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低利薄 中国制笔产业亟待改变尴尬境地

作为全球最大的圆珠笔产出国,中国生产出口的每支圆珠笔售价和利润却低得颇为尴尬。据悉,中国生产出口的圆珠笔平均每支销售价格不到0.1美元,利润仅1分钱,而施华洛世奇的礼品笔,售价高达330元人民币。大、价低、利润薄——这就是中国制笔行业的“圆珠笔现象”。

近日,从中国制笔协会了解到,科技部下发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制笔行业关键材料及制备技术研发与产业化”的首批科研经费1000万元。根据计划,项目总经费为6000万元,按照科技部的要求,每个子项目的实施单位均需按1:2的比例对该项目进行资金配套。这意味着未来3年中国将投入1.8亿元对圆珠笔的核心技术进行科技攻关。

小小圆珠笔值得如此“大动干戈”吗?

虽然令人难以置信,但作为世界最大的制笔“工厂”,中国企业竟然还没有掌握圆珠笔的核心技术。前瞻产业研究院资料显示,我国每年生产380亿支圆珠笔,但笔尖珠芯近90%来自进口,墨水80%进口或用进口设备制造。

据了解,制笔业有2大关键技术,分别是笔头和墨水技术。其中要求笔头硬度高、书写顺畅、不蚀纸、不易被墨水所腐蚀,这就对笔头的材料选择和制作工艺产生了很高的要求。而对墨水则要求不沉淀、腐蚀性小、利书写、出水顺畅、书写后不褪色等,对墨水的配方、导电性、稳定性、腐蚀性等都有很高的要求。而笔头和墨水的搭配能否达到“兼容”也非常重要。但目前,中国制笔企业并没有掌握高端笔头和高端墨水制作的核心技术。

而导致的后果则是,每年中国从瑞士、德国、日本进口大量的高端墨水和高端笔头,以及笔头和墨水的关键制造设备,每年用于采购这些产品的费用至少有2亿美元;然后中国制笔企业再配上笔杆,做好电镀、包装,将笔装配成形。

业内人士表示,这其中,笔头和油墨的成本要占到一支笔成本的70%左右,再加上劳动力以及其他装配笔的其他要素,平均下来,中国制笔企业做一支笔只能赚1分钱。

对此,中国制笔企业投入研发力量,发展自主品牌,提高核心竞争力等将是未来制笔行业能否立足于国际市场的必要手段。

可行性研究报告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