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技术受制于人 国内LED企业在下游市场挣扎
作为新兴产业,近两年国内LED产业受到投资机构追捧,但投资规模过度扩张导致整个行业泡沫隐现。
全球市场:下半年略显“疲态”
欧司朗普通照明部首席执行官芬内曼说:“在今天,全球照明所需能源消费占全球电气能源消费的20%。在美国,照明的能源消耗占商业建筑电气消耗的30%还多,基于商业楼宇提高能源效率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显然,世界市场上,各家公司对LED产业的偏爱并非偶然。业内人士表示,从节能到环保,LED产业都具有革命性意义。之所以广受偏爱,是因为它相比传统照明能够节省至少3倍的能效。而且,LED产业在工艺上相对于以前也有非常大的进步,具有光效高、耗电少、寿命长、易控制、免维护、安全环保的特点。
目前来看,受宏观经济影响,今年下半年,LED行业景气度并不乐观,下游需求将承载很大的行业压力。分析人士指出,由于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加强,LED终端需求前景疲软,厂商规模化削减产能,供应商库存天数也随之下降。但与此同时,由于渠道流通周期不断缩短,效率有了大幅提升,交货期普遍缩短,客户等待时间降低,因此,当前库存状态并未给市场带来较大的影响,相反,市场灵活性更强。
中国企业:在下游市场苦苦挣扎
“十二五”期间,LED光源技术被中国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据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及产业联盟(CSA)发布的统计数据,今年1月至7月,中国LED行业计划新增投资总额达1256亿元。前瞻产业研究院资料显示,LED产业上游衬底和外延芯片是投资的重点和热点,企业狂奔突进的势头依然不减。但是,LED产业在中国虽然表面上发展得热火朝天,产业短板却也随之浮现。业内人士表示,在整个产业链中,上游的利润回报最高,但该领域的核心专利技术却掌握在日本日亚(Nichia)、美国科锐(Cree)、德国欧司朗等海外巨头手中。而在外延片和芯片领域,美国和日本企业处于垄断优势,拿走了60%以上的利润。中国大部分LED企业,只能在产业链末端的封装领域,争夺余下不到40%的利润。雪上加霜的是,就算是这仅存的下游市场,中国企业经营起来也并不是那么自如。
“下游市场显然没有打开。”业内人士说,中国企业的LED产品更多依靠当地政府的市政工程进行消化,昂贵的价格使得LED进入民用市场依然遥不可及。而受到国际市场疲弱影响,中国LED产品的出口也遭遇不畅。在需求刺激不利的情况下,LED产品价格下滑成为市场的主要表现,从目前各厂商的投资计划来看,未来两三年内,中国LED产业将出现大规模的产能释放,且随着产品国产化率的提升,各环节产品价格的下降将是市场的长久趋势。
据悉,国内LED企业大概有4000多家,但从事上游产业的不多,整体行业代工过重,因此超过九成的企业只能在30%的利润市场残酷搏杀。业内人士表示,必须掌握高端技术,中国LED照明企业才不会受制于人。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