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影视企业发展面临三道坎

影视行业面临着融资盗版等痼疾,发展受限。截至2013年1月12日,《人在囧途——泰囧》票房突破12亿大关,成为中国电影的票房冠军。2012年电影局公布国内总票房达到170亿,同比增长30.18%,中国电影市场连年呈现高速增长。

然而在这较好成绩的背后,并不是国内所有影视企业都赶上了这班财富列车。“2012年发展状况并不好,能不亏损就好。”北京韩露影视科技文化有限公司总经理韩轶无奈地说,这也是许多小型影视企业共同面临的问题。

人多 专业人才少

“一部好的影片需要有一个好的制片人,好的导演,好的演员,甚至好的灯光摄像,可是培养这样的人才谈何容易”。韩轶说。电影产业不单单是一个简单的创作过程,而是艺术创作、技术支持以及市场营销等各个部门协调合作的结果。

但是大部分民营影视企业成立初期,无论从资金还是声望上来讲都与国有企业差距很大,一般是没有这些人才加盟的,更多的只是一些行政人员,而由于资金受到限制公司也无法长期培养所需的技术人才。

随着公司项目的增多,会慢慢发现临时组建的团队总是无法顺畅地沟通,最终造成资源上的浪费甚至项目的“流产”。即使勉强拍摄出成片,由于技术水平薄弱造成影片质量不高,也无法收回资金。

融资难 难于上青天

据前瞻网记者了解,由于影视行业有自己的特殊性,从剧本创作,到导演演员甚至宣传活动都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所以一个项目在前期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的支持才可以启动。“公司有很多好的本子,有的还是得到夏衍电影文学奖的本子,夏衍电影文学奖算是业内最权威的奖项了,可是还是由于得不到资金的青睐而无法启动”。襄阳百纳影视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韩国强表示,由于缺乏资金的支持公司许多好的项目都只能石沉大海。由于民营影视企业单单依靠自己的原始积累无法与其他大型企业对抗,所以只能寻求银行或者风投的支持,然而金融系统对民营影视企业并没有建立足够的信任度,造成融资困难,这就使民营影视企业无法做大做强。

盗版 顽疾难医

据前瞻网记者了解,现如今大部分民营影视企业还仅仅依靠广告,影视票房的收入作为公司的主要赢利点,然而盗版的出现则使企业脆弱的经济雪上加霜。影视产品的著作权可以确保发行后的利润,如果著作权得不到有效保护则成本就无法有效地转移到消费者身上,造成整个项目利益受损,投资人信心受挫。

《决战刹马镇》制片方相关人士表示:“上映首周票房已达2000万左右,相当不错。但因遭遇盗版困扰,第二周票房必定会大受影响。这部电影的品质相当好,原来我们都想好好做一做的,现在的情况叫我们很难办。”如今一部影片刚刚上映没几天就已经在盗版市场出现,正版碟还没发行盗版碟就已经抢占了市场,这种现状极大影响企业资金的良性循环与投资积极性。

国内小型影视企业面临的远远不止这“三道坎”,但是影视行业已经步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企业应该从内部大力培养技术管理人才确保影片质量,产出可以与国内大型企业甚至国外影视企业相抗衡的高质量影片。外部积极整合不同媒介资源,深化产业结构进行资产重组,摆脱单兵游走,积极做强做大,才能在机遇与挑战中攻城拔寨,乘上中国影视高速发展的快车。此外,寻求国家政策的支持,联手抵制盗版现象也势在必行。

可行性研究报告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