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游挤压 焦化苯企业发展举步维艰

2011年12月底,全国焦化苯(产业链)行业年会召开,不少焦化苯企业表示:“最近一年来,原材料价格持续攀升,下游需求不景气,涨价的话用户接受不了,只好停产减产。”

刚刚过去的2011年,焦化苯企业饱受原料涨价之苦。粗苯价格在2011年全年都维持在6300元/吨左右,比2010年上涨了1000元/吨左右。10月份之后,价格还有水涨船高之势。而与之不匹配的是,由于焦化苯下游主要用户顺酐的市场不景气,焦化苯的价格一直没能大幅上涨,价格基本在7200元/吨左右,在部分地区还出现了价格倒挂的现象。

焦化苯企业在上下游挤压下举步维艰。由于不赚钱,焦化苯企业大面积停产,以间歇性开工居多,开工率仅维持在二三成。特别是现在,临近春节,很多焦化苯企业干脆停工,提前放了假。

“由于装置开车不连续,开停车频繁,致使循环氢压缩机工作不正常,汽缸漏气严重。”菏泽市德润化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尹文标一见记者的面就诉苦不迭。记者了解到,为解决这一难题,多数焦化苯企业选择连续注水加强洗涤,有的选择循环氢脱硫,有的企业为此只好选择价格较高的进口压缩机,但这又进一步增加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

由于原料价格过高,焦化苯企业不得不寻求价格相对可以接受的原料货源,但新的问题接踵而至。

“原料质量下降现在可以说是让我们最头痛的问题。”尹文标说。最近一年来,迫于生存需要,焦化苯企业纷纷寻找低价货源。由于原料质量恶化,企业开始在技术改造上下功夫。“为解决粗苯中固体杂质增多对装置的影响,我们在进料前加装反清洗过滤气装置,这样效果还要好一些。”尹文标说。

“最可气的是,还有经销商趁火打劫。”唐山中润煤化工有限公司赵守全愤愤地说。原来,由于粗苯价格近期涨幅较大,一些经销商囤货、惜售,致使部分粗苯原料贮存时间延长,导致粗苯中的一些重组分在空气的氧化作用下提前聚合,使得粗苯颜色变深、不饱和物增多,这样就会在加工过程中引起设备结焦聚堵。

此外,还有一些不法经销商人为降低粗苯质量。“由于大部分装置由贸易商提供加氢用粗苯原料,个别商家为了追逐利润,往粗苯里掺了煤焦轻油,使粗苯中不饱和物增多,质量变差。”赵守全说。

据了解,唐山中润从2010年下半年到2011年5月,苯加氢装置反复出现严重结焦聚堵现象,被迫频繁停车,影响了企业效益。

“目前我们除了采用增加氢气温度等方法来降低结焦、减少原料质量下降的影响外,还通过提高产品的总收率来增加效益。”赵守全说。针对粗苯原料中环戊二烯、1,3-丁二烯、正丁烷等约占2%的情况,唐山中润通过增加冷却水,提高总收率1.5%,通过含硫尾气的冷却回收,回收碳五以下的有机物,收率提高1%左右,两项收率提高,全年增加效益约2800万元。“现在企业利润越来越薄,提高生产效率、减少设备堵塞次数、增加总收率是增加利润的惟一途径。”赵守全表示。

“我们公司也发现过原料里掺加重质苯的情况。”山东玉皇化工有限公司助理工程师王明印苦笑着对记者说,“我们发现粗苯密度升高,10万吨的苯精制装置1个月就多产重质苯近100吨,甲苯、二甲苯产量减少。”重质苯市场价格只有4000元左右/吨,甲苯、二甲苯市场价格在7000多元/吨,仅此一项,该公司每月就缩减近50万元。另外,他们还曾经发现过原料里勾兑甲醇的现象,直接降低了装置反应热,造成部分催化剂烧坏,产品总收率下降。

业内专家表示,焦化苯企业虽然采取了措施,能“吃”低价质差的原料,但这只是降低生产成本的一时之计。从本质上来看,造成现在这种局面,还是焦化苯行业产能过剩、企业无力为高质原料“买单”闹的。据前瞻资讯数据中心监测,目前全国粗苯加工能力已经超过553万吨,如果全开起来,需要粗苯原料737万吨,但粗苯年产量只有349万吨,况且下游接受能力有限。

目前看来,焦化苯行业产能过剩已是事实,2012年,焦化苯企业日子难过。

可行性研究报告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