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市场趋于饱和 品牌卖场垄断终端销售资源

近年来,大量新型建材卖场的疯狂增长导致国内建材市场呈现饱和状态,而建材市场也因此显得冷清。数量众多的家居卖场使进驻卖场的经销商面临竞争大、利润薄、卖场升级等诸多问题。

品牌卖场垄断终端资源

很多建材卫浴企业都在整合资源寻求变革,在原材料成本、独立产品研发、多渠道营销等方面进行有机整合。企业的竞争力说到底是企业对市场的适应能力,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和消费观念,对建材卫浴市场的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

作为零售终端最稀缺的资源,抢占建材卫浴卖场终端资源,已经成为各大品牌竞争的焦点。同时,建材卫浴卖场从独立竞争阶段,发展到了商圈之间的竞争,造成不同商圈之间的产品不断细化。前瞻产业研究院资料显示,红星美凯龙及居然之家为了快速扩张,以卖场资源作为条件,向每家战略合作单位收取上百万的进场保证金,凡缴纳者有资格享受最好位置,并获得全方位卖场终端资源。

“三高”经营差价悬殊

建材卫浴行业由于劳动力成本高企,大面积展厅造成租金居高不下;卫浴产品个性化程度高,带来生产销售周期长、人力投入多、服务成本高;产品超大超重,导致物流成本高,是典型的“三高”行业。

在市场大环境不佳的情况下,卫浴经销商们却纷纷让利打折,推出超低折扣价,或是附送令人眼花缭乱的“大礼包”,标注“限量抢购”字样,掀起“超低价风暴”。而许多消费者则左右为难,买了怕上当受骗,不买又怕错过机会。

从消费趋势来看,国内卫浴行业将走上产品多元化发展之路,市场上的产品也会因品牌的不同而出现较大的价格悬殊。

可行性研究报告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