。

东阿阿胶出示的一份证明显示,日本厚生劳动省指定检测机构对东阿阿胶出口日本的阿胶原粉进行了检测,检测结果显示,842项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细菌等检测项目均为零检出,这标志着山东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的阿胶原粉通过了日本权威机构严格的质量检测。

此次对东阿阿胶原粉的升级检测,共842项。这842项检测项目包括725种农药、108种兽药,再加上5种重金属(水银、铅、砷、镉、铬)、金黄色葡萄球菌等3项微生物以及各种抗生素等,共计842项的检测结果都为零检出。

“这不仅说明东阿阿胶对产品质量严格把关,值得国内外消费者信赖,更为中国保健品、药品出口行业打了一剂强心针。 ”这位工作人员说。

这位工作人员表示,东阿阿胶不存在铬超标的问题,也不会存在任何质量问题。

不过,虽然目前尚无权威机构对东阿阿胶的驴皮阿胶是否有使用皮革料工业明胶进行鉴定,但却已有网友曝料,称河北某明胶厂曾给东阿阿胶供过货。东阿阿胶方面则予以否认,称公司与河北明胶厂没有任何业务往来。

“毒胶囊”事件将加速行业洗牌

据悉,北京市药店胶囊类的药品销量有下降迹象,在同样成分、同样药效的情况下,病人多选择片剂或者冲服的药品。

“现在很多人买药都不想选择胶囊药,如果非得服用胶囊药的话,顾客会问他所购买的胶囊安不安全有没有毒。 ”北京市北五环一家药店工作人员表示。

北京一家大型医院门诊部主任表示,“现在医院接诊的病人和之前相比并没有减少,但是不少患者都会询问胶囊的安全性,其中有几位病人明知胶囊药是他们必吃的药时还是明确要求不开胶囊药,换成片剂代替,比例大约在2%到3%左右。 ”

此前,有消息称,淘宝网上的非明胶类空心胶囊随着毒胶囊事件曝光而热卖。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分析,此次“毒胶囊”事件将加剧行业的洗牌。

目前制药行业集中度非常低,前十大药企市场份额不足20%。市场集中度过低,不仅导致医药企业规模难以扩大,研发能力差,更直接威胁药品质量及安全。

新版的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将于2013年正式实施,对药品质量的要求将会进一步提高,预计会有大量中小型药企被淘汰,有利于行业集中度的提高。消费者也会更加青睐大型药企生产的药品。

可行性研究报告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