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瓶颈难突破 国内糖业亟需产业升级

 从2011年三季度以来,糖价、库存、需求、调控成为糖市关注焦点。

此前在海南举行的中国糖业经济高峰论坛上,业内人士纷纷表示,糖价短期内震荡下行已成定势,普遍观点认为2011/12年度中国仍是缺口年,需警惕糖价在食糖消费旺季来临前出现报复性反弹。更为重要的是,目前国内糖业发展瓶颈凸显,产业升级迫在眉睫。 
糖价震荡下行趋势明显 
今年7月初至8月上中旬,受食品加工企业“双节”食糖采购量较大因素刺激,加上对部分主产区气候干旱的炒作,国内糖价一路攀升,8月中旬一度高达8000元/吨以上。不过,随后在国家连续投放储备糖,以及进口糖大批到港的情况下,糖价高企的态势得到遏制。由于需求旺季接近尾声,中间商囤货心理出现松动,部分制糖企业也积极出货,库存压力逐渐显现,糖价持续下行趋势明显。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12月19日,食糖主产区广西南宁,中间商陈糖报价6680元/吨,略有下调,成交少;柳州,中间商新糖报价6670~6680元/吨,报价较上周五上调30~40元/吨,成交一般。广东湛江市场陈糖价格跌至6800元/吨以下,新糖价格下调至6800元/吨;广州市场报价也跌至6800元/吨。 
国际上,由于供给大量增加继续对糖市形成压力,加上受欧元区债务危机使宏观经济运行前景变得暗淡的影响,国际市场原糖在上周连续出现大幅波动后,本周延续此前的下跌趋势,继续下跌。目前,ICE糖价已接近20-22美分/磅这一巴西糖厂决定生产糖还是生产乙醇的关键区间,一旦糖价低于该水平,巴西糖厂商就会更多地生产乙醇,糖产量会相应减少。由于泰国、俄罗斯等国食糖大幅增产导致新制糖年全球供给过剩600万~800万吨,糖市正在努力进行调整,以期与基本面供求情况相适应。总体上看,主产区现货糖价格延续跌势,广西、云南的部分地区价格已经跌破6800元/吨。短期看,价格越是下跌,商家观望心理越浓厚,成交量继续清淡,预计价格仍有下行空间,直到需求回升。综观国内外食糖市场,由于前期受到各方面因素影响,产糖量依然充满变数。 
生产方面,此前广西部分地区甘蔗生长遭遇天气困扰,甘蔗长势也不如预期,产量有可能受到影响。而此前部分产区估产后传出2011/12年度预计全国仅能产糖1150万吨的说法,也影响了业界对糖市的预判。 
糖业发展瓶颈凸显糖商不再“甜蜜” 
随着糖价持续下调,糖业从业者已经早早感受到这个行当不再那么“甜蜜”了。华商储备商品管理中心总经理严伟华表示,过去的榨季,国储糖调控力度增强,确保了市场供求平衡。去年“十一”后,糖价飙升,今年由于国储糖的投放,糖价震荡下行趋势明显。 
华商储备商品管理中心副总经理田耀元表示,目前进口预期逐渐兑现,备糖高峰已过,国内糖价开始显示出疲软的状态,但2011/12年度中国依然是一个缺口年。业内人士分析称,明年我国食糖消费量将在1400万吨左右,而实际供应量或将在1100万吨左右,缺口达300万吨左右。吉林华商商贸物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孙振和表示,目前糖市的状况是多种因素交织,震荡延续。他认为,食糖确实已经进入“糖高宗”时代,集团化、集约化使得糖企掌控价格,但是糖价走高,物流费用增长,增加了成本和风险,赚钱较少,糖企普遍感到压力大,部分糖企已经逐渐退出经营。中糖世纪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潘毅认为,第四季度糖价反弹是大概率事件,通胀环境虽然存在,但可能进入了尾声,未来还是要防范经济下滑带来的通货紧缩的可能。另一方面,由于未来几年国内食糖消费存在刚性增长,食糖的生产又不是一年就能大幅增产满足消费的,因此糖价过低将带来阶段性的买入机会。新疆绿原糖业销售公司经理周俊钢表示,中国糖业发展瓶颈凸显,主要表现为糖源不足。 
亟须采取措施保糖源稳糖价 
广西糖网总经理李伟春、糖企负责人孙振和等业内人士认为,破解糖业发展的瓶颈,除了企业自身外,更需要政府的扶持和引导。李伟春表示,首先,应提高农民种植糖料的积极性和稳定糖料种植面积。政府可以从加大资金投入和建立激励机制等方面入手,制定一系列直接面向农民或者制糖企业的糖料生产补贴和扶持政策,如加大糖料种植贴息贷款,良种、机耕、农膜和糖料生产专用机械的补贴力度等,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
另外,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探索和实践,使糖料种植朝集约化经营发展。近年来,随着进城务工农民增加,再加上糖业生产机械化程度低,导致农村劳动力缺乏。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政策将为糖料规模化生产提供政策保证,有助于把农村劳动力解放出来。糖料生产水利化建设任重而道远。 
水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支撑,也是提高糖料单产行之有效的途径之一。相关部门应整合各类涉及农田水利的建设资金,统一规划、综合整治,集中投入、连片治理。按照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要求,推进高标准糖料农田建设,全面提升糖料综合生产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周俊钢认为,在保证糖料土地种植面积的前提下,应广泛应用科学技术,提高糖料单产能力,包括含糖度和产量,开发新的糖料品种,在加工过程中加强技术含量,以更科学更现代的生产技术提高产能和产量,降低生产成本。
孙振和说:“糖业也要走出国门,可尝试在适合糖料种植的邻近国家租地种植糖料、进行加工,或合资或自建厂,然后销往国内,满足国内市场需求,这比单纯进口糖成本低。”
也有观点认为,国家应该突破配额限制,以低价进口境外的食糖作为储备,以备不时之需。
可行性研究报告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