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弃煤潮”渐起 能源结构将变动
我国正逐步推进煤炭消费量削减行动。
8月27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实现2013年节能减排目标任务的通知》(下称《通知》),提出将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和山东城市群开展煤炭消费总量控制试点,加快清洁能源替代利用。
在此之前,北京和天津明确提出在未来将削减煤炭消费量。北京提出,未来五年到2017年削减燃煤消费量1300万吨。天津则提出未来5年净削减煤炭消费量1000万吨。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能源系统分析中心主任姜克隽分析说,削减煤炭消费量是大势所趋,未来将扩展到各个地区,从宏观角度考虑,各大城市都要主动削减燃煤消费量。
据了解,环渤海的山东和河北也提出控制煤炭消费总量的计划,提出到2017年区域内燃煤消费比2012年净减少2000万吨和4000万吨。
姜克隽称,控制煤炭消费治理雾霾的举措会扩展到环渤海区域,未来辽宁等省份也将涵盖在内,制定区域煤炭消费总量目标。
环渤海的京津冀、山东已经明确的煤炭消费削减量就合计达到8300万吨。而且按照国家发改委《通知》的要求,煤炭消费总量控制还将在长三角、珠三角推广。这将进一步压缩煤炭消费市场。
第二产业贡献了煤炭消费的大部分,工业集中的地区煤炭消费量压缩难度较大。除北京外,其他省市工业占GDP的比重高,压缩难度大。
以山东为例,其2011年消费3.2亿吨煤炭,山东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占77%。以重工业为主的河北,煤炭占比也很高。
国内限制煤炭消费总量,主要是为了治理空气污染。但此举将带来能源结构的调整,并对煤炭供需造成冲击。
目前煤炭在中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占到70%左右。中国消费了世界一半的煤炭产量。国内的煤价持续跌落也引起了国际反应。
2012年,中国进口了总计3亿吨煤炭。近来国内煤价低迷也引起了全球供需调整。在我国煤炭进口来源上排名第二的印尼,近日宣布希望削减全国煤炭产能。
国内的浙江省,提出将停止该省煤炭生产。浙江每年消耗1.4亿吨左右的煤炭,将来全部从省外和境外调入。
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田会也称,煤炭市场已经国际化,沿海受益于进口廉价煤炭,对国内煤炭需求将减少。
替代煤炭的其他能源成本,也是影响煤炭市场的一个因素。现在普遍的观点认为,应该以清洁的天然气替代煤炭。但天然气的价格较高,也是客观存在的,有些省份甚至因为天然气价格高排斥天然气消费。
姜克隽还认为,中国工业大省经济发展也处于前列,总体而言重工业已过剩,经济发达的省份应从提供清洁环境的角度,主动调整产业结构,提升空气质量,而不能再简单追求GDP指标。
今年以来,进口煤炭总量增速虽然收窄,但绝对量还在继续增加。这表明,国际市场煤价仍然在平衡的过程中。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